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獨立報》指出,一月十六日將有一張古代地圖在北京和倫敦同時展出,這張地圖可能將證明最早發現美洲的不是哥倫布而是中國人。這張地圖是中國航海家於一四一八年繪製的並在一七六三年複製,地圖上標有北美洲和南美洲。報導說,這張地圖正讓歷史學家對十五世紀的世界歷史進行徹底的思考。
報導說,這張在一四一八年繪制的地圖,將會證明中國航海家鄭和首先發現美洲的理論,鄭和船隊曾在一四○五年至一四三五年進行遠洋航行,而哥倫布在七十一年後才發現了美洲大陸。
此外,鄭和的船隊還抵達過非洲南部的好望角,比達.伽馬早七十六年;鄭和船隊環行世界,也要比麥哲倫早了一百多年;鄭和船隊也要比詹姆斯.庫克船長早了三個多世紀抵達澳大利亞。
《獨立報》說,這個非凡的世界航海修正史表明,中國人已率先發現了這個世界的真正範圍,但卻沒像歐洲人那樣去佔領殖民這些新大陸,相反,中國卻從外部世界撤回到一個長期的自我封閉世界。
報導說,英國《經濟學人》雜誌也將刊登這份中國古代地圖副本以及一個有趣的歷史理論,這個理論一旦得到證實,就能證明發現美洲大陸的是中國的航海家鄭和,而不是哥倫布。《經濟學人》說,正如許多學生所知,哥倫布於一四九二年發現新大陸。但是,這份日期為一四一八年的地圖或許可以證明,鄭和可能在一四一八年曾經航海到過美洲。
《經濟學人》說,這份地圖的副本將於一月十六日在北京和位於倫敦格林威治的國家海洋博物館向全世界展示。這份副本是中國知名商業律師、地圖和繪畫收藏家劉剛在二○○一年以大約五百美元的價格從一個上海小商人手上購買的。
曾效力英國皇家海軍二十七年,並花了十四年時間研究鄭和的專家孟席斯在二○○五年年底看了劉剛所收藏的地圖,並認為它是到目前為止他所見到的最全面的地圖。孟席斯說,這位北京律師拿給他的地圖是迄今世界上第一個顯示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地圖,進一步說明中國人是最早去過大洋洲的人,也就是說,大洋洲土著毛利人有中國人的血統。
孟席斯說,這張地圖正在等待英國劍橋大學和紐西蘭瓦加圖大學的同位素測定,結果將於一月十七日公布。



2006.01.18  中國時報
地圖真偽未定 鄭和發現美洲?學者質疑
朱建陵/北京十七日電

一幅據稱作於清朝乾隆年間的古地圖《天下全輿總圖》,日前由其擁有者,北京商務律師劉剛正式對外公開。劉剛稱此圖的出現,足以證明最早發現美洲新大陸的是中國人鄭和,比哥倫布早了七十年,但該圖的真偽性及劉剛的觀點,並不獲大陸學者的認同。該地圖是否真是乾隆年間製作,將於下月公布鑑定結果。
除了本業律師,劉剛還是中國古地圖蒐集愛好者。他表示,該圖是他二○○一年無意間在上海以四千元人民幣向一個小商販購得。根據該圖文字說明,這幅《天下全輿總圖》是乾隆年間一個名叫莫易仝的人模仿《明永樂十六年天下諸番識貢圖》而作。
天下全輿總圖 仿自1418年原作?
在一四九二年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之前,該據稱模仿自一四一八年原作的地圖,不僅已經明顯繪出美洲大陸,甚至澳洲、非洲、北極、南極、格陵蘭島等,但都已呈現出大致輪廓。據此,劉剛認為,曾於一四○五年至一四三三年間七下西洋的鄭和,不但在一四一八年前已發現美洲大陸,並已完成環球航行的壯舉。
當劉剛在北京正式公布地圖前,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已經做了報導,但該報導立即引起許多大陸學者的質疑。大陸鄭和研究學者毛佩崎認為,在這幅地圖左下角寫的「明永樂十六年天下諸番識貢圖」的「識貢」兩字,就足以證明這地圖是偽造的。他說,正確說法應該是「職貢」而不是「識貢」。據稱,所謂「職貢圖」,是外國及中國境內少數民族向中國皇帝進貢的紀實地圖,而此圖是呈現給皇帝的,不可能出現這種常識性的錯誤。
出現上帝、景教詞彙 與史不符
浙江的利瑪竇地圖研究專家龔纓晏也表示,《天下全輿總圖》仿製的根本不會是鄭和時代所知的世界地圖,而是十七世紀起於歐洲繪製的世界地圖。他說,地圖注釋中提到「上帝」、「景教」兩個詞彙都不可能出現於「明永樂十六年」。
龔纓晏說,在中國,「上帝」這個詞彙一直到十六世紀末西方基督教傳入中國,才與「God」聯繫起來,一四一八年時不可能將此兩者等同起來;此外,中國是在唐朝時期將基督教翻譯成「景教」,其間很長時間沒有使用這詞彙,直到一六二五年之後才又再採用,因此「景教」這個詞彙不太可能出現在一四一八年。
該圖正交由鑑定機構鑑定,結果預計下月公布。但已有大陸學者表示,即使該圖證明為清朝乾隆年間繪製,首先不能證明該圖模仿的真是一四一八年的《明永樂十六年天下諸番識貢圖》;其次,即使真是模仿自一四一八年地圖,也不能證明是鄭和發現了新大陸,因為當年中國航海知識和地圖,更多的是源於阿拉伯。
此外,另有大陸評論者認為,此時爭論是否中國人首先發現美洲新大陸並沒有意義,因為哥倫布發現得晚,但卻使西方因此強大,中國即使最早發現,實際上沒有得到任何實惠,只是一種民族主義的徒然張揚。



