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官方日前發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決定》,洋洋灑灑一萬六千多字,但總歸一句話,主要希望從各個方面處理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累積的民怨。這樣的和諧社會遠景擘畫無疑是宏遠的,但其道路,從一開始來看,就是有限的。

最新一期大陸《中國新聞周刊》引述學者的話說,目前依附於大陸社會基礎結構中的特殊利益集團,其消亡,遠非普通措施、機制所能解決。因此,對於和諧社會的成果,大陸學界認為,「還得看實踐的檢驗」。

和諧社會要求反腐敗,《決定》中特別強調要「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但至於如何「深入開展」,《決定》中並沒有說明。對於反腐制度建設問題,中共仍無意改變現狀。

依據中共反腐敗的制度設計,是在黨的內部創造出一種執政與監督的「有機統一」。在「分」的部分,它讓黨委下屬「紀律檢查委員會」(紀委)的書記(一般為黨委副書記)來負責監督黨委書記,而在「合」的部分,中共又堅持「黨委統一領導下的分工負責制」,期望紀委書記能在黨委中與黨委書記分工合作。這樣的「有機統一」,就像中共其他類似的「辨證結合」一樣,屢屢發生矛盾。

紀委垂直領導 實際不可行

就拿上海的例子來看,中共上海市紀委書記羅世謙,按照中共體制,對市委書記陳良宇有監督之責,在陳良宇被中共中央紀委派出的大軍拉下台後,羅世謙依理將遭受池魚之殃,但結果並非如此,羅世謙繼續坐在他上海市紀委書記的位置上。

這種現象的唯一合理解釋,首先是羅世謙在陳良宇過去的不法行為中並沒有同流合汙,其次,更重要的,估計羅世謙雖然戴罪,但立了功。羅世謙繼續在位的幕後,反映出中共中央認可的一種「潛規則」,即紀委作為黨委的下級機關,如果腐敗與黨委領導有關,它將無力予以監督。

但大陸各地現時的重要腐敗問題,多數和作為第一把手的黨委書記脫不了關係。對此,中共的解決之道,是頻繁地從其他地方抽調幹部直接擔任一些省的紀委書記,希望能在脫離地緣、人情後,強化紀委對黨委書記的監督,強化中央紀委對地方紀委的垂直領導。

只不過,這種「垂直領導」不可能發展到「垂直管理」的程度。因為如果紀委脫離黨委的羈絆,只服從上級紀委的命令,加上紀委現在擁有超越中共法律程序的「雙規」權力,各地紀委無疑將變成「太上皇」。於是可見,紀委對黨委的監督設計,也不可能走得太遠,其功效,當然也將是極為有限的。

非政府組織 爭取結社自由

再有,在《決定》中,中共非常難得地開始正視非政府組織的存在價值,不再自視共產黨無所不能。它鼓勵在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社會等領域興辦「民辦非企業單位」,並要求發展和規範各類基金會,促進公益事業的發展。

但中共對非政府組織的正視,目前還沒有深入中共黨政機關官員的心。天津一個自稱「沒事找事的」眼鏡行老闆董堅,眼見大陸民眾眼睛健康問題日益嚴重,因此學起雷鋒,找了許多大陸眼科專家共創「中國愛眼協會」,但中共主管部門衛生部對他的申請,四年來不理不睬,董堅一怒之下告上法庭,控告衛生部「行政不作為」。

目前此案還在審理中,如果董堅勝訴,不但將可以為大陸「非政府組織」開創出一條坦途,也將為大陸的「結社自由」打開一個小口。

不過情況可能不樂觀,新疆一個愛滋病民間組織日前才遭到「清理」,目前仍求告無門。關於農村是不是可以成立「農會」,中共官方的思考,仍根據自己的革命經驗,視「農會」為一切權力所歸的「革命農會」、「奪權農會」。對於「非政府組織」,中共官方的認識顯然還有偏差,其開放,估計也將十分有限。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05+112006102400082,0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