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城市人可能想著,今晚要去電影城還是要去shopping mall;蔡宜容則是丈夫陪著一對子女,在蘭陽平原的透天厝頂樓「露營」,看著滿天星斗。屋旁田地瓜果結實,深呼吸一口清淨的空氣,一家人深深感覺到與土地的緊密關係。

去年九月,這家人從台北市北投區搬離,成為宜蘭「新移民」的一分子。

原本在電視台工作的蔡宜容,離開人口兩百六十萬人的台北市,來到有蛙鳴星斗的鄉間,還圓了教舞心願。新租的透天厝一樓就是她的舞蹈教室,「要是住台北怎有可能?」用台北一半的價錢享有三倍大的居住空間。屋旁空地丈夫自種蔬果,就拿來打精力湯。

在人口不斷往都會集中的都市化遷移常態裡,正有一股「移民鄉間」的風潮正在城鄉間反向移動。隨著對生活品質的講究、競爭壓力的反思、子女教育的考量、實現夢想,許多人選擇「下鄉」。

網路連結 知識分子下鄉

寧願慢一點、靜一點、自在一點、便宜一點,「慢活」的新生活哲學,提供現代人回歸鄉居的理由基礎;網路科技的連結城鄉無時差,在家工作使人得以脫離城市;以及近年興起的民宿休閒風潮,也對知識分子下鄉過活,提供了安身立命的謀生之道。 

文字工作者「小花」去年底告別都市,遷居到花蓮吉安,電腦網路給了她遠離城市的可能。她翻譯、網站美編的接案工作照舊,許多案主甚至不知道她早就變成「鄉下人」。她身分成了自耕農,好依法能在波斯菊田中,蓋起簡單的農舍。小花說,既然一樣在家工作,為什麼不讓家建在更讓人心曠神怡的地方?「我不想住在都市鐵窗房子裡,已經很久啦。」

漁村歲月 牙醫身心安頓

在台北市開業十多年的牙醫師林克基,四年前偶然看到一紙召喚,決定走入無牙醫鄉,從台北市搬到台南縣北門鄉,每天巡迴四處漁村門診和北門鄉各學校教學童口腔保健。

從日復一日的同一診療室,到每天巡迴各村;由城市到鄉間,「晚上九點以後,漁村是一片寂靜,」醉心禪修的林克基在此找到身心安頓。「最麻煩的是吃,」他說,每天晚餐村裡唯一的麵攤子吃到膩了,只好將就吃微波食品啦。

枯木海石 何處沒有素材

如果在花蓮市街頭藝術家雲集的舊鐵道觀光夜市,看到在街頭大跳佛朗明哥舞愉己娛人的女郎,就是劉昭君。一年多前,她還是在台中市小有名氣的花藝設計師,如今是定居花蓮、領有證照的街頭藝術家,花蓮的枯木、海石都是她的創作素材。

捨棄穩定收入,卅八歲的劉昭君說她愛上花蓮的隨性,寧願在此白天投入藝術創作、教學,夜晚在街頭等待觀眾在她的小費箱裡「投下零錢花啦啦的聲音」,那不只是收入,對她而言,更是讚賞和認同。雖然常常不一定有知音,即使下雨,她仍自得地放起音樂,在雨中舞著她的一人舞曲。

抖落繁華 用薪水換悠哉

捨棄都市,擁抱鄉間,這是不少嘗過都市繁華者的新抉擇,放棄的可能是職場上的競爭快感,或是優渥的薪資與報酬,但是賺到的是優閒、夢想、或者適於孩子的優質環境。但心理調適、與家人溝通,十分重要。

曾是出版業者的郭雅聰決定離開都市,一搬家就是上山,在海拔七百公尺的台南縣東山鄉崁頭山上種咖啡。從前捧書的手,現在得兼養山豬。新生活從沒水、沒電、沒有柏油路的荒野狀態開始,幾乎棄絕都市文明。

蜥蜴小蛇 孩子們的玩伴

妻子施玲蘭帶著年幼子女上山,「山上沒有圖書館、沒有遊樂園」,妻子幾乎要抓狂。現在小孩在迷你小學就讀,蜥蜴和小蛇是玩伴,完全融入山野生活,是城市小孩沒有的生命經驗,郭雅聰覺得值得。




