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回到埔里老家參加埔里基督教醫院建院50周年院慶。50年前醫院初建,我才剛上小學。當時距戰爭結束才10年,台灣還沒從戰爭傷害中復甦。大家都窮得要命,我念小學6年,天天都打赤腳上學,小一時的「制褲」是媽媽用美軍麵粉袋縫製的。醫院就蓋在每天上學走的路邊,簡陋程度和我一身上下相仿,所謂醫院是10間「竹管厝」,50年間又是颱風地震,竹管厝已經不見了,也不留下一點遺跡,在時興瞻仰歷史建物的今天,讓人懷舊。取代簡陋竹管厝的是大埔里地區堂堂的「地區綜合醫院」和「地區教學醫院」大建築。

台灣有西醫院是由西洋宣教師開始的。最早是台南「新基督教醫院」,1865年由英國長老教會宣教師馬雅各(James L.Maxwell)所建,7年後,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在淡水也建醫院,此後有花蓮門諾醫院、台灣療養院、羅東聖母醫院、雲林若瑟醫院等,埔基就是其中之一。從1865年後,從英、美、加、德甚至挪威等地來台奉獻的醫師不下幾十人,而護理人員就更多了。

在西方帝國主義擴張時期,傳教士、神父醫師常伴隨著殖民軍隊深入各殖民地,他們從事的儘管是懸壺濟世且又宣揚上帝福音,但和殖民統治者之間確總有那麼一部分說不清的糾葛。但來到台灣的除了已失去記載的荷蘭統治時期外,全屬乾乾淨淨,和殖民帝國沒什麼關聯的。

埔基在眾多宣教師催生的醫院中,並不算最有名,但其間奉獻的西洋人和志工團體卻也真不少,不算單純的宣教士,單單醫護人員就有:創始人是加籍門諾會的孫理蓮女士,其後有徐賓諾護理師、加籍林保華護理師、美籍魏理安夫婦、挪威籍傅德蘭醫師、安德蘭醫師、紀歐惠醫師、譚凱莉護士、美籍戴爾、澳籍海富生醫師、加籍台安護士、美籍劉恩美護士……。

慈濟亦獲國際讚揚

幾十年前,他們放棄在故鄉先進的生活條件,優渥的醫護收入,來到當時只能住「竹管厝」的台灣山中小鎮,早期照顧的對象又以最困苦的原住民為主,他們直到1964年才開始醫治「平地人和外省人」的病。來到台灣時,一個個英挺青年,一生青春奉獻原本陌生的台灣社會,許多人一住幾十年,如孫理蓮,甚至終老台灣,也未如漢人古俗般「落葉歸根」回到加拿大,而是和夫婿一同葬在他們獻出了一生愛的台灣。

在醫院典禮中,我見到50年前從挪威來台的紀歐惠和徐賓諾,以鄰里習慣叫「阿公」、「阿嬤」,而他們回以溫煦笑容時,令我十分感動。

西方倫理中普世性的博愛是一個重要的精神,但東方對這精神十分陌生,東方習慣的倫理是一種從大圈圈畫中圈圈,再畫小圈圈、小小圈圈的孔夫子所謂的「差序格局」。所以像西方醫界這種到天涯海角的陌生社會去奉獻的行為,在東方並不會發生,像陳五福醫師那是絕無僅有。來埔基的醫生國籍雖多,不過最多的還是透過「挪威差會」的挪威人,挪威才不過是四百多萬人口的小小國家,單埔里這個醫院就來了這麼多人,真是令人吃驚。

在西方宣教士來台幾十年後的今天,台灣社會也漸漸出現到國外行善的普世精神,像埔里基督教醫院,如今從主事者到醫師已經全轉移到台灣人手中,也開始向外面的社會投注愛心,2001年後,幾度前往印度等地參與救災醫療。

其實早在埔基醫師之前,台灣的慈濟早深入世界各落後地區,進行救災和進行義診,也獲得國際的高度讚揚,但我們恐怕還是得承認,要做到像這些東來的醫護人員一樣成批地到那些貧窮地區奉獻一生那樣的地步,恐怕還有一大段路要走。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News/index.cfm?Fuseaction=Article&Sec_ID=5&ShowDate=20060119&NewsType=twapple&Loc=TP&Art_ID=234529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