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著黑色外套的高大身影,攀上舊金山金門大橋的安全護欄,然後一躍而下。斯普拉格的死,在任何一部電影中都會是張力十足的鏡頭,在紀錄片中它令人震驚的程度,更不下於影史上任何一起光怪陸離的事件。

據英國泰晤士報指出,目前在倫敦影展上放映的「橋」,以呈現真實的死亡,挑戰影像藝術的最後一項禁忌。二○○四年,二十四位在舊金山著名地標上縱身躍下,結束自己生命的自殺者當中,有六位出現在這部紀錄片。

藉由訪談影中人的親友,拼貼出他們悲劇的一生,這種手法賦予這部電影形式與深度。然而,死者從高橋跳下的畫面卻纏繞觀眾心裡,揮之不去。導演艾瑞克.斯提爾說,他要逼使觀眾「對深切令人不安的事做見證」,促使他們重新檢視自戕與精神疾病的看法。

立意雖深刻,這部影片卻在大西洋兩岸激起爭議。「橋」被包括坎城、柏林等幾個影展拒絕,其中一個主辦單位批評,該片「只有窺視癖好」。

英國牛津大學自殺研究中心的華頓教授則說,該影片的手法輕率、無品味。他表示︰「所有的自殺研究都指出,詳細展現自殺的方法,會立即出現群起效尤的結果。」

四十二歲的斯提爾辯駁,全球最熱門的自殺據點「金門大橋」已有自殺模仿的問題。他說︰「這些人都面臨嚴重的難題,而解決之道不是不要放映這部影片,而是發現一種讓他們覺得願意活在世上的方法。」

斯提爾在「紐約客」雜誌,讀到自一九三七年以來約有一千三百人跳金門大橋自殺的文章後,衍生拍片想法。他想到九一一事件中人們從世貿雙塔躍下的身影,揣摩著自殺者生前的最後時刻。他說︰「這些人縱身一躍,或許是為了逃出自己的情緒煉獄。」

他假裝拍攝一系列全美重要地標,取得大橋管理單位的合作。二○○四年一整年,從黎明到黃昏,他拍到二十四位自殺者中的二十三位,他說︰「對我而言,最令人不安的不是死者躍下的鏡頭,而是看到某人站在橋緣,人們卻什麼也沒做,兀自行經的行為。」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6/new/oct/22/today-int5.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