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保案牽涉之廣、金額之巨,為上海史上罕見,上海社保基金約佔全大陸六分之一,其中三分之一流入單一企業,等於全大陸有超過百分之五的社保金額因官商勾結遭到挪用,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也因此下台,上海幫元氣大傷。
上海社保案起自今年七月十七日,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險局局長祝均一因違規使用人民幣三十二億元的社保基金遭到解職;八月,中央派出百人調查組常駐上海徹查此案,「順藤摸瓜」,以陳良宇為首的上海幫嫡系人馬從下到上,漸次落馬。
上海社保案中心人物是靠外流基金迅速起家的張榮坤;他今年方三十八歲,二○○二年,其所有的福禧投資控股公司以超過人民幣三十二億元資金收購「上海陸橋發展」近百分之百股份,獲得滬杭高速上海段三十年的經營收費權。
當時競標的企業有三家,只有福禧是民營企業,且又剛註冊成立,跌破各界眼鏡,張坤榮也迅速竄起成為「公路大王」。二○○四年,福禧投資上海電器,佔百分之八以上股權;二○○五年,張坤榮跨入金融保險領域。
根據福禧財務資料顯示,對外投資總額高達人民幣百億元以上,其主要資金來源是上海沸點投資開發公司;但離奇的是,沸點並未因此獲得更多福禧的投資股權,在案情抽絲剝繭後,才發現原來資金來源竟是上海社保基金,福禧崛起是一幅「官商勾結全息圖」。
在中央調查組「摸底」下,上海知名開發商瑞安地產、新黃浦置業、明天廣場、上海浦東銀行等全都被牽扯進案情結構中;原上海社保局局長祝均一、上海保山區長秦裕等官員相繼因涉賄遭到撤職。
由於秦裕曾任陳良宇秘書,祝均一也是上海幫要角,案情最終延燒到陳良宇,以江澤民為首的上海幫兵敗如山倒。
http://www.udn.com/2006/9/26/NEWS/WORLD/WORS2/3532937.shtml
黃浦江畔》反貪一把火… 燒得上海官場好悶
雲間子
大陸新一輪宏觀調控以行政手段為主軸,控制房價和土地供給為目標,加上高規格的反貪部隊坐鎮上海灘,各式各樣的中央督察官員到滬檢查,使得上海灘官場氣氛詭譎,迥異於歷年滬上金秋旅遊季節的歡樂氣氛。
上海灘一般小市民都睜大眼睛注視當局下一步的動作,今春以來,帶動滬市狂漲噴的「迪士尼樂園」落滬案,至今遲無音訊;而滬上各界引頸多時的法國空中巴士組裝廠70億歐元的投資案,花落天津;加上近日中共國務院給予天津的金融優惠政策,使更多上海人懷疑,上海當局的「跛腳化」或「悶鍋化」已經來臨。
中國大陸宏觀調控措施一波波登場,有如投入水中的石子,激起陣陣漣漪。隨著大陸學界和實務界發出各種異聲,調控模式是否走向多樣化,已成輿論關注焦點。但不論調控走向如何,去年宏觀調控以來,中國大陸最鬱悶的城市,可能非上海灘莫屬。
在中國打壓房價的風潮中,70個大中城市8月房屋平均售價上漲5.5個百分點,深圳漲幅居首,上海是唯一下降的城市,倒數第一。難怪上海人「發嗲」:上回(調控)是上海生病,全國吃藥;這回是全國生病,上海吃藥。
下台案 坐實馬路傳聞
這種既不想「吃藥」,又擔心「生病」的「悶鍋」之局,首先由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被免去所有職務的結局打破。這則消息證實了今年來上海官場有關陳良宇下台的傳聞,更坐實了自周正毅以來,上海官場大量介入炒作房地產和股票的「馬路消息」。
陳良宇被立案審查後,接下來各級涉案官員包括與涉案官員勾結的房地產開發商、金融主管將相應落馬,看來這是大陸反貪腐行動多年來最大尾(政治局委員)的涉案人,也是中共國家主席胡錦濤轉變治國國策最重要的「祭旗」行動。
統計顯示,房地產稅收及土地相關收入占了上海財政收入的25%。在大陸最富庶的長三角一帶幾乎如此。經歷兩輪的宏觀調控後,上海房地產狂飆的後遺症,正在顯露。
