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三十日早上,德國「猶太人協會」主席史匹格爾(Paul Spiegel)因病去世,享年六十八歲,舉國同哀。即便是星期天,德國總理梅克爾夫人聞訊,立即發電文弔唁,以「古今完人」來稱讚他一生對德國社會的貢獻,當晚電視台立即緊急調出檔案,製作專題節目紀念,哀榮傋至,就差降半旗哀悼了。
背負原罪 提心吊膽
表面看來,這只是一個在德國的外國人團體組織,主席過世,為何引起這麼大迴響,驚動德國上下,紛紛迫不及待表達哀傷,不管是真心或假意,至少這種集體統一的公開表態,已經足以令人側目。六十幾年前,集中營裡的猶太人大概是作夢也想不到會有這種事發生。
背負著殘殺猶太人的原罪,半個多世紀以來,德國人走得很辛苦,必須時時警惕,處處提心吊膽,深恐一不小心便踩到地雷,被貼上「反猶主義」的標籤。
反猶思維在德國是大忌,批評猶太人更屬大逆不道,甚至只要字裡行間稍有影射嫌疑,便可以拿來大作文章,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物極必反 引起厭惡
然而物極必反,新一代的年輕人對電視、電影、課本無所不在的宣傳教育逐漸厭惡,太多的耳提面命,太多的懺悔,太多的贖罪,反倒刺激新納粹黨人活躍,「反猶」言論被有心人士到處煽風點火。中央政府對此如臨大敵,連忙滅火,立刻召集高層研商立法,制定專門法律對付。甚至,在德國只要你不承認六十幾年前納粹屠殺集中營裡的事實,便可定罪。
除了消極防堵,還有積極建設,德國中央政治教育機構(BPB)每年多次組團前往以色列進行實地「機會教育」,到處興建納粹大屠殺的紀念碑、紀念館、博物館,德國是除了以色列,猶太文化最蓬勃旺盛的地方,難怪有人戲稱猶太人的「文藝復興」在德國。
總之,以色列打一個噴嚏,德國這邊也跟著感冒。如果國際上有任何國家攻擊以色列,無論是言論或行動,德國一定是第一個挺身「護駕」,前一陣子伊朗總統多次公開否認納粹屠殺猶太人事實,反過來指責以色列六十年來不斷屠殺巴勒斯坦人,甚至要讓以色列在這個地球上消滅。
此話一出,德國立即表態嚴厲譴責伊朗,並劃清界線,從總理、部長、官員到國會議員一致贊成制裁或懲罰伊朗,他們表示:「這種話如果出自德國人之口,少說要坐五年的牢」。德國雖不能去攻打伊朗,至少馬上能做的是,考慮不發邀請函,拒絕伊朗總統入境德國觀看世足賽。
犯罪豁免 無往不利
然而,這樣極端保護猶太人,按照德國俗語「像捧生雞蛋一樣伺候」的現象,也產生了一些副作用,似乎猶太人在德國有所謂犯罪豁免權,有了「猶太人」這張護身符,似乎無往不利,便可大搖大擺做一些平常人不敢做的事,例如二○○三年前任全德「猶太人協會」副主席富里德曼(Michel Friedmann)嗑藥、吸毒不說,還走私東歐婦女到德國賣春,事情鬧得太大,被媒體炒開,警方再也不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好偵辦,判他繳交罰金。
富里德曼事後公開懺悔道歉,宣布辭去「猶太人協會」副主席職位,並且不上電視主持脫口秀節目,避過風頭,隔年他照樣出來主持電視節目。
自民黨前主席密勒曼(Moellemann)曾在選戰中以他借題發揮攻擊猶太人,指出猶太人行為不檢點,「反猶主義」其來有自,結果被叮得滿頭膿包,落荒而逃,幾年後他雖跳傘自殺,但他公開批評猶太人,卻給自由民主黨帶來洗脫不掉的把柄,成為政敵攻擊的要害,逼他們不得不和密勒曼劃清界線。
扛責謝罪 矯枉過正?
一方面,反省納粹時代的錯誤,大家都讚許德國人勇於負責任的態度,但另一方面,德國政府對牽涉猶太人問題的包庇、噤若寒蟬,卻又有點矯枉過正了。
- May 14 Sun 2006 18:33
2006.05.14 中國時報 猶太人「受害者」護身符發威 德國超級國民 誰敢惹 張筱雲/慕尼黑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