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ART_ID=29362

洛陽北邙山上的古墓

2006年歲首我從西安第三次來到洛陽,正逢河南50年不遇的大雪,其間大雪紛飛,或雪花揚揚,把古都洛陽裝扮更加神奇。實際上洛陽在古時比現在溫暖得多,商周時期此地還有象,多竹。

如果說西安令人感到開疆進取、王霸雄風,洛陽則是安逸的。在地理上,它有著包容九州的胸襟,北接燕趙晉冀,西南雍梁巴蜀,南連宛葉荊湘,東近煙水吳越。它處於水陸交通中樞,為關東的經濟集散地,便於在政治、經濟上控制東南沿海及河北、山東的廣大地區。洛陽地處河南西部,北負300里巍巍邙山,南臨流不斷千年洛水,有近5000年歷史,洛陽素稱「九朝古都」。據考證,從中國的第一個王朝──夏朝開始,先後有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後梁、後唐、後晉等13個王朝在此建都。最興盛的隋唐時期,洛陽城市人口超過百萬,是當時世界上有名的繁華大都市之一。

北邙風水寶地

實際要看清幾千年的洛陽城,看看北邙山就夠了。在古都洛陽北部和黃河之間,有一條呈東西走向的低緩的山脈,它就是在中國古代文化史上有重要地位的邙山。邙山又稱北邙,為崤山餘脈,從三門峽到洛陽綿延300餘里,海拔256公尺,橫亙於洛陽之北、洛水之南,是洛陽的天然屏障。這裡一直是登高遠眺的去處。東漢梁鴻有著名的〈五噫歌〉:「涉彼北邙兮,噫!顧瞻帝京兮,噫!宮闕崔巍兮,噫!民之劬勞兮,噫!遼遼未央兮,噫!」

公元前180年,有個叫劉章的人,被漢文帝封為陽城王。劉章看中邙山是塊風水寶地,死後便埋葬在這裡。隨後,歷代洛陽權貴也都爭相到這裡築墓。邙山因正對京師洛陽,背靠滔滔黃河,地勢高闊,坡度平緩,水深土厚,是古代堪輿家盛讚的風水寶地,因而成為人們心目中理想的死後托身埋骨之所。從考古材料可知邙山的古墓葬從西周開始一直延續到宋元時期,尤以漢代、北魏兩代墓葬最多。據不完全統計,洛陽北邙僅東漢、西晉和北魏三代的皇帝陵就有30多座之多,古人以「無臥牛之地」來形容邙山古墓之多。邙山直今還有250多座古墓塚顯露塚台。由東向西,分別是東周王陵、東漢皇陵、北魏皇陵、後唐皇陵。在孟津縣白鶴鄉,邙山北坡、黃河南岸有高大土塚,古稱原陵,宋起稱為東漢光武帝陵。因為古墓多,洛陽北邙又被稱為「塚林」和古人建造的「地下文物寶庫」。

受「事死如生」的儒家思想影響,中國古代的墓葬成為人間現實生活的縮影的折射。歷代帝王陵墓規格高,場面大、內涵豐富,往往能從多個方面廣泛深刻地反映那個時代的政治、經濟、文化、風情等,具有極高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故歷來為史學家、文物考古學家和古代建築研究者所重視。

邙山是唐三彩首次發現之地

隋唐洛陽城北依邙山,南對伊闕,洛水橫貫其中,平面略呈正方形,城周長27公里,分宮城、皇城和外郭城等,城內設3市,103坊,布局狀若棋盤。唐時洛陽為東都,唐朝有六個皇帝長期寓居於此近60年,武則天執政的20多年裡,國家中央機構和王公大臣「富商巨賈均雲集於此」,也被稱為神都。

最早發現唐三彩是在清末,當時清政府在新建開封至洛陽的汴洛外鐵路工程,這個工程正穿過邙山腳下,破壞了此處的無數古蹟,而唐墓中出土的珍貴遺物中未曾一聞的唐三彩便就此問世。