房市狂飆 後遺症顯現
影響地方財政收入甚鉅,是宏觀調控房地產市場屢屢受挫的根本原因。各地方政府在財政預算之外,以「零支付」的工業土地招商,而以暴利或官商勾結的商業土地權協定轉讓方式,累積龐大資金進行「政績工程」,升官發財,自然使大陸若干省市的經濟熱度,始終難以降溫。
儘管不少大陸學者不斷反對行政力量過度介入宏觀調控,卻有不少外國專家同情溫內閣「降溫」的行政力度。德意志銀行一份研究報告就強調,大陸經濟降溫,反腐敗的功效要比升息大上十多倍。
上海社保基金案是典型且具中國特色的案例。當上海地方官透過龐大的市民養老金投入房地產市場,其實上海灘房地產市場最大的炒房團非「政府」莫屬。
防貪腐 制度力量抬頭
大陸中央與地方財政角力,史不絕書。作為大陸最大尾「經濟諸侯」—上海灘,從根本改革財政制度著手,讓公眾監督機制進入公共資金(包括土地利益)管理,才是抑制經濟過熱,防腐反貪的制度性力量,這也是加速上海灘市場化的一股力量。
(本文作者為專業經理人,移居上海逾十年,E-mail:jos201300@sina.com)
【2006/09/26 經濟日報】
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 涉貪落馬 【2006/09/26 聯合報】 記者李春、華英惠/北京—香港連線報導
中共政壇昨日發生十年來最大震撼,位列「黨和國家領導」人之列的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被解除所有職務,由市長韓正代理市委書記一職。這代表上海幫勢力瓦解,胡錦濤決定大刀闊斧去除前朝勢力,全力布局胡系人馬。
中共中央政治局二十四日星期日召開會議,由胡錦濤親自主持,專門審議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關於陳良宇問題的「初核情況報告」,立即作出決定,免去陳良宇中共上海市委的一切職務,停止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和中央委員的職務。
在此之前,上海電氣董事長王成明、董事韓國璋、上海社保局長祝均一和上海寶山區區長秦裕等高官皆因上海社保基金弊案被「雙規」。其中秦裕曾是陳良宇秘書,也是其心腹。
二十三日晚,陳良宇還與上海市市長韓正等人一起前往上海體育場觀看上海國際田徑黃金大獎賽,這是他最後一次公開露面。
消息稱,中共中紀委書記吳官正上周專程到上海,周日上午以「約談」方式與陳良宇一同乘專機飛往北京,同日宣布對陳良宇的處分。隨即被安頓在北京遠郊,接受中紀委檢查。消息還說,祝均一、秦裕都向中紀委揭發稱,陳良宇違紀行為,和「一名國家領導人的兒子有關」。
中共領導層此時此刻果斷出手,有特別意義,一方面是中紀委的特別調查組,已搜集到對陳良宇不利的第一手證據,事實已基本清楚。相關案件的調查,雖高度保密,但以陳良宇的特殊地位,調查拖下去可能不利。
更重要的是,「十.一黃金周」後,是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的召開,上海的大案,已引起各方關注,而六中全會對明年中共十七大的籌備,事關重大。胡錦濤此時要立威,果斷出手,以為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掃雷,為中共十七大的籌備鋪路。
陳良宇問題的初步定性,按中紀委的「初核情況報告」,是「嚴重違紀」,「造成了惡劣的政治影響」。具體而言,是涉及了正在調查中的兩個上海大案」│即社保基金案和周正毅案。
周正毅案,直接涉足者,一直傳有陳良宇的弟弟陳良軍,有消息說周正毅引起爭議的上海舊區「東八塊」拆遷開發,暗中的合作者正是陳良軍。
