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政府環保局昨天下午到北投溫泉博物館邊的北投溪上下游,及銀星橋下的親水步道豎立十面告示牌,提醒民眾勿入溪戲水。台大研究團隊也計畫進一步對上下游相關水系長期追蹤監測。
市府公園處昨天在北投親水公園九個觀景區擺設紐澤西護欄,防止民眾下水。公園處指出,親水公園溪床有碎石,為避免民眾下水被石頭割傷,傷口接觸到砷發生問題,所以加裝護欄。
環保局豎立告示牌,提醒民眾不要入溪戲水。為避免引起民眾恐慌,告示牌對溪水的砷含量隻字未提,僅告知「本溪段混有沿岸溫泉浴池之排放水,請勿入溪戲水。」
地熱谷青磺泉驗出含砷成分,對北投溫泉業形成衝擊。溫泉協會昨天發表聲明,指目前無任何證據及研究顯示泡湯對人體有影響,希望市府導正視聽,不要誤導消費者。
台大生態工程研究團隊,鑑於之前採樣水質太少,準備長期收集並檢驗排放水,建立更完整的水體含砷資訊。
http://www.udn.com/2007/2/7/NEWS/NATIONAL/NATS1/3719351.shtml
中科啟用後 台中砷空氣暴增54倍 【聯合報/記者鄭文正、趙容萱/台中市報導】 2007.02.07 03:13 am
台中市議員楊正中昨天指出,中科園區啟用後,周邊三處環保局空氣監測站測得的空汙指數,含砷量明顯暴增五十四倍,東海大學環工系教授張鎮南的檢測,結果也與環保局數據接近,顯示台中地區空氣確實有砷汙染。
中科管理局主秘郭坤明說,中科與環保局持續檢測均合格,現況確實有生產液晶顯示器玻璃基板的廠商製程使用含砷技術,但去年九月已導入無砷的製程技術,今年七月可全面採用無砷製程。
中市環保局空汙課長白玨瑛說,去年五月發現空氣中含砷有重大變化就很擔心,但不敢就提出警示,避免居民、廠商恐慌。不過台中縣市環保局、環保署去年底抽檢中科廠商排放管道,仍在許可標準內。
楊正中說,九十五年中科設廠量產後,周邊三處空氣監測站所測得含砷數值,暴增從十二點四倍到五十四倍,相當嚴重。
他說,其中福林路、台中港路口監測站前年五月測得每立方米為零點五奈克(一百萬奈克等於一毫克),去年同期增為廿七奈克,暴增五十四倍,民眾只要呼吸,致癌機率會大增。
東大環工系教授梁正中說,環保署僅訂「管道」排放許可標準,不管「周界」排放情況,法令不周全,廠商製程仍有不經排放管道的逸散風險,累積的砷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梁正中提醒環保單位及業者「要有良心」,希望使用砷等重金屬的高科技業者,應注意汙染防制問題。
白玨瑛說,三個監測點中,一個位在中科的上風處,所以懷疑有好幾個排放汙染源;且台中市地屬盆地,也易因地形、風向造成空氣下沈,造成偏高。
http://www.udn.com/2007/2/7/NEWS/NATIONAL/NATS1/3719323.shtml
北投砷病變篩檢 6人有問題
【聯合報/記者林宜靜、楊正敏/台北報導】 2007.02.07 03:13 am
台北市北投區健康服務中心對當地使用溫泉住戶、農戶健康訪視,初步篩檢出六位居民出現與砷中毒類似的皮膚角質化、眼睛刺激等症狀。環境衛生學者認為,必須有更完整的調查設計,才能找到明確的答案。
衛生局健康管理處選取當地六十三戶,派出心公衛護士家訪,每戶選取一名成員,依砷病變篩檢量表面對面訪談。
健康管理處長陳美如表示,公衛護士就慢性砷中毒皮膚及眼睛刺激、惡心、腹痛、皮膚病、手腳皮膚角質化等症狀檢視,發現手腳末梢皮膚角質化確實出現,但還不能與砷中毒畫上等號。
陽明大學環衛所長陳美蓮教授表示,以皮膚病變為例,原因有很多種,要歸因是環境中砷所引起的,恐怕會有爭議,必須有更嚴謹的調查設計,且再另外找對照組居民,化驗兩組住戶抽血或尿液檢查砷含量比對,才能找到比較客觀的答案。
高醫大副校長,職業醫學專家葛應欽說,關渡平原砷中毒的公衛調查,問卷之外,並配合檢驗毛髮,確認居民體內的砷濃度是否偏高。
他表示,可以檢查居民的血液、尿液和毛髮,由於血、尿中的砷半衰期短,最好能檢驗毛髮,比較幾個月的砷累積情形。
至於是否能從當地慢性病情形回推砷汙染的影響,葛應欽認為不容易,要先確認血液中的濃度,再追溯疾病史比較實際。
http://www.udn.com/2007/2/7/NEWS/NATIONAL/NATS1/3719348.shtml
砷米砷湯砷廢土 竟未整合防治 【聯合報/本報記者林宜靜】 2007.02.07 03:13 am
台大研究團隊的關渡平原農地含砷研究,到目前已發現含砷的稻米、溫泉及土壤等問題;一個砷汙染,竟然分屬不同單位主管,媒體及學界提示出新的汙染,相關主管單位才出面動動嘴,沒說就不動;市府全然沒有一個整合的危機應變機制,這對市民生活安全的威脅,絕不亞於砷汙染本身。
就砷汙染事件的處理來看,土壤與水體汙染防治是環保局業務;土壤上種的稻作、溫泉產業歸建設局管;溫泉的水質、水權是自來水處管;關渡平原土地規畫則是都發局的業務。各個單位間看不到橫向聯繫,市府也遲遲未出面整合,問題臨到頭上閃不掉了,才有些起碼的應變。
關渡平原土壤砷汙染,經調查汙染源來自上游地熱谷一帶溪床的砷鉛鐵礬礦,經由灌溉溝渠流到關渡平原,包括水體、土壤、作物都受到不同程度影響。
目前市府的應變,水體、土壤、作物以及遊憩已經有初步動作,但是關渡平原開發引發建築工地遭砷汙染廢土的處理,至今還沒有單位出面負責;現況是有的被運到合法的棄土場,但大部分極可能到處棄置,四處流散就意味砷汙染的擴散。
從組織執掌,工程棄土應是工務建管單位負責,但至少到現在,主管機關並無任何棄土流向資料及動作。
還不只是棄土,遭汙染的水會流入基隆河、淡水河入海,水體裡有海洋的魚類食物鏈會受影響,漁民打撈上岸賣到市場成為人類的食物,一定還有後續衍生影響,這些又該誰管?
