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台灣各大學紛紛開學,但諸多家長卻因籌措學費而煩惱。貧窮讓學生因延遲未繳學費而寫悔過書,貧窮讓一樣的二月有「貧」與「富」兩種不同心境。而在大陸,大學學費相對偏高的議題近日受到各界討論,大陸教育部副部長張保慶曾針對記者逼問學費是否過高時表示「是有點高」。


平均每位大陸大學生四年約花新台幣二十萬元,乍聽之下吃、住加學費,二十萬並不算高,但就國民所得僅一千美元的大陸而言,這樣的開銷是「相對的偏高」任教於銘傳大學新聞學系助理教授許志嘉如是說。


大陸大學生的學費一年約五千至六千人民幣(新台幣兩萬至兩萬四千元),而每位大學生每個月生活費大約六百元人民幣,住宿費用一年約一千二到一千五人民幣。總計一位大學生每年要花一萬三千四百元人民幣到一萬四千七百元人民幣,四年下來須花五萬三千六百元到五萬八千八百元人民幣,就讀於中南大學礦物加工工程三年級的厲超,說明大陸學生四年一般的開銷。


「父母幾乎花掉了自己所有的積蓄來栽培我,自己過得很辛苦很節儉,大陸大多數的家庭都是這樣的了」,中南大學土木建築學院土木工程專業四年級于雷表示大學四年的花費對一般家庭來說是不小的支出。


來自河北的雷國偉是標準的農夫子弟,目前就讀中南大學機械製作三年級,一年學費五千五百元人民幣,靠天吃飯的父母一個月賺不到四千元,於是年僅二十一歲的他卻背負著近一萬七千元人民幣的助學貸款,而認真的他驕傲地說「我申請到一年免學費,所以我只要跟政府借三年學費」。


大陸學費除了相對偏高之外,亂收學費是近年常發現的狀況,許志嘉表示尤其是中學生的「擇校費」(即為台灣學子遷戶口去其它學區就讀時需要繳費),以往學校公開收費近日遭禁止。而大學無所謂擇校費,不過巧另名目卻時有所聞,如北大入學分數若為六百分,考生可以以降低入學分數方式進入北大,條件為學費需要加倍。另外,學校為了創收,向學生收取研究費、住宿費、科學研究費、上網費等諸多名目,美其名改善設備,卻被校方稱為「小金庫」。於是對於貧窮子弟而言生活更日形困苦,需要政府助學貸款的學生也因此增加許多。

 

諾大的河北省雷國偉表示有兩千戶人家,務農的他們每年有許多子弟考上大學。「讓家裡翻身」是他們上大學的目的。由於大陸家庭普遍並不富裕,「因學致貧」是大陸近年常見的現象。大陸城鎮居民所得約九千元人民幣,農夫僅三千元左右,收入差距甚大造成些許學生無法就讀,但由於學歷很重要,務農家長一方面盼望子女考上大學,卻也因為子女考上大學後難過,「因為沒有錢嘛」許志嘉與重心常道出農村居民困苦卻竭盡所能讓子女上大學的矛盾心結。


大陸計有一千多萬學生,其中大約有兩百六十萬是貧困生,所謂貧困生指一天用不到十元人民幣的學子。就讀於中南大學資訊學院電氣工程研究所的安劍奇,便認為百分之六十至七十的學生是需要貸款的。然而助學貸款卻非每位需要的同學皆可以貸款,真正借貸成功的與需要借貸的比例差距甚大,「去年有七省份沒有任何一件借貸成功,且大多為大陸貧困之省份」許志嘉指出助學貸款並非需要的學生皆可貸款的怪異現象。


大陸政府委託銀行進行助學貸款,但是只有百分之二十的人貸款成功,許志嘉估計需要借款一百六十億才能解決貧困生就學之問題,但現只貸出去五六十億。探究此問題,許志嘉分析有兩個主要問題:家長不敢貸款及銀行不願負擔風險是主要原因。家長擔心將來若要還也還不起所以不願借貸;再來,由於大陸銀行呆帳高,助學金利息低,且有風險,所以銀行用各種方法阻撓民眾借貸,要求農民拿抵押品才能借貸,貧困的農民多因沒有抵押品而多不符合條件申請借貸。銀行擔心賺不到錢,又拿不回本,所以惡性循環造成助學金沒有發揮最大的效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