新大陸 鄭和發現的?

【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
哥倫布在1492年發現新大陸,但下周將在中國大陸和英國展出的一幅古航海圖副本,卻可能證明中國航海家鄭和早在1418年以前就發現美洲和澳洲,比哥倫布早了70多年。
最新一期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報導,這幅以1418年鄭和航海圖為範本臨摹、於1763年繪製而成的地圖,名為「天下全輿總圖」,和古籍中的鄭和下西洋的說法相當吻合。
鄭和於1405至1435年間率領船隊七度下西洋,他曾到過東南亞和印度的說法廣被接受,但是否曾航至美洲則有爭議。如果證明鄭和在1418年之前就到過美洲,航海和世界史均將改寫,因為哥倫布發現新大陸(1492年)、狄亞士發現好望角(1488年)、麥哲倫1519年出發環航世界,年代都在鄭和之後。
報導指出,航海圖清楚顯示非洲、歐洲和美洲的位置,對地球大部分地區的經緯度作出可靠估算,並認知地球是圓的。而且圖中文字對各洲原住民的描述相當正確,例如描述美洲西岸土著:「此處土人膚黑且紅,羽飾頭、腰之際」,描述澳洲土著:「此處土著膚亦黑,赤身露體,腰懸骨頭。」
圖中也有許多明顯錯誤,包括把加州描繪成島嶼、卻不見不列顛群島蹤跡,紅海和地中海的距離比實際大了十倍,澳洲的位置也錯了。
北京定16日展出這幅有243年歷史的地圖的副本,英國國家航海博物館將於次日展出。原件則在紐西蘭懷卡托大學鑑定繪製日期,下月將有結果。
這幅地圖是中國著名律師劉剛(Liu Gang,音譯)於2001年從上海商人手中購入,只花了500美元,他曾請多名家鑑定均無定論。後來讀到2003年出版的暢銷書「1421年:中國發現世界」(1421:The Year China Discovered the World ),作者英國退役皇家海軍軍官孟席斯認為,鄭和早在歐洲航海家之前就已環航世界。劉剛因此深信,自己手中掌握的航海圖是鄭和早期航行的遺蹟。
不過,懷疑論者認為,即使證明這幅1763年地圖的年份,也無法證明是真的按照鄭和航海圖臨摹。

【2006/01/14 聯合晚報】



有圖為證 鄭和最早發現美洲?