對民眾而言,牽涉砷汙染的每個環節都是政府的事,各單位必須整合,同步展開全面性危機處理。政府或許不在乎怠惰,但砷汙染卻不會停止危害的腳步。
http://www.udn.com/2007/2/7/NEWS/NATIONAL/NATS1/3719353.shtml
砷汙染米 北市府收購 【聯合報/記者馮復華、李名揚/台北報導】 2007.02.06 03:27 am
本報獨家報導關渡平原一百廿三公頃土地遭嚴重砷汙染,台北市長郝龍斌昨天一早召開記者會回應表示,汙染源來自上游地熱谷附近天然砷鉛鐵礬礦,北市府會嚴密監控稻米種植,並收購汙染地區稻米,防止外流。
北市環保局長沈世宏說,九十三、九十四年採樣檢測關渡平原土壤結果,發現砷金屬偏高,達三點九一PPM(毫克/公斤);之後台大另採十七個地號的土樣,已完成十五個地號檢驗,其中有兩個地號分別高於標準值一點一六及一點一八PPM。
北市建設局長陳雄文說,上述遭砷汙染的兩地號樣本超過一PPM,面積約一公頃,生產稻米約三到六千公斤,已列管,等五到六月一期稻作採收時,會全數收購並銷毀;這兩地號土地也將輔導休耕或轉作其他非食用性作物。陳雄文說,當地蔬菜採樣未檢測出含砷。
由於台大團隊進一步在十七個地號上全面採取土樣後,檢出遭砷汙染土壤的面積達一百二十三公頃,建設局考慮再採稻米樣,並確切掌控稻米流向。
研究砷中毒的國科會主委陳建仁表示,土壤中一定有砷,所以稻米中不可能完全沒有,其中又以米糠中含量較高,德國的標準是一PPM,他主張檢驗稻米中的砷含量,若糙米中含量超過一PPM,還可以吃白米;若白米超過一PPM則不可食用,且該地區最好改種花卉等非食用植物。
http://www.udn.com/2007/2/6/NEWS/NATIONAL/NATS1/3717796.shtml
砷污染?6人眼、皮膚有症狀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 2007.02.06 02:59 pm
關渡平原土壤遭重金屬砷汙染後,台北市衛生局昨天下午指派北投區健康服務中心公共衛生護士進行家訪,初步篩檢出6名當地居民有皮膚角質化、眼睛刺激等症狀,至於這些症狀是否和砷汙染有關,仍待進一步確認。
衛生局健康管理處長陳美如表示,昨天下午根據自來水處提供的北投區溫泉用戶,以及北投區農會提供的產銷經營班名冊,選取63戶做為家訪對象,再從每戶選取一名成員進行面對面的訪談及初篩。
昨天下午完成的35戶中,1戶遷出,2戶改建,2戶出門未遇,實際完成30戶的訪查作業,初步了解這些住戶是否出現慢性砷中毒症狀,比如皮膚及眼睛刺激、惡心、腹痛、皮膚病、手腳皮膚角質化及原有腎臟、肝臟、神經系統疾病是否加劇等。至於其餘28戶,可望今天完成家訪。
在訪查完成的30戶、30人中,24人沒有症狀,6人有症狀,其中1人表示皮膚有刺激感、2人眼睛有刺激感、1人手及腳底皮膚角化、1人肝臟長有水泡、1人已因肝硬化死亡。陳美如表示,這些症狀可能來自他們原有疾病,也有可能是砷汙染而起,但確實原因為何,仍需追蹤查證。
人體各部位皮膚角質層厚薄不一,長期摩擦、機械性刺激及皮膚慢性發炎,均會刺激角質層增生,這就是「皮膚角質化」,角質層異常增厚嚴重時,會像大象皮膚一樣又粗又厚。
【記者劉開元/台北報導】
由於擔心砷污染擴大,北投地方人士建議要擴大驗建地,針對該項發展,台北市建設局表示,將從5月起擴大對關渡平原稻作檢驗面積,以深入追查砷污染情況是否擴大。
建設局上午表示,關渡平原土壤含重金屬,93年被列管停耕3.8公頃,94年停耕1.08公頃,共18筆地號。其中確定要由市府以保證價格收購的稻作,也就是該1.08公頃稻作,產量約3000至6000公斤,市府編列收購預算約20萬元不到。
http://www.udn.com/2007/2/6/NEWS/NATIONAL/NATS1/3718144.shtml
北投公園 明起封溫泉
【聯合晚報/記者劉開元/台北報導】 2007.02.06 02:59 pm
雖然有關單位官員一再保證泡含有砷的溫泉並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但台北市公園仍決定明天起,將北投親水公園內的溫泉池周邊,以紐澤西護欄圍起,以防止遊客到公園內泡溫泉,但公園其他遊憩設施仍對遊客開放。
公園處長陳嘉欽上午表示,目前有關「泡砷湯」對人體是否有害的說法眾說紛云,但為了防範日後糾紛,還是決定對北投親水公園溫泉池「先封再說」。
陳嘉欽表示,該處已與環保局取得共識,由環保局製造警告標示,公園處則在北投親水公園內,由上往下到溫泉池的各路徑,皆用紐澤西護欄圍起,防止遊客下去泡湯或泡腳。雖然有護欄,但如果民眾硬要闖進去泡溫泉,陳嘉欽說「哪也沒有辦法」。
http://www.udn.com/2007/2/6/NEWS/NATIONAL/NATS1/3718135.shtml
3.8PPM 地熱谷水也含砷
【聯合報/記者陳志豪、詹三源、林宜靜/台北報導】 2007.02.06 03:27 am
地熱谷及北投溪水體含砷,台北自來水事業處昨天立即到地熱谷水體採樣,化驗發現水質含砷量達三點八PPM。水處強調,目前的資訊顯示,泡湯只要不喝入溫泉,應對人體無妨,外界無須擔心。
另外,北投溫泉親水公園因受北投溪水經影響,公園處將配合衛生局設立告示牌後,將親水階梯以紐澤西護欄圍起,禁止遊客入溪戲水。
為避免民眾恐慌,台北市衛生局北投健康服務中心公衛護士昨天開始訪查關渡地區農戶,以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製訂的砷健康影響檢查表,對農戶進行是否有慢性中毒相關健康訪查;第一天訪查,並未發現異常病例,結果一周後公布。
水處也針對以硫磺谷為氣井源頭的兩線白磺溫泉採樣,含砷量分別為零點零零二PPM及未檢測出,總砷量分別為零點零零六及零點零零九PPM。
公衛護士昨天依檢查表訪視關渡地區居民的重點,如是否手掌及腳底皮膚角化過度、皮膚發疹、末梢神經炎。有些慢性中毒的症狀還有體重減輕、惡心、腹瀉、衰弱、食慾不振和皮膚病等。
