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 以軍也轟炸迦拿【2006/07/31 聯合報】編譯朱邦賢/法新社黎巴嫩迦拿三十日電

黎巴嫩南部的迦拿村卅日遭到以色列猛烈轟炸造成平民慘重傷亡,這是十年來第二次,勾起人們對上次大轟炸的痛苦回憶。迦拿和以色列的仇恨糾葛還涉及宗教,雙方各自宣稱是耶穌首次展現神蹟之處。

一九九六年四月,以色列針對黎巴嫩南部展開「憤怒葡萄行動」,這場血腥攻擊目的是制止真主黨砲擊以色列北境。一九九六年四月十八日,以色列砲轟「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營區,內住斐濟部隊和數百平民,造成百餘平民喪生。

此一事件是以色列攻擊行動的轉捩點。國際間立即譴責以色列,停戰呼籲聲浪與日俱增,八天後,以色列和真主黨終於同意停火。

「憤怒葡萄行動」從一九九六年四月十一日展開,一連十六天。以色列共空襲六百餘次,從陸、海、空發射的砲彈多達兩萬三千發,至少造成一百七十五人死,三百五十一人傷,多為平民。當時聯合國報告的結論是,攻擊迦拿「應係」出於蓄意。

迦拿和以色列間的仇恨不僅源自屠殺平民,還出於雙方的宗教紛爭。迦拿和以色列各自宣稱耶穌第一次行神蹟是在自己的土地上。

迦拿(Qana)位於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南方八十五公里處,緊貼著泰爾港東南方。當地人宣稱,耶穌第一次行神蹟,在婚宴中把水變成酒,就是在迦拿。迦拿人指證歷歷,他們以一扇牆的刻畫為證,畫中主角代表耶穌,被十二個代表門徒的人物包圍。

以色列卻表示,聖經約翰福音所描述的上述神蹟,其實是耶穌在以色列加利利一個發音類似的迦拿(Cana)村施行的,此地距耶穌長大的地方拿撒勒不遠。

http://udn.com/NEWS/WORLD/WOR3/3448565.shtml




小心!以黎衝突恐引發全面戰爭 【2006-07-26 聯合新聞網】 【編輯陳心怡/綜合報導】

以色列19歲士兵夏力特於6月25日在加薩走廊被巴勒斯坦執政的哈瑪組織激進份子綁架後,自此便開啟了中東一個月來的衝突。

為了報復夏力特被綁事件,以色列總理歐梅特還掛保證會以持久而密集的攻勢救出人質,以方在28日凌晨大規模攻擊加薩走廊,開始了代號「夏雨」的軍事行動。

以色列對加薩走廊的攻勢擴大,使得與哈瑪斯同出一系的黎巴嫩什葉派激進團體真主黨採取了呼應哈瑪斯的動作。真主黨7月12日在黎以邊境俘虜兩名、射殺三名以色列士兵,當以軍越界救援時,卻又誤觸地雷,死了5人,總理歐梅特因而緊急下軍方全面反擊,以軍參謀長哈魯茲還揚言要讓黎巴嫩「倒退二十年」。

哈瑪斯和真主黨都一樣要求以色列釋放伊斯蘭囚犯,來交換被俘虜的以軍。但以色列並未接受這樣的條件,反而進一步開始左打哈瑪斯、又打真主黨的兩線戰事,以在黎巴嫩及加薩走廊兩個戰線,不但對重要據點狂轟猛炸,而且逮捕哈瑪斯的閣員和議員,並大舉轟炸真主黨的總部與電台。

一年一度的世界八大工業國(G8)高峰會原定討論北韓與伊朗核武問題,臨時改為處理中東危機。八國領袖16日共同發表聲明,呼籲以色列終止應終止軍事行動,而真主黨也應釋放兩名被綁的以色列士兵。詭異的是,八國在中東各有勢力,因而發生「一篇聲明,各自表述」的情形,使得聲明措辭無力,且無具體辦法,各造愛怎麼詮釋,就怎麼詮釋。東道主俄國總統普亭也承認這是「妥協」的產物。

