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火車內的乘客逐漸出現不熟悉的臉孔;傳來不熟悉的語言,我深深知道烏魯木齊就快到了!「一國兩字」是這裡給我的第一印象!路標、甚至商店招牌都會用中文(漢字)和維吾爾文書寫,所以即使在烏魯木齊這個以漢族為主的城市,你也可以強烈感覺得到少數民族的存在。尤其我住的地方特別在維吾爾族最集中的國際大巴札(巴札是維文:市場)附近。每天一出門,好像來到中東,滿街的少數民族以及鬼畫符的文字,跟印象中的中國,差十萬八千里,偏偏這裡又是屬於中國。維族的五官立體分明,尤其是姑娘,凹凸有致的輪廓臉蛋,加上各種顏色水汪汪的眼睛,給人印象深刻。
作為一個遊客,總是對異地文化十分好奇,喜歡問東問西,甚至拿起相機猛拍照。而這裡維族給我的答案,以及觀景窗內的構圖,大都不太友好。除非是買完東西後的閒聊以及合照,才見一絲絲笑臉。走在街上,漢族、維族也都是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幾乎看不到不同族群的年輕男女,會牽手走在一起!似乎除了必要的溝通,大家是沒有交集的。
不過,來烏魯木齊卻可品嚐正宗的清真食品。香酥可口的囊餅;不腥不膩的羊肉包;香氣四溢的大盤雞;長長鐵串串出的羊肉串,蜂蜜釀造的「卡瓦斯」酒,都可以讓人感受到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的豪邁。豬,則是這裡唯一禁忌。有一回吃杭州小籠包,老闆卻說是大肉包。原來當地除了很少吃豬肉,或許是出於彼此尊重,漢族連「豬」這個字也不說,把豬肉改叫大肉。
過怕了這裡貌合神離的都市氛圍,2個月後再度前往火車站準備離開。卻在附近遇到一個維族青年硬是說我行李輪子壓到他腳尖,想要勒索。眼看維族青年越聚越多,周遭漢族避之唯恐不及,我趕緊邊拖著行李往回走,邊連忙用手機撥打110,還好警方及時趕到,化解一場危機。這是我在烏魯木齊,所碰到最「烏魯木齊」的事。反觀台灣的省籍問題,還真是小巫見大巫!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forprint/0,4066,11051301+112007020500358,00.html
- Feb 05 Mon 2007 19:36
2007.02.05 中國時報 ■中國印象---「烏魯木齊」印象 林志彥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