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起

東山嶺南村設掩埋場一事,這是第三次做專題,對於這件事的進展,我一直有在注意,而台南地檢署陳鋕銘檢察官,針對永揚的環評說明書中資料不實,以偽造文書罪起訴永揚公司負責人,和負責撰寫環說書的顧問公司相關人員,這在環境史上具有相當的意義,以永揚掩埋場為案例檢討環評制度再恰當也不過,也期望環保署正視環評制度面的問題。

●節目內容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家門大意(末上)

雙調慢詞【臨江仙】孟姜苦恨數千秋,呼天血淚橫流,崩城毀嶽不干休。塞風寒日,吹照古譙樓。  世間自古多無奈,恩情每似浮漚,幾人相守鳳鸞儔。一聲崑笛,何限悠悠。

正是: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zisi.net/htm/xzwj/sxlwj/2007-03-30-35507.htm

[内容摘要] 典志体史书是历史编撰学研究的十分重要的史书体裁,是中国古典文献中专门分类汇辑与论述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典章制度的书籍,在历史文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晚清是典志体史书大放异彩的非常重要的时期,文章试图着重对晚清典志体史书的历史观作出全面的分析和论述,以期对这一时期的典志体史书具有的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有个宏观的了解和把握。

[关键词] 晚清典志体; 盛衰观; 民族观;时局观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zisi.net/htm/xzwj/cywj/2007-03-28-35506.htm

被学界誉为“博通四部,著作等身”的国学大师钱穆先生(1895~1990年),是一位以研治中国文化而蜚声于世的著名学者。他一生致力于本民族的文化研究,自觉以阐释和弘扬中华文化为职志,表现了一位富有高度文化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的学者对民族文化的深切关注和深刻思考。钱穆先生毕生以复兴中国文化为己任,而他对中国文化的研究、抉发,他的文化思想、文化主张,又是建立在他对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基础之上的。他力图通过中西文化的比较以观同察异,并在此基础上去探寻和揭示中国文化的主要特质和基本精神。换言之,他研究西方文化,比较中西文化的异同,其着眼点仍落在阐扬中国文化上,旨在张扬文化的民族个性,揭橥中国文化的独特价值。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建築設計 應考慮到如何適應 殘障的人 樂生麻瘋病院的病患不適耗資千萬的「新居」
1978-11-02 本報記者 翁台生 民生報 生活新聞 第06版
竹風:近三十年前就報導要平房整建了,何以蓋成八樓的醫療大樓怪物?

容納慢性病防治局 怎麼可以﹖ 樂生療養院 請遷別處﹗ 新莊市代建議院址用來開闢公園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捷運三重新莊線 三月完成走廊研究
日期 作者 報別 版名 報導地 版次 專欄
1991-01-01 中央社台北三十一日電 聯合報 台北要聞 第13版

尤清來拜會 希望三重、新莊線快規畫 齊寶錚透露:捷運環狀線 連接縣市重要地區 已提交省市協調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篇文章引用自此

中午在台大後門附近的自助餐吃飯,餐廳播放三立午間新聞恰好是,今天上午台北縣與桃園縣政府到樂生療養院張貼限期拆除公告與院民及學生發生衝突,我看著這條新聞,突然聽到老闆的女兒說出這句話「這些學生為什麼要去抗議?」。

自助餐店老闆的女兒在櫃檯幫客人結帳,她是個很年輕的上班族,年約25歲左右,每天總是利用中午休息時間回自助餐店幫忙,晚上下班也在店裡幫忙,經常看她晚上八點半還在店裡掃地收拾;有時她穿OL套裝幫客人打菜點餐,到了一點半左右匆匆忙忙趕去上班,坦白說,我很佩服她幫忙母親經營自助餐店的孝心,忙著工作與家務的她,也許沒多的時間「多管閒事」,尤其是類似樂生院、寶藏巖被拆除的事情。

中午三立新聞播出台北、桃園兩縣在優勢警力護衛下張貼樂生強制拆除公告,院民與學生抗議,還有學生被警察抬走;看到這一幕,老闆的女兒問站在旁邊的年輕廚師:「這些學生為什麼要抗議?這些老人跟他們有什麼關係?」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建築設計 應考慮到如何適應 殘障的人 樂生麻瘋病院的病患不適耗資千萬的「新居」
日期 作者 報別 版名 報導地 版次 專欄
1978-11-02 本報記者 翁台生 民生報 生活新聞 第06版

未來愛滋病治療站 看中樂生療養院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樂生院簡介

  「樂生療養院」位於台北縣新莊市,是台灣第一間公立痲瘋病隔離醫院,設立於昭和 四年( 1929年),隔年正式收容病患。

  痲瘋病(又稱癩病,亦稱「漢生病」)是癩菌感染的疾病,該菌會導致神經痲痹與 皮膚症狀。不過,癩菌的傳染力和發病力極弱,日常生活幾乎不可能傳染,即使感染 也是可以用藥物治療根治。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救會長批 未考慮樂生院民居住權
日期 作者 報別 版名 報導地 版次 專欄
2006-03-02 謝東明 自由時報 生活新聞 新莊 第A9版