在美國支持下,以色列不理會停火呼籲,繼續攻擊黎巴嫩,目的是要翦除真主黨的武力,甚至將之消滅。以國官員證實,真主黨領袖納斯芮拉確實是以軍的頭號目標。對美國而言,更廣泛的目標是,瓦解由真主黨、哈瑪斯、敘利亞和伊朗為改變中東戰略大局而組成的敵對陣營。因此癱瘓真主黨成了美、以兩國追求的主要目標之一。

以色列國防軍地面部隊22日揮軍黎巴嫩南部,占據一座位居制高點的戰略村落,和真主黨爆發激戰。這是12日以黎爆發衝突以來,以國第一次出動重兵入侵黎南和真主黨展開巷戰。同時,以色列戰機繼續猛轟黎巴嫩城鎮,目標包括架設在黎巴嫩中部和北部山區的多座電視和行動電話信號塔,真主黨則向以色列北部城市發射了更多火箭。

以黎衝突爆發兩週,就在以續猛轟黎之際,聯合國設在黎國南部一處觀察站25日被以空軍炸毀,四名聯合國軍事觀察員都被炸死亡。其中一人為中國派駐的觀察員杜照宇,這是以黎7月爆發嚴重軍事衝突以來,中國駐黎維和部隊首傳噩訊。

以黎軍事衝突持續兩周,尚無結束跡象,接著又傳出伊朗的「伊斯蘭世界運動烈士組織」派出27名敢死隊成員,暗地進入黎巴嫩,企圖以自殺攻擊尤太人目標,讓中東局勢更顯動盪。該組織發言人默哈瑪迪表示,如果以色列決定再度占領黎巴嫩,敢死隊行動決不手軟,將會引爆全面戰爭,把西方國家捲進腥風血雨。

http://mag.udn.com/mag/world/storypage.jsp?f_MAIN_ID=235&f_SUB_ID=1698&f_ART_ID=42322




以黎之戰大事記 【2006/07/31/聯合新聞網】 【編輯許惠雯/整理】

2006.7.30
以色列空襲黎巴嫩南部的迦拿村,至少造成60名村民喪生,其中37人是孩童。這是以軍19天前和黎南真主黨游擊隊爆發衝突以來,造成罹難人數最多的攻擊行動。以色列總理歐梅特表示對空襲造成平民死亡「深表遺憾」,但堅稱是真主黨先從該區域發射數百枚火箭,以軍才發動空襲,且事前曾警告所有村民離開。國際社會同聲譴責以軍殺害平民。聯合國安理會應秘書長安南要求,30日召開緊急會議討論法國提出的立即停火草案。

2006.7.26
以色列總理歐梅特26日表示,將在黎巴嫩南部建立寬兩公里的緩衝區,肅清區內真主黨,以保護以色列北部邊界免於真主黨火箭攻擊。堅定支持真主黨的黎國總統拉豪德表示,以國無法藉擴大攻擊達到解除真主黨武裝目標,停火展開談判才是上策。恐怖組織凱達也表示,不會坐視以軍在黎國攻勢。

2006.7.25
以色列續猛轟黎巴嫩,聯合國設在黎南的基亞姆軍事觀察哨被以空軍炸毀,聯合國證實,4名聯合國維和軍人都被炸死亡,其國籍分別是中國、芬蘭、奧地利和加拿大。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嚴厲譴責以色列攻擊聯合國駐黎據點。聯合國立即發佈安南書面聲明,直指以國是「蓄意攻擊」。

2006.7.24
美國國務卿康朵莉莎.賴斯突然造訪黎巴嫩首都貝魯特,以此展開她的中東危機之旅。賴斯說:「我們認為應儘速停火,但必須是有條件的停火,好讓停火得以持久。」一名美國官員說,賴斯訪問貝魯特是「支持黎巴嫩民眾和總理薩尼奧拉政府的重要表現」。

2006.7.23
美國和以色列表示,他們支持北約派軍隊到黎巴嫩南部維和,但美國不會出兵;這支部隊必須解除真主黨游擊隊的武裝,協助黎巴嫩政府軍恢復對黎南的控制。但黎巴嫩表示,派遣多國部隊並未解決問題的核心,若要成立國際部隊,應由聯合國帶領。

