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新聞報導的標題如下:靠父喪斂財?馬英九含淚發飆,批議員問政沒人性。

在中國傳統文化,喪事,尤其是父喪,是一個家庭最大的傷心事。如果父親為中年過世,留下寡妻與幼孩,以後的生計又要如何維持?辦理喪事的經費要從哪裡來?

在此狀況下,中國人的互助美德即是幫忙治喪,而且包一個白包給予喪家。一方面是協助喪葬費用,另一方面若是處理後猶有餘款,此餘款用以日後作為妻小的生活費用基金。政府對於公務員或其直系血親家屬之喪事給予喪葬輔助,也是沿襲中國文化傳統中捐助喪家的美德。

喪家所收到的白包,或治喪補助,即是以辦理後事為主。而辦理喪事的餘額要如何處理?若是家貧,則以此餘額做為家用,此是人性,無人可以批評。若是家庭小康或是富裕,在親人過世後家境尚可維持者,此種餘款即用以捐助窮貧。一方面這些白包來自社會善心(或納稅人的荷包),因此還之於社會。另一方面也是為死者積功德。這樣也是人性。

如果家庭富裕,衣食無缺,因為父親過世而領取七十四萬元,治喪而得餘額六十六萬元,此多餘金額非自己能力所得,乃因父親喪事才有此多餘金錢,要如何處理此六十六萬元額外之財?

一、捐助貧困或是成立清寒獎學金,此舉合乎中國文化中的人性要求,更可使其父親能夠得以遺德人間。

二、納入私人財產,個人收入增加了六十六萬元。

將六十六萬放進口袋,在法律上無罪可言,此事與使用特支費養狗不同,並不能稱為貪腐。然而此種行為是否「沒有人性」?有沒有「人民觀感」的問題?這要看看社會大眾的觀點。若以前述傳統白包文化看此事件,動見觀瞻的未來總統候選人馬英九,應該有更好的選擇。(作者為中興大學教授)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6/new/oct/8/today-o3.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