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與教育部推動的「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審議結果,顯示台灣高等教育資源的分配,繼續向自然科學傾斜。在粥少僧眾的台灣人文與社會科學,還不知道要繼續營養不良幾年?

這次五年五百億高教特別預算的分配,除了政大之外,其他分配到的大學都非以人文社會科學領域見長。即便是綜合性最強的台大、成大,也一向被視為理工大學。而政大分配到的預算,僅佔全部預算的百分之三。這樣的資源分配結構,延續了台灣高教資源偏向理工的狹隘思考。人文社會與理工領域資源分配的不平衡現象,已經存在很久。也許我們可以說理工需要的設備,本來就比人文社會科學多而且昂貴。所以我們看到國科會的專題研究經費分配,理工領域約為人文社會領域的七至八倍;可是理工與人文資源的失衡卻是多方面的。

例如:根據教育部統計,台灣大專院校的教師人數,人文社會科學與理工領域,差不多是各半。可是教育部學術獎每年有十個名額上下,理工分配七、八人,人文僅一、二人;教育部國家講座,每年十個名額,也是理工七、八人,人文二、三人。台灣人文社會科學人才不如理工人才嗎?我們找不到什麼證據。我們也沒什麼邏輯可以支持理工科人才應該得到更多的獎勵。唯一可以解釋的,是政策引導了資源分配的失衡。

台灣要把一、二所大學推向世界一百大的企圖,這其中重理工輕人文的味道就更濃厚了。評選候選學校的重要指標之一是「國際學術期刊論文發表數」。因為教育部幾年來老是重視這個數字,以及過去曾經把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很莫名其妙地擺在一起評比,這竟成為論斷各大學研究作得好壞的一個主要依據,卻完全不顧中文發表的專書、文章,還有為政府公部門執行的各種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政策研究。這樣的單一指標,正是典型的理工思考,是不夠多元,不夠周詳的。其結果卻常被用來為失衡的資源分配,提供合理辯護的依據。

爭取進入世界大學的百大之列,當然是該努力以赴的事。可是我們也要看看百大的指標是什麼?近年來在台灣常被引用的世界百大統計,是來自上海交通大學。他們用的指標除了前述的國際學術期刊論文發表數(又是莫名其妙的人文加理工)外,還有校友中得諾貝爾獎人數,學校教師研究人員中諾貝爾獎得獎人數,……等,這也是理工思考。

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注意到,在其他的統計裡(例如《倫敦泰晤士報》發表的排名),世界百大不乏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的大學,例如耶魯大學、倫敦政經學院等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的大學,也都名列前茅。主要原因在於:他們採用了比較多元的指標。如果是這樣,為什麼我們不能也培養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的大學,爭取世界百大呢?

爭取世界百大之餘,更不能忘記:大學的目的什麼?一般大學重要的教育目標之一,應該是為國家社會培養「好」公民。頂尖大學更除了培養好公民之外,還肩負培養各領域領導人才的重責。我國各大學中,比較頂尖的人文社會科學系所,為國家政府、民間企業、非營利團體以及學術界,培養了絕不少於理工領域的領導菁英。這樣的表現,是需要教育部以政策領導資源分配,來予以支持、灌溉的。

(作者為政治大學研發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