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估計,世界人口將在台北時間今天上午八時十六分突破六十五億,是一九○○年全球人口的三點五倍。

還記得一九九九年,在「全球變遷」的課堂上,我要學生密切注意:「全球人口將突破六十億大關」,曾幾何時,人們已在預測:全球人口何時超過七十億?據說是二○一二年。

人來到這世上,無論食衣住行、吃喝撒拉睡,不是消耗資源,就是製造汙染,有限的地球到底能承載多少人口負荷呢?兩個多世紀前,英國學者馬爾薩斯在「人口論」中寫到:人類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人口的壓力永遠超過地球供養人類的能力」。所幸拜十九世紀工業革命之賜,他擔心的饑荒問題,並沒有發生;又靠二十世紀農業革命之功,人類也安然來到二十一世紀。

然而,在人口指數型成長的背後,更讓人瞠目結舌的是人類耗用資源的速率,以二次戰後的一九五○年為基準,目前世界經濟的規模是當年的五倍不止,光是一九八五到一九九五這十年間的產值就等同於人類有文明以來到二次大戰的總產值。人類對自然資源的消耗正加速進行中;與一九五○年相比,海產消耗量約為當年的五倍,水量三倍、紙張量六倍、二氧化碳排放量超過四倍…。這種以幾何級數成長、每十年加倍的發展被「世界守望」組織的首席科學家布朗稱作「歷史加速」。

兩個世紀來,科技發揮了人定勝天的功能,讓芸芸眾生「永續發展」,只是這樣的榮景還能持續多久?當年的農業與工業革命固然暫時解決了人口壓力的問題,代價卻是地球生態環境的大破壞,與全球暖化的屢創溫度新高。幾個指標似乎顯示我們已接近地球資源的「大限」:全球穀物年均產量在十年前就已趑趄不前、陷於停滯,以致人均穀量逐年下滑(有更多人挨餓);海洋捕獲的魚量也在十年前趨於飽和,顯示接近海洋生態承載力的極限。去年以來,又有好幾本書預測石油資源將在五十年內告罄,人類享受便宜石油的盛宴派對已經結束。

人口暴增、歷史加速,未來已經提前來到,輕輕敲著大門;明天過後,開門望去,是死神的提領,還是自然的慈悲?剛來到世界的孩子們,小心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