宜蘭人文國小三分之一學生 爸媽都是新孟母【記者 廖雅欣】【2006/07/03 聯合報】

最近幾年,宜蘭頭城這個小鎮,來了許多外縣市的「新移民」,他們都是為了孩子的教育,喜歡頭城人文國小創新的教育方式、準博物館化的設備,不惜舉家遷居。這些外來學生,至少佔了人文國小學生的三分之一,他們的父母,學校稱為「新孟母」。

李麗玲就是一例。她為了讓兩個孩子快樂成長,像孟母三遷一樣,搬了好幾次家。

第一次遷居,她和孩子由台北搬到彰化,遠離都市的競爭。今年二月,再搬到頭城,讓老大直升人文國中,老二就讀國小四年級。她因為當志工媽媽「熱心又傑出」,學校成立人文基金會後,請她擔任祕書。

頭城人文國小和冬山鄉慈心華德福國小是台灣公辦民營小學的濫觴。兩家小學是民間實現教育理念的場域,又有政府支持,創新及重視人文的教學,吸引許多知識分子家長,為孩子搬家,形成移民鄉間的特殊現象。

「我媽是『陳母三遷』」,李麗玲的老二陳立勳很正經地說。因為全家搬到宜蘭,在台北做生意的爸爸,每天得通勤,有時還得隨身帶著行李,到那裡談生意,就住在那裡。

這樣為子搬家的家長,在人文國小還不在少數。他們幫孩子尋找合適且創新的教育體制,跟著遷居。住在台北的邱麗文說,國小六年級的大女兒李潤潔,因為學業壓力大,一直不開心,讓她很不忍,去年底決定帶著兩個孩子搬家,來念人文國小。她租了靠海的一間公寓,每天過著「看海的日子」。

邱麗文常帶著孩子在田野騎腳踏車,或是頂著陽光戲水,不時看到火車從眼前開過,都是台北看不到的風景。

「當女兒主動說要成立熱門音樂社團,我是多麼驚訝!」原本不快樂的女兒變得積極自信。

周末假日,當邱麗文帶著孩子回到台北和先生相聚,看到台北都會成排的招牌,擁擠的車潮,她突然對生長了卅多年的城市,感到不習慣。

邱麗文說,她從不擔心孩子在鄉村會失去競爭力,反而要求孩子把握時光,找出自己的興趣。

「新孟母」群像中,也有爸爸。原在彰化工作的李伯峰,聽到人文國小沒有考試,不以分數判斷孩子的表現,二話不說,今年二月新學期開始,他帶著三個孩子轉學到人文國小;另有一對夫妻因為工作暫時放不下,也託了三個轉學到頭城的孩子給他照顧。李伯峰突然變成六個孩子的爸。

每天早晚,李伯峰接送六個孩子上下學,家事由大人小孩自各分配任務,經濟則由在彰化工作的妻子負擔。

李伯峰的老二李懿修喜歡宜蘭的新鮮味道,「彰化工廠多,空氣汙染」。放學後,他帶著自己養的昆蟲,和同學蹲在校園裡交流;操場上,爸爸李伯峰帶著球套陪孩子上棒球課。

「我也是來宜蘭完成自己的夢想。」李伯峰說,他給自己半年,開始重拾畫筆,找份工作或許是下一步計畫。




豫劇名伶 王海玲荷鋤農耕【記者 徐如宜】【2006/07/03 聯合報】

台上是眾人傾慕的華豔名伶,台下是荷鋤農耕的樸實村婦,豫劇皇后王海玲與夫婿劉淞浦為了一圓鄉居夢,十年前在高雄縣美濃鄉間買了塊農地。

一磚一瓦、一草一木,農舍也有模有樣起來,下一步,「淞村養生房」就要開張。

「第一年栽了玉米、第二年種了辣椒,收成時真是歡喜的差點兒掉下眼淚。」王海玲說,剛開始整地,是把車停在附近土地公廟的大榕樹下,累了就睡車上;然後有了小鐵皮屋暫時棲身;然後才有了現在這幢白牆紅瓦的家。

喜歡蒔花弄草的王海玲,在花園種了夏蓳、彩葉草、蘭花、百香果等,最愛在廊前泡茶品茗,廊前倚坐,夕陽西下,涼風徐徐。「覺得人生真是美好!」

劉淞浦、王海玲一家都好客,美濃家中經常高朋滿座。乾脆經營民宿「黃堂日照」。軍職退役的男主人「還會挑客人呢」。現在「黃堂日照」暫且收山,改為「淞村養生房」近日重新出發。

