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進入上海「孟母堂」私塾,只見二十幾位孩童在老師鋼琴伴奏下吟唱李叔同的《送別》,見到記者來訪,孩童以中英文大聲說歡迎詞。這是目前中國大陸結合傳統文化與西方現代教育最新潮的私塾,這裏的孩童全部以休學名義到此就讀,其中包括一對來自台灣的小姊弟。

「孟母堂」位於上海近郊松江區一座占地三百平方公尺的別墅建築內,大廳內擺著孔子畫像及「孟母堂」校徽。客廳有《論語》、《資治通鑒》、《老子》,以及英文版的《仲夏夜之夢》等中外經典。大廳內的小提琴、鋼琴及中國古琴也是教學器材。

琴棋書畫基本功 還要學莎士比亞

「孟母堂」的創辦人呂麗委說,背誦國學只是基本課程,中小學的基礎教育也是私塾學生必須研習的。此外,學生還要學習琴棋書畫及莎士比亞的《仲夏夜之夢》、《十四行詩》等英文經典。

談到創辦動機,師範學院畢業的福建人呂麗委說,小時候,祖母總讓她背中國經典,到上小學後,無論演講或作文都比同學優秀,讓她體會中國傳統經典的寶貴。

一九九八年,呂麗委在廈門聽了台灣人王財貴的宣講讀經教育,認為自己多年所尋找的有了明確方向。呂麗委說,「王財貴是我的啟蒙老師」。

二○○四年,呂麗委和先生及二歲女孩搬到上海,「孟母堂」開始萌芽。她說,最初只教自己女兒及親友小孩,後來通過家長口耳相傳,陸續增加到十個學生。去年成立「孟母堂」,至今己有二十多個學生,年齡從四歲到十三歲。呂麗委說,預計學生還要增加,但此前必須解決房子問題,否則空間太小對小孩不好。目前學生居住上學的別墅還是向朋友廉價租來的。

由傳統經學出發 培養品德是目的

呂麗委說,成立「孟母堂」最大目的,不在於教導學生應付升學考試,來此就讀的學生也不是要走高考(大學考試)之路。私塾是從中國傳統經學出發,從小培養孩子學習能力,完善個人修養及品德。

由於不以升學為目的,「孟母堂」的孩童有更多學習空間,接觸中國傳統與現代文化。而這裏的老師多半是退休的名師。

教導學童吟唱「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的老師應娟,是上海音樂學院畢業的國家一級演員。教小提琴的是日本老師青木好隆,教圍棋的則是上海棋院棋士候先生。七十多歲鄭老師是帶奧林匹克數學班上海名師。英文由呂麗委擔任,她是英國莎士比亞學會會員。

私塾教育全天化 孩子一律住宿制

記者問幾位孩童喜歡私塾嗎?學生們異口同聲說,「這裏很好玩,讀書一點也不辛苦」。一位孩童書桌上的課表寫著:六點起床,晨跑,讀十五分鐘《子弟規》;七點吃早飯,打掃衛生;八點到十點讀背《孟子》,做十五分鐘瑜伽;十點半到十二點讀《英文名著選》;中午休息兩個小時。

下午的課程和上午類似,五點半下課。晚上主要是寫日記、讀棋譜,看有益身心的電視劇,包括科教片或《大長今》、《三國演義》等連續劇。

來自台南的許小妹今年十歲,她和四歲的弟弟也在「孟母堂」就讀。許小妹說,今年八月來到私塾,周末才和在上海經商父母相聚,平時在私塾吃住都很好,沒有感覺不適應之處。

和台灣一水之隔的福建人呂麗委當年聽了台灣人演講而開辦「孟母堂」,今天台商子女來到中國私塾就讀,這過程既反映時代演變,也訴說世間難料的因緣際會。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forprint/0,4066,110505+112006121600073,00.html



2006.12.16  中國時報 孟母堂 驚險闖過教育關卡 徐尚禮/上海報導

「孟母堂」雖然開創了中國私人興學之風,卻挑戰大陸傳統義務教育的政策及內容,「孟母堂」一路走來風風雨雨,今天總算雨過天晴。

去年「孟母堂」成立後,因大陸媒體曝光,今年七月間,上海市松江區教育局質詢,隨後發通知指「孟母堂」屬非法教育機構,從事的是非法教育,應停止非法行為。當局下令後,上海媒體不願多事,曾經成為新聞熱點的上海私塾好像真被下令關門了。

呂麗委的先生周應之是溫州人。有著溫州人精明強幹精神。他說,二十多個學生在這上課說明事情已經解決。他說,最近北京教育部新聞發言人談話顯示,中國應鼓勵私人興學,為私塾開創生機。而「孟母堂」和松江教育人員溝通後已達成協議,也就是「孟母堂」雖名為私塾,實為私人寄養學校,到此就讀的學生家長應向教育局備妥家長聲明,辦理休學手續。

事實上,孟母堂之前,湖南婁底、廈門、廣州等地已有全日制私塾。只是無論規模及教學內容,以及和教育當局抗爭情況都未如「孟母堂」鬧得這麼大。周應之說,他們曾請來台灣前立委謝啟大為私塾存活講話,還在電視舉行過辯論會。

「孟母堂」一年收費要二到三萬元人民幣,和大陸一般中小學比較,算是貴族教育。但周應之說,其實不能說是貴族教育,應該說是菁英教育。他說,以目前上海中小學生放學後多半補課(習),加上到英文班、才藝班上課等費用,如果再算上食宿費,一年費用也相差無幾。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forprint/0,4066,110505+112006121600074,0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