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zisi.net/htm/ztzl/zgsxs/2007-08-17-35578.htm

近年来,史学界对21世纪的中国史学出现了各种思考,如从整体观察,当然可视为当前史学界学术水平的集体反映。就具体而言,“21世纪中国史学”一词的认知与提法还有可以讨论的空间,本文就此提出几点个人的看法,野人献曝,目的不在褒贬,而是希望能发挥一些澄清的作用。

关于21世纪的中国史学,我想从四方面来谈:(1)语意上的认知,(2)史学史的认知,(3)21世纪应有的史学史观点,(4)21世纪中国史学的展望。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zisi.net/htm/ztzl/zgsxs/2007-08-17-35579.htm

1

回顾中国史学的历史进程,应从三个方面分别考察:一、中国的历史编纂学史;二、中国的历史观念史;三、中外史学交往史。然而,首先需要对中国的历史编纂学传统进行再研究。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zisi.net/htm/xzwj/wjlwj/2007-08-05-35571.htm

摘要:在清代,史馆、幕府和私家这三类修史形式一直是并存发展的。在治史范围和思想倾向上,三者有明显差异,史馆基本上垄断了国史和当代史的纂修,幕府修史的范围则随着政治环境和幕主个人兴趣的变化而变化,私家修史对社会变迁特别敏感,其研究范围往往最能体现时代特点。同时,这三类修史形式又因为幕主的政治身份和学人们的流动而发生联系,从而使不同的史学思想、修史理念在之间传播、交流。在具体的修史活动中,三者一直处在互动状态,史馆修史或刺激、或打压幕府、私家的修史活动,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着幕府、私家修史的盛衰消长,而幕府、私家修史在某种程度上也迫使官方不断调整修史政策,以适应社会的变化。

关键词:清代;史馆修史;幕府修史;私家修史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勘新莊機廠鄰房毀損報導,古蹟保存不樂觀!

還沒看現場照片前,容我先說明。圖為低調專業人士提供,大謝,點下可見大圖。

圖左,舊址為五雲舍、一百號、台南舍,現址建物已全拆除,有砂石車等進出。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理解樂生案入門影片--公視【樂生風暴】與華視新聞雜誌【樂生.愛生】線上播放網站

樂生案眾怒民怨,黃龍德院長八大罪狀,侵權、欺騙、圖利,涉案層級決不僅止於黃龍德一人,應立即檢調查明真象!(民83年)行政院承諾「先建後拆、就近安置」,但黃龍德上任後全面推翻,(民91年「先拆未建迫)遷病友及家屬」,(民91年~至今)63億拆遷補償金下落不清。帳策至今不敢公佈,應請檢調!並挪用舊院區修繕費,改變低層簡建築設計,未告知院民即轉蓋9層新大樓,(民94年) 扣壓院民補償金,再威迫利誘搬遷;(民91~94年) 苛扣院民「每月4950元生活補助金」;(民91~94年) 黃院長一心想當迴龍地區院長,據聞年終獎金近千萬,有圖利自己嫌疑;(民92~95年) 樂生一百戶、台南舍地區未用先拆,砂石業者天天進入挖砂洗砂。民國96年4月14日,黃院長違背上意想拆掉樂生院,為什麼?:

●罪狀1、民國96年4月14日,黃院長違背上意想拆掉樂生院,為什麼?:4/12蘇院長向民間道歉,表示決心保留樂生,4/13蘇院長再次前往樂生,向院民道歉並強調決心保留。4/14新聞報導,樂生新大樓院民前往縣府表示希望拆了樂生成就大眾捷運。據調查前往縣府的院民,是由樂生院長要求,楊小評,林正義還有鄭淑梅事三位指導員先做好「我們不要當新莊捷運延蕩罪人」的牌子,把12位大樓院民帶到北縣府,像囚犯一樣掛上牌子。黃院長顯然違背上意,是蘇院長說一套做一套,還是黃院長與地方民代勾結「蠱動民怨要拆樂生」顯然是有不法情事,怕被挖出來!陷蘇院長於不義。應請檢調!(有照片為證)。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內容簡介

歐洲,最初不是「一個」歐洲。
地理教科書上的「歐洲」其實與歷史上的「歐洲」相去萬里。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世紀前半期歷史學家,兼具“部聘教授”與“中央研究院院士”兩項榮譽的,除陳寅恪外,唯柳詒徵一人。[1]《國史要義》則是“先生文史學之晚年定論。”