據悉,上海市另有多名官員正在接受調查。為防涉案官員出逃,機場碼頭已有特警守衛。上海局級以上官員護照和港澳出入證已上交統一保管;副市長級及以上官員,若需出國,則要上報中紀委中組部審核。
http://www.udn.com/2006/9/26/NEWS/WORLD/WORS2/3532880.shtml
陳良宇案 還涉及一些人【特派記者華英惠/北京報導】
大陸各大媒體廣泛的報導了上海巿委書記陳良宇被中共中央免除相關職務的各項訊息,中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晨舉行記者會,中共中央紀委常委幹以勝表示,仍在繼續調查這個案子,還會涉及一些人。
他指出,有關陳良宇涉及社會保險基金挪用一案,中共將會發布進一步的消息,從中總結政務公開的教訓,提出治本的措施,防治類似的問題再發生。由於他在記者會中公開提到,「還會涉及一些人」,外界解讀這個案子將如滾雪球般愈滾愈大,涉及層面可能會再往上發展,撼動明年十七大胡錦濤與江澤民人馬的佈局。而自干以胜的談話也明顯看出,中共中央已掌握明確的證據,將適時公布整個調查的經過。
幹以勝強調,中共中央處理這個案子至今,「總的來看,效果很好」,不僅內地民眾對於反腐倡廉有著高度的贊同,即使海外的媒體也有著高度的評價,未來,中共中央會對於反腐倡廉繼續進行下去。而且不論其職位高低,都要處理到底。
今天的新華網、新京報、京華時報、二十一世紀財經報導等北京或上海的報紙主要的頭條都是中共中央調查陳良宇涉及挪用社保基金一案,大陸各界高度重視這個案件。
中共中央日前決定免除陳良宇上海市委書記、常委、委員職務,至於陳良宇所擔任的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委員的職務也被停止。中共中央並決定,由韓正代理中共上海市委書記職務。這是在六四之後,繼陳希同被免去中央政治局委員後,第二個被免去中央政治局委員的重大案例,彰顯中共肅清貪腐的決心,也牽涉明年十七大胡錦濤、江澤民人事佈局,意義極為重大。
【記者高凌雲/台北報導】
中共上海市書記陳良宇因為涉嫌貪瀆下台,立法院經常往來兩岸的泛藍人士透露,中共中央早在兩年前胡錦濤就任國家主席後,已經派出200位中紀委調查過陳良宇,當時江澤民力保陳良宇,陳良宇的去留才會拖到現在,陳良宇下台後,大陸內都盛傳可能由政協副主席劉延東接任。
這位泛藍人士說,陳良宇與副總理黃菊、副主席曾慶紅都屬於上海幫,上海幫喜歡作生意,搞東搞西,就容易出事情,牽扯貪瀆問題。兩年前,胡錦濤就任時,就已經派了200人調查陳良宇,這次更派了100人調查陳良宇。
他表示,陳良宇是黃菊安排接班上海市書記,陳良宇垮台,黃菊日子也不多了,但黃菊目前重病住院,中共暫時不會動黃菊,但拔除上海幫的情況很明顯。
他說,陳良宇曾經為了上海市的房地產價格,與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對嗆,陳良宇公開質疑溫家寶推動的宏觀調控,陳良宇認為溫家寶的作法,會讓上海房價下跌,陳良宇與中央之間的嫌隙,老早就已經開始了。
【2006/09/26 聯合晚報】
台商:中共反貪玩真的 有意讓台灣看看
特派記者華英惠/北京報導
對於中共中央明快處理陳良宇涉及社保基金一案,台商普遍認為利用這個時候彰顯中共反腐肅貪的決心,也讓正在反扁的台灣各界注意到中共這個動作。
台商認為,目前台灣正在「反扁」,話題圍繞反貪打轉,而中共明快果斷的處理社保基金違規案,讓台灣高層或民眾注意到對岸對於反貪是來真的,由於中共這次強調「不論職位多高,都要嚴肅處理」,台商認為,這有意讓台灣民眾,不論是挺扁或反扁的人士都看看中共的處理手腕。由於整個案件還在調查與發展中,由中共中央強調「不論職位多高,都要嚴肅處理」來看,會有更高層的上海幫人士被處理。
