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神燈式的神祕,隨著蒙臉的黑衣人飄忽晃動。在阿拉伯的土地上,我見識到戒律與教養,也看到人性在現實中調適與那如風般順暢的流程……

1

多年前曾到沙烏地阿拉伯訪問,但在戒律甚嚴的國度,除了見聞一些新奇風俗外,並沒能有較多的理解,尤其是生活的戒律,總在東張西望中閃過不少問號,並且期待在猜測中,能知道其中緣由。

終於又有機會,應邀到約旦從事文化與教育的交流活動,該是再探異域文化的適當時機了。

約旦這個國家西化較早,社會情狀並沒有堅持過多的傳統。換言之,日常習慣已貼近歐美的禮俗,可稱得上是較開放的國家,只因為伊斯蘭教規,不容過於浪漫,所以祈求真主的賜福,是不曾間斷的。

這項跪地拜神省思的儀式,正是沉澱人性的推手,有立竿見影的功效。那遙遠的光點,因祈禱而發亮,那欲睡的草原,因祈求而青翠。天際鳥翔,晨曦山青,都是祈禱聲喚回的嗎?

眼前的城市,滿是洋蔥式的頂樓,瀰漫著阿拉丁神燈式的神祕,或者說有點不真實的場景,隨著蒙臉的黑衣人飄忽晃動。在阿拉伯的土地上,我見識到戒律與教養,也看到人性在現實中調適與那如風般順暢的流程。

2

為了文化交流活動,台藝大四名教授應邀到安曼國家畫廊,舉辦東方水墨畫聯展。

有中東戰爭後院之稱的安曼,它的現況,瀰漫著詭異與寂寥。

冷風仍然直襲過來,夕陽籠罩下的古城安曼,古老松林、高聳棕櫚,加上不知名的街樹,令人不覺呼喚起神靈來。街道隨著地勢起伏蜿蜒到安曼河谷,密密麻麻的,除了有縝密的回式建築外,民居聚落,古羅馬建築遺跡,處處令人驚豔,圓頂、巨柱、拱門的氣勢,可以想像此地在羅馬時代的繁盛景象。

居民小心翼翼地維護著這些古蹟,數千年前的建築群因此得於山嶺、河岸、陡坡依序呈現層遞不同的風貌。參訪者必須花點時間才能欣賞到它的文化精華。

天色伴夕影,在燈火將燦亮之前,走訪民俗街是一件很暢意的事。前後數百公尺的商店中,有古老的手藝店,例如皮鞋修補、鐵器鑄造、木裝家具,或手工藝品,也有傳統服裝,包含了宗教衣飾或婦女盛裝的佩飾,應有盡有,使人目不暇給,並在欣賞之餘,真想隨手帶件什麼,以為此行紀念。同行的朋友,更低頭在這些民俗商店尋覓些童玩,恰似老者赤子心。

居民舉手投足,皆依存在宗教的戒律下。雖然約旦是伊斯蘭教國家中最開放的,一般婦女行走街道已不必黑巾罩頂,但展腰露臂的妙齡小姐,仍受旁人白眼,甚至有被糾正的可能。

這一街坊,民生用品的交易是熱絡的,也是豐盛的,當晚禱聲響起,一群人朝向古清真寺膜拜,高聳入雲的塔層散發出青光,明潔耀眼,帶著晚歸的民眾進入神靈與心靈的世界。其情可感、其思慮散放芬芳。

3

白天,強光下的拱門照影,黑白分明,呈幾何圖象,象徵著中東地區亮麗的天候與風情。

安曼都會,不是短時間建造成的,看到牆貌嶙峋,山岩崢嶸,就可體會這兒豔陽天青翠地所織錦的過去;再從古羅馬遺跡佐證,可推知安曼早已是個有歷史有氣質的都會。

在羅馬遺跡博物館裡,看半身頭像,石質雕刻,都是希臘藝術的傳承,琉璃、手藝與刻文重疊在歷史與生活的空間上。每一件物品都能證明數千年前的約旦,是人類移居的好地方,也是追求高水準生活的聖地。

眼前的安曼,中東人的特質,大眼、碩健、開朗、熱情是特徵,高鼻、大鬍子亦處處可見。另一型則高大健壯,英姿挺拔或深眼濃眉,似具有羅馬人的血緣。

安曼人優雅有禮、待人和善、注重家庭生活,連計程車前座亦請乘客入座,意思是你我一家人,而不只是做生意,坐前座的這項善意安排,雖然有些不習慣,但是這份禮遇,具體說明安曼人的友善本質。

印證於約旦國家博物館展出台灣當代水墨畫展的開幕茶會中,大批觀眾湧進觀賞畫作,包括王室公主,或文教名人,皆依序前進,靜默文雅的神情、小心翼翼的態度,都令人感動,若沒有良好的心性修養,是不可能這樣優雅的。

據媒體報導,觀眾推崇此次台灣當代水墨畫展水準之高,是該館開館以來,受歡迎的展覽之一。大篇幅報導連續作了三天,除了陳士侯畫作受到讚賞,涂燦琳、羅振賢、蕭進興,以及筆者,也都以不同的創作,展現了不同層面的東方藝術的美妙。

反觀當地藝術,「權慾埋烽火,入夢非妙境」,安曼城隨處有因戰爭流亡的人士或逃命求生的百姓,這種情狀,看在約旦藝術家眼中,促發了藝術家創作,在一種孤寂與閉鎖的畫風中,透露著不滿、無奈與抗議。畫面描繪的,或哀號、或祈求的神態來自創作者的體驗,而無關乎流派畫風的不同。

http://www.udn.com/2007/2/2/NEWS/READING/X5/3712581.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