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法律系教授顏厥安昨日表示,如果以陳總統已經確定的諸多「案情」與相關事件來看,任何自主公民都會同意,其實已經「充分」構成對其應該加以彈劾、罷免或應自動請辭的條件了。

清大社會系教授李丁讚昨日也表示,他們談轉型正義,主要是針對親綠民眾;但李丁讚強調,對犯罪集團沒有模糊,對陳水扁,沒有轉型正義的問題,他絕對該下台。

在發表聲明三個月後,歷經倒扁紅潮,以及挺扁倒扁零和對抗,七一五親綠學者昨日舉行「公民社會與台灣民主」論壇,針對「政治倫理與法律責任」、「轉型正義與公民社會」、「進步本土論述」等近來躍上檯面、引起爭議的議題,進行討論。

法治社會 勿扭曲成刑罰社會

面對綠營一再聲稱要尊重「法治」,司法判決未確定前,不能要求總統下台;顏厥安指出,「法治」不等於「刑法之治」或「刑罰之治」,如果台灣把法治及體制責任都降級等同於刑法責任,形同將基礎薄弱的「法治社會」扭曲成「刑罰社會」。

他解釋說,「刑」就是暴力,當政府官員與人民,都以「只要沒有在刑法上被宣告有罪,我就沒有做錯。」也就是以刑法規範作為「行為規範」時,等於在塑造社會關係時,把暴力可能性提到很優先的選項,如此不可能有公民社會發展的空間。

違法失職濫權者 須負責請辭

顏厥安指出,憲法規定的程序,如彈劾程序,不在最終成立後的「強制性效果」,而在過程本身的政治壓力,因此憲政與政治責任的道德相關性,不在於期望或要求政客的道德良知覺醒,而是要維護「公民彼此之間的平等關懷與尊重」,因此違法、失職、濫權者不負起政治責任請辭,已構成對公民尊嚴的蔑視。他舉例說,前司法院副院長城仲模因某種交代不清的情況,雖未有任何政治程序,但在壓力下城仲模選擇辭職,已樹立重要典範。

顏厥安並舉出政府目前六項破壞憲政體制的案例:一、二次金改政策嚴重失當。二、親信家屬利用非正式影響力牟取私利。三、以夫人為核心,形成干預各種事務的「喬事集團」。四、喬事集團直接或間接收取各種利益。五、為掩蓋濫權失職情狀,反覆、公然撒謊。六、大規模偽造文書,提領公款,從事非法外交。

扁諸多案情 達彈劾罷免條件

顏厥安表示,這些案例已構成對主事者加以彈劾、罷免或自動請辭的條件,而主事者如果還不接受,還要倚賴國會少數來杯葛必要的彈劾程序,當然就會形成「道德相關性」的憲政危機。具體的經驗現象,就是政客為自保而牽扯出一堆不相關說法,例如中國人欺負台灣人,來欺騙群眾、轉移焦點。顏厥安說,總統身為最高情治首長,對檢方與法院來說,處於強勢地位,但卻濫用原意在保障一般人民的「正當法律程序」來保障自己的權位。

現有法律 給有權人太多特權

曾在二○○四年驗票爭議擔任陳總統律師的羅秉成,昨憂心指出,從扁使用國務機要費說法看來,只要為了神聖目的就可不擇手段,台灣社會將陷入「以惡制惡」的危機;他表示,憲法規定總統有刑事豁免權,但如此一來,總統疑違法時,可不可以監聽、能不能限制出境或是羈押,我們法律過去給有權人太多特權,這須檢討。

倒扁反貪總部律師魏千峰也表示,總統的刑事豁免權,是封建時代的產物,一般民主國家都沒有這項規定,而在修改前,也應嚴格解釋。魏千峰表示,陳水扁談到以國務機要費來處理機密外交,完全是說謊,在總統府九月十二日公布的國務機要費作業規定中,還是未將機密外交列入。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01+112006102300003,00.html



2006.10.23  中國時報 陳芳明:台灣所有族群、政治理念 都是本土 林庭瑤/台北報導

反貪倒扁紅潮暫歇,親綠學者反思當前政局。前民進黨文宣部主任陳芳明昨天語帶「恨鐵不成鋼」的感傷,他說,民進黨奪取政權卻失去台灣,談論轉型正義畢竟是「選擇性」﹔有利於己,就狂追猛打國民黨黨產,不利於己,就把國務機要費弊端全推給國民黨遺毒。

誤解本土意涵 難有和解社會

陳芳明強調,民進黨當前的最大盲點,不只是把「本土」化為選舉工具,不斷強化閩南族群的自卑感,更甚者,民進黨竟然認為靠選舉而獲取政權的人,就擁有道德高度,這種心態才是最可怕的。

