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訴參選 與民進黨何異 【聯合報/王秉鈞/管理學博士(北縣新店)】 2007.02.15 02:50 am

馬英九被起訴,令人驚訝,也違反一般人的期待。因為,以馬的多年行事風格與形象,操守應不容懷疑。檢察官的起訴心態令人可議,引起社會動盪,尢其顛覆與模糊是非黑白,實在不是司法的目的!不過,馬與國民黨的反應雖符合台灣政治長期演化的期待,然而並不能令人感動。

從司法來看,如馬所說身為法律人的他,尊重司法,但他無法接受貪汙的指控。而他的回應卻是要化悲憤為力量,投入總統大選。這與過去反對運動中一貫以政治手段解決司法問題的作法毫無不同,國民黨與馬英九的表現也並不高明!

馬的諸多行動中連辭去國民黨主席的作為也是政治性高於法律性。從司法的角度,馬的作為應是反駁檢察官的起訴理由,提出維護自身清白的證據。檢方起訴的最大立論在刻意鎖定那特定帳戶中特別費的流向,殊不知金錢基本的通用特性,在不同帳戶金錢的流用本是正常的行為。誰說選舉補貼帳戶的金錢就只能捐獻,而特別費帳戶的金錢才算首長支用?

從政治面來說,馬在身受司法指控的最大危機時,竟然逆向思考提出參選總統的訴求,實在不夠高明。在國外如果總統參選人發生司法案件,都不免道歉下台,在台灣這竟然是參選的主要理由,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同時,國民黨中常委們更集體演出慰留與因人設事(修正排黑條款)的鬧劇,更是令人啼笑皆非!百年政黨在面臨重大事件時,竟也與八年前的民進黨(才成立十二年)一樣,為了特定人選修改總統初選辦法。

馬英九應知,這一切的發展是因為他要競選總統大位,是因為他的歷史使命;也正因如此,對於他的考驗也就特別的多。尤其在台灣的歷史與政治時空下,他所代表的是由鐘擺另一頭回歸中央的趨勢,其所受的壓力與挑戰就顯得更大更多。畢竟,反對運動也歷經五十年才有陳水扁的執政。因此,馬的思考就應更宏觀,若是能為台灣建立長久的政治傳統與感動的話,能夠犧牲個人前途或許是對國家社會更大的貢獻。

再想,起訴就辭職這樣的高標準不正應屬於總統大位嗎?陳水扁不能,馬英九能嗎?

http://www.udn.com/2007/2/15/NEWS/OPINION/X1/3730503.shtml



民意 打司法公信一耳光 【聯合報/林裕順/警大副教授(桃縣龜山)】 2007.02.15 02:50 am

馬英九遭起訴,雖然某程度表彰檢察官勇於任事,可是這對台灣司法公信是否有助益?不無疑問。

不僅民進黨四大天王、司法院長、法務部長及各地檢署檢察長等經告發在案者,後續在野立委果真操作遍地烽火策略,擴大提告曾領特別費的中央與地方首長,或要求配合主動到案自首自白等,則對成千上萬可疑案件,因全國檢察機關均可獨自受理,若容認檢察職權的恣意無謀,無可避免將引發一場司法風暴。所以,馬英九起訴否原本不適狹隘個案認定,而應綜觀全局權宜得失。

誠如大法官釋字三九二號所言:「檢察官在訴訟上雖可單獨遂行職務;但關於其職務執行則有服從上級長官(檢察首長)命令之義務,此與行使職權時對外不受任何其他國家機關之干涉,對內其審判案件僅依據法律以為裁判之審判權獨立,迥不相侔。」換言之,檢察官原應恪遵「檢察一體」原則,擬定一致客觀準則通案適用,以追求「平均正義」建立公信,而非昧於現實陷入「血流成河也要辦到底」的迷思。

