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二年十二月八日至一九六三年三月三十一日,紐約發生了空前(也可能絕後)的報紙大罷工,包括紐約時報和紐約前鋒論壇報在內的七份報紙受到勞資糾紛的波及。在長達一一四天無報可看的黑暗苦悶日子裡,紐約知識分子最懷念的就是紐時和論壇報每周日的書評特刊。

一天晚上,在書店做編輯的艾普斯坦夫婦在家請詩人羅伯特.歐威爾和他的作家妻子伊麗莎白.哈威克吃飯,他們在酒酣耳熱中想到了出版書評雜誌。坐而言不如起而行,〈紐約書評〉(New Yark Review of Books)第一期於一九六三年二月一日出刊,他們邀請了名作家諾曼.梅勒、瑪麗.麥卡錫、威廉.史泰龍、詩人奧登和初出茅蘆的激進作家蘇珊.桑坦克寫書評。許多文化史家公認〈紐約書評〉第一期是美國雜誌出版史上最精彩的創刊號之一。

〈紐約書評〉在報紙罷工期間只出兩期,但在一九六三年六月,艾普斯坦夫婦和歐威爾夫婦決定辭掉工作全力投入〈紐約書評〉的出版。四十三年來,這份雜誌(一年出二十期)已成為美國最好的一本書評期刊,而且是自由主義的重鎮,不少高級知識分子不屑看紐時書評,但一定要認真細讀〈紐約書評〉。

其實〈紐約書評〉不只是書評,它是一本評論時事、外交、社會、文化、文學和藝術的綜合性雜誌。它擴大並豐富了書評的定義,而使書評變成既深且廣的文化論述。書評作者都是名家,本編不限制他們的字數、不干預他們的立場,讓他們盡情發揮。前幾年美軍在伊拉克虐待戰俘的醜聞被揭發後,〈紐約書評〉批判最力、分析也最深入。

艾普斯坦夫婦於一九八○年離婚,他們有一子一女。傑生.艾普斯坦離開書評雜誌後,一九九三和小他二十多歲的紐時記者結婚,這位女記者就是去年因洩密案坐牢八十五天、後遭紐時炒魷魚的茱迪.米勒。傑生現已八十歲,是美國出版界的大老,也是五十年代袖珍平裝本的發明人。芭芭拉離婚後曾和得過普立茲獎的專欄作家穆雷.坎布頓(Marray Kempton)同居,坎布頓於一九九七年去世。

芭芭拉.艾普斯坦(Barbara Epstein)畢業於哈佛蕾德克莉芙學院,曾在Donbleday 出版公司當編輯,當年轟動全球的猶太女孩自述躲藏納粹搜查的《少女安妮法蘭克日記》即是由芭芭拉負責編輯。創辦〈紐約書評〉後,芭芭拉變得跟以前不一樣,文化評論家艾德蒙.威爾遜曾於一九五三年在橫渡大西洋的郵輪上碰到正在度蜜月的艾普斯坦夫婦。十二年後威爾遜又在作家麗麗安.赫爾門家裡遇見芭芭拉,他說她從未看過芭芭拉「如此活潑、如此美麗、如此快樂,可見主編書評雜誌帶給她多大的樂趣。」

芭芭拉負責文學、藝術方面的組稿與核稿,另一主編羅伯特.西維斯則負責歷史、政治、科學部分。芭芭拉個子嬌小,但精力過人,經常工作到深夜,作者有事找她,她隨時都在,有人說她編雜誌就像剛進法學院就讀的新鮮人那樣認真拚命。她常寄書給作家、學者請他們寫書評,書裡總會附一張短信:「也許你對這本書有興趣」。她對作者的態度以及約稿和改稿,總是客客氣氣;她最愛請客,也最愛聽藝文界的一些馬路消息和八卦新聞。

芭芭拉很細心編雜誌,常在付印前一改再改。她非常了解評者的本行與專長,也知道他們的相關興趣。美國開國史索家艾德蒙.摩根就常收到芭芭拉寄給他與美國開國史無關的書籍,請他寫書評。摩根說他多年後才恍然大悟:「芭芭拉讓我有心靈成長的機會。」主編書評雜誌和一般雜誌不同的是,書評雜誌不僅能夠帶動讀書風氣與書評水準,更可以促進文化評論和腦力激盪,而使公共論述空間更形充實。

筆者認為當今美國最好的雜誌就是〈紐約書評〉和〈紐約客〉,這兩本雜誌的主編都是猶太人。〈紐約客〉周刊最新一期(出版日期八月二十八日)有一篇談論俄羅斯數學怪傑佩雷曼(Grigory Perelman)破解百年數學難題〈龐加萊猜想〉的長文,但一半以上內容是在述說哈佛數學大師丘成桐好權好名好鬥又忘恩(其師陳省身)的黑暗面,對丘有極多負面報導。

一生貢獻給〈紐約書評〉的芭芭拉,已於六月十六日死於肺癌,終年七十七歲。她是一個真正的知識精神者兼耕耘者,她所帶大的〈紐約書評〉已成為美國知識菁英不可或缺的糧食,芭芭拉為這本雜誌付出了生命,獲益的是廣大的讀者和美國文化。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04+112006082900079,0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