「唐三彩」這個名詞在史料中沒有記載,直到民國初年北平(今北京)南琉璃廠的市面上,突然從外地流入大量這些釉色鮮豔的人物、馬駝、器皿等瓦器,以黃、綠、白色為多見,還有紅、褐、藍、紫等色,無論單彩、兩彩或多彩,都造型生動,釉彩豔麗,引起轟動。古董商私下稱其為「唐三彩」。「三」是個極數,用以形容多彩陶也甚恰當,所以這個名詞也很快為陶瓷家所接受,人們遂以「唐三彩」命名之,沿用至今。同時唐三彩也引起了羅振玉等一批學者的研究,證明這些色彩美麗的古物確為唐代遺物。

洛陽唐三彩主要用作陪葬明器,有俑像類和生活器皿類。俑像類主要有人物俑和動物俑。人物俑題材廣泛,主要有婦女、文吏俑、武士俑與天王俑、鎮墓獸等。這些俑神形兼備,以其題材刻畫出其不同的性格和特徵。貴婦則面部胖圓,肌肉豐滿,梳各式髮髻,著彩纈服裝。文官則彬彬有禮,武士則勇猛英俊,胡俑則高鼻深目,天王則怒目凶狠。這些人物俑與三彩動物、生活器皿的製作的最大的區別在是,為了增強人物形象的質感,對人物進行了一種「開相」工藝。這種工藝對人物的頭部多不施釉,僅塗以白粉;在唇和面頰上加朱紅。對眼眸、眉睫、鬍鬚、巾帽或花鈿等或用墨或彩色來描畫。這樣增強寫實效果,真實形象的再現了盛唐時期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洛陽出土了大量的唐三彩陶器,離洛陽不遠的河南鞏縣就是燒製唐三彩的故鄉。距鞏縣城約10公里的大小黃冶村,在唐代燒製以黃釉為主的三彩器,故稱黃冶(瓷)。據窯址出土標本分析,鞏縣窯三彩的特點是:?除少數紅陶胎為普通陶土燒成外,多數是比較純淨的白色高嶺土,因燒成溫度差異,呈白色或粉紅色。燒成溫度較瓷器略低,在800℃~1000℃之間,其中三彩俑的燒成溫度900℃左右,三彩器皿的燒成溫度在1000℃左右。黃冶村是發現最早燒製唐三彩窯址。

神奇的「洛陽鏟」

洛陽一帶民間有這樣的傳說「薨于蘇杭,葬於北邙」,又有詩曰:「北邙山頭少閒土,盡是洛陽人舊墓。舊墓人家歸葬多,堆若黃金無買處。」偌大的北邙山到處是墓葬,這可難為了風水先生。風水先生雖可憑三寸不爛之舌為喪家選下墓穴地塊,但他們對墓穴地下情況卻不能判定。以至送喪家靈柩下葬時,下面還有舊墓穴的墓套墓的鬧劇。這對辦喪事的人家來說,是大不吉利的事,也是非常忌諱的事。然而,這種情況卻屢屢發生。沒辦法,風水先生只好在墓穴選定以後,讓人掘地三尺看看地下情況,這也太煩人了。清嘉慶年間,北邙山金家溝裡有個馬鐵匠發明了一種馬蹄形的鐵鏟,人們叫它「搡鏟」。

「搡鏟」的外形為2寸寬字形半圓形鏟頭,高不到一尺,上端安上2公尺長的竹竿,下探時能把地下的東西不動地帶上來。這樣不斷向下鑽,就得到不同層次的土壤,經過不同地層土壤的結構、顏色、密度和包含物的分析,如果是經後人擾動過的熟土,地下可能就有墓葬。如果碰上異物,提上來一看就知地下有什麼東西。有些經驗豐富者只要鏟打下去,憑發出的聲音和手上的感覺,便可瞭解地下情況。清朝末年,洛陽一帶的盜墓賊就用這種工具來尋找北邙山上的古墓。

1950年代,政府在洛陽大規模投資建設一批重工業基地,為了不破壞地下文物,基建前要瞭解地下情況。這可急壞了洛陽市市長,如用打井那樣的鑽機,曠日持久。巧的是,從邙山來了一批搡鏟工,向市長毛遂自薦介紹了搡鏟的歷史和用途。當時前蘇聯建築專家阿列克塞耶夫露出不屑的神情。可是經洛陽鏟鑽探後得知的情況,和挖開土層結果完全一樣。阿列克塞耶夫這才大為驚訝,連聲佩服說:「哈拉少!哈拉少!(好!好!)」回國時,還特意帶走了兩把洛陽鏟。