2006.7.22
以軍地面部隊揮軍黎南,和什葉派激進組織真主黨爆發激戰。黎巴嫩官員已警告。如果以軍進犯,黎巴嫩陸軍將投身戰爭。

2006.7.21
以國國防部長裴里茲表示,如有必要,以軍將在黎境發動全面地面攻勢。

2006.7.18
傳美國和以色列初步達成協議,美國總統布希允許以色列繼續轟炸黎巴嫩一周,以求重創真主黨,再由國際展開停火斡旋,尋求在黎南劃設緩衝區,並可能由國際部隊進駐。

2006.7.17
以色列開停火條件,表示只要真主黨釋放被俘的2名以軍並撤離以黎邊界30公里,以色列就同意停火。聯合國秘書長安南與英國首相布萊爾籲速設立國際部隊,派往黎巴嫩制止真主黨攻擊以色列。但以國認為國際部隊於事無補,黎國政府軍必須解除真主黨的武裝。各國準備或開始撤僑。

2006.7.16
真主黨以火箭重創以色列港口城市海法,將戰線延長至以國本土。世界八大工業國(G8)發表聲明,呼籲以色列終止在中東地區的軍事行動,並要求黎巴嫩真主黨釋放2名被綁的以色列士兵。

2006.7.15
真主黨宣布向以色列全面開戰。夾在交戰雙方之間的黎巴嫩總理薩尼奧拉含淚懇求聯合國斡旋停火,他並譴責以色列和真主黨,並保證將建立政府的權威,暗示他可能在黎南部署軍隊,從真主黨手中取回控制權。

2006.7.14
以色列摧毀黎巴嫩真主黨總部。

2006.7.13
以軍以飛彈襲擊黎巴嫩的貝魯特機場和黎國真主黨的電視台,並以海軍封鎖黎巴嫩,及空襲黎南各據點和貝魯特郊區。黎巴嫩聯外海空交通斷絕,並有至少47人死亡,103人受傷。

2006.7.12
以色列總理歐梅特表示,真主黨挾持以軍屬「戰爭行為」,黎巴嫩政府須負全責,以色列絕對不和真主黨協商。美國、俄國、歐盟和日本都要求真主黨釋放被擄的以軍,並希望各方自制。美國國務卿賴斯譴責真主黨,表示綁架以軍將「破壞區域穩定」。

資料來源:聯合知識庫

http://mag.udn.com/mag/world/storypage.jsp?f_ART_ID=42286




這一仗 什葉、遜尼派之爭 【2006-07-18/聯合報/A14版/國際】 【編譯陳世欽/報導】

以色列與真主黨交手不只是雙方因故再起衝突,這一波武裝衝突同時涉及重劃中東權力版圖的企圖心,不只攸關以色列,而且旁及以伊斯蘭遜尼派為首的沙烏地阿拉伯、埃及、約旦等幾個親西方的中東國家。

其中關係重大。倫敦泰晤士報指出,真主黨游擊隊攻擊以國港市海法,除將戰線延長及於以國本土外,並打擊以國「制敵於境外」的長期戰略。黎巴嫩的真主黨專家沙德哥拉耶表示:「如果以國國內輿論開始要求停火,以軍戰力便無從發揮,以國所向無敵的神話也會隨之破滅。」

真主黨領袖納斯芮拉表示:「我們的戰士熱愛這場衝突,急於向全世界展現不同於以往的勝利。」如此強硬的姿態除使以國深感氣餒外,更使遜尼派阿拉伯國家忐忑不安。他們認為,以什葉派為主的伊朗企圖利用這次衝突,將它的實力投射到阿拉伯世界的核心地帶。

伊朗、伊拉克的部分什葉派系、敘利亞、真主黨、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的哈瑪斯分支最近集結,反西方陣營態勢逐漸明朗。約旦國王阿布都拉曾將這個新近崛起的聯盟喻為「什葉派新月」。

在締結夥伴關係使實力加乘的鼓舞下,伊朗與敘利亞悍然拒絕西方國家的多項要求。兩者與真主黨、哈瑪斯認為,由於十數萬美軍受困於伊拉克,使它們得以從事高賭注的權力遊戲,包括目前的武裝衝突。伊朗十六日甚至揚言,如果以國攻擊敘利亞,必將蒙受「無法想像的損失」。

