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的名校裡面,比如說一個史丹福大學工學院碩士畢業生申請至西北大學就讀博士班之際,該生的指導教授通常會強力建議該名新生於西北大學補修相關的碩士學分。這並不是代表西北大學不承認其他名校的碩士學位,而是美國名校的教授通常希望從碩士階段起、親自調教其所指導的博士生,以便在日後的研究過程中,能夠與指導教授以及其他同一實驗室的博士生擁有共同的研究能耐,可發展出更緊密的合作關係、成就更卓越的研究團隊,以便創造出更傑出的研究成果。

根據七月三日《中國時報》報導,為了解決近年來台灣學生到美國名校拿博士學位人遞減之窘境,獲得五年五百億經費的十二所大學決議,每年提撥一.五億元,提供經費給對方培育台灣優秀學生,使至少兩百位國內博士候選人能到國外知名大學從事一到三年研究。這些博士生先要在台灣讀兩年,將所有課程修完、成為博士候選人後,才能甄選出國。這些學生在國外大學實驗室待一到三年學成後,可望成為國內大學師資重要來源。

上述措施固然立意良善,但效果恐有待商榷。如上述,美國名校教授偏好以自己方式訓練博士生,台灣來的「插班生」,所擅長的研究方法與能力,恐怕並非美國教授所「熟悉」,因而無法融入對方研究團隊。而美國教授又沒有時間從頭教起,所以這些「插班生」極可能淪為實驗室的藍領階級,反正許多理工研究多的是勞力密集的工作。於是很可能形成國家花納稅人的錢、優秀台灣學生花寶貴的時間遠渡重洋,到國外實驗室「打雜」。當台灣優秀博士生去美國才發現,他們只是去「鍍金」而不是去「煉金」,心中之失望將可想而知。實施此種「插班生」措施之效益,恐怕值得再三推敲。

近年來,台灣學生對出國攻讀博士學位人數越來越少,首要原因是國內博士班入學之門鬆綁,國內許多辦學良好大學紛紛擴充博士班招生名額,以便支援教授的研究工作;其次,許多「次佳大學」紛紛以成立博士班為提升該校學術聲譽之手段,新成立的博士班名額,吸納了一些在過去考不上博士班的學生。在台灣唸書,無論在語言、生活、經濟等方面,怎麼說還是比在異鄉求學還容易。更令人關注的是,台灣學生到國外頂尖學府拿博士學位的人遞減另外一個原因是:國內部份教授的自私。部分教授為了打造一支軍容壯盛的研究團隊以便易於爭取研究經費,無所不用其極地「拉攏」、「誘拐」最優秀的學生留在系上繼續就讀研究所。這雖是人之常情,但是越多教授這麼做,優秀學生赴笈留學者自然就越少。

以炒短線方式送博士生出國插班、充當學術藍領階級,要提升國家競爭力不啻緣木求魚。若要台灣有更多的學生赴國外名校歷練,真正的方法還是請國內部分教授揚棄自私心態,積極鼓勵優秀研究生放洋留學,接受頂尖名校真正的、完整的學術洗禮。對於國內其他無意願放洋的博士生,尚請國內的指導教授扮演知識的提供者、思想的啟發者、生涯的指導者、學術倫理的傳遞者等角色,讓本土博士生亦能在國內的學術土壤成長茁壯,進而與歸國學人相互砥礪、良性競爭,這才是治本之道。 (作者為實踐大學行銷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