曾任日本特搜部部長的著名檢察官藤永幸治,在其重要著作「特搜檢察事件簿」一書中,特別再三告誡:不要自以為是,誤認只有檢察官代表正義;也不要自我膨脹,錯覺唯有自己方能實現正義。對照日本類似政治人物涉嫌貪汙案例,似乎無庸等到起訴,即使檢察官僅採約談或逮捕等偵查措施,傳統上政治人物總要黯然下台退場離開。今日,馬英九雖辭國民黨主席職位,卻同時宣示競選下屆總統,不僅獲得該黨支持,民調支持度亦不見下滑。台、日社會民情如此落差,似乎意味兩國檢察體系運作完備與否,以致人民對於司法信任的程度有別。

莎士比亞創作「威尼斯商人」的時代背景,只要當事人合意所定契約就是律法,沒有任何權力可以改變。可是,法庭上法官面對放貸巨賈以「毀約者取肉一鎊」的約款苦苦進逼,仍臨機應變提出「割肉不見血」的智慧巧思,化解了可能的刀光劍影。

刑訴法第一六一條第二項:「法院於第一次審判期日前,認為檢察官指出之證明方法顯不足認定被告有成立犯罪之可能時…得以裁定駁回起訴。」參考立法理由,乃考量人權保障避免被告遭受不必要之訟累,並防止檢察官濫行起訴節約司法資源。本案承審法官若經形式審查,果認屬制度缺陷入人於罪的歷史共業,避免法庭論辯捲入政治漩渦,應果敢駁回本項訴訟維護司法公信。

http://www.udn.com/2007/2/15/NEWS/OPINION/X1/3730490.shtml



深藍回籠 為馬?為自己討公道! 【聯合報/石之瑜/中山大學 台大教授(台北市)】 2007.02.15 02:50 am

馬英九遭到起訴後,支持的民調旦夕之間攀升十個百分點。不少觀察家以為利空出盡,但最好先理解這增加的十個百分點的性質。

如果說中間選民最容易受到短期事件影響,那麼遭到起訴的事件既然是負面,理應當使他們從馬英九退縮,至少回改持觀望的態度。假如中間選民有退縮,那表示馬英九遭起訴這件事所激發的民調支持,其實不只百分之十,才能彌補從中間選民流失的部份。

換言之,民調攀升的原因是百分之十以上的深藍選民重新歸隊。這也表示,之前馬英九為了爭取中間選民,擺出對台獨基本教義派與民進黨所做出的妥協,導致他流失了深藍選民的支持,且流失程度超過百分之十。

進一步推論,深深支持馬英九與國民黨的選民如果有百分之二十的話,那麼就有一半以上因為馬英九擁抱中間選民而流失。這些流失的支持對於選戰產生兩個影響:

第一、選戰激烈時,因為相當程度的死忠支持者熱情流失,從而無法凝聚聲勢,將使平時吸引的中間選民陣前流失。

第二、在差距很小的情況下,死忠支持者的缺席導致落敗。這種情形在二○○六年高雄市左營區與台北市大安區發生,以致國民黨大票倉的投票率下降到百分之六十,決定了高雄的敗選。

為什麼遭到起訴這樣負面的發展,反而會讓已經對馬英九疏離的深藍選民回籠呢?

深藍選民之所以為深藍,恰恰是他們覺得自己在民進黨統治之下毫無尊嚴與人權,寄望國民黨與親民黨甚深,當他們的希望藍軍領導卻屢屢怯懦地往民進黨靠攏時,顯然無能扭轉民進黨的統治,則他們只能採取疏離逃避的手段,以免藍軍馬、宋等人求饒的模樣帶來更大的心理創傷。

然而,馬英九的被起訴可能給他們一個恐怖的印象是,無論如何求饒都沒有用,則自己就算躲到天涯海角又如何呢?

