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特使的穿梭斡旋下,平壤終於承諾不再進行二次核試爆了。這等於也將朝核危機的引信拆掉了大半,從美國國務卿萊斯與中共外長李肇星共同舉行記者會的氛圍看來,美中算是再度合作完成了一次朝核問題的「危機處理」。只不過,核心的爭議沒一樁獲得解決,最多只是讓局面不致更壞而已。短期間內,這種僵局恐怕還要維持好一陣子。台灣在這場危機中雖說只是旁觀者,但也再次見證了美中是如何合作管理這個區域內的所有爭議。

無疑的,北韓在東亞地區已經是個道道地地的「麻煩製造者」。它既無意融入國際社會,也對參與任何區域的對話興趣缺缺,更不願接受任何遊戲規則的束縛。它的境內每年都有大量人民處於飢荒的生死邊緣,連最基本的民生物資都要靠外來接濟,然而他們的領導層卻只想成為「擁核大國」,要與超強玩「大國遊戲」。結果三不五時,北韓就要製造出一些狀況讓周邊國家緊張個好一陣子,而且越玩越大,最早只是要不要提煉核原料,後來是會不會研發核武,現在是乾脆告訴你他們在進行核試爆了!而所有國家全拿它沒辦法,最後所有危機雖說都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但沒人知道它下一回還能玩成怎樣的局面。

平壤有幾個策略,一直讓周邊國家全拿它沒轍:第一就是它一定都揀最大最敏感的籌碼玩,而核試爆與導彈演習夠勁爆了吧,每玩一次就可立即登上全球媒體的頭條,全球與亞洲股市與匯市都立即會震盪掉好幾千億,聯合國也得要為它開緊急會議,更讓美中日俄等大國領袖緊張好一陣子;第二就是它的「不可預測性」,講白就是永遠不讓你猜透我的心,今天承諾不再進行核試爆,也許過沒幾天就反悔,擺好了談判桌,它一會兒願意談,一會又拒絕上桌,你永遠猜不到它下一刻還會有什麼驚人之舉;第三就是它根本不怕威嚇,講白了就是「諒你也不敢真的出手打我」,美國打伊拉克可以說打就打,但打北韓卻一直投鼠忌器,除了軍事代價可觀外,就算北韓政權真的崩潰了,對周邊更是難以預期的災難,想想那些蜂擁而出的難民吧。也因為這樣,聯合國的制裁就算再嚴厲,亦不過只是物資禁運而已。

也因為這樣,北韓也就經常藉由以小搏大的狠勁,製造周邊國家的驚悚,一會兒進行導彈試射,一會兒又傳出要核試爆,讓所有大國為它忙得團團轉,它通常選擇先出手,再做勢退讓,並選擇在瀕臨戰爭邊緣前歇手,讓局面總是控制在尚能收拾的狀況內。

雖說所有國家全拿北韓沒轍,但平壤其實也沒討到任何便宜,至少它要的東西一樁也沒得到,它希望美國與它進行雙邊談判,也期盼華府能終止對它的金融制裁。這兩項美國都不會同意,否則豈不就是接受北韓的要脅?平壤的唯一的選擇好像只有重回談判桌,更何況這回核試爆引來聯合國更嚴厲的經濟制裁,還惹怒了一向挺它的中國,不僅史無前例說了重話,也參與了聯合國對北韓的制裁。換言之,北韓很想主導局面,但這回卻將局面做得更小。

更關鍵的重點在於,這種遊戲玩了太多回,反倒露了餡。七月間的導彈試射,連射了六枚,真正關鍵的「大浦洞二號」長程飛彈,卻在發射三十五秒後就落海,等於算試射失敗,證明投射技術上還存在著莫大的瓶頸;這一回對外宣稱的核試爆,由於爆炸威力過低,又尚未偵測出什麼放射性的殘餘物質,倒底是玩真玩假的,到現在各方都還有爭議,除非馬上進行二次測試,否則平壤這兩次耍狠,反而將它軍事實力究竟幾斤幾兩重全洩了底,再鬧下去,也真看不出還有什麼更大能耐了。

許多國際觀察家都說這回朝核危機,北京是最大的輸家,畢竟國際社會都寄希望中國能運用它的影響力逼北韓重回談判桌,結果北韓一路越玩越大,證明北京對平壤的影響力已大不如前,甚至可能已在狀況外,這種論斷並沒有錯,但作為一種結論卻依舊沒意義。畢竟這回還是由唐家璇親赴平壤斡旋,才取得了金正日不再進行二次核試爆的承諾,換言之,到最後能夠讓平壤就範的窗口,還是得從北京這邊進行。

對台灣而言,朝核危機的落幕,是再一度見識華府與北京如何共同在維持東亞的現狀,美中對解決這個區域爭端的立場當然有分歧,但雙方在「維持現狀」的立場上卻是愈來愈近,北韓嘗試改變這個現狀,結果反而拉近了北京與華府的距離,套在平壤頸上的韁繩也愈來愈緊。同樣的,台灣若想嘗試去改變美中所共同維持的「現狀」,怕是也會是徒勞無功的。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14+112006102300233,0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