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近六成的美國人民反對伊戰,十月份美軍死亡人數創新高,美國打伊戰比越戰更沒有理由,但今天卻很少人像當年反越戰一樣走上街頭或集結校園激烈反戰。

為什麼?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國已廢除徵兵制而實行募兵制,白人中產階級的兒子不用擔心入伍,不必像當年的前輩一樣焚燒徵兵卡或逃亡加拿大。

今天,只有黑人、拉丁裔、窮白人子弟和少數亞裔青年投軍,去當「炮灰」,而家境比較好及很有錢的白人子弟可以安安心心地上大學。就像史丹福大學美國近代史教授大衛.甘迺迪所說的,不願當兵的美國人等於是使用納稅人的錢雇請清寒子弟為他們賣命,去從事最危險的工作,而讓他們不必流血亦不受干擾地上學上班。甘迺迪又說,不願當兵的人可以上史丹福或長春藤盟校,去當兵的人很少人上大學,更不必說好大學了。

甘迺迪道出了美國社會的不平等和募兵制的弊病,同時亦說明了今天一直未出現反戰熱潮的原因。據調查,國會五百多名參眾議員裡,只有兩位眾議員的兒子在伊拉克服役,難怪國會裡面反戰聲音像蚊子叫。

一些黑人眾議員和少數政論家呼籲恢復徵兵制,理由之一是公平,大家不分貧富學歷,年齡一到就要當兵;理由之二是美國兵力不足,兵源不夠,已有相當多的美軍遠戍過兩次伊戰戰場(每次約七個月至一年),甚至有人去過四趟,這些人都感身心俱疲,士氣低落。

美國陸軍去年募到七萬三千人,今年則募到八萬人,南方窮人子弟當兵遠超過其他各地,每個新兵(十七歲至二十四歲)可以拿到二萬至四萬美金的入伍「紅包」。儘管有人希望恢復徵兵制,但不太可能,國會亦很難通過。

美國是在一九七三年一月停止徵兵,這是尼克森的「德政」,六、七十年代波瀾壯闊的反戰運動,很多人是抱著理想主義反對美國出兵越南,但也有不少人是害怕從軍。尼克森廢除徵兵制,大大削弱了反戰聲勢,當年最慘烈的一次反戰運動發生於一九七○年五月四日俄亥俄州肯特州立(Kent State)大學校園內,四名學生被國民兵射殺斃命,舉國為之震撼。尼克森在回憶錄中說:「肯大流血事件那段時間,可說是我在總統任內最黑暗的日子之一。」

目前反戰運動雖不激烈,安全單位亦不必出動鎮暴兵力,但五角大廈卻把反戰人士當成「潛在的恐怖分子」,示威場景存入電腦,這種做法不僅違憲,且像喬治.歐威爾在小說《一九八四》所形容的極權專制國家,「老大哥一直在監視你」!

陸軍第一○一空降師的黑人士官麥克.克勞斯對《紐約時報》黑人專欄作家鮑布.赫伯特說,不久前他從伊拉克休假回田納西,在田州機場受到一群旅客鼓掌致敬,他說他很感榮幸,但心裡卻想到:你們不是去度假就是從事商務旅行,大家都過正常生活,只有我還要回到全世界最不正常的地方!

克勞斯這段發自肺腑的怨言,充分刻畫了廢除徵兵制之後美國社會「幾家歡樂幾家愁」的面貌。二十四歲的克勞斯在部隊的任務是把美軍遺體裝進「屍袋」(body bag),他說他裝進袋子的不只是死者的遺體,更是死者的一生。

當年助長反越戰風潮的因素之一是美國人民經常在電視上看到美軍棺材運回美國,一個個年輕人的生命在這樣毫無意義地死於異域,反戰火炬更加熾烈。布希、錢尼和倫斯斐害怕美國人民又看到美軍棺材從伊拉克和阿富汗送回,乃下令禁止媒體採訪、拍攝美軍棺材運至德拉瓦州多佛市美軍遺體處理中心的鏡頭。布、錢、倫等人不敢正視現實的心理,就是伍華德在新書所描述的「鴕鳥心態」。

然而,伊戰情勢已急轉直下,固執嘴硬的布希日前在接受ABC電視訪問時,首次承認伊戰愈來愈像越戰,很難收拾,美軍在十月份死了八十多人,伊拉克平民一天死一百多人。紐時專欄作家傅立曼認為伊拉克反抗分子最近所進行的攻勢很像越共一九六八年所發動的春節(Tet)攻勢,這項攻勢被認為是越戰的轉捩點,不但迫使詹森總統公開宣布不再競選連任,美軍亦開始走向戰敗之路。

布希說他同意傅立曼的說法,但仍倔強地說美國仍將繼續打伊戰,直至最後勝利。布希以前常說要「堅持到底」(Stay the Course),並大罵民主黨只會「倉皇逃走」(cut andrun),但他現在很少這樣說了,因為連共和黨人都知道伊戰讓他們有口難言。

六、七十年代出現了「芝加哥七君子」、珍芳達、瓊拜雅等反戰名人和無數的反戰無名英雄。和那個時代比起來,今天委實太沉寂了!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04+112006102400075,0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