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相互作伴,完全免費教學的南陽義學,創辦已進入第六個年頭。五月七日至十三日,「義學」將到大陸北京與天津,舉辦兩場宣揚義學理念的說明會,把義學理想傳播到對岸。

義學創辦人林獻忠於六日表示,此次活動,是由兩岸文經交流協會促成。他將率領十六名老師及志工前往,宣揚老人是寶的觀念,希望在未來老人社會來臨時,老人可以活得更快樂,成為幫助社會的動力,而非負擔。

林獻忠指出,義學在一九九九年創立,效法宋朝范仲淹辦義田的精神照顧鄉親,六年來,義學的發展十分順利,目前已有一百廿四個班,老人學生人數超過三千二百人,且仍在增加之中,除分布於宜蘭縣各鄉鎮市之外,台北和桃園已有分班,最近還有七個縣市正在籌設分班。

在義學裡,站在台上者就是老師,坐在台下者就是學生,每個老人都可以將畢生所學分享他人,也可以分享別人的成果,所以在這裡,大家都是老師,也都是學生。

回首義學來時路,林獻忠說,花蓮有慈濟,宜蘭有義學,這兩個公益團體,使後山好風景,蘭陽綠山水,成為「福田由心種,慧園待共修」的開放園地。

義學像樂園 老人快活上課 王秋霖/宜蘭報導

在宜蘭縣羅東鎮民意街的南陽義學總部和分布於各地的分班,只要上課的日子,就充滿老人的笑聲,這裡成為他們的最愛,也是他們快樂的家。

拾荒老太太 每月捐一萬

在這個家,經常可以看到一位七十二歲的太太徐游柳女士,她以拾荒維生,卻省吃儉用捐出一批椅子給義學,還堅持每個月都捐贈一萬元,來負擔羅東本部的教室租金,她還每天由蘇澳搭車來做志工,幫忙清理環境。

徐游柳表示,她本來不識字,就是因為有義學,現在除了可以認字,還看懂國語電視節目,前不久,還動筆寫自傳,令人稱奇不已。

義學裡,年紀最大的是九十六歲的藍火土,他參加礁溪玉田廟的日語班,他很高興有這樣一個義學,讓年紀一大把的他,還有機會當學生。

八十六歲的書畫家袁樂民,除了在義學教美術之外,又畫了一幅巨大的國畫,希望義賣為義學籌錢。

八十四歲的林美質老師,是成功國小退休教師,她精通日語,前來義學教日語之外,還把自己喜歡的日本舞蹈教給老學生,現在只要義學有表演的場合,她就帶頭展現優美的舞姿,好學的她也當起學生來了,參加南胡班、算命班和電腦班等等。

廟宇開分班 分享有緣人

七十八歲的黃信正老師,他在成功國小退休後,感於林獻忠的理想,義務出來教日語,他感慨說:「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往後我們還有多少歲月,所以能做有意義的事,為何不趁健康的時候多做一些?」

國小退休的校長江彰模,以其捏麵人藝術傳授給老同學們,他說,能和老同學在晚年一起玩,實在很快活。

五結鄉學進國小退休校長張文斌是林獻忠的老同事,他也主動在香火鼎盛的四結福德廟開設日語班,重拾教鞭樂於回歸教學生活。

四結福德廟主委陳榮楷,見到林獻忠如此賣力辦義學,提供廟內空間供義學開班,這是義學觸角伸向廟宇的第一個案例。隨後有許許多廟宇,都樂於提供場所供義學上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