有些居民對溫泉含砷不以為意,有人說「安啦!洗溫泉對身體好」、「洗一輩子也都沒事」;有人還說,以毒可以攻毒,而且藥本身就是一種毒物,溫泉有殺菌的作用。
至於親水公園內的露天浴池目前委外經營,公園處表示,昨天前往泡湯的民眾,和一般平常日差不多,約在兩百多人左右,未接到民眾抱怨。
http://www.udn.com/2007/2/6/NEWS/NATIONAL/NATS1/3717705.shtml
放心泡「砷」湯 進食要洗手
【聯合報/記者李名揚/台北報導】 2007.02.06 03:27 am
研究砷中毒的國科會主委陳建仁表示,皮膚有角質層,不太會吸收砷,所以民眾可以放心泡溫泉;不過泡過溫泉或抓過當地泥土的話,吃東西前一定要把手洗乾淨。
陳建仁以研究砷中毒造成的烏腳病聞名,他指出,砷在地殼中含量非常多,濃度在一到四十PPM之間,因此溫泉水體裡也一定有砷;不過,關渡平原濃度超過六十PPM確實偏高,但砷主要是從食物、飲水、空氣進入人體,跟皮膚接觸沒有關係。
陳建仁表示,砷可分為無機砷和有機砷,有機砷的危害只有無機砷的百分之一;烏腳病的流行是因為該地區民眾長期飲用無機砷濃度一PPM的高劑量地下水,而種植稻米等作物若土壤或灌溉水含砷,也會將其中三分之二的無機砷轉換為有機砷,一般人一天吃飯量也不會像喝水這麼多,所以民眾不必緊張。
陳建仁指出,土壤中一定有砷,稻米中不可能完全沒有,其中又以米糠中含量較高,德國標準是一PPM,他主張檢驗稻米砷含量,若糙米含量超過一PPM,還可以吃白米;若白米超過一PPM則不可食用,且最好改種花卉等非食用植物。
砷在人體內會累積在頭髮、指甲、皮膚,造成色素沈著症或手掌腳掌角化,還有腎、肺、皮膚和膀胱的癌病變,也會引起高血壓、糖尿病和動脈硬化,動脈硬化又會造成缺血性心臟病和腦中風;以前台灣西南和東北地區流行過的烏腳病,就是動脈硬化所造成。
http://www.udn.com/2007/2/6/NEWS/NATIONAL/NATS1/3717686.shtml
砷汙染擴大? 明年驗建地
【聯合報/記者馮復華、楊金嚴/台北報導】 2007.02.06 03:27 am
台大研究團隊發現關渡平原農田含砷,不過北投地方人士指出,如依當年的灌溉系統,含砷地區可能不只目前研究範圍,市府不能忽視。
計畫主持人台大生工系教授張尊國昨天說,百年以來,地熱谷溫泉把陽明山地層下面的砷鉛鐵礬礦物質帶至地表,並隨兩百多年來漢人種水稻而進入關渡平原,鄰近土壤地底一公尺到四公尺都檢測出砷,可見歷史久遠。
北市環保局副局長詹炯淵表示,砷汙染對人體影響主要經由食用,因此優先檢測範圍含砷量高的農地,至於住宅用地,因民眾不會直接接觸,未列在去年度檢測範圍;將規畫明年度例行土壤檢測中,擴大範圍至關渡地區住宅用地。
地方人士指出,早年地熱谷的水經北投溪磺水上下圳,進入關渡平原,在大業路開闢前都是農田;如果目前研究指關渡平原農業區含砷,則早年的農田、現已開發為住宅區的土壤是否也含砷,引人關切。
他說,北投溪中發現有砷鉛鐵礬礦,附近土壤有沒有這種礦或土壤含砷,也讓人擔心。尤其周邊有不少建築開發案,如果土壤含砷,開發時對棄土沒有效管制,可能棄土運送時二次汙染。
十年多前,首先在金瓜石發現有砷汙染問題的台大海洋研究所教授楊肇岳指出,美國德州農工大學內艾葛立克教授曾說,「人身體內連一個砷原子都不能有」,來說明砷的毒害。對關渡事件,他呼籲政府、學術界和公衛單位應重視。
他舉例,關渡砷汙染不能小看,當地如果表土裸露,因農耕翻土可能形成小顆粒土沙被風吹走,如吸入呼吸道,長久下來可能有致癌風險。
楊肇岳建議市府也對當地進行懸浮粒子檢測,看看沙塵或微塵有沒有出現汙染,對周邊地區開發時的棄土流向,更應管制,以免二次汙染。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劉銘龍表示,關渡平原遭砷汙染除鑑定土壤、農作物外,親水公園、灌溉系統沿線也都應鑑定汙染程度。同時應進入風險管理階段,包括仿效彰化花壇鄉鎘汙染地區轉作觀賞花卉前例,儘速輔導周邊農業轉作;流經關渡平原的灌溉水源也應轉道入淡水河,由河水稀釋。
http://www.udn.com/2007/2/6/NEWS/NATIONAL/NATS1/3717751.shtml
汙染地整治 可種草減毒
【聯合報/記者林宜靜/台北報導】 2007.02.06 03:27 am
關渡平原重金屬砷汙染將來如何整治及補償休耕?由於現行土壤及地下水汙染整治的規定多是針對工業等人為汙染,自然因素造成的汙染不在補助對象,如必須休耕,接下來龐大的補償金額令相關單位頭痛。
關渡平原土壤含重金屬,九十三年被列管停耕三點八公頃、九十四年一點八公頃,共十八筆地號,當時還不知道汙染原因,環保署撥用土汙基金補償農民,銷毀作物並限耕。
台北市環保局昨天派人到現場清查,在場址內增設兩支禁耕告示牌。環保局表示,每周都有稽查員巡視,但牌子經常被農民或業者拔掉。在部分公告場址,現在還有業者違法在農地上育苗。
業者向環保人員解釋,因天冷擔心秧苗死亡,暫時搬到距防風林較近的農田,但秧苗用木箱盤盛裝,並未直接接觸土壤,環保人員要求即刻遷移。
關渡平原因為砷已進入土壤深層,無法靠翻土或一般化學土壤整治,學者建議採生物整治法。
台大農藝系教授高景輝表示,關渡平原若證實有一百多公頃土壤汙染,不大可能鏟除或遷移土壤後再以客土復原,且含重金屬土壤的處理成本太高;國外對於大面積汙染土壤曾採用種植一些對土壤內毒性物質吸收性強的非經濟作物,例如一些葉大、氣孔多的雜草,用植物來對土壤減毒,是有效的生物整治法。
http://www.udn.com/2007/2/6/NEWS/NATIONAL/NATS1/3717710.shtml
砷金共生 開採價值低於九份
【聯合報/記者許玉君/台北報導】 2007.02.06 03:27 am
經濟部地質調查研究所昨天表示,關渡平原的砷鉛鐵礬礦是大屯山脈的火山作用生成,一般都與金礦共生。
