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傳馬英九的特別費案將於明日宣布偵結。偵結前夕,檢察官陳瑞仁接受香港發行的《亞洲週刊》專訪,被解讀為彷彿透露出馬英九可能會被起訴的訊息。

陳瑞仁的談話有兩點頗值注意。一、陳瑞仁說,「只要法律構成要件符合的話,我們法律人別無選擇」,「從法律規定來看,它(特別費)並不是變相加薪」;這類語言被視為已經透露了心證,馬英九可能會被起訴。二、陳瑞仁又說,不會把馬英九的案子移交將在兩個月內成立的「特偵組」,而會在「查黑中心」結案;這幾句話固已指出,馬英九的案子將由「查黑中心」結案,亦意謂另已成案的四大天王及陳唐山、翁岳生等特別費案,將移由「特偵組」偵辦。

馬英九是否會被起訴,事涉一個層次的法律正義;而四大天王等的案子是否應當一併同步偵結,則涉及另一更高層次的法律正義。倘若馬英九被起訴,而將四大天王等的案子延後處理,這無疑是選擇性辦案,顯然有違憲法中的「平等原則」。

陳瑞仁說,關於本案可能影響馬英九是否參選二○○八總統之事,「我們不會去考慮那個」。言下之意,本案檢察官不受政治因素的影響,眼中只有法條而已。但是,檢察官「不會去考慮政治效應,不受政治影響」是一回事;卻仍必須考慮,其法律動作是否在憲政層次有失比例原則,致「影響了政治」之公義或公益。而若明知其動作必須有此顧慮,卻仍執意破壞了憲政運作之公義或公益,那就是檢察官冒天下之大不韙,而蓄意濫權去影響政治、介入政治、干涉政治了。陳瑞仁等當不至於「見樹不見林」。

本案不宜只看到馬英九這一棵「樹木」,若從「森林」的層次看,至少應有三種考酌。一、特別費案是行之約二十年、關涉數萬行政首長的案子;檢察官曾宣稱,必須建立一偵辦的「共同標準」,客觀而言,確屬必要。二、特別費的支用方式沿習已久,是否「實質補貼」、「歷史共業」及「制度陷阱」,亦是另一種「林相」。三、馬英九與四大天王皆是二○○八年總統人選,事涉憲政運作的公義與公益;檢察官固然不可「受政治影響」,卻亦絕對不可因失諸平等原則而「影響了政治」。這一座憲政正義的「森林」,難道檢察官看不見?

我們曾經指出,馬案及四大天王案應當同步偵結,就是主張本案「不應受政治的惡意影響,亦不應惡意地影響了政治」。檢察官此時的心證或許認為,有許添財結餘繳庫之例,與許陽明以家用發票報銷之例,已足與馬英九的案子形成對照。但是,就本案必須考酌的憲法及法律正義而言,若以馬英九與二許同批結案,卻將四大天王等擱置延後,其故意漠視「比例原則」,實已昭然若揭。

從某一角度看,陳瑞仁等「只問法律,不問政治」的態度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對法律正義的判準,原即應有憲政正義層次的關懷與視野;不可落入「明察秋毫,不見輿薪」、「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褊狹見地。尤其,不可一方面標榜「不受政治影響」,另一方面竟又恣意「影響了政治」。

陳瑞仁說,「只要法律構成要件符合的話,我們法律人是別無選擇的」。然而,就本案而論,馬英九案及四大天王等案是否應當平等同步偵結,難道檢方亦是無可選擇?若檢方明知不能平等同步結案,必然會產生嚴重的「影響了政治」的效應,難道檢方仍要恣意為之?難道自認其中沒有故意濫權而「介入政治」、「扭曲政治」,甚至「操弄政治」的嫌疑?

有人猜測,為了「藍綠平衡」,檢方將會起訴馬英九。但本案進行至現今地步,若真要「藍綠平衡」,亦應以馬案與四大天王等案同步偵結為平等之基礎。否則,檢方倘如自覺地「介入政治」,或檢方不自覺地淪為「當權者的政治工具」,皆是司法的遺憾,亦是國家的災難。

見樹不見林。這是因看不見森林,或故意視若無睹?在此最後時刻,檢方應謙虛認真地想一想。

http://www.udn.com/2007/2/8/NEWS/OPINION/OPI1/3720802.shtml



迷霧台灣…怎麼辦?

