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四百廿八輛添加生質柴油的公車上路,成為全台第一個公車全面使用再生能源的都市,也是繼日本京都之後,亞洲第二個全市公車使用生質柴油的城市,對實踐環保、提高國內自有能源比例,均有其意義。

創下這項紀錄之後,行政院還有個「綠色油田」大夢,希望先建構生質燃料的使用環境,帶動農民投入種植大豆、向日葵、油菜等生質能源作物,以活化全台廿餘萬公頃的休耕農地,讓台灣也邁向「產油國」之列。

這項看似符合潮流的綠色能源政策,認真細究,其動機卻耐人尋味;而且,只問宣傳效果、不顧實際執行困難的操作手法,更給人諸多想像空間。對農村再造還抱持希望的農民來說,最後恐怕是失望居多。

去年底,經濟部公布推動生質燃料執行方案,將國內生質柴油發展分成四階段:首先,是鼓勵公營公車添加生質柴油,高雄公車因此獲得補助;接下來,二○○八年將全面銷售B1油品,在柴油中強制添加百分之一的生質柴油;二○一○年則把添加比率提高至百分之二,將創下亞洲最先全面使用生質柴油國家的輝煌紀錄。

推動時程、目標都很清楚,看起來做足「政績」;但實際狀況卻是,國產的純生質柴油因農民種植技術不佳,產量一直出不來,導致價格居高不下,每公升高達五十三元天價。二○○八年起生質柴油原料價格將全面自由化,屆時中油、台塑要出售消費者可以接受的油品,業者勢必從美國等地進口更便宜的原料,而不會使用國產品。因此,政府是否刻意「做球」給特定對象,質疑早已傳開。

國產生質柴油先天競爭力不足,政府的計畫腳步卻出奇快,彷彿一切都會水到渠成,讓人不解。儘管政府樂觀預估,今年能源作物種植面積八千公頃,但最具生產規模與技術優勢的台糖卻態度保守,豈不令人納悶?

打著環保、永續大旗,又為休耕農民畫了大餅,但這項「綠色油田」大夢是否只是政治人物選舉造勢的幻影,咱們就睜大眼睛看吧!

http://www.udn.com/2007/2/4/NEWS/OPINION/X1/3715326.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