地調所說,砷與金礦共生最有名的地區是台北縣九份,不過該地區礦脈金含量較高、砷含量較低,所以九份一帶的礦脈有開採價值。但地熱谷的礦脈剛好相反,砷含量遠高於金含量,因而地調所並未將該地區列入研究開採範圍。
地調所認為,關渡平原檢測出的砷含量極低,不致危害健康,可以放心在地熱谷一帶泡溫泉。不過要避免飲用溫泉水,以免體內累積過量的砷。
http://www.udn.com/2007/2/6/NEWS/NATIONAL/NATS1/3717715.shtml
關渡平原砷汙染 源自地熱谷 【聯合報/記者林宜靜/台北報導】 2007.02.05 03:18 am
台北市關渡平原農地土壤被驗出重金屬砷汙染,表土與裡土超過管制標準的面積達一百多公頃,是全台最大單一面積汙染區。
台大生態工程研究中心團隊並追查出汙染源是地熱谷附近河床的砷鉛鐵礬礦物,這礦物在台灣地質史上是首度發現。
主持這項研究調查計畫的台大生物環境系統工程系教授張尊國建議,政府應進行風險管理設法降低風險,例如對關渡平原汙染區改種非食用性作物或變更土地利用方式;並對汙染區進行後續水質與稻作持續監控,以及溪流中因沖刷與沉積砷的流布擴散,也應該對生態影響進行風險評估。
針對這項研究結果,台北市政府計畫豎立告示牌,呼籲民眾不要到地熱谷下游北投親水公園邊的北投溪戲水。
這項調查緣起於九十三年、九十四年度台北市土壤重金屬調查與地下水調查,在關渡平原發現土壤重金屬砷濃度異常過高,不過因採測地點太少,無法一窺汙染全貌。去年八月,台北市環保局委託台大生態工程中心,針對七星農田水利會所屬灌區大約八百四十二公頃農地進行細密調查。
調查發現,關渡平原砷含量異常的面積頗大,且濃度超過管制標準六十PPM(毫克 /公斤)的汙染區,多集中在大度路以北、大業路以西和貴水二條溪以東範圍,有一百廿三公頃。裡土含砷濃度比表土略高,顯示砷已滲入土壤深層。
如果依土壤比重與砷濃度推估,在調查汙染區裡地表至地下卅公分內土壤中純砷的總重量,高達約五十公噸。
張尊國表示,即便是西南沿海或蘭陽平原烏腳病曾流行區,土壤中砷含量都甚少超過三十PPM,像關渡平原接連大面積的汙染區十分罕見。
研究團隊發現,汙染範圍主要在七星農田水利會北投水利小組的灌溉區,由於鄰近北投工業區,居民原猜測與早期大型陶瓷工廠有關。但張尊國研判,工業汙染排放這麼大量砷的機率極低,經訪談七星水利會長陳益榮與地方里長,獲悉早期引用磺港水系磺水上圳、磺水下圳灌溉農田,稱為「磺水」。
研究團隊循水源往上游包括地熱谷、硫磺谷、鳳梨宅橋等地點採樣,在地熱谷附近河床發現岩層中砷濃度極高,部分測點砷的值高達一萬多PPM。
研究小組在現場採集數種礦物,經台大農化系教授王明光協助鑑定分析,意外找到台灣首度被發現的砷鉛鐵礬礦物。
張尊國說,關渡平原大面積砷汙染原因是火山溫泉的自然環境,加上水稻灌溉的人文因素,百年累積造成。雖然大業路開闢後,原灌溉系統已改變,目前改引水磨坑溪水源,但環境中的危機仍存在。
http://www.udn.com/2007/2/5/NEWS/NATIONAL/NATS1/3716212.shtml
關渡平原砷污染 北市收購一期稻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劉開元/台北報導】 2007.02.05 02:57 pm
台灣大學生態工程研究中心團隊檢出關渡平原農地土壤遭重金屬砷汙染後,台北市長郝龍斌今天指示建設局收購汙染農地的第一期稻米約3千到6千公斤,並積極考慮輔導農民轉作非食用農作物或休耕,以維民眾健康。但仍可泡溫泉。
郝龍斌表示,台北市環保局於民國93、94年間,分別針對北投關渡地區農地做小樣區的檢測,發現土壞含砷量過高,95年度再擴大辦理北投地區灌溉農地及附近水源檢測,結果從543公頃農地中,發現123公頃土壞砷含量確實偏高。其中未廢耕仍耕種稻米的農地約1公頃,稻作約3千到6千公斤,價值一、二十萬元。
經研判,這是百年來該灌溉區引用磺港溪水灌溉所致,所幸自從大業路開通後,當地已不再引用該渠道灌溉。台大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教授張尊國表示,從一萬多點取得的採樣中,檢測發現123公頃農地土壞的砷含量超過60ppm(百萬分之一),原先他以為是北投工業區汙染所致,但因量實在太大,最後才將箭頭指向水源。
張尊國說,北投溫泉博物館附近的水源砷含量高達數千至一萬ppm,高得離譜,應是河床的砷鉛鐵礬礦滲出的砷使然。雖然砷含量高得離譜,但他認為民眾應以興奮的心態面對,因為既已找出原因並加防範,就不用太過擔心。
台北市衛生局代局長鄧素文表示,磺港溪的溫泉水雖含有過量的砷,但國內外研究顯示,砷只會經口及呼吸道進入人體,不會經皮膚吸收。該局翻閱台北市立關渡醫院病歷,也未發現砷中毒個案,顯示當地水源及土壤雖含有重金屬砷,並不會影響健康。所以,已要求當地不要再種植食用性農產品,但泡溫泉應沒有關係。
不過,為求慎重起見,衛生局仍責成北投區健康服務中心下午派出公共衛生護士,以慢性砷中毒檢視表逐一訪視當地居民,預計一周內完成。在此之前,台北市環保局長沈世宏表示將在磺港溪沿岸豎立護欄及告示牌,提醒民眾只可遠觀,不要戲水。
http://www.udn.com/2007/2/5/NEWS/NATIONAL/NATS1/3716635.shtml
60多件農作物 件件都驗出砷
【聯合報/記者林宜靜、詹三源/台北報導】 2007.02.05 02:03 pm
台大生態工程中心發現關渡平原大面積重金屬砷汙染後,緊急採了當地六十幾件農作物化驗,每一件都驗出含砷,其中有兩、三個稻米樣本超過一PPM。
由於食品衛生相關法令對食米重金屬允許含量只規定鉛、鎘、汞數值,並無砷的容許值,關渡平原農作物究竟砷含量多少?吃了對人體的影響,由於一直缺乏監控數據,確實影響還待進一步調查。
目前只有德國針對榖物訂出重金屬砷容許值為一PPM 。
市府環保局長沈世宏說,關渡農地土壤砷汙染情形,以往調查顯示稻米砷含量都在一PPM以下,環保局會持續對稻作監測。