王海玲因排練、演出,長期高雄市、美濃來回跑。以前走旗楠公路,要一個多小時,十號國道通車後,節省一半時間。她說,因為開得太高興了,「通車第一個禮拜,我們就吃了三張超速罰單!」

王海玲說,田園居雖樂,可是要付出代價的。「樹木花草長的速度永遠比你想像的快!必須要不斷的整理,才有眼前的美景。」

她建議想移民鄉間的人,不要貿然投入,不妨先試住,看自己是否耐得住鄉間、並且享受平淡生活,看別人過日子是作不得準的。




畫家追求素樸 狗狗也下鄉【2006/07/03 聯合報】記者 唐復年

「我是為了他和牠們,以及過更簡單質樸的生活。」生態畫家賴吉仁醞釀已久的「移民」即將實現,「等一切安頓好了,連老爸也要一起帶過去。」

賴吉仁出生在寸土寸金的台北市區,與從事廣告業的許綺文結婚後,居住空間仍是市區小房子。成長於都市,執著於環保,夫妻倆對於鄉居生活有無限想望。

長期接觸生態,也收養了幾隻流浪狗,賴吉仁一直有個心願:能夠住在能接觸土地的地方,「至少狗兒能磨磨爪吧!」但是搬到鄉間,如何維生是首要問題。「我知名度不高,光是畫畫還是不夠生活。」賴吉仁偶爾得接案,住在台北還是方便得多。

「一切簡單、自然,這就是我追求的生活」,賴吉仁說,「包括兒子賴頫都是在家自然產下,我還想要讓他在家自學。」偶然得知宜蘭冬山鄉有所慈心華德福小學,強調自由與愛,靈性與美;夫妻認同學校教育理念及生活管理,「至少學生都吃有機素食」,決定全家移民宜蘭。





「我要住澎湖」 博士成全家公敵【2006/07/03 聯合報】記者 肇瑩如

三年前,當擁有博士學位的侯建章決定轉換人生跑道,從新竹科學園區移民外島澎湖時,竟遭妻女反對。「我們的親友都在台灣,以後怎麼聯絡?」「澎湖沒有百貨公司,去哪裡逛街?」一連串質疑讓侯建章成「全家公敵」,甚至一度鬧分居。

所幸全家的凝聚力強,在「家人不能分散」的共識下,妻子呂秀玫去年同意帶女兒來澎湖「試住」,一家人終於在澎湖團聚。當然除了溝通,還得外加甜言蜜語,「對女人說『我愛妳』,比對她講道理有用」,這場風波也證明了夫妻感情禁得起考驗,「這是移民澎湖一大收穫」。

擁有美國德州大學材料工程博士學位的侯建章,原本在新竹科學園區上班,是科技新貴。但他無法忘情年少時愛上的風浪板活動,「新貴」的生活模式容不下風浪板;他也想溢出常軌之外,過些自由隨性的生活,於是他在澎湖最東邊的葉村,以三百多萬元買下一棟法拍屋,打算就此定居澎湖。

那年,他四十一歲,決定轉換跑道,到國立澎湖科技大學任教,他看上湖西鄉龍門海域是玩風浪板的絕佳場地。

不過,侯建章的率性決定,讓太太和兩個念高中及國中的女兒無法接受。畢竟,這是個大決定,他只好以時間換取共識,妻女終於成全老爸的鄉居夢,一起享受「天天看海的日子」。

侯建章小時候就夢想能在海邊蓋一棟房子,在葉村買的這棟三層樓、建坪一百五十坪的房子,四個人住總覺得太大了,於是他興起開民宿的構想,「葉觀日樓」民宿就在夫妻倆的打造下去年落成。第一年房客小貓兩三隻,今年在網站上打廣告後,業績蒸蒸日上,現在民宿收入比當年在新竹科學園區還多,更讓侯建章堅信:「跟著夢想走,錯不了。」

在澎湖住了三年,發現澎湖不僅空氣好、美景多,人與人之間因為單純容易取得信任,讓對歷經都市爾虞我詐慘烈競爭的侯建章,又找回對人性的信心。

離開都市,想不想念?兩個女兒佳玲和愛玲說,「只要能用MSN和台灣的朋友聯絡就好」。

在澎湖已「試住」一年的呂秀玫體會良多,她認為,甘於平淡度日的人適合移民鄉間,如果只是為一時激情想遠離都市而來,反而會讓自己產生更大的調適問題,因為「度假不等於生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