親綠學者繼發表七一五聲明之後,昨在「公民社會與台灣民主」論壇中,腦力激盪、拋出論述與實踐主張,盼以壯大民間社會。

有別於多數學者的抽象理論,陳芳明用感性語言表述,他說,「我最美好的歲月奉獻民進黨,卻換來最大的傷害,既感性也感傷。」

質疑「本土政權就是最高道德」

陳芳明說,陳水扁總統被人民要求下台時,會晤獨派大老,其中一位事後居然還說:「本土政權,就是最高道德。」陳芳明對此不以為然,他反問:「本土政權的最高道德是什麼?」如果不思考這個問題,看不到和解社會的可能性。

陳芳明提出「進步的本土主義」新理念。他說,所謂「本土」,從日據殖民制、戰後戒嚴體制,直到七十年代黨外運動,台灣延續一股反抗、批判精神。而「本土的悲情」,源自於悲苦的歷史記憶,包括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時期、黨外民主運動。

不知自我檢討 總統已不適任

至於「本土」這股反抗、批判精神,要追求什麼?陳芳明認為,在台灣反抗史中,已出現最高道德價值,這就是「族群、階級、性別解放」。

不過,民進黨贏得政權之後,完全背叛了殖民時期、黨外運動的反抗精神,從不宣稱「所有人都是台灣人」,形同把外省人、原住民當作外人。尤其,陳水扁取得政權之後,告別工農、原住民和女性,釀成十萬農民大軍反扁,不分族群紅衫軍反扁,不知自我檢討,「這位總統已非常不適任,我愛台灣,但我不愛阿扁。」

提出「進步的本土主義」的陳芳明認為,所有族群、所有政治理念在台灣,全都是本土的。例如,立委李敖也是本土的,李敖的語言對大陸民眾已很陌生,沒有台灣這塊土地,就沒有李敖;他說,「當李敖在北京演講教訓共產黨時,就是台灣人在教訓中國人,這才是本土。」

追求族群多元 民進黨未尊重

陳芳明指出,即使主張統派的學者、作家,經過台灣半個世紀滋養,也成為本土一部分。但陳水扁只會把自己關在總統府,悶死自己,唯一自得其樂的方式,就是召集深綠民眾會面,藉此不必面對台灣社會的現實。

陳芳明表示,台灣本身文化就很豐富,文化間有差異,經過殖民地、戒嚴、民主運動,都是台灣本土文化的一部分。因此,本土的最高價值,就是民進黨所說的追求族群多元,但民進黨卻沒有尊重多元族群的差異性。陳芳明提醒民進黨,歷史受難者應對歷史寬容,不要常用報復心態,如此台灣沒有和解的可能。民進黨既然已拿到權力,國民黨也已付出代價下台了,民進黨應採取更廣闊的觀點,建立進步的本土文化。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01+112006102300004,00.html




2006.10.23  中國時報 吳乃德:統獨認同 高度浮動 林庭瑤/台北報導

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吳乃德昨天指出,台灣民眾雖有認同差異,但仍存在「台灣自主性」的更大共識。他指出,大多數台灣民眾對認同還沒清楚選擇,雖有四成多的民眾抱持對立的兩種民族認同,可是有更多民眾可同時接受統獨;即使已有統獨認同的民眾,其認同也經常在改變。

長期研究族群認同的吳乃德,他在「公民社會與台灣民主」論壇中發表論文指出,目前台灣民眾的認同分布為:三成的台灣民族主義者,即使中國在政治和經濟發展與台灣相當,也不願統一;約一成五的中國民族主義者,即使台灣獨立不會帶來戰爭,也不希望台灣獨立。但這只是光譜的兩端。

吳乃德指出,目前雖有四成多的民眾懷有對立的兩種民族認同,可是有更多民眾可以同時接受獨立和統一,亦即態度不明確。重要的是,即使已經有明確民族認同的民眾,其認同態度也是高度浮動的。

吳乃德進一步表示,台灣民眾對認同仍在猶疑、衡量、評估之中,但卻有一個強烈共識,那就是:不論未來的選擇是什麼,只有台灣的民眾有權做決定。「台灣自主性」的理念被普遍接受,這也是政治社群的基礎。若能有此基礎,則對未來不同的想像,將不再是敵我鬥爭,價值與價值的對抗,而只是政治的不同選擇。

他表示,從一九九三年前總統李登輝提出「生命共同體」理念,一九九八年宋楚瑜競選省長期間提出「新台灣人」,一九九五年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邀新黨喝「和解咖啡」、試圖共組「大聯合政府」,二○○四年九月民進黨臨全會通過「族群多元、國家一體」決議文;因此,不同政黨的政治人物都有意消弭族群對立,顯示「族群和諧」已是台灣社會的共同價值。

吳乃德指出,不同族群的台灣民眾,雖然對未來有不同的想法,但雙方其實是有共識的,而最大變數就是「政治邏輯」,因為政黨、政治領袖會利用族群動員選民,造成族群撕裂危機。也因此,「我們別對政治人物抱持太大的期待。」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01+112006102300005,0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