由於汙染源砷鉛鐵礬礦是在北投溪一帶溪床發現,而目前引北投溪、磺港溪水源灌溉的渠道,在大業路開闢後水已不再流入關渡平原,直接排入基隆河,水中含砷量經河水稀釋,沒有科學證據證明會危害健康。
由於稻作的監測單位,台北市政府建設局公布的報告是平均值,而台大研究團隊則有六十多個樣本,在檢測過程明確發現單點有砷濃度過高情形。
陽明大學藥理所教授、市議員潘懷宗提醒,如稻米驗出含砷是非同小可的事,由於直接吃入人體,累積在體內一段時日就會發生砷中毒,稻作除要立即回收銷毀,種植的農地也應立即廢耕。
關渡平原目前有十八筆農地,九十三年被驗出土壤含汞、鎘、銅等重金屬超過管制標準,被環保局公告列管,禁止農民採收、限制耕種,面積總共三點九一六公頃。但列管的農地上仍然發現有人在育苗,無視市府公告禁止採收耕種的告示牌。
另外,環保局豎立的公告牌經常遭人拔除,加上稽查人力有限,在列管場址偶爾還是不時發生農民偷種農作物。
台大生工系教授張尊國表示,稻稈、稻葉原地燃燒後煙灰堆置會加重累積砷汙染,對關渡平原稻作應持續監控,基於保護消費者安全,最好停止耕作或輔導種非食用作物。
http://www.udn.com/2007/2/5/NEWS/NATIONAL/NATS1/3716156.shtml
關渡平原砷含量高 專家:少用溫泉水作菜
【中央社/台北五日電】 2007.02.05 03:33 pm
台北市環保局委託台大教授張尊國調查北市關渡平原砷含量監測,發現有高達一百二十三公頃土壤砷含量過高。由於接近地熱谷附近採集的樣本,砷含量超高,張尊國建議民眾避免使用地熱谷的溫泉水煮蛋、泡茶或做菜,皮膚有傷口也不要碰觸,減少污染風險。
張尊國上午出席台北市新聞處舉行的記者會,他說,去年接受環保局委託的調查,發現關渡平原一百二十三公頃土壤砷含量大於60PPM,超過國家標準值,由於面積大,研究團隊一度以為是環境因素造成,訪察結果發現污染源來自地熱谷水源,污染深度最深達四公尺之多。
張尊國表示,團隊訪查七星農田水利會,農民表示日據時期該區的收成就比較差,團隊採集地熱谷、北投溫泉博物館附近的溫泉露頭,經鑑定為「砷鉛鐵礬礦物」,是溫泉帶出地底礦物形成的結晶。
張尊國指出,溫泉因含礦物質才受歡迎,重金屬含量在一定範圍對人體有益,現在發現污染源頭,民眾不必恐慌。
由於有民眾喜以溫泉烹煮食物,現在也引起溫泉業者關切,衛生局代理局長鄧素文表示,根據陽明大學的研究,民眾泡溫泉後,對人體也無影響,衛生局調查北市醫院,未發現與砷有關的癌症病例。
張尊國說,民眾有知的權利,管理做得好,仍然安全無虞。這次有兩處稻米檢測含砷量高於標準值,較全國標值高,但與其他國家相較,仍在安全範圍。
張尊國表示,由砷引起的「烏腳病」,是因飲用含砷的地下水,現在只是土壤超過標準值,砷與鉛又是穀物不太吸收的物質,不過,民眾身上有傷口不宜泡溫泉,碰觸後也應以清水清洗。
環保局表示,將在北投溪五個地點立告示牌,警告民眾當地有浴池水排入,不要戲水。此外,北投區中央里豐年段一小段農地,市府將劃定污染管制區,豎立告示牌,面積共三點九一六六公頃,並每月不定期稽查巡視及拍照存證,確認無繼續種植作物。
http://www.udn.com/2007/2/5/NEWS/NATIONAL/NATS1/3716712.shtml
學者:關渡水稻含砷量低 無害人體
【中央社/台北五日電】 2007.02.05 01:23 pm
關渡平原傳出砷污染,研究團隊檢驗此區水稻也發現含有微量砷。研究計畫主持人台大教授張尊國今天上午表示,此區水稻含砷量低於德國穀物含砷量標準,在安全值範圍內,食用應對人體無害,民眾不必太過恐慌。
台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系教授張尊國一項調查發現,關渡平原八百公頃農地中,高達一百二十三公頃農地的砷含量超過國家標準值(60PPM),進一步檢測發現,關渡平原種植的水稻也含有微量砷。
他說,進一步追查關渡平原砷污染源頭,發現當地農業灌溉水是來自北投地熱谷,研究團隊並發現地熱谷河床、岩石砷含量高達幾千、甚至上萬PPM,不過,地熱谷水中的砷含量,只有0.5PPM。
至於關渡平原稻米遭砷污染,是否有安全疑慮?張尊國強調,水稻不會直接吸收砷,檢測發現,當地種植的水稻,砷含量只有0.2ppm,因台灣並未制定水稻砷含量標準值,因此與德國穀物砷含量標準值1ppm相較,關渡平原水稻砷含量相當低。
他表示,關渡平原約從兩百年前,就開始引用地熱谷的水源灌溉農地,關渡平原一帶過去也沒有出現過烏腳病的病例,顯示食用當地稻米罹患烏腳病的風險應該很低。
張尊國表示,關渡平原砷污染原因是因為火山溫泉自然環境,加上農地灌溉百年累積而來,而根據研究,直接飲用砷污染的地下水,引發烏腳病機率較大,由於台灣自來水普及率高,民眾也不會直接飲用溫泉水。
他同時建議,民眾到地熱谷遊玩,不要觸碰河床或岩石、不要直接用地熱谷溫泉水煮蛋,皮膚有傷口的民眾不要去地熱谷泡溫泉,也不要將關渡平原稻稈焚燒成灰,應不會有安全疑慮。
http://www.udn.com/2007/2/5/NEWS/NATIONAL/NATS1/3716530.shtml
地熱谷黃褐石 鑑定正是砷鉛鐵礬礦
【聯合報/記者林宜靜/台北報導】 2007.02.05 03:18 am
台大研究團隊調查關渡平原重金屬砷汙染,首度發現砷鉛鐵礬礦。台大農化系教授王明光以X光繞射分析鑑定出礦石身分時,興奮得兩天兩夜睡不著,早期同一地點也曾發現著名的北投石。
研究團隊台大生工所博士生林聖淇、陳威智等人,去年十月廿四日在地熱谷銀星橋下河床,發現外表黃褐、有羊脂般光澤的礦石;測出岩層表面砷濃度達一萬多PPM,引起研究人員注意。
溫泉博物館就在地熱谷附近,陳列介紹北投石等當地礦物,但沒有砷鉛鐵礬礦的資料;研究人員轉而求助礦物專家王明光。
王明光一看到砷鉛鐵礬礦,眼睛為之一亮;確認是砷鉛鐵礬礦時,王明光比研究人員還要興奮。
生工系教授張尊國說,砷鉛鐵礬礦形成原因可能是溫泉從地下冒出時,帶出火山岩層的各種礦物,水溫高加上酸性溫泉,礦物在河床漸漸釋出,表層結晶長年累積形成硬殼狀礦石。
