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存布農族的母語、歌謠與織布等傳統,已經退休的老師胡金娘,努力地教台東武陵國小的小朋友唱布農族歌謠。記者胡經周/攝影
公雞叫…紹軍,你來
「大家要笑一笑,不要苦瓜臉!」穿著布農族傳統服飾的胡金娘老師一出現,台東延平鄉武陵國小合唱團的孩子們立刻停止寒風中的哆嗦。胡金娘一聲令下:「公雞叫,紹軍,你來。」
「ㄅㄨㄚ喔!」三年級的紹軍睜大圓眼,發出清亮一響,其他孩子也扯開嗓門,歌聲如波浪般跟進。環抱校園的中央山脈是現成的立體音場,讓人輕易能想像這布農族的Macilumah「揹負重物之歌」刻劃的場景:到山中狩獵的男子以嘹亮高亢的歌聲,告知族人在山上打到許多獵物,聽到歌聲的族人呼喊回應,馬上趕往支援。
你們嘴巴捨不得開呀?
胡金娘不甚滿意:「你們的嘴巴捨不得開呀?」武陵國小教導主任林素慧解釋,為了配合縣政府「提升學力」的目標,孩子們兩個月沒有練唱了,有些生疏。
個子嬌小的胡金娘原是台東海端鄉霧鹿國小的老師,廿年來,負責童謠、編織和母語教學,經常往返各種布農傳統文化研習場合。五年前退休後,也到武陵國小教唱布農歌謠。南橫布農族人都說,在這個布農文化逐漸式微的年代,不能沒有胡金娘。
海拔一千公尺的台東縣海端鄉霧鹿村,是胡金娘的出生地。霧鹿,形容的是布農族人一抬頭,就會看到山中平原上有許多鹿,在霧裡靜靜地站著。
我們歌聲 像溪流碰石頭
藏在深山裡,布農族的歌原本鮮為人知;但胡金娘的傳唱,讓這歌聲登上國際舞台———霧鹿國小的小朋友們曾和美國大提琴家大衛達伶合作灌錄「Mihumisag祝福你」專輯;二○○
三年,胡金娘更帶著族人和孩子,到歐洲的奧地利、捷克和荷蘭等國巡迴表演。
布農族的音樂,不只形式特殊,更是布農文化的載體。胡金娘說:「我們的歌聲像溪流碰到石頭,有時候分開,有時候合在一起,自然地流來流去。」她一句一句教給孩子,從不用譜,也沒有羅馬拼音的歌詞,所有的歌謠都在她的腦海裡,「五線譜上的音樂像階梯般有折角,而我們的歌聲是波浪型的,像沿著山巒的高低起伏。」
對胡金娘來說,光是唱還不夠,還要意會到詞裡的意境。問題是現代孩子的生活,幾乎和傳統完全脫節了,「歌裡唱到阿嬤去山上拿韭菜,孩子就問:『為什麼拿韭菜?』為了擦槍啊;『為什麼擦槍?』打山羌啊;『為什麼打山羌?』這些都要一一跟他們解釋,實在很辛苦。」
孩子不懂歌詞 解釋很辛苦
曾經,為了教織布歌,胡金娘向母親要來苧麻種子,帶著小朋友種苧麻、收成,用苧麻編織;三年之後,小朋友終於恍然大悟:原來歌裡唱的是這麼回事啊。
布農族最讓音樂家驚艷的八部合音(pasibutbut),是每年二月布農社會播種小米祭典時所唱的歌,目的是將祈求傳達給天神。傳統布農人在祭典前從未練習,只要有一個起音,其他人便能感應著他的音高順勢變化。
布農人的音 怎會這麼準?