可見,流失的深藍選民重新在民調中支持馬英九,並非獲得基於熱情參與政治的健康環境,更非因為氣憤而想幫馬英九討回正義。長期以來,藍軍並沒有這樣的性格,這與馬英九本人的父子騎驢風格,與藍軍向來以自我紀律為榮的傳統有關。記得百萬紅衫軍聚集街頭嗎?如今能被人記得稱頌的,就只剩下他們嚴明的紀律與溫和的個性。

簡言之,深藍選民對馬英九重新表示支持是出於沮喪與無力感,藉由對馬英九的同情,表達對已經絕望的自己的同情。這種支持背後沒有熱情,因此不會持久。除非馬英九展現出思想上與人格上的突破,重新燃起他們冷卻的心靈。

不過,有兩個理由讓這樣的突破不能發生。首先,依照馬英九對自己形象的極度關注,必然集中心力洗刷自己,如此在心態上居於守勢,產生動輒得咎的情感,牽制了他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突破可能。

其次,任何人看到自己民調超過百分之五十以後,便會傾向保守,想要捧住支持者,於是產生患得患失的舉止。深藍之流失原本是因為不知為何而戰,如今回流所反映的自憐與沮喪,也將在馬英九個人的清白戰役中,更加無法聚焦,並導致更大的沮喪與疏離。馬英九屆時要再起死回生,恐怕得要靠槍擊案了。

http://www.udn.com/2007/2/15/NEWS/OPINION/X1/3730494.shtml



馬有多強 支持者就多強 【聯合報/桑品載/作家(台南市)】 2007.02.15 02:50 am

馬英九特別費被起訴,立辭黨主席、選總統。國民黨可能是受益者,也可能是受害者,端看國民黨如何處理馬英九。

前天多家民調都顯現,人民對馬的支持度不降反升;與綠營領先群天王之比都超過三十個百分點;與黨內競爭者王金平之比,更超過將近四十。這分政治資產,國民黨不要了嗎?由他去「獨立參選」嗎?

馬英九既宣布參選總統,就沒有「王馬配」這回事,雙方合作的空間當然還在,不過最高止於「馬王配」。如果王金平執意參選,國民黨必然分裂;如是,王金平賭的不僅是個人政治前途,還有國民黨的前途。

這件事很快就會獲得驗證,即年底立委選舉。如果馬英九的人氣指數維持不變,他卻在四月國民黨總統提名中被排斥,他的支持者必然會用選票報復國民黨,則國民黨大有可能總統未選上,立委先崩盤。

連戰反對修改「排黑條款」,直言不可不正視反效果,這說明連爺爺真的年事已高,離人民越來越遠。馬英九的參選,像撐竿跳,已越過這個條款,也越過提名機制,他的高支持度說明人民已與他熱烈擁抱。

國民黨裏還有人在看也已被控告的翁岳生、民進黨天王天后及其他官員們,檢察官是否也比照偵辦、起訴?我勸大家打消這個念頭。這倒不是說司法只害馬英九,而是制度允許檢察官可有不同法律見解和心證。別忘了他們是「獨立辦案」,從侯寬仁偵辦馬案亦可看出,「檢察一體」,制度碰到「硬頸檢察官」,已形同虛設。就算他頸為政治而硬、為利益而硬,也只好到了法庭再說。故而,一旦其他人沒事,就馬英九有事,國民黨能奈何?馬英九能奈何?

更何況,陳水扁會讓他的老師和天王們起訴嗎?人人心知肚明,民進黨打馬,一是把馬的特別費和扁的國務機要費扯平,二是未來和民進黨候選人相比,即使做不到馬「獨黑」,也不能容他「獨白」。未來陳水扁一方面可能以元首之尊大赦天下;另一方面,「馬英九貪汙」必會成為綠營的共同語言。

馬英九原被困於黨內「排黑條款」,他一參選,這個條款已不是他的問題,而是國民黨的問題,即國民黨若希望馬為黨參選,就有責任為他排除障礙。中常會立即通過廢除,毋庸諱言是要留住他,則當他為此被對手攻詰時,國民黨必須一體承擔。