隨著考古學在中國的興起,洛陽鏟被進一步加以改進定型,成為考古工作者的專用工具。1954年,洛陽舉辦考古鑽探訓練班,在文物考古界全面推廣了這個鑽探利器,並正式命名為「洛陽鏟」。這種工具雖然發展緩慢,但它所有的輕便、靈活、易於攜帶和適用廣泛等特點,是其他工具所沒有的。

獨一無二的古墓博物館

上世紀1950年代考古工作者配合洛陽大規模基本建設,在邙山發掘歷代墓葬1萬餘座,出土文物30餘萬件,為了既保護和利用好這些各具特色的墓葬,從中精選出各朝代最具代表性的墓葬進行搬遷、復原,集中保護並對外展示,建成了洛陽古墓博物館。這個博物館現占地150餘畝,建築面積1萬餘平方公尺,由一組仿漢代建築群和一組仿北魏建築群組成,採用現代建築材料和技術建造,規模宏大,古樸典雅。

洛陽古墓博物館,分歷代典型墓葬和北魏帝王陵墓兩大展區。歷代典型墓葬展區位於館東部,占地44畝,建築面積7600平方公尺,為一組仿漢代建築群。整個建築分為地上地下兩部分,地上建築又分為前後兩半部分。前半部分由南往北依次為漢白玉石門闕、館表、「太虛」大殿,殿內置洛陽歷代陵墓分布的砂盤,殿前左右兩側置複製的漢代大型漢白玉天祿、辟邪獸一對;殿後為玄堂,是出入地下古墓陳列室的所在;兩側是東西配殿,配殿與玄堂之間有遊廊相連。

地下部分平面呈「口」字形,四角建兩漢、魏晉、唐宋和綜合等四座大廳。廳內設置大型玻璃展櫃,按時代順序陳列歷代出土陶瓷質明器、裝飾器、各種俑類和三彩器等珍貴文物。四大廳之間有3公尺寬的通道相連,通道兩側即是搬遷復原的歷代古墓葬。截止目前已搬遷復原上自西漢、下迄北宋的歷代代表性墓葬25座,分朝代展示,走進這裡,就像是走進了中國歷史的長河。這裡有:西漢的畫像石墓、畫像空心磚墓、磚築多室壁畫墓,東漢的巨大磚室墓,魏晉的磚築多室和單室角柱斗拱墓,唐代的磚室墓、土壙墓,北宋的仿木結構圓形、方形及等邊多角形磚室壁畫雕磚墓等等,反映了中國古墓的發展史。25座墓葬總計陳列文物597件,大量器具(鐵器、瓷器、陶器、銅器)及藝術品、裝飾品,諸如兩漢、魏晉、北朝的陶俑和生活器皿,唐代的三彩,特別是西晉、北魏和唐宋的墓志,更是研究書法和補史證史的珍貴資料。豐富多彩的墓中壁畫,是洛陽古墓博物館的鮮明特點,目前共有10座壁畫墓,其中兩漢7座,曹魏1座,北宋2座。壁畫內容多為升仙、打鬼、四神、神話故事、歷史故事、天象圖和墓主人生活場面等。在繪畫技巧上,繼承並發展了戰國以來的帛畫、彩繪藝術,對後來的繪畫、石刻畫像都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北魏帝王陵墓展區位於館西部,現占地約110畝。建築面積600平方公尺,此建築為仿北魏建築風格,以北魏宣武皇帝的景陵為主體,搬遷復原清河文獻王元懌和江陽王元叉兩座貴族墓地組成的,從中我們可以系統瞭解北魏帝王陵墓的基本面貌,對北魏時期的葬俗及陵寢制度有一個比較全面的認識。

洛陽古墓博物館成為一個瞭解中國歷代古墓的一個視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guHistoryAlumni 的頭像
    FguHistoryAlumni

    佛光大學歷史學系系友會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