【編譯呂理甡/綜合十四日外電報導】
世人公認,歐洲航海家哥倫布在一四九二年發現新大陸,但也有人說,明朝三寶太監鄭和早在哥倫布之前七十多年就發現美洲,下周在北京和倫敦展出的一幅中國古代世界地圖摹本可能支持這種理論。
地圖摹本註記 吻合古籍
這張「天下全輿總圖」繪於一七六三年,是臨摹一四一八年中國繪製的世界地圖,上面的註記和一四一八年左右一本中國古籍中有關鄭和下西洋的記載極為吻合。
中國大陸著名商務律師劉剛二○○一年花了約五百美元(台幣一萬六千元)從上海一名書商手中購得這張輿圖。喜歡蒐集地圖、繪畫的劉剛說,他知道這張輿圖頗具意義,但懷疑可能是假貨,後經五位老經驗的收藏家鑑定,輿圖至少有一百年歷史。
劉剛不確知輿圖的重要性,求教中國古代史專家,但沒有肯定答覆。去年秋天,他讀了英國作家孟席斯二○○三年的暢銷書「一四二一年:中國發現世界」,頓有所悟。
出身英國皇家海軍的孟席斯在書中斷言,鄭和早在歐洲航海家發現新世界之前已環遊世界,強調鄭和在一四二一年到過古巴和羅德島。這個說法使劉剛相信,他的輿圖是鄭和下西洋的遺蹟。 
圖中可立刻看出非洲、歐洲、美洲,並顯示尼羅河有兩個源頭。但不正確之處也很明顯:把加州繪成島嶼,又少了英倫三島。紅海與地中海的距離比實際大了十倍。澳洲位置也錯了。
圖上註記以清晰可辨的中文書寫。關於美洲西海岸,輿圖寫著:「此區土人膚色黑紅,頭腰以鳥羽圍飾」。描述澳洲時寫道:「土著膚色亦黑,均赤身露體,腰懸骨頭。」
輿圖何時臨摹 下月分曉
但正是輿圖明顯精確,批評孟席斯理論的人士可能據以質疑一四一八年原圖是否真品。孟席斯及其支持者自然也亟於證實摹本並非偽造,而是忠實呈現一四一八年原圖風貌。若能如此,即可證明他們的理論:中國人確實早在一四二一年之前發現美洲。  
摹本原件正在紐西蘭懷卡托大學鑑定繪製日期,下月會有結果。但專家認為,即使證明摹本繪製日期不假,也無法證明什麼。
五位古代輿圖專家指出,一四一八年的原圖是拼湊中國當時可找到的早期航海圖資料而成,他們相信圖是真的。
天下全輿總圖 經緯準確
「天下全輿總圖」對世界大部分地區經緯度的估計相當正確。加州州立大學的柯里布斯表示,幾乎可以肯定地說,中國人在鄭和下西洋之前就已知道經度,他們一定假設地球是圓的。
鄭和在一四○五到一四三五年間率船隊七下西洋,他到過東南亞和印度的說法廣獲接受,但是否到過美洲則有爭論。如證明鄭和在一四一八年之前到過美洲,航海史和世界史均將改寫,因哥倫布在一四九二年才發現新大陸,狄亞士在一四八八年發現好望角,麥哲倫一五一九年出發環航世界,都在鄭和之後。
孟席斯現在相信劉剛這張輿圖可提供新證據,證明鄭和在一四一五到一四一八年那次航行時首次抵達美洲。

【2006/01/15 聯合報】



天下全輿圖 真的嗎?

陳文祥/研究生(北縣瑞芳)

日昨報載,一幅繪於一七六三年之「天下全輿總圖」,據說乃臨摹一四一八年中國繪製之世界地圖。因為此圖的發現,有人因此主張最早發現美洲的人應為鄭和而非哥倫布。本人對鄭和是否到過美洲並無研究,在此只略談此圖真偽問題。
我國自西周產生華夏意識以來,從未有過類似於近代以主權獨立、各國平等為基礎之國家觀念,念茲在茲乃「天下」而非「國家」。
中國以天朝上國自居,處於道德秩序之頂點,以他國接受教化的程度區分親疏遠近。與他國之關係乃上對下、兄對弟、君對臣、師對徒,未嘗有國家平等之概念。
是以我國於清末以前所繪之地圖,有兩大特徵:一為中國奇大無比,佔據地圖十有七八,境外數十國只居剩下之一二。二為中國處世界之中,東、南為海,他國處西、北。
我國傳統之天下觀念持續至清朝方因西學東漸而予民族自信心同時殞落,察清末之史料,可知當地圓說初播我國之時,傳統士大夫極力抗拒,疑難、嘲諷之言不絕。因此,本人認為以明朝地理知識之有限,復加傳統天下觀之制約,當時不可能有此贊同地圓說以及萬國平等之地圖產生。

【2006/01/18 聯合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