遜尼派阿拉伯國家領導人擔心,各國人民透過衛星電視目睹以軍挾其優勢武力使黎國受到嚴重破壞,將使真主黨獲得的同情與日俱增。埃及總統穆巴拉克表示:「以色列不可能大獲全勝。它應該立刻停止殺害手無寸鐵的黎巴嫩人民。」




以黎究竟為何而戰? 2006/07/27 【編輯許惠雯/整理】

為什麼以色列與黎巴嫩爆發戰爭,會成為G8(註)會談重點?他們又是為了什麼打仗?請見下表分解。

註:「八大工業國組織」,或稱「G8峰會」,英語為Group of Eight,簡稱G8。

http://mag.udn.com/mag/world/storypage.jsp?f_ART_ID=42114




看問題》黎巴嫩需要真主黨嗎? 【2006/07/19 聯合報】 【編譯王先棠╱報導】

本期時代雜誌剖析當前中東危機的核心,指出可從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人激進組織「哈瑪斯」及黎巴嫩什葉派激進組織「真主黨」勢不兩立的關係一窺究竟。

哈瑪斯與真主黨所以和以色列勢同水火,則得從今年一月哈瑪斯贏得巴勒斯坦大選,上台執政說起。

哈瑪斯首領哈尼耶當選巴勒斯坦總理後,於六月底和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達成協議:以色列若能退回一九六七年時劃定的邊界,巴勒斯坦就承認以色列。

時代雜誌說,哈瑪斯內部的強硬派不願接受這項協議。六月二十五日,認為哈瑪斯前途堪虞的好戰派為表明心志,殺死兩名以軍士兵,還綁架以軍下士夏力特,以色以砲火反擊。

至於一九八二年成立的真主黨,矢志抵禦入侵黎巴嫩南部的以軍。去年春天,鑑於黎巴嫩內部騷動,敘利亞暫時鬆開對黎國政府的箝制。但黎國持續不安,直到今天,最大爭議點在:以色列撤出黎巴嫩已有六年之久,黎巴嫩還需要一個武裝的真主黨嗎?

真主黨人說,黎巴嫩政府軍無力嚇阻以色列入侵,不如維持一支紀律嚴明的民兵為國效力。為了讓黎國上下瞭解真主黨的重要,劫持以色列士兵引發以、黎衝突,實有必要。

敘利亞和伊朗資助真主黨多時,真主黨劫持以軍士兵,這兩國亦有責任。伊朗打的算盤可能是:讓真主黨轉移布希政府與聯合國對伊朗核武計畫的注意力。

不過,攻擊以色列本來就是哈瑪斯和真主黨的天職,他們期待以色列敗亡之日速速到來,也希望藉由和以色列交換人質,讓自家人刮目相看。

時代雜誌說,破產又遭國際抵制的哈瑪斯政權,讓巴勒斯坦人怨氣難消。十六萬巴人長達五個月沒有半毛薪水可領,哈瑪斯若能在此時和以色列交換人質,對其搖搖欲墜的聲望大有裨益。

真主黨方面,以色列雖然握有三名黎巴嫩人質,但是真主黨領袖納斯芮拉為了贏得阿拉伯世界和黎國境內巴勒斯坦難民的支持,向以色列開出條件:假如以國釋放手中的巴勒斯坦人質,他就奉還手中的以色列人。

真主黨綁架以色列士兵之後,還用火箭攻擊以色列民宅,顯然希望黎巴嫩政府不要小看真主黨的實力,並且把聯合國要求解除真主黨武力一案,暫擺一邊。

http://mag.udn.com/mag/world/storypage.jsp?f_ART_ID=41721



以空襲黎 炸出何種新中東【2006/07/31 聯合報】高雄柏/戰略評論者(台北市)

以色列發動對於真主黨的打擊之後二周,情況似乎有點騎虎難下。美國總統布希宣稱這是建立「新中東」的機會。他或許說對了一半。中東很可能出現新局面,只是沒有人確知中東新局面是否有利於美國。

三十多年以來,阿拉伯諸國在政經軍心各方面都出現分化,與越來越居於以色列下風的現象。以色列在今年七月十二日發動攻擊之初,信心滿滿宣稱可以迅速消滅真主黨。真主黨只有數千武裝人員,他們除了被西方誇大威力的短程無導引火箭之外,沒有重武器,以色列的自信明顯是合理的。

