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群問題好像是苦惱了我一輩子,年輕的時候教育分成本省、外省,我本來認為這樣的問題,隨著台灣民主政治建立起來,會變成非常淡化的,可是現在我才知道,以現在的民進黨領導階層,包括阿扁,似乎不願意放棄這議題,還要繼續炒作。

也就是說,本來族群問題是國民黨留下來的,以改革起家的民進黨應有智慧、信心去處理,但我發現不是這樣,執政六年來只要碰到選舉又被民進黨炒作起來。

為何台灣意識、本土意識,或台灣民族主義要被燃燒?我覺得可從幾個問題來看。一是民進黨一直算得很清楚,深綠這塊大概百分之卅,就是所謂的基本盤,就算降低到最壞情況,也有十八啪,因此民進黨不要放棄。

但我認為民主政權去燃燒這個東西,表示它沒有政績,任何政績不彰的政權都是用燃燒民族主義方式,轉移我們對它的質疑。所以弊案發生,民進黨沒有提改革方案、更好政績,因為它剩下一年多,怎可能提改革方案?六年都沒改了。因此只能訴諸民族主義。

另一個燃燒方式則是制憲,過去六年來,我從未聽說民進黨在民間跟在野黨去討論制憲,這是全民問題,應到民間討論,我等待六年,從未看到,卻選擇在扁信用度最低的時候,提出一個最高方案,那就有問題了。

當初上來扁可以做,但他對美承諾四不,又在最慘的時候提出來,因為談制憲又可以讓十八啪的選民精神恢復過來,讓深綠那一群聽了很爽。

可是憲法不能這樣做,扁只是想看看能不能讓十八啪擴張到廿啪,但民主政治不是這樣。

這群深綠群眾為何屢次仍會受到扁吸引?有歷史、心理的問題,不能一下克服,但主要還是民進黨時常去炒作此問題,去煽惑台灣人的自卑感,用「看不起我們台灣人」這種語言。

台灣人是不是被看得起,是自己決定的,用「他們就看我們不起啦」這種話,被壓迫、自卑感情緒放在一起時就麻煩了。我認為本土主義是很落伍的,早根民族主義要有升華的時候,如果對自己執政有信心,為何要強調自卑感?

過去殖民統治者要求讓被統治者有自卑感,對方的統治就成功了,日本就是如此,所以要克服被殖民情結,就是要克服自卑感,國民黨已下台,民進黨應該要洗刷自卑感,怎麼還在炒作被壓迫的情緒、邊緣化?現在該有過濾沉澱的時候,而不是一而再、再而三去談論。當然這跟阿扁的文化修養有關,扁除了法律條文之外,真的一點也不了解台灣。我們從草根起來,應該去了解台灣歷史,政權更迭之後,這是領導者最該去了解的問題,但阿扁從未去做,因為他很懶惰,每次就去炒作族群問題,這是最不需要思考的問題。

改革的人不能永遠不花成本,必須更努力,不是我叫改革就改革,去炒作自卑感的影響很大,選舉時就喊很多人不認同台灣、不愛台灣。我認為執政後應該提升到,叫大家愛台灣的「什麼」,應有更高的價值,你喊「不吃台灣米、不愛台灣」,但問題是吃台灣米、愛台灣,是愛台灣的什麼?

炒作本土就是要讓民眾覺得民進黨等於本土意識,或阿扁等於本土意識,但他們忘了,民進黨祇是本土意識構成的一份子而已,阿扁只是所有本土組成的其中之一。但扁把本省的血統等於本土,這我沒辦法接受,所以認同本土就是認同阿扁,這我更不甘心,這種太簡化、沒有論述基礎、思想貧乏的說法,應該趕快過渡掉了啦!

我們一輩子在這裡研究台灣文學、台灣歷史,有那麼多好的品質的東西,應該要深刻去挖掘,那種勤勞、誠實、淳樸,但為何不講這個?因為你背離,你不淳樸,不勤勞了嘛!