樂生院燒文件湮滅證據?自救會力促保存史料究責 病患、人員福利以及水電等資料成灰燼 將催生「漢生病友人權侵害事實專案調查小組」追查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樂生院長夫人余宗玲與院民 淚眼喜相逢 老照片憶往事 昔日院童今為阿嬤 念念不忘夫人年節香噴噴滷肉
日期 作者 報別 版名 報導地 版次 專欄
2005-01-16 林倖妃 中國時報 北市新聞 台北報導 第C2版

《人物側寫》陳宗鎣大愛防癩 余宗玲情深讚歎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樂生療養院長 被人檢舉貪污 嫌疑五點正偵查中
日期 作者 報別 版名 報導地 版次 專欄
1953-06-11 本報訊 聯合報 第04版

台北縣新莊樂生療養院 百餘痲瘋人大騷動 保警掩護職員撤退 警憲聯合出動方告驅回 為首患者已被逮捕扣押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http://twinfo.ncl.edu.tw/tiqry/hypage.cgi?HYPAGE=search/search_sim.hpg&dtd_id=8&g=1

系統識別號 00009299
新聞標題 捷運新莊線迴龍站站體圍籬移設
類 別 交  通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此際此刻稍能動筆,寫些這兩周多以來變化的紀錄,卻發現彷彿昨天才發生…。

最早對痲瘋病人有所印象,該是三四年前閱讀中國時報的時候,提到大陸的痲瘋之島,那時深為副刊文章敘述所震撼,也得以了解大陸宗教團體對於這群病人的付出。樂生的消息,也是那時候稍稍得知的吧?然而真正了解樂生,卻是05年11月佛光大學部學弟妹迎新宿營第二天下午,趕回礁溪參加人類學論文研討會晚餐後,循北宜公路回返台北路上,誼細細數來政府對待樂生病友的不公待遇,偷挖地基等等事件,還有院方對老榮民的遷徙命令,鮑伯伯單獨地眷戀於經生一社…。

之後,除了05年11月底觀賞影片、06年611參與跪拜之外,我自以為在部落格中轉錄文章、有時轉寄樂生信件給朋友們了解,也算是幫了些忙。直到今年二月初透過青年樂生網站,得知台北縣政府可能將有拆除動作,文建會保存百分之九十方案送上去可能是最後的機會了。「過年後周錫瑋可能有大動作」誼的提醒言猶在耳,三月初令人錯愕的公告忽然襲來。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http://www.zisi.net/htm/xzwj/xgawj/2007-03-23-35502.htm

《明实录》是有明一代最系统、最基本的史料。明代史料论原始自然首推明代档案,它是明朝中央及地方政权在行使统治职能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类别的文件。明代档案文件分为二十种:“凡上所下有十:一诏、二诰、三制、四敕、五册文、六谕、七书、八符、九令、十檄;凡下所上亦有十:一题、二奏启、三表笺、四讲章、五书状、六文册、七揭帖、八会议、九露布、十译。”[i] 它们是编纂《明实录》主要依据的原始资料。然而,由于明末战乱等原因,大部分明朝档案册籍均毁于兵火。清初为编修《明史》曾征集了一小部分档案,贮存在内阁大库之中。后又几经变乱,复散失不少。现今除南京、台湾以及一些单位和个人还有一些收藏外,保存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仅有3600余件了。更为严重的是,现存的明朝档案虽从洪武至崇祯各朝均有,但主要是天启和崇祯两朝的。因此,要研究明代历史,《明实录》可谓最系统和完整的史料了[ii]。正因为如此,陈高华等在其《中国古代史料学》中,把《明实录》作为明史史料中“基本史料”的第一种,而把《内阁大库明档案》作为“其他史料”的第九种[iii],足见《明实录》在明史研究中的首要地位。《明实录》又是谈迁《国榷》、查继佐《罪惟录》、张廷玉《明史》、夏燮《明通鉴》等史书以及孙承泽《春明梦余录》、余继登《典故纪闻》等笔记的史料渊薮。明史研究的精当和深入,离不开对《明实录》的利用和研究。有鉴于此,1991年6月,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举办的“汉学研究之回顾与前瞻”国际会议上,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杰克逊国际研究院中国史教授兼中国研究组主任陈学霖先生,特以《<明实录>与明初史事研究》为题,将《明实录》的研究状况向大会作了报告,可见,《明实录》的研究已成为史学研究的学术前沿之一。

本文之作,乃是因为陈学霖先生所撰论文发表于6年之前,而此之后,《明实录》研究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同时,陈文将《明实录》研究与明初史事研究相联系,没有专门对《明实录》研究进行全面完整的概述。因此,本文除了吸收陈先生部分成果之外,还将笔者在多年的《明实录》整理及研究中所获之信息及心得,进行综合述论,并对《明实录》研究的未来作一展望。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