「大家都好奇,布農人沒練過合聲,音怎麼會準呢?但我們認為只要每個人發出最舒服的聲音,密合交錯不間斷,就能產生像水流一樣優美的共鳴。」胡金娘從不挑學生,即便是小男生的變聲期如鴨叫般的聲音,她都能欣賞,因為「自然的聲音就是一種創作,難道以前祖先在山上用歌聲傳達訊息,還要考慮歌喉好不好聽?」
儘管每周只練唱一次,還是有學生家長不認同這種延續傳統的努力。可是當孩子們上台演出,黝黑的臉龐寫滿驕傲與自信,聽到自己也遺忘的聲音的家長們,總會不禁流下感動的眼淚。
我們有人家學不來的歌
「原住民很厲害,唱卡拉OK一流,英文、國語、台語的歌統統會唱,卻沒有想到,我們有人家學不來的歌。」教會力量與漢文化的強勢入侵,讓布農歌謠傳統逐漸消失,胡金娘感到十分痛心,「是日本人和美國人先欣賞,布農音樂才得到重視;台灣人最笨,從未聽見自己身旁的美好聲音。」
武陵國小只有八十個學生,三至六年級的每一個學生都是合唱團團員。他們演唱曲目以布農族童謠及傳統祭儀、生活歌謠為主,去年榮獲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第一名。今年三月,他們要以衛冕的姿態參賽。六年級的愉娟興奮地說:「我們很有信心。」
愉娟最喜歡的一首歌,講的是「誰在山上放槍」,但是放槍打山豬這種經驗,對她而言全然陌生。胡金娘越來越常感慨這歌謠在現代文明的洪流中終將絕跡,她知道過去再也回不來,「可是我必須一直唱下去。」
http://mag.udn.com/mag/people/storypage.jsp?f_MAIN_ID=256&f_SUB_ID=2146&f_ART_ID=58334
南橫山區 最會飆車的阿嬤 2007/02/05 【聯合報/李蕙君、羅嘉薇】
記者胡經周/攝影
自從廿年前回到故鄉海端鄉霧鹿村教書,胡金娘的生命就與傳承布農文化聯繫在一起。已六十五歲的她雖然經常嘟囔著「老了」,卻仍是南橫山區裡開車最快的阿嬤,奔馳在距離約一小時車程的霧鹿和武陵國小之間,教唱布農歌謠。
胡金娘為傳統而活,也顛覆傳統。五十年前布農族女性難有升學機會,每晚胡金娘在火堆旁看書的神情,讓父母感動,供她讀到屏東師專畢業。
在師專裡,胡金娘學平劇、大陸民謠、西洋藝術歌曲,為了在漢人社會取得高學歷,她的出身與部落經驗,只能鎖在記憶的箱裡。會唱那麼多美麗歌謠的她,音樂課竟拿過零分,「鋼琴彈錯一個音就零分,沒有愛的鼓勵。」
胡金娘後來回鄉教書,那是備受敬重的職業。不久,她被鄉民拱出來當鄉長。在父權至上的布農社會,史無前例。
歌謠,是布農傳統,也是生活中傳達訊息與情意的工具。胡金娘兒時總是等待著男性長輩在山上狩獵後的豐收歌聲,然後和其他婦女一起上山,幫忙把獵物扛回家。有一次,胡金娘和堂姊在山中聽見山頂傳來緊張的歌呼聲,她們趨前一看,原來是一名族人被大樹壓住。
她們救出族人,扛他回到遠在山那邊的部落,他們沿途不斷以近似歌唱的方式呼喊,發出求助的訊息,還得注意傷者未亡,聲音不能過於哀傷。三個小時後,終於有族人聽到歌聲,前來搭救。
「這些故事說給孩子聽,或多或少,能引發他們對傳統生活的感覺。」
http://mag.udn.com/mag/people/storypage.jsp?f_ART_ID=58337
胡金娘 給台灣的話 2007/02/05 【聯合報/胡金娘】
布農族每一首歌背後,都蘊含傳統的價值觀與人生智慧,它們能保護族人在新潮流衝擊下,不致迷失。