《國史要義》的寫作,緣起於抗戰內遷時期中央大學研究院“教授進修課程”的講授[2]。因為聽講者的特殊身份,柳先生放棄在名作《中國文化史》裡展示過的敘事之長,集數十年積累,匠心獨運,改用“十論”(史原、史權、史統、史聯、史德、史識、史義、史例、史術、史化),完成了對中國史學精義的深度闡釋,被譽為超越《史通》、《文史通義》的現代“命世奇作”。[3]。

全書將博學周瞻的優勢發揮至極點,歷溯二千年史書源流,遍收諸子百家名論,既有史學起源、演進方面史蹟的梳理,也不乏經史義理與史書編纂的精彩點評。獨創的以經證史,以史證經,有似江魚回游,從容而瀟灑。凡用以論證的史料,看似信手拈來,實為經久歷煉所致,貴如披沙瀝金。最難得的是,全書“博而能約,密而不碎”(熊十力語),有一種通貫的精神活潑潑地跳躍著。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http://www.zisi.net/htm/ztzl/zgsxs/2007-07-12-35561.htm
轉載自智識學術網

[内容提要]抗战时期的史学是这一时期文化抗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术界对文学艺术领域的文化抗战研究颇多,成果硕然,但对史学界文化抗战方面的研究则相对薄弱。田亮博士的《抗战时期史学研究》一书,以民族主义或爱国主义为切入点对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各家各派的史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察和梳理,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缺憾和不足。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自苦勞論壇

  這幾年樂生保留運動所提出的各種方案中,最符合院民需求、古蹟保存的提案,莫過於將新莊線延伸至桃園或樹林,讓機廠遷移。可是這個方案,也因為耗資、耗時龐大,從沒有一個行政首長敢稟於人權,強力推銷這個方案。但經過調查,我們卻發現一個殘忍的事實,就是前行政院長蘇貞昌,在其北縣縣長任內,即為了土城頂埔高科技園區內鴻海等大廠的交通需求,不顧經費開銷,開出捷運板南線由永寧站延伸一站至頂埔的支票,並且在其擔任行政院長期間迅速核定。

  樂生人權慢慢磨,科技大老闆就衝衝衝,現在樂生院區依舊面臨開腸破肚的危機,回顧過往樂生院抗爭的歷史,台灣社會的不公平及不正義,至今尤烈。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樂生大事紀要(doc)
http://www.pcc.gov.tw/PCCWeb2//upload/files/107/loshengrecord.doc
◆ 960325吳主任委員澤成訪查「台北捷運新莊線新莊機廠與樂生療養院保存方案」(doc)
http://www.pcc.gov.tw/PCCWeb2//upload/files/107/losheng960325.doc
◆ 960327「台北捷運新莊線新莊機廠與樂生療養院保存方案」會議紀錄 (doc)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關於樂生保存與替代方案,已經有包括桃園、萬大線機廠的可行性說明。也有捷運局承認分段通車不會延誤的報導(見下面轉錄文)。那麼,有什麼原因,是必須採取替代方案,不能在樂生院?原因很簡單:樂生院的山坡地,有地下水以及地層滑動的危機,不只危及樂生院保存,更極可能危及捷運機廠與車站的安全。2003年台南舍因挖溝動工失誤導致院民臨時搬遷,甚而造成院民不適應新環境的傷亡,其原因已經由蕭仲光技師於2005年的實地探測中證實,並於2006年提出論文表示質疑。然而政府公部門單位的不肯承認選址錯誤,並在會議中踢皮球的作為,讓人嘆為觀止。如果,政府仍重視公共工程的安全,應該立即重新檢討目前在樂生院的各種安全評估是否合宜,並考慮將機廠遷址至萬大線機廠,或規劃桃園線龜山機廠,以避免未來可能的安全問題造成重大建設損失。

延伸閱讀:
要怎麼理解台北市政府捷運局在樂生案子中的態度(1)
要怎麼理解台北市政府捷運局在樂生案子中的態度(2)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http://tangsong.blog.hexun.com/7406671_d.html

  研究歷史,貴有創見。在近代中國新史學發展過程中,日本史學家內藤湖南(1866-1934)在上個世紀初提出的唐宋時代觀,無疑是一項富有創見的發明。

  內藤湖南先生治學,志趣博大,在日本史和中國史方面成就精深。他通過統覽中國歷史的全局、考察中國歷史的潛運默移、疏理三千年來中國的紛繁史實,著重舉出了唐代和宋代的顯著差異。他強調發生在這一時期的政治制度、社會結構、經濟發展、學術文藝等各個方面的變革體現了中國歷史上的關鍵性轉變,而唐宋之際正是這一轉變的契機。內藤將他這一出自宏觀視野的概括稱作“唐宋時代觀”,而人們通常稱之為內藤的“唐宋變革說”。此說打破了中國傳統的王朝史體系,但更重要的是,內藤富於創見的這一學說,講學而有宗旨[1],為研究中國歷史提供了一條新的思路,有助於人們分梳紛如亂絲的史實,把握其中要領。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tangsong.blog.hexun.com/7406671_d.html