整個台灣反殖民運動是要重建土地屬我、我屬土地的感情,但土地那麼好,應該要有好的人的品質相配,過去台灣人好的品質性格被壓制,反殖民是要讓好的品質有釋放的空間。

國民黨、日本政權都走了,沒人壓迫你,現在應該豎立台灣人的典範是什麼,但扁一方面燃燒本土意識,一方面執政能力有問題。能力有問題我還可原諒,因為你只執政六年,但扁又選擇性延續國民黨壞習慣,這我就不能接受了。

扁說國務機要費是國民黨時代留下的,那國民黨做的比你好,何必輪替?等於在合理化國民黨所作所為,那我們取代他做什麼?在燃燒本土時,要我們認同什麼?本土的內容是什麼?

因此我們會在七一五聲明提出進步的本土主義,就是要告別封建落伍的本土主義,如果要追求台灣是一個進步開放的社會,也祈求、拜託阿扁把台灣的本土意識釋放出來吧!讓我們看到真正的本土意識。其次,從歷史來看,本土在一定歷史階段有一定任務,日據時代日本區分內地、本島人,本島人要求本土自決,就是追求人的價值的本土意識。所以當時是反日統治,戰後戒嚴令來了,國民黨很糟糕的省籍制度來了,使當初台灣本地人被壓迫都說是外省人迫害,其實不是,是少統治者借用戒嚴體制壓迫台灣所有的人,不只本省人。

現在把歷史的巨幕拉開,我們可以看見白色恐怖多少外省人被槍決,且因他們沒有親人幫他們講話,至今還是遊魂,本省籍受難者還有家人繼續幫他們伸冤。戒嚴體制不是本省人受害,外省人也是,只是有少數外省人在上層。

民主運動在七0年代展開為何會有外省人、女性參加,就是因為大家都感受到戒嚴體制是沒長眼睛的,只要想法跟它不同,就一定被迫害,所以當時原住民、同志也都參加,高度權力邊緣化族群都加入黨外運動,因為大家都是從這樣的歷史背景出來。

七0年代黨外運動,大家都強調二二八運動,但不要忘記,五0年代以後白色恐怖那一段,已變成所有島上住民要一起承擔的共業。

七0年代談黨外運動太偏向本土,但一九八七年解嚴後,歷史重建就很重要,看本土字眼就要去問,難道參加的只有福佬、男性、異性戀嗎?戒嚴體制已經不存在了,本土你要對抗誰?不該再用對抗定義本土,應該鬆綁本土,所以進步的本土主義是隨歷史進步來定義本土,因為台灣歷史是進步的,不是退步的。

第三,為何要從新定義本土?因為台灣是移民社會,是充滿生命力、動態的,一直不斷有外來的移入,現在出生率很低,那麼多小學可以維持,是因為有七分之一小孩是外籍配偶生的。

這些小孩沒有二二八、白色恐怖的記憶,只有媽媽是越南人、馬來西亞人、大陸新娘的記憶,新台灣之子已經誕生,台灣本土已有新的歷史意義注入進來,難道還要停留在封閉定義?如果繼續停留,以後還會有二次悲劇,因為這些新台灣之子永遠是被邊緣化的。

本土應該是所有島上的人都被包括進來,未來寫歷史的人會清楚看到,這些新台灣之子一定是構成台灣文化很重要的一群,如果他們去寫文學,一定不會寫二二八啦!這才是台灣最充滿生命的力量,台灣幅員雖小,但有吸收的能力,既然如此,為何我們還會一天到晚停留在阿扁式的悲情?

我常舉希臘悲劇神話有一個「薛西佛斯」的故事,上帝懲罰他一輩子都在推石頭上山,推上去又重來。戒嚴已經瓦解了,石頭已經不見了,但還有一群人假裝在那邊推石頭,這已經不只是悲劇,根本是荒謬劇了,很抱歉,阿扁跟游主席就是兩個還在那邊假裝推石頭的人,動輒講「中國人欺負台灣人」的語言,這是我非常不能接受的。

我們也有創造性的本土,外省人來台灣五十年,用民進黨的語言就是喝台灣水、吃台灣米長大,我表弟是山東外省人,但講話跟我一樣是台灣國語。不要想到外省人就是李慶華跟邱毅這樣的人,有多少外省人是勤勞的上班族、擺攤販的,這群人創造了台灣經濟奇蹟,我看見太多營長退休去開計程車的、賣燒餅的,為何不真實的看台灣社會呢?

