敬啟者:

本人在7月5日郵寄貴單位一函,指出今年大學指考歷史第九題有誤,承您在7月14日賜覆,至謝。

但是有關荷馬史詩的問題,高見歉難苟同。試題中,「《荷馬史詩》」用雙箭號標出,自然是以「書」視之。我曾向您報告,希臘文學史上沒有這樣一部書,熟悉希臘文學的學生必定不知所云。您覆信道:「《荷馬史詩》」是「中文界常見的通稱」。您所謂「中文界」應指「中文世界」,那我可能淺學,五十之年,從來不知有這麼個講法,而且還是個專有名詞!您自個發明個書題,輕率就把《伊里亞德》與《奧狄賽》兩部史詩合併為一!您回函中明言「本題強調的是荷馬史詩『故事』的發生地,而非史詩本身」。就算要避重就輕把正名的焦點轉移到故事發生地,則《伊里亞德》發生在特洛依,我當然同意,但我不解的是:您覆函中居然說《奧狄賽》的故事「也是從特洛依開始的」。怎麼會呢?請參見洛伯(Loeb)版的希英對照本。《奧狄賽》開頭,敘述者就表明奧狄修斯當時已遠離特洛依,希臘文或英譯用的都是過去完成式。如果再翻下去,您會發覺故事伊始,奧狄修斯已居妖仙卡利普索的小島上數年,而奧子特勒馬可士同時也在希臘本土尋父。兩事並行,發生地根本和小亞細亞無關。

「《荷馬史詩》」的問題您硬拗也罷,居然還認為《伊里亞德》與《奧狄賽》既非荷馬命名,所以統稱為「《荷馬史詩》」亦無不妥。真虧您敢說請教過「數位教授與研究人員」,我絕不相信我高明的同行會如此貽笑大方!您還有更絕的一招:《太史公記》後人慣稱《史記》,所以《伊里亞德》與《奧狄賽》當然也可改題為《荷馬史詩》。坦白說,上面您的比擬牛頭不對馬嘴,您所尊敬的李洛依(Lloyd)一定會下個斷語:「錯誤的類比」(false analogy)!我個人治文學,而且對希臘文學下的工夫遠超過中國文學。因為專業的關係,我沒讀過李洛依的《早期希臘科學》,不過李氏的兩本中、希比較文明與修辭學的專著,我熟。

世上有無「荷馬」其人,學界早有「荷馬問題」一說,斷定不了。您說史詩篇名不是重點,可是「名」不正,您教學生如何正確判斷作答?您大概不知道西洋古典學界另有"Homeric epics"一詞,而且可能有人編有專集,我若要省字約文,以您為師,則譯這類書為《荷馬史詩》也無不可,所以您試題中單是「《荷馬史詩》」一詞便漏洞百出。試題我是偶爾中看到的,我不好生事,所以一發現有誤,馬上用電話及信件低調提醒貴單位,可是您不僅不好好反省,反而振振有辭,拿了個「錯誤的類比」消遣顧全大考中心顏面的人,逼得我在此不得不「言重」了。我同情今年的考生,也為他們叫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