但是在距離黎以邊界僅五百公尺的黎巴嫩小鎮賓特耶貝爾,整整兩個團的以軍在坦克、重砲和戰機支援之下,打了五天才攻克只有一百多個真主黨人員防守的小鎮,而且沒有全殲守軍。不僅如此,以軍至少陣亡九人、負傷約三十人、損失坦克一輛。就交戰的敵軍數量與武器而言,以軍從來沒有蒙受這麼慘重的損失。在以前諸次中東戰爭,常見的是成千上萬的阿拉伯部隊連同大量重武器向少數以軍投降,所以發生在賓特耶貝爾的是一場精神意義極為重大的小型戰鬥。

就軍事層面而言,真主黨發射的一千多枚火箭,殺傷人數遠少於以色列投下的精確導引武器,所以那些火箭的戰術價值很低,但是戰略價值很高———它們像鬥牛士的紅布一樣,吸引以色列部隊在不適於重武器發揮威力的地區進行地面戰鬥,企圖清除空中武力無法清除的火箭。如果真主黨確實是伊朗訓練的,而且如果美國無法藉著空中武力消滅伊朗的核設施或研發能力,美國恐怕非常難以藉著地面作戰消滅那些設施與能力。

在政治與心理層面,屬於什葉派的真主黨展現的戰鬥能力已成為許多阿拉伯人新的信心與自豪的來源。即使原本仇視什葉派的遜尼派阿拉伯民眾也開始支持真主黨。親美的阿拉伯政府現在面對嚴重的統治威信與正當性危機。起初譴責真主黨的沙烏地阿拉伯等國政府,在戰事進入兩周之後,紛紛改口。美國目前當然可以估計那些政府只是口頭同情真主黨,私底下仍是親美。

但是戰事如果持續下去,那些不滿親美政府的阿拉伯人將會有信心採取真主黨的戰法,對付戰力遠不如以色列的各親美阿拉伯國家的政府軍。那些私底下繼續親美的政權很有可能會被推翻。這樣當然也會產生一個新中東,但恐怕不是布希想要的新中東。美國主導世界事務的企圖將會遭到更嚴重的障礙與挑戰,美國的新保守主義者與以色列的策士們應該也能看到這一點,所以除非迅速消滅真主黨,否則以色列與美國都很難接受停火,縱使停火,戰事隨時可能再起。

http://udn.com/NEWS/OPINION/X1/3448527.shtml



2006.07.31  中國時報 以炸死黎南56平民 逾半是孩童 閻紀宇/綜合卅日外電報導

美國國務卿萊斯女士目前正在中東地區進行穿梭外交,試圖化解黎巴嫩危機。但以色列軍方今天凌晨以飛彈攻擊黎南城鎮卡納,造成至少五十六名平民死亡,其中有卅四名是稚齡兒童,這樁慘案引發國際社會強烈譴責,萊斯原訂今天走訪黎國首都貝魯特的行程也被迫取消。

萊斯昨晚抵達以色列首都耶路撒冷,並與歐默特總理會談,討論華府提出的一項層面廣泛的停火方案。但以方高層官員透露,歐默特表示以軍還需十到十四天時間,才能結束打擊黎南真主黨的戰事。

黎停火 要求聯國調查

黎國政府原本已在上周取得真主黨的同意,準備協商以多國部隊進駐為主軸的停火方案。但是卡納慘案發生之後,黎國總理席尼奧拉嚴正表示,黎國現在只能接受無條件的立即停火,並要求聯合國對慘案展開調查。而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今天將就此召開緊急會議。

以色列與美國一直堅決反對立即停火。但華府與以色列官員透露,萊斯後天返國時將前往紐約聯合國總部,最快八月二日就會在安理會提出一項決議案,授權組成一支多國部隊,進駐黎巴嫩,平息以色列與真主黨的戰事。

依照美方的規畫,這支一萬五千人至兩萬人的多國部隊,將分別部署於黎國南疆與北疆,控扼黎國與以色列及敘利亞的邊界,與黎國政府軍合作,將真主黨游擊隊解除武裝,阻斷其軍火運補路線,並協助黎國政府治理黎南。