特別的是,研究人員只在銀星橋到北投公園間約七百公尺發現砷鉛鐵礬礦的露頭,上游地熱谷及北投溪下游至今尚未發現。
http://www.udn.com/2007/2/5/NEWS/NATIONAL/NATS1/3716158.shtml
採樣一萬六千多 「幸運找到答案」 【聯合報/記者林宜靜/台北報導】 2007.02.05 03:18 am
關渡平原傳出土壤遭砷汙染,且是最大單一汙染區,由於面積廣大、土壤採樣及重金屬砷檢驗費用昂貴,調查難度高。調查計畫主持人台大生物環境系統工程系教授張尊國說:「我們很幸運找到答案。」
關渡平原面積大,研究團隊光是樣本就採集達一萬六千八百四十個,待分析的樣品約二千件;每個測點包括表土與裡土,檢驗分析費用近九千元,整個研究案經費達九百六十多萬元。
檢驗結果發現,砷汙染範圍集中在大業路以西;張尊國研判如此大面積汙染,應屬於工廠、人為因素以外的環境因素造成。研究團隊一組追查灌溉水源,一組往上游採水源,在北投地熱谷附近河床,找到砷含量極高的砷鉛鐵礬物成分,確認關渡平原土壤砷汙染的來源。
http://www.udn.com/2007/2/5/NEWS/NATIONAL/NATS1/3716225.shtml
環保局擬立牌 北投溪禁戲水
【聯合報/記者詹三源、林宜靜/台北報導】 2007.02.05 03:18 am
台北市環保局委託台大生態工程中心的關渡農地砷汙染調查,發現流經北投親水公園的北投溪水質含砷量偏高,環保局準備立牌禁止遊客戲水,並取消親水階梯,以免危害健康。
此舉引來周邊溫泉業者強烈反彈,業者表示,立牌將造成消費者對北投溫泉水質的疑慮,不敢來泡湯,扼殺商機。
台大的相關研究,初步發現在地熱谷溫泉含砷量約零點二至零點三PPM;北投溪水體的砷含量約零點二到零點五PPM。
環保局長沈世宏表示,溫泉水含砷、鉛是否危害健康,各國尚無數據可參酌;但親水公園內的北投溪段因有沿岸溫泉浴池的排放水,在此戲水並不適當,建議禁止戲水,但立牌內容可適度修改。
陽明大學藥理所教授、北市議員潘懷宗認為,砷、鉛等重金屬可經由皮膚吸收,進入人體的機率不大,與飲用含砷地下水的危害相比,可能「泡湯一百年也不會中毒」。
環保局原擬在親水公園內的北投溪段豎告示牌,告知民眾北投溪水含有砷、鉛,並有沿岸溫泉浴池的排放水汙染,建議遊客避免入溪戲水;但溫泉業者反對這項做法。
北市議員賴素如日前在市議會召開協調會討論立牌事宜。溫泉業者指出,農地含砷量過高和溫泉水是兩回事,泡湯的遊客不可能喝溫泉水,而且北投溫泉業者用的溫泉,都是向水處購買,和直接流經北投溪的不同,衛生局每月還檢驗兩次水質,怎可能有問題?
水處代表承認,溫泉的酸鹼值、水質都經衛生局檢驗合格;但溫泉含重金屬問題,過去並未注意。
沈世宏表示,一般對砷汙染的認知,都是直接吃進體內才會致病,但皮膚接觸還沒聽過致病案例。
http://www.udn.com/2007/2/5/NEWS/NATIONAL/NATS1/3716160.shtml
青磺含砷? 溫泉業者:未聞有害人體
【聯合報/記者陳志豪/台北報導】 2007.02.05 03:18 am
北投溫泉業者對地熱谷青磺溫泉驗出含重金屬砷不感到意外,但強調研究報告應該有證據,並配合醫學觀點,否則只會增加民眾恐慌,且對溫泉業造成傷害。
負責水源管理的台北自來水處指出,目前相關的報告都不能證實溫泉水源含砷的濃度及對人體的影響,水處將深入了解。
北投溫泉協會會長周水美表示,北投業者多半採用白磺泉而非地熱谷青磺泉,她認為青磺在北投有百年歷史,不能因為幾個調查數字就被否定。
溫泉協會前總幹事黃清泉說,青磺泉多種礦物成分都有文獻記載,從未聽聞對人體有傷害;國軍北投醫院曾經過調查,當地居民罹癌比率與其他地區無異,若說溫泉含砷,應該早就有砷中毒的病例。
水處指出,十幾年前地熱谷還可以煮蛋,未聽說發生砷中毒,近幾年因為地熱谷水溫降至攝氏六十至七十度左右,已不能煮沸蛋,只作溫泉水源及觀光用途;若說水源含砷,到底是從地熱谷冒出來的水,還是經北投溪沖刷礦石,仍有待釐清。
據了解,目前地熱谷青磺泉供應近五十戶,其中十戶為溫泉飯店,餘為一般家庭;因為青磺會造成設備腐蝕,業者多不愛用,市府委外經營的如北投親水公園露天浴場、北投公共浴室則是青磺泉。
http://www.udn.com/2007/2/5/NEWS/NATIONAL/NATS1/3716222.shtml
小檔案》砷鉛鐵礬礦
【聯合報/林宜靜】 2007.02.05 03:18 am
砷鉛鐵礬礦一般產於含砷硫化物礦床氧化鐵礦脈中。外觀褐黃色、粒狀菱形結晶、介於透明與不透明間,外表有松脂光澤、硬度低,有條痕。
砷鉛鐵礬礦形成原因可能是溫泉從地下冒出時,帶出火山岩層的各種礦物,水溫高加上溫泉的酸性,礦物在河床漸漸結晶,長年累積形成的硬殼狀礦石。
地熱谷從銀星橋到北投公園入口,約七百多公尺的北投溪河段,岩層中可以看到砷鉛鐵礬礦的礦脈露頭。
http://www.udn.com/2007/2/5/NEWS/NATIONAL/NATS1/3716205.shtml
小檔案》砷 又名砒霜
【聯合報/詹三源】 2007.02.05 03:18 am
砷古稱砒霜,是一種無臭無味的毒性物質。民國五十五年台南、嘉義沿海的「烏腳病」事件即因飲用砷汙染地下水引發慢性砷中毒,造成四肢組織壞死、截肢。
工業上的砷汙染,主要來自金屬礦場的沖出物、玻璃製造業、冶金工業、製革廠、染料廠等,都可能排出含砷廢水;砷常被作為除草劑、殺蟲劑、乾燥劑及木材防腐劑等使用,經由食物進入人體,是造成人體砷中毒的主要途徑。
一般來說,急性砷中毒較常見,會出現腹痛、血便、急性腎衰竭等症狀。另外,電子業中常用的砷氣,一旦中毒容易引發大量溶血,造成急性腎衰竭死亡。
http://www.udn.com/2007/2/5/NEWS/NATIONAL/NATS1/3716227.shtml
小檔案》北投 地熱谷
【聯合報/記者 楊金嚴】 2007.02.05 03:18 am
