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第一講 緒論

一、 學術文化的載體與傳承方法,特點與規律。

1、大學、師與讀書。

2、章太炎:“耳學"與“眼學"。

3、黃侃:“發明"與“發見"。

4、俱舍宗與俱舍學。

二、近代中國學術的學院化、細分化與集眾式研究趨勢。

三、 近代學人讀書方法論略:讀書得間與有系統之綜合。



第二講:治學門徑:目錄版本。

一、 中國傳統的七略、四部,知識分類與書籍分類

二、 中西“目錄(學)”的區別:學術門徑與索引參考。

三、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書目答問》,《續四庫提要》。

四、 版本問題。陳寅恪:合本子注。陳垣:校勘學。



第三講:進化與變化:用外來系統條理本國材料和“與國際接軌”

一、 西方與國際

二、 讀書與讀教科書

三、 近代中國的知識與制度轉型



第四講:歷史、史學與治史。

一、近代史學的科學化。

二、史學與史料、方法。

a) 傅斯年:史學即史料學。

b) 新、舊史料的關係。

C)、檢討史料的過程。胡適與二陳。

三、做什麼與怎樣做,看得到與讀得懂。



第五講:近代中國學術面面觀。

一、 中國學問以經史為大道。

二、 近代學術由經入子入史。

三、 近代中國的新史學。

四、 保存國粹、國學研究與整理國故。

五、 顧頡剛與古史辨。

六、 20 世紀以來的社會經濟史觀。

七、 二三十年代的社會史論戰。

八、 二十世紀二十至三十年代中國學術的黃金時期。

(余英時:二十世紀二三十中國史學的規範化趨勢)。



第六講:書評與基本操作。

一、 如何讀書與評書。首要工作是學術史的爬梳。選書。

二、 定位研究的起點與貢獻。

三、 中國書評史與書評方法

四、 書評的程式化操作與訓練:從書到書式書評;超越從書到書式書評。範本的書評。



第二階段:報告點評。學生課堂討論,教師總結。



第二部分:課程規劃。

晚清以來,中國的學術由經入子入史,出現宋以來的新高,軌則也由以經史為大道轉向重心崩潰下的多元取向。學術高峰的出現,究其原因,大量史料湧現,承襲清學餘蔭,溝通域外漢學,當在首要之列。同時形成了衡量近代中國學術的“中西新舊”這樣一種尺度。早在1911 年,王國維在為《國學叢刊》作序時就指出:“學無新舊也,無中西也,無有用無用也,凡立此名者,均不學無術之徒,即學焉而未嘗知學者也。”如果說學術是知識的積累,那麼學術史可視為知識的積累過程。因此,“中國近代學術史”亦不能囿于一時一地。近代中國學術實際上處於一個尷尬的境地。中西態勢乾坤顛倒,固有學術已失其本,中國的學問從傳統到現代的轉化過程,一直在求變求新的努力中變動不居。所謂多元化,亦可謂是無本可居的旁逸斜出。這使得學術正途不絕如縷,中國學問量的擴大與質的提升存在差異。因此,研治近代學術史成為日待進行的工作。學術之道,萬變不離其宗,只有從本原處著手解決,自然可順勢而下,一切問題迎刃而解。教學對象:考慮到課程的難度,課程物件主要為大學部高年級生和研究部研究生。配合通史與史學史課程,在學生基本掌握中國史學與西方史學的發展脈絡後,能夠讓選課學生的專業知識與能力得到集中的應用性訓練。



教學方式:

本課程為討論課,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學術史著作的閱讀,通過做讀書報告,課堂討論和教師評點、答疑,試窺讀書與治學的門徑,使得表達能力得到訓練,進一步提升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安排:

本課程主要分為兩個階段。前一階段由任課教師進行基本知識與操作規範的講授解題,並指導學生選擇閱讀書籍與進行書評寫作。後一階段則由選課學生進行書評報告,並由教師組織引導同學進行討論,作出點評,深化對所評書籍背景及其在學術史上所占位置的理解。最後兩周為總結,亦是師生之間的互動。