我們享受前人種樹的成果,也要懂得飲水思源。
我不斷地唱下去,就是要把祖先留在我身上的美好,交給下一代,讓孩子們記得自己也有故事。
http://mag.udn.com/mag/people/storypage.jsp?f_ART_ID=58338
八部合音 播種前的祭歌 2007/02/05 【聯合報/李蕙君、羅嘉薇】
祖先這麼唱
老師下令帶頭學公雞叫,紹軍張大嘴,發出清亮的一響,其他孩子也跟著扯開嗓門,歌聲一波波迴盪在山林間。記者胡經周/攝影
布農族的「pasibutbut(巴希布布)」,或稱「八部合音」,是布農族人二月播種祭前唱的祭歌,因此也有人稱「祈禱小米豐收歌」。
由於這首祭曲特殊的合聲形式及與祭儀結合的複雜性,「巴希布布」已由山麓傳唱國際。
小米播種前,祭司慎選族中男子六至十名,住於祭屋內;次日,帶領男子在屋外圍成圓圈,雙手交叉置背後,圈內置種粟一串,逆時針繞行並不斷加入合音,演唱者緩移屋內,象徵今年小米堆滿穀倉,期待天神聆聽。
四年前,大提琴演奏者大衛達伶來到霧鹿,和胡金娘及族人,展開布農傳統音樂與大提琴的融合,這項跨國際文化交流計畫在各界贊助下誕生了「祝福你」音樂專輯,及「親愛的,那天我的大提琴沉默了」及「霧鹿高八度」兩部紀錄片,記錄部落傳統面對現實的衝擊。
http://mag.udn.com/mag/people/storypage.jsp?f_ART_ID=58336
留住傳統 時間,請暫停一下 2007/02/05 【聯合報/李蕙君、羅嘉薇】
祖先這麼戴
布農孩子的生活早已和傳統脫節,胡金娘細心幫小朋友穿戴好傳統服飾。記者胡經周/攝影
台東縣有許多老師像胡金娘一樣,身負傳承使命,在部落默默指導學童認識傳統文化。對他們而言,這工作有感動和欣慰,但也有著沉重的無力與焦慮感。
武陵國小教務主任林素慧說,新生代教師傳統生活經驗不足、耆老一個個離去、學生學成後卻因升學而中斷學習等情況,都令人對傳統的延續感到悲觀。
林素慧自稱「卑阿族」人,父親是卑南族,母親來自阿美族。但她在布農族學校任教多年,跟著胡金娘學習布農傳統歌謠教唱。
林素慧說,由於學校遠,孩子升上國中後必須住校,假日才能回到村莊,國小時候所學歌謠,很難再有機會複習。
胡金娘很希望在每年寒暑假辦教師營或學生營,把布農族的老師或學生聚集起來,讓他們溫故知新,個個都成為歌謠的傳播歌謠的種子。但辦這樣的營隊,除了需要部落家長的支持,更需要公部門以政策和經費作為奧援。
林蕙瑛在卑南鄉比那斯基部落教傳統舞蹈已經六年,她說,相較於南橫沿途學校,比那斯基部落的孩子無須住校,許多孩童跟她從國小跳到高中,已是小老師;加上比那斯基部落常有祭典,連吸奶嘴的小朋友都參與,因此,只要住在部落,都能感受傳統文化的薰陶。
然而,耆老過世和學生長大離鄉的現實,仍令她焦急。現代孩子容易從電視和網路上學到錯誤的部落知識。林蕙瑛說:「我真想叫時間暫停,讓老人家來得及把經驗和智慧留下來,讓我來得及把美好的傳統教給下一代。」
http://mag.udn.com/mag/people/storypage.jsp?f_ART_ID=58335
- Feb 08 Thu 2007 17:02
深山的歌謠 世界聽到了2007/02/05【聯合報/李蕙君、羅嘉薇】胡金娘 帶頭傳唱20年 布農文化 沒有休止符 孩子唱出遺忘的美聲 族人淚滿面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