由於陳良宇是上海幫,台商認為這是胡錦濤與江澤民人馬的角力之戰,台商表示,江澤民文選上次那麼高規格的推出,就已讓外界擔心不已,畢竟江已是退隱之人,沒有必要如此高規格的出文選,而在出文選的同時,中共中央也開始調查陳良宇案,意下之意不言可喻。
台商也認為,有人認為這次動陳良宇是十七大的前哨戰,涉及派系角力之爭,但是如果陳良宇沒有違法,即使中共中央想動他,也無可奈何。前北京市副市長劉志華被調查,也是同樣的情形,貪汙動到奧運建設,給了中共中央查辦的最好理由。
【2006/09/26 聯合晚報】
反貪腐 胡錦濤揮大刀 陳良宇摘烏紗帽
記者 李春
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果斷出手,根據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的集體決定,中共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終於馬失前蹄跌下。
中共中央政治局24日召開會議,專門審議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關於陳良宇問題的「初核情況報告」,立即決定免去陳良宇中共上海市委的一切職務,停止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和中央委員的職務。昨(25)日上午,中共上海市委召開了局以上黨員領導幹部大會,宣布中共中央對陳良宇的決定。昨天中午近1時,新華社公布中共中央政治局的決定。
有消息說,陳良宇已在五天前被帶離上海,現被安頓在北京遠郊,接受中紀委的檢查。而北京方面,上周末已傳出上海大案有重大突破,陳良宇將遭難的消息。
事實上,陳良宇上星期二前,對中紀委在上海的調查還蒙在鼓里,以為可保平安。他上星期二(19日),還在上海主持了中共上海市委的常委會,在會上發表長篇講話,對上海區縣換屆的人事問題,作出指示,對中央督查組在上海督查未成年道德教育和大學生政治思想教育,發表意見。
在這天之後,上海市的工作實際已按中央指令,由市長韓正和市委副書記王安順接手。
中共領導層此時此刻果斷出手,有特別的意義,一方面是中紀委的特別調查組,已搜集到對陳良宇不利的第一手證據,事實已基本清楚。相關案件的調查,雖然高度保密,但陳良宇地位特殊,調查拖下去可能不利。
更重要的是,稍後中國大陸將步入「十.一黃金周」,然後召開中共16屆六中全會,上海的大案已引起各方關注,而六中全會對明年中共17大的籌備,事關重大。胡錦濤此時要揚威立萬,果斷出手,為中共16屆六中全會掃雷,為中共17大的籌備舖路。
陳良宇問題初步定性,按中紀委的「初核情況報告」,是「嚴重違紀」,「造成了惡劣的政治影響」。具體而言,是涉及了正在調查中的兩個上海大案。
一個大案,是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違規使用社會保障資金案。此案即名界所說「上海社保基金案」,案件主角是已先後被抓起來隔離審查的上海社保局局長祝均一,上海神密富豪「福禧投資」董事長張榮坤,以及上海大國企上海電氣董事長王成明、副總裁韓國璋。
這起案件,被認為是牽連甚廣的重大腐敗案,事緣2002年蘇州小商人張榮坤以人民幣32億元,拿下滬杭高速上海段30年收費經營權,之後張榮坤接連大手筆投資高速公路,去年6月總投資已超過人民幣百億元。張榮坤更以民營企業家身分,入股上海大國企上海電氣改制,最終出資人民幣9.6億元持有8.15%的股權,成為第二大國企的大股東。
事後證實,張榮坤的資金,主要來自上海社保資金。陳良宇心腹前上海市委和市政府副秘書長秦裕,隨後在寶山區長的職位上,被中紀委「雙規」隔離審查。而秦裕是在傳出社保資金案調查前夕,突然由陳良宇調到寶山區任區委副書記和區長。