此外,針對黎南邊界被以色列佔領近四十年的「希巴農場」,聯合國已判定其為敘利亞領土,但真主黨力主黎國擁有主權,應當歸還,並視為以色列長期侵佔黎國領土的象徵。華府的停火方案則建議希巴農場先交由聯合國監管,再由各方會商,決定其歸屬。

除了美國之外,黎巴嫩前殖民宗主國法國昨天搶先提出一份決議草案,送交安理會另外十四個常任與非常任理事國的代表。這項草案要求以色列與真主黨立即停火,並由現駐黎南的「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監督。一支新成立的多國部隊將在戰事平息後,進駐黎南北起利塔尼河、南至以黎邊界,寬約廿公里的「緩衝區」,執行安理會第一五五九號決議。

以道歉 但歸罪真主黨

不過今天發生的卡納慘案,將使國際社會的計謀和努力更加困難。黎國官員表示,當地時間今天凌晨一點,以軍飛彈襲擊卡納,炸毀一幢有多個家庭在其中避難的建築,造成極為慘重的平民傷亡,死者絕大部分是婦女與兒童。

以色列政府雖然道歉,但也指控真主黨利用平民作為人肉盾牌,並強調真主黨從卡納附近發射火箭,因此以軍才會反擊;而且以軍數天之前就空投散發小冊,要求當地民眾儘快遠離戰區。

在地面攻勢方面,以軍昨天撤離日前爆發激戰而折損八名士兵的黎南城鎮賓特吉貝爾,但是在北部城鎮梅圖拉集結部隊與戰車,可能即將進攻邊界對面的希亞姆。以軍高層表示目前不會全面入侵黎南,而是以一連串小規模攻勢打擊真主黨游擊隊。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04+112006073100057,00.html




2006.07.31  中國時報 黎南衝突的全球影響 郭崇倫/特稿

以色列與真主黨的衝突,看起來是不容易善了,而戰爭及其影響可分幾個層次:

首先,這次危機導自於糾纏多年的傳統歷史仇恨,哈瑪斯與真主黨、甚至現在的伊朗,始終不能承認以色列的生存權,當權力失衡,舊仇就會燃起新恨,這個部分的舊中東,是萊斯談新中東時,怎樣也擺脫不掉的。

其次,真主黨看似符合美國定義下的恐怖團體,但反諷的是,無論是哈瑪斯或真主黨,都有草根民意基礎,「國中之國」是個適當的描繪,它們經歷選舉考驗,具有些民主正當性,哈瑪斯還成為執政黨。

這次危機之後,不管美國與以色列喜不喜歡,真主黨支持度高漲,最後即使停火成立、真主黨解除武裝,以後美以兩國都必須接受他們是黎巴嫩政治系統的一部分,甚至有一天成為執政黨與他們打交道。

第三,放在更大的架構下,這對世界的意義是什麼?比起冷戰年代,現在的世界雖然免除了集體毀滅的浩劫,但是卻逃脫不了失控的宗教、種族與地區性的動亂。

在過去,兩極體系井然,美蘇霸權能夠約束每一層級的國家團體,但現在的真主黨,似乎不受約束,越來越像要把這場戰爭提升為宗教聖戰,戰爭時間一拉長,各國街頭就出現穆斯林抗議人群,台灣也許不感覺到,但全世界三分之二的國家都有相當大的回教人口,內部穩定在動搖中。

而真正可怕的,是美國的因應對策;布希政府主導意識型態是新保守主義,而新保守主義的外交政策自認與過去的保守主義不同,他們要棄絕舊中東,要從宗教、領土之爭超脫,他們有一個夢,這個夢是民主。

他們在夢中相信:民主政府會對人民的要求回應,對外政策理性和平,以色列與其鄰居的衝突不能再起,因為民主國家之間不可能有戰爭;過去為了石油而姑息這些中東獨裁國家,也將一去不復返,未來美國的油源可以確保,因為民主國家必須要與國際合作,尊重市場規律。這套民主機制如果不能由各國內部茁長,就必須從外部強加,入侵伊拉克是最好的例子。但是且慢,伊拉克的情況越來越糟,是民主沒有效嗎?