【聯合報/彭懷真/東海社工系副教授(台中市)】 2007.02.08 04:32 am


當邱義仁得意的笑照片又上了頭條,許多人心情隨之起伏。某些泛藍支持者看到的二○○八,彷彿這幾天桃園機場的大霧,難以撥雲見日。他們寄望的馬英九,能否順利起飛,選上總統?

不過,看到馬英九專任黨主席這一個多月來的表現,這些人愁眉更深鎖。馬主席的臉上少見燦爛的笑容,倒是不時說出進退失據的言詞。龍應台專文支持他,有如雪中送炭,但是這點炭火恐怕很難溫暖馬英九的心,他還是為特別費案而煩心。

在桃園,霧鎖機場;在台灣,被政治長期霧鎖。台灣的政壇有如迷霧森林,情勢詭譎。無數政治人物在森林中拚命地跑,選立委的最近跑得可勤快,只要是超過百人的尾牙宴,都設法到場。想選總統的,更勤快地跑,也設法引發話題,努力造勢。但是看在選民的眼中,只知道他們很拚命,卻不曉得他們要把我們帶往何處?

整個台灣都是迷霧森林。政治長期大霧瀰漫,經濟狀況令企業家與投資者無所適從,教育改革早就迷失方向,學生、家長與老師都痛苦。當前的台灣,就像大霧中的機場,停滿了飛機,卻無法起飛;就如同機場裡焦急的旅客,不知如何是好。論金錢,到處都是有錢卻不知如何投資的人們;論才華,每個領域都充斥著「有志難伸」的人才。台灣到處都是閒置土地、建築物,還有更多智慧與專利被埋沒,無人注意。苦悶啊苦悶,一顆顆和氏璧等待機會光芒四射。

六年來,一個陳水扁,擋住多少政治人物的前途。十多年來,一個李登輝,擋住多少台灣人才與資金去中國發展的機會。他們這兩位元首就像四日下午桃園國際機場的某架飛機,因滑行速度過慢,起飛時間延遲,導致另一架準備降落同一跑道的七四七飛機差點追撞上去。幸好後面班機緊急升高,重新降落,才化解一場可能不堪設想的飛安事故。我們的國家也因為李登輝與陳水扁的執政能力頻頻熄火,陷入很大的麻煩。民進黨人無法超越他們,泛藍陣營的,則欠缺勇氣超越,多少大好機會都被蹉跎了。

有幾回被問道:「台灣怎麼辦?」我當然沒有答案。桃園機場的大霧有消散之時,籠罩在台灣上空的政治大霧卻看不出來何時會散開,至少在明年選總統前無法消散。不過,我曾經陪過精神病患,也讀過《陪他走過迷霧森林》這本探討與精神病患相處的好書。每個人的心靈都像森林,精神病患的內心有如迷霧森林,不過經由家人的愛心與專業人士的治療,比較容易找到出路。對於迷霧中的台灣,我們只能更愛這個受傷的土地,也期望理性能抬頭,有智慧地走過迷霧。

http://www.udn.com/2007/2/8/NEWS/OPINION/X1/3720766.shtml



修改排黑條款?愛馬就別害馬!

【聯合報/張良平/服務業(基隆市)】 2007.02.08 04:32 am


最近馬英九為了特別費案可能會被起訴而愁眉不展,甚至傳出可能放棄二○○八總統大選,引起國民黨上下一片集體焦慮,甚至有修改排黑條款之議。

我反對修改排黑條款。首先,國民黨既然要與民進黨在廉潔上有所區隔,就應該建立制度,不應該因人設事,否則國民黨也就與民進黨沒兩樣。

其次,部份中常委曾表示:原本「起訴就停權」的排黑條款僅在中常會通過,並未報經全黨討論,所以是一個無效的條款,也與黨章不合,應該修改;中常會現在如果以「一審有罪才停權」來取代之前的條款,同樣未經全黨通過,豈非以無效的修正,取代無效的條款,難道不是自相矛盾嗎?

個人認為,倘若馬主席真的因為特別費案被起訴,依照國民黨排黑條款起訴就停權的規定,相信馬本人也認同,畢竟這是他從政以來對個人操守,以至於對國民黨掃除黑金、建立廉能政黨的重大改革,更是全民對馬英九高標準的期望。

中常會的動作固然是護主心切,但愛之反而害之,因為要讓馬代表黨參選總統而因人設事,修改排黑條款,豈不讓國人看破手腳?