現在中紀委搜集到的證據,已不是陳良宇包庇秦裕,縱容祝均一等人,而是直接涉及到該案,「為不法企業主謀取利益」,顯示其涉案性質更嚴重。
另一起大案,是前上海首富周正毅案。周正毅在刑滿出獄後,又被拘查,看上去是他服刑期間,受到獄方特殊關照,因而重新審查。實際上是周正毅當年案發,被特別輕判,有人不斷向北京申訴,要求重新調查。
而直接涉足周正毅案者,一直傳有陳良宇的弟弟陳良軍,有消息說周正毅引起爭議的上海舊區「東八塊」拆遷開發,暗中的合作者正是陳良軍。而中紀委的「初核情況報告」,也點明陳良宇「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親屬謀取不正當利益」。
兩起上海大案,影響大、牽涉廣,現在陳良宇被一舉拿下,案件如何發展,還會不會涉及到更多人,令人關注。中共中央政治局的決定,強調「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強領導」,是意味深長的說法。
【2006/09/26 經濟日報】
下台市委書記陳良宇 江澤民嫡系
記者林奇伯/綜合報導
中共中央昨天免去陳良宇相關職務,並由韓正代理上海市委書記。這同時宣告六十歲的陳良宇政治生命結束。
陳良宇地方資歷完整,一九四六年生,浙江寧波人,上海彭浦機械廠起家,從上海電器、市委老幹部局、黃浦區委,幹到上海市委副書記、副市長、市長、書記。
二○○二年十一月,在中共十六大,原來在中共十五屆中央委員會中僅是候補委員的陳良宇,又進入中央政治局,同時繼續出任上海市委書記一職,進入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行列。
江澤民、吳邦國、黃菊都擔任過上海市委書記,上海市委書記一職是上海幫的「培育搖籃」。
上海市被視為是胡錦濤、江澤民在地方角力中的最關鍵點,胡錦濤拿下江派嫡系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的烏紗帽,對其他地方的輸誠有「殺雞儆猴」之效。
【2006/09/26 聯合報】
韓正暫代市委書記 上海幫外圍人馬
【記者林奇伯/綜合報導】
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因社保案去職,由上海市長韓正代理市委書記一職。一般認為,韓正亦屬上海幫,但因上海長期黨政不和,加上韓正屬上海幫外圍人馬,中共中央宣布由韓正暫代,應是胡錦濤勢力「借力使力」鬥垮陳良宇的軟硬兩面手法。
韓正一九五四年生,浙江慈溪人,從上海市化工局起家,歷經市化工局團委書記、市化工專科學校黨委副書記、上海膠鞋六廠黨委書記、副廠長、上海大中華橡膠廠黨委書記、副廠長,到共青團上海市委副書記、書記、盧灣區副書記、代區長、區長,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市計委主任、黨組書記。
一九九七年後,歷任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市常委書記、常務副市長、市長,同樣地方資歷完整。韓正長期與上海台商接觸,熟悉對台事務,屬團派人馬。
韓正也是中共十四大、十五大代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
【2006/09/26 聯合報】
觀察站》逼退江人馬 胡為17大人事布局
聯合報記者林奇伯
中共六中全會將在下月召開,外界普遍認為這次會議將決定十七大人事雛形,在此關鍵時刻,上海社保基金案往上蔓延到市委書記、中央政治局委員陳良宇,上海幫元氣大傷,也等於是預告江澤民勢力將全部退出中共中央,胡錦濤提早為接班人選布局。
這次因為社保案下台的陳良宇常對胡錦濤指指點點,最「驚人之作」是在房地產宏觀調控時大罵中央,這回遭到撤職,應是胡勢力「立威」之作。
