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第一例暫定古蹟案已誕生!因施工中的台北捷運途經而面臨存廢關卡的新莊樂生療養院,日前先後經文建會及桃園縣政府暫定為古蹟。依據新版文資法,此舉將使樂生院贏得半年到一年的緩衝期。

跨越台北及桃園兩縣的樂生院,約有三分之一座落桃園、三分之二在北縣,由於捷運新莊縣將機廠選定在樂生院內,過去兩年來引發經濟發展與文化保存相抗衡的案例,由大學生、研究生等組成的青年樂生聯盟及樂生院病友不斷爭取保存樂生,首獲桃園縣文化局回應,日前暫定轄區內的「樂生靈骨塔」及「喜一社」為古蹟。

由於台北縣政府一直無積極作為,文建會隨後也在本月6日召集「暫定古蹟處理小組」,赴樂生院現場勘察,前天正式暫定樂生院區「東以天主教堂東側山溝、西至桃園縣界、南至王字型行政大樓南面前道路、北達R、O、W線北山溝聚落」為古蹟,近乎全區保存。文建會主秘施國隆說,該會在核定此案後已正式發文給台北縣政府,請地方主管機關依法進行古蹟審查程序。施國隆強調,此案最終仍得回歸正常的古蹟指定程序,方具實質效應。

建於日據時期的樂生療養院,是台灣第一所、也是唯一由官方創辦的漢生(痲瘋)病院,被視為象徵台灣近代公衛史的「活古蹟」,至今仍有近300位院民生活其中,平均年齡74歲。院內老樹參天,完整保有多棟仿哥德式建築,以及50餘棟ㄇ字型房舍。在樂生院引發文化資產及人權等多重爭議後,行政院於93年底委託台灣大學教授劉可強研擬樂生院拆遷的替代方案。依劉可強與捷運局提出的5、6個替代方案評估,局部保留樂生療養院的代價最少需4、5億元,若全區保留則需60億台幣,新莊線並有可能延後一兩年通車。

劉可強教授強調,樂生院的議題應該放入未來北、北、桃三縣市整體都會區規畫來思考,政府應該以一個擁有豐富文化生態、具備良好生活、休閒品質、照顧弱勢者的永續都會區,取代捷運沿線清一色的水泥森林。

一直對文建會等頗多鞭策的青年樂生聯盟,昨天肯定文建會及桃園縣文化局的表現,而反對地方民代從工程延宕、增加施工經費等角度看待此案。該聯盟強調,只要政府願意變更捷運工程設計,便可達到人權、歷史、社區發展與環保四贏,保留新莊迴龍一帶原始森林景觀及良好自然生態,使捷運及樂生院共構共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