第三部分:詳細內容



第一周:大學、師與讀書。



近代中國學術的學院化、細分化與集眾式研究趨勢。何謂大學?師與圖書館。圖書館藏書而讀。中國典籍繁多,無門徑而讀,勞其終生亦無所獲。大學之師,重在明道,即指示學術發展的淵源脈絡。章太炎嘗論“耳學”與“眼學”。真正致力於學術,須重“眼學”,即要讀書。黃侃:“所貴乎學者,在乎發明,不在乎發見。今發見之學行,而發明之學替矣。”要能夠讀書以發現問題,而非懸問題以覓材料。讀書得間與有系統之綜合。讀書需注意不同處(前人與前人異,中國與外國異,材料與事實異等等),謂之得間。考據、新漢學以此為重,新材料治新問題。不求異則學問難以發展。但學問在基本方面大體一致,未講或講錯的畢竟是少數、局部,因為讀書首先應當融會貫通,領會其基本大體,否則一味找岔子,只能填補空白(鑽空子),翻燒餅。而且在人文藝術層面完全不能領悟。兩方面應互為結合。研究物件本為一體,人為割裂,形成人本與科學。



第二周:歷史、史學與治史。



歷史是社會有規律的運動與人的有意識活動的整體。偏執一端,易走向兩面,如西方人本與科學之分。藝術史學求異,而社會科學史學則注重求同。張蔭麟:歷史既是科學,亦是藝術。近代史學中的科學化問題。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可出精神貴族,可以治奢侈的學問(所謂非應用學科,如史學,本來極有用,但因為太有用,反而不能盡其所用。能用之處又極其昂貴,不發達社會與小學校,均無力從事,實則養不起)。歐洲多世家,中國學術不振,世家中絕為要因之一。史學不僅是奢侈的學問,亦是極精神冒險之能事的學問。

史學與史料、方法。史料與方法是做歷史的大問題,亦為近代中國學術史上的大問題。傅斯年:史學即史料學。比較不同史料,1、近真;2、聯繫。新、舊史料的關係。檢討史料的過程,便是認識各種聯繫的過程。勿為史料為所誤。讀人人能見的史料,說人人不能體會的見識。專講史法者史學往往不甚高明。方法當體現於研究過程,而非表述之中。



第三周:進化與變化



用外來系統條理本國材料和“與國際接軌”西方與國際的東方性,讀書與讀教科書的分別,近代中國的知識與制度轉型,雙重西化後的國人如何理解自己的歷史與文化。學術的民族性。

第四周:近代中國學術面面觀



中國學問以經史為大道。晚清以降,學術由經入子入史的進程。“附庸蔚為大國”。梁啟超呼喚新史學。近代中國學術的新史學。西學東漸之下,中國人保存國粹、國學研究與整理國故運動。顧頡剛發起的古史辨運動。20 世紀以來的社會經濟史觀,影響深遠。二三十年代的社會史論戰。學術論戰對於學術而言,弊大於利。二十世紀二十、三十年代中國學術的黃金時期。余英時:二十世紀二三十中國史學的規範化趨勢。



第五周:目錄學與書籍版本



中國傳統的七略、四部,知識分類與書籍分類。中西“目錄(學)”的區別:學術門徑與索引參考。1、識大體;2、別主次;3、查淵源;4、見流變。紀曉嵐《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張之洞《書目答問》。《續四庫提要》。版本問題。陳寅恪:合本子注。做學問須分源辨流。陳垣校勘四法。



第六周:書評與基本操作



學會如何讀、評一本書,以及如何謀劃一篇書評。評書的前提是該書經得起評,打假之類,一言以蔽之足矣。選書為首要。學問是循序漸進的事,治學者基礎要厚,步伐要穩,功夫要實。無論是治學,還是評書,首要工作是學術史的爬梳。評書即要在學術史中為該書定位。選好書,定位研究的起點與貢獻。書評的程式化操作與訓練:從書到書式書評;超越從書到書式書評。範本的書評。民國時期好書評頗多,如《燕京學報》、《清華週刊》、《益世報·史學專刊》等等刊物上。

