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部分學者及社會人士發表「反動員論」,把「操弄、動員、裂解」族群的大帽子,強戴在民進黨頭上;一時間,民進黨被說成族群對立、藍綠對決與南北對峙的罪魁禍首,實情果真如此?現在我們要來探討,到底誰裂解了台灣社會。
歷史顯示,國家或社會裂解的現象,普遍存在於世界各個角落,16世紀,殖民主義盛行,直到上世紀中葉為止,「殖民」可說是西歐殖民國家的特有產物,其涵蓋面積及人口,超過世界九成。
殖民社會造成對立
不論,殖民國是否移民到殖民地、或沒有移民,都會造成被殖民國家或社會的裂解現象,此普遍性裂解現象,乃是殖民主義者的吞噬、軍事征服與佔領,簡言之,殖民主義本身及後殖民的結果就是社會裂解。
一切的「裂解」根源於不平等,不平等乃因殖民統治者絕對權力的壟斷及資源極度分配不均,具體態度則是統治階層的歧視及族群優越感,專制體制國家有裂解現象,民主國家亦然,裂解現象俯拾皆是。
例如,菲律賓虎克黨與莫洛解放陣線的問題、印尼部分島嶼的獨立問題;而非洲黑、白種族歧視,以及種族與種族之間的權力鬥爭,發生於幸巴布威、南非聯邦等國。中南美洲同樣有社會裂解問題,「土著」與白種殖民者及混血族群問的裂解矛盾。
表面上,宗教也是裂解原因,但真正原因仍是權力及資源分配不平均,像喀什米爾問題就是1947年印度與巴基斯坦裂解為兩個國家的縮影,南北對立的蘇丹、衣索比亞和厄利垂亞的裂解。
回過頭來探討裂解台灣社會的原因,首先是兩蔣時代的殖民統治(外來政權),此裂解鴻溝既在於專制統治階層與被統治人民之間的對立,因而種下戰後中國移民與認同台灣的舊移民與原住民之間的矛盾,而權力壟斷及資源極度分配不均正是新舊住民間裂解的主因。
儘管,兩蔣殖民統治的裂解現象,隨著社會趨自由化而稍有緩和,但政治民主化並未解決此根本問題,因為社會中仍存在舊殖民時代遺緒,「國家認同」歧異最為鮮明,其次,特殊利益群體與舊統治階層普遍存在「優越感」,此呈現在「都市智識及小資產階級」對抗「農村普羅大眾」的南北分歧。目前,台灣裂解擴大原因,是六年來在野黨無止境杯葛,除執意打倒民進黨政府外,媒體反民主現象助長抹黑爆料風氣,充當司法角色,並與「反貪腐」運動聯手合作進行「倒扁」。
效法北愛回歸民主
要解決裂解現象,可效法南非、北愛爾蘭、瑞士、比利時等國,即一切回歸民主機制,反之,一切反民主之主張與訴求,只會加速並擴大裂解;民主雖是唯一消除裂解的機制,但好的政策同樣可以減少社會不公平,最重要的是,民主憲法必須與時俱進修改,甚至重新制定,才是解決不平等之根本。
作者為民進黨新潮流辦公室前總幹事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News/index.cfm?Fuseaction=Article&Sec_ID=5&ShowDate=20060926&NewsType=twapple&Loc=TP&Art_ID=2915750
- Sep 27 Wed 2006 00:24
台灣社會裂解其來有自 張維嘉 2006年9月26日蘋果日報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