新保守主義者對此是絕對不會承認的,他們怪罪「內部的壞分子」,像伊拉克的基地組織分部,以及黎南的真主黨;以及「外部的壞政府」,如伊朗、敘利亞。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波頓就說,真主黨是黎巴嫩的「癌細胞」,必須割除才能確保黎巴嫩和中東的安寧,布希每次談到黎南危機,總是不忘帶上伊朗是真主黨後台。

部份作家更強調,以色列須重新佔領黎巴嫩,更要不惜轟炸、入侵伊朗。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傅利曼是自由派,但卻提出,這場戰爭不只屬於以色列,而是「世界秩序」聯盟對抗「混亂勢力」聯盟,就該像歐洲在科索沃這樣,組織國際部隊,有效介入。

目前白宮官員私下表示,打垮真主黨目的就是挫伊朗的銳氣,是美國與伊朗的代理人戰爭,這就是為什麼美國不支持立即停火,同時繼續運送武器給以色列,但是戰火會不會延燒,成為第三次世界大戰火種,美國似乎不擔心,這才是讓其他國家不寒而慄的。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04+112006073100058,00.html



2006.07.31  中國時報 衝突若加劇 恐引發世界大戰 閻紀宇/新聞分析

對於黎南這場危機未來的發展,中東局勢分析家認為有幾種可能走向:

假想情況一、外交化解,危機落幕

在聯合國、美國與歐盟大力斡旋之下,以色列、真主黨與黎巴嫩政府達成停火協議,逐步將真主黨游擊隊解除武裝或收編為黎國正規軍,也讓黎國政府的統治權實際擴展至黎南地區。以色列國防軍或者完全撤出黎南,或者劃出一道狹窄的「緩衝區」,留駐一部分兵力監控。被真主黨俘虜並因此引發衝突的兩名以軍士兵,將在某種協議之下獲得釋放。

而為了防範戰端再起,一支一萬五千人至兩萬人的多國安全部隊,兵分兩路,分別進駐黎南與以色列邊界,以及黎北與敘利亞邊界。

假想情況二、戰事膠著,外交無功

以色列掃蕩黎南的軍事行動缺乏進展,真主黨拒絕妥協退讓,不肯釋放兩名以軍戰俘,空襲行動與地面戰事持續進行,軍民死傷持續增加。

以色列國防軍雖然戰力雄厚,但是在地形崎嶇多隱蔽的黎南施展不開,以色列目標難以達成,歐默特總理騎虎難下,政治生涯遭遇嚴峻考驗。

假想情況三、以片面宣布行動成功,雙方實質停火

以色列繼續進行戰事,直到認定行動目標已經達成,黎南真主黨勢力遭到重創,以國北部所受威脅大為減輕。以方雖然不一定會正式宣布停火,但主動停止空襲並撤出地面部隊,真主黨也停止火箭攻擊;雙方偶爾仍會爆發衝突,但強度不至於升高。

假想情況四、以軍大舉入侵黎巴嫩

空襲無效,以色列決定大舉出動地面部隊,徹底清剿。一九七八年與一九八二年以色列兩度入侵並佔領黎國的歷史重演,以軍可能前進到距以黎邊界廿公里的利塔尼河,也可能直接兵臨貝魯特城下。然而長期佔領勢必令以色列在軍事、經濟、政治、外交付出高昂代價,後果難料。

假想情況五、戰事持續加劇並擴散

以色列與真主黨的衝突愈演愈烈,以方加強空襲與地面戰,真主黨的火箭與飛彈也傾巢而出,轟擊以國北部各主要城鎮。原本就是各方妥協產物的黎國政府,終於崩潰。真主黨日趨強大,「聖戰」口號也日漸響亮,外國穆斯林戰士湧入黎南,伊朗與敘利亞也被捲入戰局,第三次世界大戰蓄勢待發。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04+112006073100059,00.html



2006.07.31  中國時報 兼具政軍實力、社會救助功能 儼然小政府 真主黨 黎巴嫩「國中之國」 陳文和

根據英國星期泰晤士報對真主黨二號人物、副秘書長卡薩姆的獨家專訪,真主黨已經為了這場戰爭準備了六年之久,「否則我們幾小時就被擊垮了」。

以色列一九八二年入侵黎巴嫩,促使深受伊朗伊斯蘭革命啟發的真主黨應運而生。真主黨成立的主要宗旨即在終結以軍對黎國的佔領,而即使以軍已於二○○○年撤出黎境,真主黨仍認為以色列終將重新佔領黎巴嫩。

