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事件後,五花八門的退場機制伴隨著社會譴責暴力的聲浪,逐一出籠搶食戰果—共治、協商、罷免……,挺/倒扁所帶來的社會衝突,彷彿僅指向政治勢力如何重新洗牌。而社會在共同經歷這場「人民之間的暴力行為」後,若無法省思「紅綠衝突」的複雜成因,進而將「暴力者的聲音」摒除在任何社會對話外,「環台倒扁」會不會使台灣遍體鱗傷?

無論是替暴力者正名、或譴責,輿論總使用「基本教義派被民進黨煽動的結果」來作為其論述前提,但這前提是否太過簡略、空泛?若有機會傾聽「基本教義派」的聲音,便會發現有不少人曾以行動推動過台灣的民主進程,現在仍秉持一貫的熱情在關切台灣政局。我在「916愛台灣」遇見一位老伯,他說自己小時候根本無法透過集會公開談論政治,所以勸導我要珍惜得來不易的民主與法治,別輕信成天放大第一家庭醜聞的惡質媒體、對扁政府產生反感;更不要學國民黨從兩顆子彈吵到現在還不接受敗選。老伯像是擔心我不懂他的「語重心長」,還提醒我要多聽電台、了解歷史。

我確實未曾想過真實的歷史參與者們,也有他們以自身經驗為出發的政治詮釋權,特別這詮釋方向緊扣著台灣人民抗暴的歷史脈絡。時空與人事的更迭,沒吃過威權統治苦頭的年輕一代,總說自己「不分藍綠、只問黑白」、甚至批判台灣稱不上是民主國家,但對老前輩們來說,他們對現況的接受與堅守,能否被簡化成是遭操弄的盲目思想、退步的情感認同?

過去社會報以施主席的牢獄熱烈掌聲,並使民進黨取代原有政權,以為這就是對歷史有了交代,孰料這只是統治者的歷史翻轉;人民鮮活的生命經驗仍被政客綁為選票籌碼,無法相互溝通、理解,只能在省籍操弄中輪流服務著不同統治者的利益。都市的知識份子、中產階級或許能善用資源,自行從傷痛中翻身;但鄉下的、底層的人民呢?在無法擁有共融記憶的現實中,每個人生命的傷痕和不平,確實難以跳脫「藍綠」、回歸生活。

各界對暴力事件的「痛心」,換來每天新的論述向社會建議「倒扁不可向暴力低頭」、提醒「暴力會排擠婦孺參與運動」。但如此慌張、粗略地看待暴力,是否表示族群要和解、公民運動要推進,得先抹除暴力及其歷史意涵?

倒扁總部若真願促進族群的相互理解,不如就從認識暴力事件開始談起那些仍舊未解的傷吧!我們片刻對過往的無知都可能鑄成新的歷史裂痕:不知道過去的人,可以為了未來的利益而和解;從過去走過來的人卻持續著仇恨,直到被淘汰的那一天。

(作者為社運工作者)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6/new/sep/30/today-o4.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