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成都是我第一個造訪中國的城市。去年夏天,我又回到成都,距離上回隔了六年之久,也剛巧跨過一個世紀的分水。
當飛機降落在成都雙流機場,新穎的航站很難令人聯想,那個我第一次見識到無門廁所的中國機場。當我行走在繁華熱鬧的春熙路上,兩旁林立的百貨公司與商店,中山廣場上的露天咖啡座和Haagen Dazs,都不禁使我產生錯覺,如此的地景似乎可以隨意放置在台北的西門町或信義計畫區。這已經不是我記憶中,在路邊擺滿四方桌展開方陣之局,或是在樹蔭下泡茶、聊天的城市。當地人告訴我,政府認為路邊打麻將、喝茶、聊天都是妨礙文明城市的活動,若想從重溫得付高價在仿古的茶樓裡尋找。
來之前,在北京待了幾天,同行的朋友本想在王府井大街買幾隻著唐裝的貓熊玩偶。當時我曾對她誇下海口,貓熊當然得在四川買才正宗。然而,在成都的王府井大街,可以輕易找到迪士尼與凱蒂貓的各式玩偶,卻遍尋不著與北京同款的唐裝貓熊,我只能告訴我的朋友,成都真貓熊多過假貓熊。
再度走在人潮熙擾的春熙路,我不禁感到失望,當我正沉浸在哀悼的氛圍時,迎面而來的外國人,在他湛藍的眼中,我看到同樣的失落。成都如同中國其他城市一般,以超乎外人想像的速度在改變,而我卻仍舊停留在記憶中的錦城,當我為成都失去他的城市靈魂而哀悼時,他卻已經喜悅地向所謂的現代化不斷前進。
告別前,回到「龍抄手」做為成都行的終點站,速食店的點菜與套餐形式,讓我又懷念起記憶時跑堂高聲叫喊的情景,不知是否情緒影響了味覺,我始終找不回第一次吃到夫妻肺片、賴湯圓、龍炒手時的感動,更找不回屬於成都的味。出了店門口,前晚麻辣火鍋的後勁顯現出來,彎進巷內的公共衛生間,在付了一塊錢以後,印入眼簾的是陰暗無門、僅有隔間的溝。這是我第一次,又有了熟悉的感覺。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forprint/0,4066,11051301+112007020400281,00.html
- Feb 04 Sun 2007 19:58
2007.02.04 中國時報 ■中國印象---消失中的成都靈魂 ◎趙鈺芬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