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拿起旅遊書,最先映入眼簾的便是精美的封面照片,義大利的羅馬競技場,澳洲的袋鼠,美國的自由女神像,英國的大笨鐘、塔橋……,那麼台灣的封面呢?

自助旅行的愛好者對於英文版的旅遊書應該不陌生,在台灣最常見的便是孤星系列(Lonely Planet,又稱為寂寞星球)。一九八七年孤星出了第一版的台灣旅遊書,為市面上少見以英文寫成的旅遊書,被在台灣的西方人稱為人手一本的「台灣旅遊聖經」,因為沒有其他本可供參考,這本在許多英語系國家都買得到的旅遊書,對於旅行者建構台灣的印象便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攝影引導讀者建構對當地的

印象 真實性鮮少受到質疑

這二十年來,書中所描寫的台灣與我們的認知有何不同呢?又有多少的刻板印象深植老外的心中,數十年如一日呢?

隨著台灣的進步,台灣孤星的內文介紹也逐漸從落後的農村生活轉變成繁忙工商業社會,書名也從前三版的《在台灣旅遊的生存之道》(Taiwan ── a travel survival kit)變為簡單的《台灣》。雖然第四版以後的書名已不再暗指在台灣旅遊可能會有生命安全的疑慮(不然怎麼會有”survival”字眼呢?),但從書中的照片仍能一窺西方人對於台灣難以改變的刻板印象。

照片是一種符號,也呈現看事物的特定角度,卻鮮少有人懷疑攝影的真實性,旅遊書上的照片更是容易引導讀者建構對當地的印象,對於西方人心中的神祕東方而言,照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從歷年臺灣孤星封面照片看來,可略知西方人對於台灣的刻板印象多半逃脫不了宗教上的象徵,如寺廟藝術等,最常出現的主題為龍,書法次之。我們各式各樣的宗教相關藝術、儀式等,對他們來說,絕對是神祕東方的代表。

除了封面,內頁彩圖也是讀者看旅遊書的一大重點。除了台灣自然之美外,在台灣孤星裡可以看到的照片有靈車、靈骨塔、中正紀念堂、大大小小的寺廟,人物則不外乎在農村玩耍的赤腳小孩、打盹的老人、站崗的憲兵、各類京劇臉譜,虔誠拜拜的男女老幼,卻從不見滿街跑的青壯年。

書中提及的愛面子文化

及愛數字文化 令人莞爾

旅遊書的撰寫,多少免不了為了吸引讀者的目光,刻意突顯大眾的刻板印象﹔大部分的旅遊者對於未知的旅程都會期待看到、經驗到一些平常生活不曾接觸到的。因此,被突顯的部份也經常是他們覺得最具異國風情的部分。

台灣,位於西方人眼中神祕的東方,二十年前,對於旅行者而言,光是「神秘的東方(the Orient)」這概念就夠吸引人了。也因為西方人對於東方的了解,不如東方對西方的了解來得廣及深,他們常把整個東方視為一個不具差異性的整體,因此,他們在台灣所發現的一切都可以代表東方,在其他國家所看到的現象,也理所當然地套在台灣身上,使得書中的台灣缺少自身的獨特性,不是列於中國文化之下,就是被視為大東方的一部份。

台灣對他們來說,像是一個活生生的博物館(living museum),除了觀景(sight-seeing)之外,也看人(people-watching),有趣得不得了。

書中提及我們的愛面子文化(總愛搶著付錢),以及愛數字文化(你今年幾歲?收入多少?),都讓人莞爾。然而書中字裡行間不時透漏出西方人的優越感,以及東西方的對比,先進與落後、富裕與貧窮等,身為在地人,對如此簡化台灣的思維,不免感到好氣又好笑。

反觀自己,我們是不是也常陷入對外國文化的刻板印象而產生文化大頭症?還是更慘的──接受外國的優越觀點而貶低自己?往好處想,如果能以別人的眼光來檢視自己身邊習以為常的人事物,換個角度看一成不變的生活,也許也能體會外國旅者遊台灣的樂趣吧。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forprint/0,4066,11051302+112007022700471,0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