目前中央政治局常委有九人,分別為胡錦濤、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曾慶紅、黃菊、吳官正、李長春、羅幹等。一般認為,屬「江系人馬」者包括賈慶林、黃菊、曾慶紅、吳邦國。而羅幹則將屆齡退休。
外傳十七大將進行縮編,「留七」、「留五」的各種傳言早在北京政壇發酵,但江澤民「前朝勢力」是否「出局」,被視為胡錦濤權力布局的關鍵。
耐人尋味的是,社保案關鍵人物上海社保局局長祝均一是黃菊一手提拔,有關黃菊妻子余慧文、弟黃昔涉入該案的傳聞也未曾間斷,黃菊本身又罹患胰臟癌。
但以日前新華社仍大篇幅報導黃菊正常主持會議看來,社保案應不至於讓黃立即身陷囹圄,但下台已是難免。
至於上海幫另一要角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外傳妻子林幼芳涉入廈門遠華案,當初由江澤民力保才留下;但日前遠華案關鍵人物賴昌星傳出將從加拿大引渡回大陸、賈系人馬北京市副市長劉志華又因「生活腐化墮落」被免去職務,都被外界解讀為胡系鬥爭賈慶林的徵兆。
曾慶紅則在胡錦濤上台後積極配合施政,主動為胡出謀劃策,暫無下台跡象;吳邦國則因年紀太大,將「屆齡」退休,這樣一來,昔日「江派要角」對胡勢力不再具有威脅。
目前最被看好進入政治局者,包括遼寧省委書記李克強、江蘇省書記李源潮,都是「胡家班」中的接班人選,在江派勢力盡去之下,胡勢力獲得鞏固。
【2006/09/26 聯合報】
今昔對比》11年前 江在北京拉下陳希同
記者賴錦宏/台北報導
胡錦濤高舉反貪腐大旗拔掉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大大削弱上海幫實力,比十一年前江澤民以貪汙案為由整肅原北京市委陳希同,出手更為「快、狠、準」,手段更為公開、明快。
江澤民在「六四」後被鄧小平提拔為總書記,當時任總理的李鵬和北京市委書記陳希同很不服氣。李、陳兩人自認是奉鄧小平之命,鎮壓「六四」有功。待江澤民抵北京後,李、陳採取抵制態度,並派人到上海調查蒐集江澤民在上海市長和書記任內的材料。
到一九九五年,鄧小平日益病重,江澤民感到危機感急迫,因而決定抓京派的貪汙案入手。陳希同被捕後,官方偵訊都不公開,陳希同態度強硬,要求公開審判及資料公開交代。但官方沒有同意。經過妥協,縮小陳希同罪責和刑期,而且雖然是服刑但給予十分優渥的待遇,形同軟禁。
雖然同樣是以反貪為名,陳良宇和陳希同,事實上都是中共政治權力鬥爭下的犧牲品。不同的是,中共新華社強調陳良宇是袒護違法人員,有「嚴重違紀」問題,造成惡劣政治影響,這勢必使陳良宇將接受公開司法審判,而其涉入社保基金的違法事實也會公諸於世。
江澤民上任第六年,才敢動手拉下北京幫的陳希同;而胡錦濤在二○○四年正式接手中央軍委主席,才算全面接下江澤民的棒子,坐穩大位,不到三年就對上海幫的大將陳良宇開刀,可說出手既快且狠。
胡錦濤大刀直指上海幫,也凸顯胡錦濤以扎實法律證據為背景,做為整肅陳宇良依據的做法,讓上海幫無法抵賴;與江澤民先拉下王寶森再以貪汙嫁禍陳希同有所不同。經由此役,上海幫大勢已去,胡錦濤已邁入中共權力顛峰,未來強硬的「胡氏作風」將更無人能擋。
【2006/09/26 聯合報】
社保案影響 上海領頭羊地位恐保不住
記者林妙容/台北報導
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下台,他可能是大陸改革開放以來,因貪腐案下台的中共最高級官員,陳良宇去職,也代表上海過去在陸改革開放扮演的標竿角色,不能再一枝獨秀。
新華社報導,陳良宇的職務暫時由上海市委副書記、上海市長韓正代理。上海從1992年鄧小平訪問浦東後,一路快速發展,為大陸的改革開放發揮示範作用,但是近來因發展房地產的政策與中共中央不同調,使得上海與中共中央的關係轉淡,甚至遭中央點名批判。天津濱海新區不久前獲得中央青睞,並提供發展中部金融中心的各項特殊優惠政策,也因此終結了上海在大陸城市中發展獨大的歷史。