美國偵蒐的情資顯示,真主黨除自伊朗汲取什葉派革命思想養分,也取得來自伊國的金融、組織訓練、武器、外交與政治資助,並獲敘利亞的外交、政治與後勤補給奧援。

真主黨的武裝成員據估計有數百至數千人。這些游擊戰士通常在強化碉堡與洞穴間活動,彼此之間透過編碼加密的「叢發傳輸」設備相互聯繫,以克服以色列的干擾與截聽,確保指令能有效傳達。該黨並布建有情報偵蒐網絡。除擁有可與稱霸中東的以軍周旋的軍事組織,真主黨同時也是黎國最大宗教勢力「什葉派」的主要代表政黨,其參與的政團在黎國一百廿八席的單院制國會掌握廿三個議席,且有黨員入閣擔任能源暨水資源部長等職。

聯合國的人道事務協調辦公室今年五月間指出,真主黨除了拓展政、軍實力之外,同時也藉由推動廣泛的社會發展計畫,深耕並厚植在黎國各界的影響力。真主黨旗下營運的事業涵蓋醫院、媒體(衛星電視台、廣播電台與月刊)、教育機構、農業技術輔訓中心等。

該黨的醫療院所收費較一般私立醫院低廉,且黨員均得享受免費的醫療服務。黨所推行各種廣結善緣的社會濟助方案,扶持窮困的家庭、提供醫療照護與教育奧援,每年社福支出據估計多達數億美元。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曾稱,「真主黨囊括了一個政府應有的一切作為」,從垃圾、醫療到重建學校不一而足。

以色列這個月對黎巴嫩的大舉攻擊,切斷了黎國首都貝魯特的自來水供應,真主黨隨即動員起來,極有效率地供給全市各地居民所需的飲用水。這些作為奠立了真主黨深厚的社會支持基礎。

雖然美國與以色列視真主黨為恐怖組織,但多數阿拉伯與伊斯蘭國家均高度肯定真主黨抵抗以色列的戰爭機器具有其正當性。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04+112006073100060,00.html



2006.07.31  中國時報 炮火猛轟 生態陪葬 楊明暐

正當以色列持續轟炸黎巴嫩,將黎境部分地區先後化為廢墟之際,環保人士警告這場戰爭將對當地環境帶來深遠的破壞。黎巴嫩一向以空氣清新和風景秀麗聞名,環保人士表示,最近爆發的戰事造成油汙外洩和燃燒,以及森林大火,有毒氣體飄散和垃圾大量堆積,對生態構成嚴重威脅。黎巴嫩許多原本乾淨的海灘和海岸線,如今已披上一層汙泥,使當地海洋生物陷入險境。

在貝魯特南方廿四公里的吉葉鎮,廿八日被滾滾濃煙籠罩,使白晝宛若黃昏。以色列轟炸黎巴嫩的儲油設施,導致大量原油外洩和起火燃燒,漏出的油汙從黎巴嫩海岸一路漂到敘利亞,有可能形成黎巴嫩有史以來最糟的一場環保災難。

最嚴重的破壞是以色列空軍在七月十三日和十五日轟炸吉葉鎮外圍的油庫。大量原油流入地中海,並著火燃燒至今。油庫內六座儲油槽中的四座被徹底燒毀,原先至少有一萬噸重燃油已流入海中,後來又陸續流出多達一萬五千噸重燃油。強風和海流將洩漏的原油推向黎國北部的海岸,並於廿九日抵達敘利亞海岸。黎巴嫩海岸是瀕臨絕種的綠海龜下蛋的重要地點,也是某些地中海魚類產卵的地方。龜蛋在七月開始孵化,但當地大部分地區已被油汙覆蓋,孵出的海龜進到較深海域存活的機率相當渺茫。地中海東岸的藍鰭鮪這時候正在遷徙,油汙也威脅到牠們的生存。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04+112006073100061,0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