  然而,批判內藤不像批判天皇主義者蓑田胸喜、白鳥庫吉那麽簡單易行。如果以天皇為中心繪出一圈圈同心圓,內藤遠在圈外。內藤也沒有和軍國主義沆瀣一氣,從而可以像整肅德富蘇峰、矢野仁一那樣予以發落。內藤湖南和津田左右吉等人是飽學之士,正確評價他們的時代局限和個人意識,是複雜和困難的課題。池田誠寫過一系列研究內藤的文章[88],指出研究內藤史學不能無視明治時代後期的國民主義背景。池田誠說:“內藤湖南的中國史研究是建立在內藤發揮的國民主義 (nationalism) 的延長線上的。”[89]池田在一系列文章中屢次講到,內藤是 “《國民論》派的國粹主義”,“可以說是國民主義派的國粹主義政治論的中國版”[90],所謂《國民論》派的國粹主義,指的是“政教社”的三宅雪嶺、志賀重昂等人和日本主義者陸羯南的主張。丸山真男曾將明治時期中產階級的國民主義分疏為民族主義、國民主義、國家主義三種[91],人們今天可以參照,並以池田誠的一系列文章作為出發點,再檢討內藤的國民主義言行。

  人作為個體的人,無不懸綴在社會的意義網絡之上。內藤生當日本明治、大正、昭和三朝,正當社會轉型的大變革、政治制度小變革時代。處在日本國勢蒸蒸日上、軍國主義的“大陸進出”主張日益囂張的時代,他不可能不受時代氛圍的影響。一方面,他對中國文化因為研究深入而情有獨鍾,雖然看到中國社會的陰暗面,他並沒有因此而抹殺中國文化理性部分的價值,他始終認定中國文化為東亞文化的主流,給予極高的評價:另一方面,他並不是絕對的中國中心主義者,從他高度評價北畠親房的《神皇正統記》所開啟的日本中心和文化獨立思想,可以瞭解內藤的立足點和他的全面的東亞文化觀[92]。此外,家教使內藤自幼深受日本實學的薰陶,他的究極關懷畢竟是日本的命運,關懷的結果使他不免趨同於國民主義。例如,內藤從歷史的角度論證風水流轉,在東亞,如今輪到日本該起領導作用的時刻;又如,老邁腐朽的中國已經失去了自我復興的能力,只有藉助於日本的引導和提攜,後來甚至提出武力介入,方能再生。諸如此類的言論,歸結起來無非是把當代中國視為應由日本拯救的對象。這必然在中國人心目中產生負面印象,影響中國史學界認真對待他的學術貢獻。但是,JoshuaA. Fogel和包弼德的觀察頗值得人們的注意。Fogel評述說:“對於像內藤這樣一位相信學當致用的人說來,日本為亞洲作決策的重任,絕不能只聽任職業政客和軍國主義人物一手把持。”[93]包弼德指出:“內藤從他的中國史研究中得出的結論是,貴族專制體制終將成為日本現代化的障礙;這個對日本的殷鑒,看起來內藤在開始從事中國研究的時候就繫之於心。”[94]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黃宗羲《明儒學案•發凡》:“講學而無宗旨, 即有嘉言, 是無頭緒之亂絲也。”

[2]John Lee《有關唐宋變革的近年英語著作:議題和趨向》(Recent Studies in English on the Tang-Song Transition: Issues and Trends), 《國際中國學研究》第2輯, 漢城: 韓國中國學會, 1999年12月,“新世界”一語見於此文第365頁。引自Jacques Gernet, A History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2nd edition, translated by J. R. Foster and Charles Hartman, pp.300-329.

[3]Miyakawa Hisayuki, An Outline of the Naitō Hypothesis and its Effects on Japanese Studies of China, Far Eastern Quarterly,XIV.4, August 1955,pp.538-539。此文摘要收於James T. C. Liu(劉子健)和Peter J. Golas 合編的Change in Sung China, Lexington, Mass.: D. C. Heath and Co., 1969, pp.4-8。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參考文獻
漢文(以作者姓氏的漢語拼音為序)
包弼德(Peter Bol)《美國宋代研究近況》,《新史學》第6卷第3期,1995年,185-205頁。
包弼德(Peter Bol)《唐宋變遷重探》,《歷史的饋贈》,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此文、此書均未得拜讀。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