北投地熱谷位在北投親水公園旁中山路底左側的山谷窪地,係日式地名,本地人則稱為「磺水頭」或「鬼湖」,面積三千五百平方公尺。
地熱谷溫泉為酸性綠礬泉,俗稱「青磺」,腐蝕性極強,溫度高達九十度,是大屯山群內水溫最高的溫泉。因泉水清澈,微綠似玉,谷內常年瀰漫濛濛蒸氣,緩緩上升,如夢似幻,有「磺泉玉霧」之稱,曾為台灣八勝十二景之一。
由於水溫高,民眾喜在此煮蛋,常有兒童滑倒燙傷,又有酸性硫磺氣侵蝕,地基被淘空,曾關閉整治,八十三年九月重開放。
http://www.udn.com/2007/2/5/NEWS/NATIONAL/NATS1/3716207.shtml
政府應「砷」入整治、補償 【聯合報/楊永年/成大政經研究所教授(台南市)】 2007.02.06 02:05 am
根據聯合報報導,台北關渡平原長期受砷汙染,汙染源就在地熱谷。台北市環保局擬設立告示牌,並禁止在北投溪戲水。但筆者認為這些措施不足以降低附近或台北市居民的危害,台北市政府(環保局)應有完整且進一步的策略規劃。
以台南中石化安順廠汞汙泥、戴奧辛與五氯酚納環境汙染案為例,廠區水域早在民國七十年就被檢測出含戴奧辛與汞的毒魚樣本。但當時政府並未積極處理,僅設了一個「本水池有受汙染之虞,禁止釣捕,否則有害健康,違者送辦」的告示牌。問題是,除了沒有積極執行該告示,當地居民也多不識字,因此該汙染水域的毒魚任由居民照吃、照捕、照賣,危害居民與台南市民至少二十五年。一直到約五年前因為居民不明原因死亡,血液中檢測出含量超高之戴奧辛,加上環保人士的抗爭,才迫使中央與地方政府不得不積極處理相關問題,因而爭取到十三億的人道補償。
為什麼政府會如此被動?因為政府不作處理,符合政府與當地居民「共同的利益」。若政府積極處理可能損害他們既有的利益,甚至可能影響選票;如果該汙染資訊擴大,可能危及當地居(漁)民賴以維生的養(捕)魚生計,房地產價格可能大幅滑落,他們的兒女可能難以嫁娶。諸多的理由讓政府與居民都不願政府積極介入,廣大民眾或公共利益就被犧牲了。
同樣的,類似的情形可能發生在此次北投砷汙染的案件中,因為溫泉業者已開始反彈,並提出數據說明對人體無害;市府列管場址,仍有農民偷偷育苗。因此筆者預測,相關利益團體可能會展開行動,阻擋該議題形成市府積極的政策。當然,這不是負責任政府應有的態度。因此筆者建議市府應即組成跨局處的「專案小組」,積極發展相關政策,包括整治、補償與相關之發展政策。
http://www.udn.com/2007/2/6/NEWS/OPINION/X1/3717824.shtml
泡湯兼輻射… 【聯合報/鄭福全/環境工程技師(北縣樹林)】 2007.02.06 02:05 am
昨天聯合報載,有研究顯示北投溪(磺港溪)砷鉛鐵礬礦造成關渡平原農田遭砷汙染,環保單位計畫豎立告示牌,呼籲民眾勿至北投溪戲水。
事實上,北投溪除發現的砷汙染外,日據時期台灣總督府礦務課技師岡本要八郎曾在一九○五年發現北投溪礦石具有放射性,原能會網站也證實:「北投區的地熱谷,溫泉水中即含較多的放射性物質」。
人們日常生活不免接觸多重輻射,自核能電廠輻射、醫療X光輻射、天然土壤岩石之輻射,以迄手機、基地台、微波爐、吹風機、電視機等非游離輻射,使人們一生所接觸之輻射劑量不易估計,若人體細胞長期接觸既有多重輻射後,如再與砷等汙染物質接觸,其結果是什麼?如經數十年之後,發現有病變情形,又該如何舉證以明責任?此乃十分困難之事。對此不確定之風險,監察院完成之「環境輻射偵測辦理績效」專案研究,曾引據專家看法提出「接受劑量越少越好」之意見。
因此,當北投溪證實有砷鉛鐵礬礦和較多的放射性物質時,實不宜輕忽潛在風險。民眾除可儘量減少在此環境中之暴露外,中央環保單位可考慮修正「地面水體分類及水質標準」,將天然放射性物質列為水體分類與用途之評價因素之一;而中央水利主管機關亦可考量修正依溫泉法所訂之「溫泉標準」,將鐳、釷與鉀等放射性物質列入溫泉標準之管制事項,以確保民眾泡泉、濯足、煮蛋等遊樂安全。
http://www.udn.com/2007/2/6/NEWS/OPINION/X1/3717822.shtml
中國時報 2007.02.06 砷值安全市長背書 關渡平原稻米 安啦劉添財/台北報導
北市關渡平原土壤調查發現砷含量過高,原因係引用北投地熱谷磺港溪水灌溉所致,區內稻米也出現砷含量,為避免引起民眾恐慌,台北市長郝龍斌昨日召開跨局處緊急會議並對外「掛保證」,除了1.08公頃稻米砷含量稍高,基於謹慎起見,市府會加以價購銷毀外,多數稻米砷含量都在安全值以下,不影響人體食用。
為了讓上述保證取得專業上的認同,市府衛生局、自來水事業處、環保局、建設局等局處首長及主持砷含量研究計畫的台大生態工程研究中心教授張尊國等人,昨日都出席郝龍斌主持的記者會「背書」。郝龍斌強調,未來市府會持續追蹤區域內土壤的變化。
追蹤多年 砷均低於標準值
郝龍斌強調,關渡平原土壤砷含量高,市府已連續追蹤多年,但因屬河床礦石而非人為污染,加上政府目前並沒有食物砷含量的國家標準值,市府以德國最嚴格的標準值檢驗,發現區域內僅有少數稻米砷含量較高,但還是低於標準值,市府決定價購予以銷毀,未來若持續發現有增高的趨勢,市府一定會要求農民轉種非食用性的作物。
不再用磺港溪水 勿過度反應
環保局長沈世宏強調,環保局去年擴大辦理北投地區灌溉農地、陽明山地區土重金屬砷含量調查,發現關渡平原約有123公頃土壤砷含量過高,應是長期引用磺港溪水所致,不過自大業路開通後,即不再引用該渠道灌溉。經過調查團隊進一步對關渡平原內之蔬果、稻榖及地下水進行砷檢測,蔬果未檢測出砷含量;稻榖砷含量則極低;地下水也未超過管制的標準。
建設局長陳雄文強調,關渡平原稻穀含砷量都在標準值之下,對人體影響不大,市府現只能持續追蹤,不能採取進一步的控制場址或是整治場址等措施,甚至連輔導轉都有點牽強,因為市府依法都不能採取這些措施,所以要請民眾不必有過度反應。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601+112007020600083,00.html