選舉是「人民獨裁」,因為「數人頭」是唯一定勝負的標準。給馬英九一個忠告:你有多強,支持者就會多強。「感動人民」,是不變的座右銘。箭已出弦,船過江心,奮勇向前吧!

http://www.udn.com/2007/2/15/NEWS/OPINION/X1/3730501.shtml



台灣多紛亂…北京多憂慮! 【聯合報/陳毓鈞/文化大學美國所所長兼大陸所教授(台北市)】 2007.02.15 02:50 am

元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三日,中共國台辦舉行年度全國台辦主任會議,會中對台灣北高市長選後新形勢十分關切,包含去中國化、正名制憲、國民黨內馬王之爭,以及「馬修路線」等問題,都讓北京有著憂慮。不到一個月,馬英九被起訴,馬立即辭黨主席後又宣布參選總統,更引起北京高層震動,國台辦緊急召開會議,研議「馬英九因素」對未來一年內台灣政局發展衝擊力度有多大多深。

不過,目前台灣政局動盪中交織著權力惡鬥、意識形態、選舉較量及司法操作等因素,已使形勢更為紛亂複雜和危機四伏,令北京感到難以研判掌握,若評估預測稍有閃失,即可能導致台海生波。同時,台灣各黨派間赤裸的政治鬥爭,加上正在發展中的「歷史暨文化革命」,亦使胡錦濤上台後所執行的「寄希望於台灣人民」對台工作方針,以及「維持兩岸現狀、遏制法理台獨」的政策路線,遭遇到嚴峻的挑戰。

今天,台灣的形勢比十年前台灣首次民選總統時發生台海危機之情況,更為詭譎危險。因為目前台灣內部的社會變遷,價值衝突以及政治人物性格,都呈現深刻的失序面貌。華府已感難以處理掌握,更何況對台灣內政祇能極度審慎的北京。現在,隨著「馬英九因素」的發酵,對各黨派都會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加上國務機要費與特別費案件的司法審理過程中,政治和司法糾纏不清,台灣選民的情緒更易被造成兩極對立甚或是多極對抗,加深政局的不可測性,北京不可能不受牽動。

當然,到明年三月,台灣政局變數仍多,不是北京事先可料到。馬英九可能因匯集選民同情票獲勝,但也可能因國民黨分裂敗陣。而在陳水扁和游錫堃操控黨機器下,民進黨候選人不能不打正名制憲的台獨牌,除鞏固基本票源,亦可能因泛藍分裂而險勝,持續採取對抗北京的政策。最後,國民兩黨也可能皆因總統提名鬥爭而分裂,落敗者都向李登輝的第三勢力靠攏,而推出一組候選人,對兩黨均造成殺傷力,令選舉結果增加變數。李登輝主導的勢力若坐大,北京還是深感不安。

對於諸多變數的發展難測,這是兩岸進行交流以來,北京面臨最為詭譎的台灣形勢發展。

http://www.udn.com/2007/2/15/NEWS/OPINION/X1/3730461.shtml



馬不認錯 反硬拗遷怒 【聯合報/張福淙/會計師(台北市)】 2007.02.15 02:50 am

馬英九被以貪汙罪名起訴,縱其情可憫,然其不法情節畢竟彰彰甚明,且鐵證如山,馬英九理應反省認錯,坦承疏失,這才是勇者!也會得到更多人的寬恕,有助於日後擔負重任。

詎料馬英九竟反咬憫其情、求其免而不可得的檢察官一口,誣衊檢察官受政治操作、刻意損其清白,還宣告參選總統,用生命維護,以行動證明其清白與正義,根本是肆意踐踏司法,顛倒是非黑白,實令人難以茍同。

馬英九要參選二○○八年總統大選,是其自由;但把個人犯罪案件綁上大選,想以選票證明其清白,不僅拿國家權位當兒戲,毫無正當性,更是在玩弄無知愚民的濫情,畢竟他的清白與否祇有司法可以斷明,關人民選不選他何干?