中國書評史值得研治。五大難點。學問好者,反不寫書評。做書評史:1、讀書評;2、搜集學人私下的品評(比較難);3、注意學者在專門研究中的指摘(往往重要);4、學者在自己著作中的暗指(更難),如《續四庫提要》中大量對新進學人的評價(須對當時學界人事極其熟悉);5、對評論領域要熟悉(尤難,須分工)。



第七周:準備報告



學生根據參考書目選擇閱讀書籍,進行報告準備。



第八周以後:



學生報告、課堂討論、教師歸納點評和總結。



第四部分:參考書目

一、 史學方法

劉知幾:《史通》

章學誠:《文史通義》

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中國歷史研究法補編》

何炳松:《歷史研究法》、《通史新義》

吳澤:《中國歷史研究法》

呂思勉:《歷史研究法》

陸懋德:《史學方法大綱》

傅斯年:《史學方法導論》

姚從吾:《歷史方法論》

許冠三:《史學與史學方法》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

彭衛、孟慶順:《歷史學的視野——當代史學方法概論》

趙吉惠:《歷史學方法論》

(法)朗格諾瓦與瑟諾博思著、李思純譯:《史學原論》

(美)魯賓生著、何炳松譯:《新史學》

(德)伯倫漢(E.Bernhein)著、陳韜譯:《史學方法論》

二、近現代學術史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__________史》

錢基博:《現代中國文學史》

顧頡剛:《古史辨》1—7;《當代中國史學》

許冠三:《新史學九十年》

羅志田(主編):《20 世紀的中國:學術與社會——史學卷》,《國家與學術:清季民

初關於“國學"的思想論爭》

余英時:《論士衡史》

王汎森:《古史辨運動的興起》、《章太炎的思想》、《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

王汎森:《Fu Ssu-nien,A Lif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Politics》

陳以愛:《中國現代學術機構的興起——以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為中心的探討(1922-1927)》

劉龍心:《學術與制度:學課機制與現代中國史學的建立》

彭明輝:《疑古思想與現代中國史學的發展》、《歷史地理學與現代中國史學》

陳平原:《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章太炎、胡適之為中心》

朱維錚:《求索真文明——晚清學術史論》

鄭師渠:《晚清國粹派——文化思想研究》

陳星燦:《中國史前考古學史研究》

嚴紹璗:《日本中國學史》

張豈之主編:《中國近代史學學術史》

艾爾曼:《從理學到朴學——中華帝國晚期思想與社會變化面面觀》、《經學、政治與

家族——中華帝國晚清常州今文學派研究》

王學典:《顧頡剛和他的弟子們》

逯耀東:《胡適與當代史學家》、《史學危機的呼聲》

桑兵:《國學與漢學——近代中外學界交往錄》、《晚清民國的國學研究》



二、請詳述預期效益。



教學目的:中國固有學術向以經史為正途。史學是一門手藝,學術的傳承尤其在於師徒授受。近代學術雖然存在學院化的發展趨勢,真正高明的學問反而不在課堂之內。因此,著述之外,學人交往、論說等等,也是學術薪火傳承與超越的重要契機。本課程通過對近代學人整理中國學術以及當代學人條理近代學術史的認識,叩求學問本原以及治學軌則。本課程著重於以下兩個方面,其一,使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轉為主動;其二,重在能力的提高,而不是知識的記誦。具體目的有以下各點:一、 通過閱讀一批基本書,瞭解近代學術發展歷史的一般狀況,逐步改變被動式學習的習慣,培養主動學習的能力,實現學習方式的根本轉變。二、 通過老師的講授和評點,掌握近代學術發展變化的淵源脈絡,利弊得失,能夠分辨正軌斜途,正宗旁支,循著溫故知新的大道探索前行。三、 通過閱讀和撰寫書評,學習並掌握評書的方法和途徑,學會撰寫書評的一般技能,把握基本要點和規則,尤其是學會運用各種目錄工具書來瞭解前人研究的狀況,以及各種寫作規範。四、 通過在課堂上的口頭報告以及相互間的提問回答,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和臨場應變能力,抓住要點,合理歸納,並取得良好的現場效果。



桑兵教授主要論著目錄



專書:

《晚清學堂學生與社會變遷》,台北:稻禾出版社,1991;上海:學林出版社,1995。
《清末知識界的社團與活動》,北京:讀書˙生活˙新知三聯書店,1995。
《國學與漢學:近代中外學界交往錄》,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晚清民國的國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孫中山的活動與思想》,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1。
《庚子勤王與晚清政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論文:
〈教學需求與學風轉變:近代大學史學教育的社會科學化〉,《中國社會科學》,2001.4。
〈近代中外比較研究史管窺:陳寅恪〈與劉叔雅論國文試題書〉解析〉,《中國社會科學》,2003.1。
〈從眼光向下回到歷史現場——社會學人類學對近代中國史學的影響〉,《中國社會科學》,2005.1。
〈清末興學熱潮與社會變遷〉,《歷史研究》,1989.6。
〈甲午戰後臺灣內渡官紳與庚子勤王運動〉《歷史研究》,1995.6。
〈伯希和與近代中國學術界〉,《歷史研究》,1997.5。
〈陳寅恪與清華研究院〉,《歷史研究》,1998.4。
〈日本在中國接受西方近代思想中的作用:梁啟超個案國際研討會述評〉,《歷史研究》,1999.1。
〈近代中國學術的地緣與流派〉,《歷史研究》,1999.3。
〈東方考古學協會述論〉《歷史研究》,2000.5。
〈近代學術轉承:從國學到東方學:傅斯年〈歷史語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解析〉,《歷史研究》,2001.3。
〈章太炎晚年北游講學的文化象徵〉,《歷史研究》,2002.4。
〈梁啟超的東學、西學與新學:評狹間直樹《梁啟超·明治日本·西方》〉,《歷史研究》,2002.6。
〈橫看成嶺側成峰:學術視差與胡適的學術地位〉,《歷史研究》,2003.5。
〈也談孫中山與同盟會的成立-與何澤福同志商榷〉,《近代史研究》,1987.1。
〈信仰的理想主義與策略的實用主義-論孫中山的政治性格特徵〉,《近代史研究》,1987.3。
〈1905-1912年的國內學生群體與中國近代化〉,《近代史研究》,1989.5。
〈論清末城鎮社會結構的變化與商民罷市〉,《近代史研究》,1990.5。
〈紀念中國近代史開端15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近代史研究》,1991.2。
〈清末民初傳播業的民間化與社會變遷〉,《近代史研究》,1991.6。
〈20世紀初國內新知識界社團概論〉,《近代史研究》,1994.5。
〈“孫中山與近代中國”第二次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近代史研究》,1995.1。
〈孫中山與傳統文化三題〉,《近代史研究》,1995.3。
〈近代中國女性史研究散論〉,《近代史研究》,1996.3。
〈論庚子中國議會〉,《近代史研究》,1997.2。
〈胡適與〈水經注〉案探源〉,《近代史研究》,1997.5。
〈胡適與國際漢學界〉,《近代史研究》,1999.1。
〈近代日本留華學生〉,《近代史研究》,1999.3。
〈陳季同述論〉,《近代史研究》,1999.4。
〈廈門大學國學院風波:魯迅與現代評論派衝突的餘波〉,《近代史研究》,2000.5
〈陳炯明事變前後的胡適與孫中山〉,《近代史研究》,2001.3。
〈庚子勤王前後的岑春煊與保皇會〉,《近代史研究》,2001.6。
〈保皇會的宗旨歧變與組織離合〉,《近代史研究》,2002.3。
〈世界主義與民族主義:孫中山對新文化派的回應〉,《近代史研究》,2003.2。
〈日本東亞同文會廣東支部〉,《中山大學學報:社科版》,42:1( 廣州,2002)。
〈民權與百日維新〉,《貴州社會科學》,1985.2。
〈留日學生發端與甲午戰後的中日關係〉,《華中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1986.4。
〈論1902-1905年的國內學潮〉,《辛亥革命史叢刊》,1987.7。
〈同盟會成立時孫中山的政治形象〉,《辛亥革命研究動態》,1996.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guHistoryAlumni 的頭像
    FguHistoryAlumni

    佛光大學歷史學系系友會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