很多人把「馬英九可能被起訴停權」與「馬英九因此不能參選總統」連結在一起,其實二者之間並無絕對關聯。黨紀必須貫徹,但馬英九的從政之路則有無限可能。假如特別費案起訴了,而馬也遵守黨的規定接受停權處分,屆時通過公民連署以獨立參選人競選,亦無不可,更何況屆時國民黨以黨內機制徵召的名義通過禮讓馬英九參選總統,國民黨也可推派副總統人選搭配主席參選。退一步更加海闊天空,小馬哥必能獲得更多選民的支持!

http://www.udn.com/2007/2/8/NEWS/OPINION/X1/3720768.shtml



聯合筆記》誰的江山 馬蹄聲狂亂

【聯合報/蕭衡倩】 2007.02.08 04:31 am


不久前,中華郵政公司發起了全民寫信運動,並訂每個月廿八日為「寫信日」,每年九月廿八日當周為「寫信周」,希望讓民眾重新提筆寫信。

為何要發動民眾提筆寫信?因為中華郵政業務中的郵務出現了虧損,必須靠儲金及壽險業務彌補,去年郵務虧損已達十億元以上。於是,中華郵政希望大家能踴躍寫信,一方面重新確立書寫傳訊的傳統價值,一方面用以彌補虧損。

問題是,在這個電信、網路、即時通訊發達的時代,且電子傳訊方式未來只會更普及的情況下,即使民眾偶爾提筆寫信,又能補貼多少郵務的虧損?郵政公司應該想辦法把郵務轉型,或者改善郵政業務結構,使其符合成本效益,而不是寄望於一個不可能的任務,叫大家多動手寫信。

發現或認清問題的本質很重要,網路、電信等發達,已是一個不可迴避的趨勢,中華郵政如果不能正面迎戰,就只能面對郵務虧損的持續擴大。一個公司的經營是如此,政治上又何嘗不是如此。

面對特別費案即將偵結,國民黨傳出,一旦黨主席馬英九被起訴,他考慮不選總統的訊息。此訊息一傳出,國民黨內群情譁然,因為馬英九之前就說過「若起訴就請辭黨主席」,黨內於是紛紛提出解套方案。解套的重點,不外乎要尋求公開、公平、公正的提名過程,也要形式上地不破壞國民黨既有的遊戲規則。

但國民黨忘了,就在這種可能的解套方案運作過程中,一切的公平、公開、公正都會被破壞。馬英九要不要選,以及國民黨會不會贏,這些問題本質,在於馬英九有可能不選嗎?以及如果他不選,國民黨如何能贏?而不是在這些為可能官司纏身的馬英九的解套方案上。

多項民調都顯示,馬英九的支持度正在流失中。假設藍軍人士鎮日都圍繞在擔憂馬英九不選的問題上,而試圖為其解套,卻不思考國民黨究竟憑什麼才能夠贏,這樣,選票流失的速度只會更快。

http://www.udn.com/2007/2/8/NEWS/OPINION/X1/3720760.shtml



中國時報 2007.02.08 
國民黨的馬腳
中時小社論

由於擔心馬英九被起訴,國民黨內一片焦慮。有的人怕馬因「道德潔癖」而棄選;有的憂心會因此引爆主流,非主流之爭;有的認為國民黨將泡沫化。總而言之,就是沒有敢面對「沒有馬英九」的變局。

一般而言,「一人政黨」、「威權」、「鞏固領導中心」等,是執政黨的專利。因為只有掌握行政資源才能產生威權。

在野黨不應有威權,因為沒有掌握執政權,怎能威得起來?當然也不需鞏固領導中心,因為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禁得起內部淘洗,才挺得過外部的挑戰。

民進黨的天下就是這麼「打」出來的。公政會鬥編聯會、美麗島鬥新潮流,敗選一次就陣亡一個黨主席,路線鬥爭一回就出走一批政客。可是,他們就是越鬥越壯,分裂完更團結。

政黨輪替後,民進黨威權傾向,阿扁也拖累了該黨。可是,民進黨在野時「打」下的根底畢竟雄厚,四大天王都是如虎猛將,耗掉了一個,馬上補一個。而且,即使四大天王一起陣亡,新天王也會立即出現。這樣的黨,就算敗,也不會亡。

反觀國民黨,下台快七年,可是,左看、右看,前看、後看,就是沒個在野樣。理念、價值,至今仍不清不楚;只有領導,沒有戰將,連互相吵個架都怕會搞垮黨。

民進黨搞得那麼爛,國民黨卻只能寄希望於馬英九一人;馬若起訴,選了未必贏;馬不選,就穩輸。想想,還真窩囊。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112007020800307,00.html




