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主席佩賽特十九日在西安透露,經探測在秦始皇陵地下發現大量古代錢幣,研判應是秦代的「國庫」。

據「新華社」報導,佩賽特在「北京故宮與兵馬俑論壇」上表示,在秦始皇陵的探測過程中不但看到秦陵下面的土質基址,同時看到陵墓內放置非常多的「硬幣」,多到讓人感到震驚,「那簡直就是一個國庫!」


報導說,過去考古工作者都是採取「先發掘後保護」方式挖掘古墓,卻對文物保護工作帶來許多麻煩,而此次的發現則是改採磁探測方法,先對秦陵進行探測、了解未來挖掘時應如何保護文物。

據近五年來對秦始皇陵的地質勘探發現,該皇陵位於約高五十米、直徑三百五十米的封土內,擁有對稱的夯土台階結構與木質構造。墓室最低距地面約三十米、上端長一百六十米、寬一百四十九米,而底部長八十米、寬五十米,規模十分龐大。

歷史資料記載,秦始皇花了大約卅八年時間,動員約七十二萬人修築該陵寢。在地下宮殿內,使用水銀來模擬統治疆域內的江河湖海流動,在地宮上空則模擬日月星辰轉動,同時地宮內還布滿機關以阻止盜墓者。

考古學家在陵園區域探測到水銀濃度比周圍地區要異常偏高,經探測發現水銀來自秦始皇陵的封土下。此外,皇陵亦採用先進的排水系統以阻止地下水進入地宮,正在建設的中國大劇院也採用相同的排水設計。

是否大規模挖掘秦始皇陵現爭議甚大,考古學家多認為讓皇陵繼續沉睡地下是最安全的辦法。佩賽特即指出,挖掘意味著破壞,秦始皇的地下王宮實在太大,依目前技術在挖掘後並無法有效保護該地宮。

陝西省考古所秦始皇陵考古工作隊隊長段清波表示,秦始皇陵的複雜程度遠超過任何人的想像,雖然部分歷史資料記載已被證實,但現在掌握的情況跟過去已知情況已有很大不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