台灣民主基金會副執行長董立文指出,此案已清楚傳達中共國家主席胡錦濤全力掌權的信號,並對以上海為首的地方諸侯抵制中央政策的作法提出嚴重警訊,在經濟領域上,不許上海再是一個「水潑不進、針插不進」的獨立王國。董立文認為,上海經濟將因此受到重大影響,未來不管接班人是誰,都必須落實中央宏調政策。
銘傳大學公共事務系教授楊開煌認為,此案對上海經濟不會有立即影響,由於案子的調性在處理反貪腐,與此案直接相關的企業主或過去因官商勾結取得房地產用地、投資項目的個別產業或許會受到影響,但整體而言,上海經濟不致出現大幅變動。他指出,反而其他地方官員因此案引發的效應,將觀望一段時間,暫時不敢不執行中央定調的宏調政策。
【2006/09/26 經濟日報】
陳良宇下台 大陸網友一片叫好
記者王茂臻/台北報導
大陸民眾對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因涉弊案下台一事普遍叫好,大陸網民在新華網上留言最多的一句話是「大快人心」。許多大陸民眾昨天都收到陳良宇下台的手機短訊,一則手機簡訊寫著「兩岸都倒陳,大陸陳已經倒下,台灣陳還在硬挺」,頗能反應兩岸最近內部的政治情勢。
陳良宇下台的消息昨(25)日上午先在大陸某境外媒體報導中流傳,中午過後新華社發表新聞後,立刻成為點閱焦點。官方媒體新華網開放民眾針對陳良宇下台的評論多達60多頁,網民一面倒支持中共對陳良宇開鍘。
情緒激動的大陸民眾在網路上留言,認為上海官方貪汙腐敗已非一朝一夕,陳良宇的下台令人大快人心;另有網民認為上海官方放任房地產不合理飆漲,一般市民早就難以負擔飛漲的房價,希望陳良宇下台後上海房價的問題能獲得妥善解決。
反應較為平合理性的大陸民眾則在網路上留言認為,陳良宇下台是「雷聲大」,北京後續打擊官場腐敗的問題是否能「雨點也大」,還要觀察。
多數上網留言的網友肯定北京打老虎的決心,但也有網友認為,「科級處級領導幹部是政策的最終執行者,離國民最近,問題也不少,也最直觀。加強對這個層面的監管必須堅強力度,國民對政府的評價很多來自與他們」。留言民眾認為,大陸官場貪汙問題從上到下,不能僅辦幾個人就交差了事。
【2006/09/26 經濟日報】
陳良宇下台 台商避談敏感話題
記者陳慧敏/綜合報導
23日晚間,上海國際田徑「黃金大獎賽」會場上,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市長韓正等上海官員集體出席,這是陳良宇最後一次亮相。
不到48小時,中共中央發布停免陳良宇一切職務的訊息。
上海台商昨(25)日下午透過手機簡訊、網站msn討論,以及人際傳播傳遞了這個消息。
一位在滬的台籍律師正在學校進修,調成靜音的手機湧入大量簡訊,大家忍不住傳簡訊討論陳良宇下台的新聞。
與許多大陸媒體有交情的某位台資企業行銷經理人說,許多大陸記者的台呼都改成,「上海政情大地震」,透過msn,她收到許多不會寫在大眾傳媒的「地下情報」。
台商說,上海社保基金弊案延燒,之前就有傳聞,但是大家都沒有意料會延燒到一把手陳良宇,認為頂多只波及旗下幹部,「真是太意外了」。
台商普遍認為,縱然陳良宇下台可能牽動到上海政府的人事布局,一般企業做小生意,不會受政局人事動盪影響,不須憂慮。
不過,在大陸政治仍是敏感話題,記者越洋採訪台商的意見,大部分台商都不願意在電話中說明,深怕被監聽。大陸媒體對上海政局動盪的報導僅提供「資訊」,沒有評論。
【2006/09/26 經濟日報】
- Sep 27 Wed 2006 11:52
違規使用32億人民幣 社保案重傷上海幫 【2006/09/26 聯合報】【記者林奇伯/綜合報導】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