中國時報 2007.02.08 
希望不在一人
林火旺

馬英九特別費事件已經變成藍軍集體焦慮的來源,龍應台的文章某種程度表達泛藍群眾的心聲,因為對大多數的泛藍支持者而言,馬英九成為贏回政權的惟一選項,而只有泛藍重新執政,台灣才有希望。這種心態可以理解,但卻不是成熟民主公民應有的思考模式,如果從民主政治的角度來看,這樣的心態是一種「等待聖君賢相」的威權心態。

而民主政治最重要的精神就是擺脫「人治」的色彩,主要的依賴是制度,而不是某一個人。把「台灣的未來」建立在「馬英九參選」的推論基礎,在精神上根本違反民主政治的邏輯。因此如果泛藍支持者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馬英九一人身上,這不見得有利於台灣「民主政治」的發展。

在一個理想的民主社會中,「政治」的本來面目應該是關心全民的福祉,而「人民」也應該是主導和決定政治和自己未來的最終依據。但是台灣目前的問題是:「政治」被扭曲成政治人物的「權力競賽」,「人民」根本只成為這場競賽中的棋子。換句話說,政治人物的私心主導一切,「人民」不但沒有真正當家作主,而且成為政治人物權力鬥爭的馬前卒。

台灣人民現在每天面對的問題是自殺率攀升、薪資縮水、產業外移、貧富差距擴大、犯罪率增加,無力、無奈、無助感充斥我們的社會。根據經建會上個月公布的「國人快樂分數」調查,有將近五成的民眾感到「不夠快樂」,對未來一年的台灣不盡樂觀是普遍的心聲。如果以十分為滿分,有超過百分之三十五的民眾認定自己的快樂分數只有五分。

反觀執政黨現階段重視的卻是:移除蔣公銅像、撤離慈湖警衛、中正紀念堂改名、追討國民黨黨產,彷彿意識形態的「淨化」重於人民的快樂、執政能力就是只要會「討債」,而不是有能力為人民創生更多的利益。

民主政治最重要的設計之一就是「定期選舉」,一個讓社會上相當多人民對未來充滿悲觀的執政黨,在下次選舉應該被「人民」的選擇替換掉,所以「政黨輪替」是民主政治運作良好的保證。從民主政治的角度來看,人民現階段最應該重視的問題不是「藍綠由誰來參選總統?」而是「執政黨到底做得好不好?」只有當大多數「人民」有能力根據執政黨的執政表現評分,而不是根據「顏色」,「人民」才能真正掌握對自己未來的決定權,民主政治也才能邁入常軌。

因此如果「台灣未來的希望」指的是民主政治發展的前景,馬英九是否參選根本是次要問題,因為民主政治的希望不是也不應該建立在某一個人身上。我不在乎馬英九,只在乎執政成績不佳的政黨會不會被輪替!

(作者為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112007020800310,00.html



中國時報 2007.02.08 
行政瑕疵 不能模糊帶過
劉競明/北縣林(主治醫師)

龍應台小姐日前在《中國時報》發表〈路走得寬闊,人顯得從容〉一文,對特支費制度做了無情的批評,其自首書顯係反諷特支費的制度殺人,並期盼馬英九不要因此而影響其角逐○八年大位之機會。

筆者認為在討論所謂「無單據之特支費」之時,切不可因人而廢法,或因人而再度讓司法「便宜行事」?臺北市長的公務員本俸確是偏低,然而卻不可因薪俸低,而對上述「無單據之特支費」的公務用途起疑。同時對機關首長的人格與道德水準的要求,絕對要比一般人高。

況且真正勤政愛民的機關首長在初任時,探知其「主管特支費」的基本用途後,若仍然渾渾噩噩的不知其使用規則,卻擅自讓部屬將此部分款項直接匯入個人帳戶時,就是一種行政作業上之瑕疵。龍應台小姐的文章或許能夠爭取到部分的「同情票」;但可憾的是,該篇文章非但無助於馬英九主席的勝選之路,尚有誘導司法檢察官作業及部分干涉情事。

主管特支費與中央政府總統特支的「國務機要費」在公共行政體系均是好的制度。譬如說總統犒賞三軍,就能合法使用國務機要費;當年的馬市長,若慰問辛苦的警消或義警救災人員等。

筆者認為今天這種簡單易懂的「國務機要費」與「特支費」問題之癥結,是在找出是非與對錯;不在於計較犯錯的人是陳水扁或馬英九先生!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112007020800311,0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