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農村在民國七十年代以後,經濟上呈現衰弱的景象,農產品價格偏低,生產成本又逐年上漲,農業生產所得越來越無法支撐一個家庭,於是農村青年外移至都市尋求謀生之道,農業就在這樣的經濟邏輯之下,成為產值低落的一項行業,而農村也越漸憔悴衰敗。尤其在加入WTO之後,農村的小農更是無力對抗來自世界大國所訂的不合理的遊戲規則。

美濃面臨的生存難題如同台灣其他農村一樣,農民在過去政府保價收購菸草的制度下,安土重遷的性格越加地明顯強烈,以至於當經濟環境轉變,農民必須直接面對不穩定的市場時,農村以及生活在當地農民受到的挫折與打擊更加劇烈。

近十年來,美濃在地居民開始反思該如何找出不同的生存之道。在反思與重新尋找的過程裡,美濃居民就在本身的農業文化脈絡中,試圖找出美濃與眾不同的魅力所在。而一九一一年開鑿在美濃平原上的「獅子頭水圳」,就是一項奠基於農業的獨特文化景觀,其水源來自荖濃溪,溪水流經密佈於平原上的圳路,滋養平原上四千餘甲的農田,培育著世世代代的美濃子弟。這一條流經農田與聚落的水圳,和當地居民交織出豐富的生活圖像,嵌植在美濃土地上將近一世紀,承載了在地居民的生命記憶,也成為美濃獨特的文化意象。

「獅子頭水圳」對美濃居民而言,已不僅是一條灌溉圳路,還承載著美濃的產業發展、文化與歷史記憶。美濃和荖濃溪對岸的高樹鄉,都因水圳而成為高雄都會區重要的農業生產基地。因此這十年來的地方環境景觀改造構想中,「獅子頭水圳」一直是美濃在地居民首要關注的議題,從地方政府到地方社團,都極力爭取機會守護這一條具有人文風貌的水圳,期望讓水圳維持原有的樣貌,並能夠與在地居民的生活融合。

在這些民意與文化論述的累積之下,由於地方主動爭取,中央政府才開始對偏遠農村的發展需求做出回應,我們期待在面對美濃水圳環境改造計畫時,外界不該偏頗地認定是部會首長圖利家鄉的計畫,而應看到在這項政策形成的背後與過程,地方農村與居民的掙扎與努力。(作者為台大農業推廣研究所博士班研究生)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6/new/nov/20/today-o6.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