中國時報 2007.02.06 泡湯2原則:皮膚無傷口 不喝溫泉水陳怡妏/台北報導
北投地熱谷溫泉水含有砷一事,台北自來水事業處表示,根據目前之相關資訊顯示泡湯只要不喝入溫泉水,應對人體無妨;此外,只要皮膚無傷口,應也不致由皮膚吸收砷,故對溫泉泡湯民眾來說應不是問題,民眾仍可安心泡湯。
台北市長郝龍斌也引用衛生局的報告說,根據關渡醫院所做的調查,並未發現附近居民有砷中毒的趨勢,所以請民眾不必恐慌。至於民眾關心的北投溫泉還可不可以浸泡?郝龍斌表示,溫泉本來就會含重金屬,砷除非是食用或是呼吸,否則不會有任何影響,民眾可以放心浸泡北投溫泉。
水處表示,經查世界各國皆未對溫泉水之砷含量訂定水質標準,水處昨日針對溫泉所作檢驗結果顯示,其所供應之南北兩線白磺溫泉之溶解性砷含量分別為0.002毫克/公升(ppm)及ND(檢測不出),總砷量分別為0.006及0.009毫克/公升(ppm);青磺較酸其溶解性砷含量分別為3.3毫克/公升(ppm),總砷量為3.8毫克/公升(ppm)。
水處強調,即使溫泉砷的含量偏高,因人體對砷之攝取主要是經由食入或吸入,目前並無由皮膚吸收之任何報導,且食入之砷須為溶解態或有機態方可能為人體吸收。
另根據陽明大學毛義方教授2~3年前所作研究,對民眾泡溫泉調查顯示泡湯時間之多寡與其尿液中之含砷量並無相關性,此外,經請教台大生化所曾木金教授有關皮膚吸收的生化機制,基本上離子態(水溶性)之重金屬,除非是皮膚有傷口,一般皮膚之細胞膜會拒絕其穿透。
因此水處認為,綜上以上結論,民眾只要注意皮膚有傷口時不要泡湯及不喝入溫泉水兩個原則,溫泉含砷應無礙民眾泡湯。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601+112007020600084,00.html
中國時報 2007.02.06 台大教授張尊國:區內稻米 砷含量低於標準值劉添財/台北報導
主持關渡平原土壤調查發現砷含量高的台大生態工程研究中心教授張尊國昨日表示,一般植物不太容易吸收砷,因此關渡平原土壤雖有砷含量,但稻穀含砷量卻有限,都在食用的安全範圍內,請民眾不必恐慌;至於溫泉,就是因為含有重金屬成分,所以大家才喜歡去泡,溫泉水含砷並不會對人體產生影響。
張尊國強調,整個調查結果令人振奮的是,找到了關渡平原土壤砷含量的源頭,就是來自北投地熱谷的溫泉灌溉水,過去先民已在此生活200多年,也未發生烏腳病等病症,顯示並未因為砷含量的關係而造成民眾健康受到影響,外界實在不必恐慌,。
張尊國指出,前年北市環保局對關渡平原曾進行局部的土壤檢測,發現土壤砷含量過高,但原因不明,去年才委託台大團隊進行細密調查,在整個500多公頃的調查範圍內,結果發現關渡平原有123公頃土地砷含量過高,到底原因何在?一直是研究團隊急欲知道的答案。
張尊國進一步表示,原本他認為可能是工業汙染所導致,但因面積實在太大,因此懷疑可能是環境因素造成,經過訪談之後確定,就是北投地熱谷的溫泉水灌溉所致,尤其在地熱谷、北投溫泉博物館附近河床,砷含量相當高,其他重金屬的成分也相當多。
張尊國強調,溫泉水含重金屬成分,只要在一定範圍之內,對身體是有益的,溫泉就是因為含有重金屬成分,所以民眾才要去泡,民眾不必因為溫泉水有含砷而不敢去泡。
至於關渡平原內的稻穀是否可以食用?張尊國說,先民在關渡平原耕作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土壤砷含量甚至到地下4公尺,但土壤砷含量超過標準與種植稻穀是否可以食用是兩回事,因為植物不太容易吸收砷成分,所以區內稻穀經檢測,砷含量絕對多數都低於標準值,也就是在食用範圍之內,安全無虞,民眾不必慌恐。
關渡平原土壤含砷,經學者追查出來源可能是地熱谷中溫泉所致,整個研究計畫由台北市環保局出資委託台大生態工程研究中心進行,不過,因為還有2塊土地檢測資料未完成,整個研究還不算結束,學者卻讓報告內容先曝光,不但有違約嫌疑,研究成果可能也還不夠周詳。
環保局長沈世宏說,委託台大教授進行的研究,經費由中央補助865萬,最後的期末報告今年三月才會提出,目前研究結果仍不夠完整,易引發不當的聯想。
沈世宏說,張尊國應該遇上有人詢問研究發現,基於「善意」才告知,卻沒想到把未完成的研究內容公開是違約的行為,現在不打算深究是否會針對違約進行中止付款或其他處置,等與民眾相關的部分都處理好後再來討論。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601+112007020600089,00.html
中國時報 2007.02.06 農民恐慌 議員促擬配套措施陳洛薇/台北報導
台大生態工程中心調查發現關渡平原8百多公頃的土地中,高達123公頃土地遭重金屬砷汙染,當地農民及居民恐懼不安,議員呼籲市府盡速就當地農民身體健康及生計發展擬定配套措施。
台北市議員賴素如表示,調查檢測出含砷的土地,許多目前都種植蔬果、稻米等食用作物,調查結果出爐後,許多農民昨日到她的服務處陳情,相當擔心受汙染的土地及作物,在經過多年的接觸及食用後,已威脅健康甚至傷害。
農民們指出,市府所提出相關未超過標準值的數據,只是為了安定人心,長期與這片受汙染土地為伍的他們,感受不到市府的關心,也不知道市府對此事件還有哪些具體的配套措施。
賴素如說,關渡平原的土壤及食用作物檢測含砷,事涉農民的身體健康與未來生計,市府除應繼續密切監控汙染範圍,更應確認遭受汙染的作物是否可食用,一旦確認土壤遭汙染無法繼續耕作時,需提出解決方案。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601+112007020600090,00.html
- Feb 08 Thu 2007 17:45
北投溪 立牌禁下水 【聯合報/記者林宜靜、錢震宇、陳志豪/台北報導】 2007.02.07 03:13 am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