當這些人共同開拓台灣經濟奇蹟,才有台灣文化茁壯,外省人作家從五0年代開始創造那麼多豐富的作品,我們一直認為那不是台灣的,譬如余光中一天到晚被本土作家罵,但余光中並沒有選擇移民走掉,沒有台灣這土地,怎會有余光中這樣好的作家?這些優秀作家更使我們已經可以在華文世界扮演文化輸出角色了。不是只有李喬發揚本土文學,我們有張曉風、余光中、廖輝英在各地發亮。

本土政權要壟斷文化資源,這樣不對,文化不是這樣的,過去罵國民黨養御用文人,現在也有一批依附著綠色政權的文人,硬吸那些文化資源,這樣不對的啦。

我這輩子一直希望在我有生之年看到整個民主誕生,我不希望我的人格思考一直停留在對峙、撕裂的狀態,我明年就六十歲了,半生這樣過去,只期待台灣有一個和解到來,不要常常活在文化緊張,不要繼續爭奪歷史文化權,因為台灣是大家的,只要屬於台灣就是本土。

因此要有一個基本的認識,每個人都是台灣的,不能因為你的想法不一樣,就要把你排除掉,美國一位學者說,當民主出了問題,就用更多民主去修正,不能訴諸民族主義去處理,因為民族主義高漲會危害民主。

要讓大家認同台灣什麼?應該有更高價值超越藍綠之上,我們就叫它是民主,藍綠信仰不同都是台灣民主的一環,大家都是本土時,就不是競爭誰被迫害比較多當選,或訴諸過去台灣人被踐踏,我覺得不該再這樣,應提出改革政見使台灣更好,不要貪污、蒐集發票、SOGO禮券嘛!這時才是政見跟政見競爭,而不是靠我比你本土,因為大家都是本土,民主的層次就更高一層了。

本土政權這四個字已經沒有意義了,美國總統柯林頓從不說自己是本土總統,哪個國家的文學系在上課會說教的是本土文學?在日據時代這樣講有意義,現在沒有誰壓迫誰,這樣講可見心裡已經在預設什麼了。

日本人上文學不會說「我們只上本土派的喔」,印度也是這樣,甚至許多殖民地國家沒有因為受到英法統治排斥英法文學,因為那也是歷史記憶的一部分,也該去讀。

今天在台灣文學界裡,日本時代文學被歸類成台灣文學一部分,外省作家的就不是,這都是選擇性的記憶,但面對歷史不能選擇性的,例如我們曾有過一段精采的反共文學,現在應去沙裡淘金,既然我們對日本留下的文學也在淘金,也不該排斥反共文學。

因此創造性本土就是在歷史把受害經驗化成受惠的遺產,這才是最高的文化能力。

永遠在做文化選擇工作,你就會封閉,因為你是偏執的,整個世界就不會為你開放,一旦你不偏執,整個世界就是你的了。本來屬於我們的東西,為何要剔除掉?現在很多人認為本土文學就該得獎,這是不該的,本土文學開放就是要讓作品因為藝術性高得獎,這樣我們的文化層次不就也提升了?

民進黨把本土變成一個專賣事業,很像以前公賣局一樣,變成公賣商標,但我主張把它民營化,那政治人物還能從中得到利益嗎?壟斷的人是懶惰的,不願意好好認識台灣真實的情況。台灣之子都是本土,在台灣住了五十年的外省人怎不是?

民主就是你執政了,不是有了選票後什麼都是你的,反而是要開始學習去跟人家協商,民進黨執政六年沒有建立協商文化,這是我不能原諒的地方。

很多人說我沒有受害才能這樣說,但我也在海外被關了十八年才回台灣,受害者如果不要讓經驗再轉嫁到下一代,就要到這一代為止。不要有「青春不能恢復,所以我要多撈一點本」的想法,讓過去的經驗變成我生命質感的一部分,因為我受害,才知道不要再讓加害的事情發生,讓我們這個世代開始和解。

不要讓下一代再複製我們這一代的族群緊張、焦慮,這對我們的民主、文化都是傷害,不要讓本土變成專賣事業,大家更努力一點,所謂愛台灣,就是愛台灣民主的內涵,「用民主來豐富我們的認同,也用我們開放的認同來支持民主」。

(10/30聯合報觀點麥克風刊出摘要版,分享完整版以饗讀者)

http://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yashih&f_ART_ID=51551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