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杜哈談判回合日前宣告「中止」。雖然一般預料談判並不會被無限期擱置,但破局引發的各種負面效應將逐漸發酵。

立即而明顯的是,好不容易在去年十二月香港部長會議中所達成的各項承諾形同歸零,尤其是低度發展國家殷殷期盼的優惠減讓將因而落空。最直接的例子要屬美國原本答應的今年就要廢止的棉花出口補貼。

更深層的意義則是,此次談判喊卡堪稱是二戰之後貿易自由化進程的一大挫敗,「貿易多邊主義」(談判過程強調互惠、談判結果一視同仁),也因此陷入重大危機。特別是WTO貿易爭端解決機制的權威受損,將可能倒退回「以牙還牙」的叢林法則。

杜哈談判回合失利,表面上的理由在於農業議題兜不攏,特別是歐盟的農產品關稅,以及美國國內的農業補貼,雙方都因內部壓力過大而難以動彈。更根本的原因則是,杜哈回合提供給促進貿易自由化(比如出口產業)的誘因,不足以克服保護主義的誘惑(比如不具競爭優勢的國內產業)。

而烏拉圭回合之所以成功,談判籌碼足夠利益交換與斡旋,允為關鍵。西方工業國家得到「和貿易相關的智財權協定」(TRIPs)與「服務貿易總協定」(GATS),兩個深具優勢且蘊藏豐厚商機的領域(並透過全球化實現),至於開發中國家則得到紡織品與成衣將逐步自由化的承諾,作為補償。

杜哈回合顯然少了此一要素,以致工業國家、新興發展中國家,及低度發展國家,將焦點過度集中在到處都敏感的農業議題上。這一方面說明了傳統「邊緣談判戰略」(不然,拉倒)何以失靈,另一方面也意味著,即使短期內重起談判,其前景也教人不敢樂觀。換個角度看,正是WTO前面(GATT/關稅貿易總協定)八個談判回合的成功,包括降低工業產品關稅這些相對比較單純的議題談完了,導致了杜哈回合的現今困境。

當然,從九○年代以來日益蔓延、以自由貿易協定(FTA)領銜的區域主義勢必更加盛行,應是杜哈回合談判受挫的最大後遺症。目前全球已有近二百個區域貿易協定正式生效,預計到明年將會突破三百宗,而所涵蓋的貿易量更已達全球貿易量的半數。特別是對那些在雙邊(或區域)FTA洽簽競逐中不被青睞的對象,包括經濟上處於弱勢的許多低度發展中國家,以及在國際外交備受排擠的台灣,都有因區域經貿板塊日益成形、交疊,而被「邊緣化」的疑慮。

不巧的是,台灣所處的東亞地區將是未來區域主義的發展重鎮。傳統強權日本與崛起中的中國,透過FTA的洽簽相互競逐區域政經領導權,早已是公開的秘密。至於美國也深怕被東亞區域主義排除在外,當會加強涉足東亞的力道。比較值得一提的是,美國除了已和新加坡正式締結FTA之外,刻正談判中則有韓國、泰國、馬來西亞,排隊中的則有菲律賓與印尼,更預計在近期內正式跟東協(ASEAN)作為一個整體來洽簽FTA。

換句話說,面對東亞區域主義的浪潮,至少就FTA而言,台灣最應該擔心的不是成局機會渺茫的「東協加三」(日中韓一起),而是「東協加一」這條個別路線。東協除了已和中國簽署FTA之外(雖然屬於較寬鬆的FTA但慢慢落實中),也同日本積極洽簽中,南韓與印度則都預計在明年完成簽署。如今又加上在WTO談判回合失利之後,態度轉為積極的歐盟與美國。此一發展趨勢對台灣的經濟與非經濟意涵可謂相當重大。

這麼多國家來跟東協洽簽FTA,不管是出自政治或區域安全考量,形式結盟意義大過經貿自由化成分,相當程度還是會改變貿易流向與投資決定。對台灣而言,由於沒跟東協整體或個別國家簽署FTA,自然無法享受相關貿易優惠,這時候可能會增加台商在當地建立灘頭堡式的投資誘因,進一步加劇台灣產業外移。

除了貿易優惠所引發的投資效果以外,這些FTA關於投資、服務貿易、自然人移動,以及智財權等規範,都會影響投資動向。尤其是隨著FTA而來且錯綜複雜的「原產地原則」規定,往往成了保護簽約國國內中間產品或零組件產業的溫床,值得仰賴這些產品出口與對外投資甚深的台灣高度留意。

(作者為台灣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14+112006073100228,0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