馬英九草率決定不願坦然公開認錯,而選擇反擊,卻又師出無名、招招見拙,那反而更暴露其遇事慌亂,如此格局,日後怎能去承擔歷史使命?其僚屬也多是唯唯諾諾的笨蛋,才有今日之失蹄。馬失前蹄猶不知檢討悔改,反而挾過貪取大位,更是失智。

http://www.udn.com/2007/2/15/NEWS/OPINION/X1/3730465.shtml



厚黑當道 【聯合報/謝麗秋/研究人員(台北市)】 2007.02.15 02:50 am

馬英九遭起訴,有民眾認為是其不夠厚黑所致。這也是馬被起訴後,民調變高原因。然而我關注的是愈來愈多人公開呼籲踐行厚黑,這已成為警訊。

厚黑學的實踐,最多只能做,不能說,但近幾年來的選舉文化,似乎有愈來愈走向厚黑是公開且視為理所當然的傾向。愈來愈多的民眾認為厚黑才是政治人物的常態,太老實反而被指謫。甚至有些人為私益而挾公益之名厚黑,造成人民權益損失,卻仍有人極度信仰。筆者想問的是,為什麼這變成常態,甚至變成顯學?為什麼人民覺得需要厚黑才能達到目標?

當我們教導小孩要懂得倫理道德,政治上卻已到了公開呼籲領導人要臉厚心黑才能取勝的境地,教育與政治兩個極端光譜究竟是在何種共業下產生如此結果?厚黑當道,應值警惕。

http://www.udn.com/2007/2/15/NEWS/OPINION/X1/3730506.shtml



聯合筆記》司法偵查有形無質 【聯合報/林松青】 2007.02.15 02:50 am

高檢署查黑中心以貪汙罪起訴馬英九後,檢察官陳瑞仁用「騎贓車沒有換車牌」一下子就被抓到,來形容馬英九就是因為帳戶資金單純清楚,所以查出貪汙事證;但不能反推他行事坦蕩,就沒有犯意。這項比喻,其實正反映了台灣司法偵查只有形式而無品質。

早年交通大學一位理學院院長,從學校車棚騎自己的機車上街,被警察攔下,指他騎贓車,有竊盜嫌疑,他被視為現行犯,由刑事組移送地檢署。後來,是交大校長郭南宏親赴地檢署將他接回。這位院長事後痛心地說,他根本未注意到有人偷了他的車牌,換成贓車牌;以他在美國求學的經驗,警察知道狀況一定會主動查清楚,還他安靜生活。

他還說,不怪發現他騎贓車的警察,奇怪的是新竹分局刑事組為什麼不能提升辦案品質,為納稅人解決問題;卻根據僵化的「形式主義」把他戴上手銬,押到地檢署交給檢察官。

今天台灣司法偵查和裁判品質,仍未脫離形式。以首長特別費為例,形式是公款,須用於公務;但本質是私款,花不必檢據報銷的那一半買情人內衣褲、外孫童書,只要花掉,不論用於公或私都不違法。

特別費形式上是公關費,首長可用於替議員付餐廳的簽單、女友出國的旅費,甚至償付賭債,只要不留痕跡,都不違法。但實質上,特別費就是薪資補貼,沒用完的,領出現金來放在自己保險櫃裡,絕對沒事。

馬英九被起訴,是檢察官在政府不同解釋中,從形式上採取了不利馬英九的見解,認定他有犯罪嫌疑。至於幾十年來首長特別費的運用本質為何,不在檢察官關切之內。

「有形無質」的司法,在人民看來,就是過猶不及。譬如鄉親都知道某人幹了不少壞勾當,卻因沒人敢舉發,因而逍遙法外。但另一位明明是老實人,規矩行事,卻被栽贓要坐大牢。馬英九被起訴後,他的民調聲勢竟逆勢上揚,這不是同情弱者的反映,而是對司法有形無質的批判。

http://www.udn.com/2007/2/15/NEWS/OPINION/X1/3730458.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