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庸置疑,台灣是個多元化社會,任何議題總有仁智之見。但有異議不是問題,面對異議的態度才是問題。
台灣高鐵飆速啟航。儘管經過十六年政治爭議,試營運票務系統堪稱混亂,但從民眾踴躍搭乘的興奮之情,可以看出台灣期待高鐵成功之心。在雀躍迎高鐵的同時,消基會基於保障消費者的立場,在高鐵站散發傳單,呼籲民眾不要當白老鼠,「拒搭高鐵」。
消基會的舉動,當然未獲搶搭高鐵民眾的支持;遺憾的是,卻因此引發衝突,甚至言語粗暴,又出現「滾回中國」、「欺負台灣人」、「扯台灣人後腿」的字眼。在高鐵漂亮上路的同時,這起衝突事件,對高鐵而言,只是小事一件,但是對整體台灣社會而言,卻不容小覷。
民國六十八年,中部地區因為民眾食用米糠油,因而爆發多氯聯苯事件,受害民眾達二千多人,卻求償無門;同年底再爆發假酒事件,甚至有教授因為喝到假酒導致失明,同樣求償無門。因為這些背景,一群學者專家才動念起意決定成立消基會,為弱勢的消費者維護基本權益。
近卅年來,消基會從一支電話、一間辦公室開始,確實為台灣的消費者做了許多事。從大眾運輸到食品衛生,從手機話費到年節玩具,無一不是他們關切的重點。透過消基會的施壓,讓政府部門正視消費者權益,從而成立消保會和公平交易委員會。凡此種種,都和政治爭端無關,更與藍綠統獨無涉。若非這群學者專家有著一份深愛台灣的心,怎麼可能從無到有,即使有也很拮据,卻義無反顧地走了將近卅年,為消費者伸張正義?
即使這次消基會呼籲民眾拒當白老鼠,起意亦非關政治,而是因為高鐵營運前,履勘委員猶有強烈的不同意見,認為高鐵安全性依舊堪虞;此外,高鐵票價連行政院長蘇貞昌搭乘後,都認為可以更「合理一點」,消基會從這個角度出發無可厚非,而民眾依舊有自主選擇權,決定要不要搭乘、何時搭乘,這就是多元社會的可愛。
無可諱言,從政府政策決定要興建高鐵,到BOT成型,高鐵系統從歐系到日系的轉折,甚至到高鐵資金挹注,沒有政治的介入,不會有今日的結果;而高鐵董事長殷琪因為投入政黨輪替前後的國政顧問團,以及爾後的總統府監委審薦小組,都使高鐵欲擺脫政治而不可得。但是,台灣高鐵畢竟就是一間希望營運成功的公司,高鐵不是政黨、不是派系,更不是要投入二○○八的政客,沒有道理因此成為政治或政黨一方的象徵,更沒有道理成為愛不愛台灣的戰場。
高鐵首航,熱情搭高鐵的民眾湧入,前往散發傳單的消基會,自會碰到冷言冷語的民眾,誰會希望自己滿腔興奮被澆冷水呢?但是,回句無聊或者根本不理,就是一種態度表達。何須激烈到由地方民代率領團體以粗暴的政治語言動作反嗆?
高鐵,讓台灣進入一個運輸的新紀元,啟動台灣城市變貌的樞紐;但不論如何,高鐵仍不過是台灣諸多大眾運輸中的一環,不論往來旅遊或商務,可以選擇航空、台鐵、國道客運、甚至自己開車,搭乘高鐵與否,完全取決於消費者對自己行的便利、票價高低的認知、乃至服務的良窳,這和愛不愛台灣毫無關係。
帶領鄉親搭乘高鐵,卻意外引爆衝突的地方民代聲稱,並非故意與消基會打對台,只是同行鄉親「擦槍走火」。這就是最讓人遺憾與驚愕之處,什麼時候,台灣社會竟演變至此?若有不同意見就使用最極端的政治語言,彼此傷害而後快?贊成自己的就是愛台灣,不同意見者就要「滾回去」?
這幾年,台灣社會因為政治對立愈益升高,政治人物無止盡地把政治語言氾濫到各個領域,凡有不同見解,動輒以政敵相待,從口水到潑糞,彷彿粗魯不文、惡劣鄙俗的言語,就能置人於死地。言語傷人,有時更利於刀刃,言語不見血,卻能痛徹心扉,言語製造的仇恨,甚至可能百代難解。
在高鐵啟航的同時,過程中用盡一切心力者,相信沒有人會希望高鐵成為台灣社會發抒政治不滿的場域。愛台灣、愛高鐵,什麼都可以愛,但是,拜託:愛,要用文明人的方法。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forprint/0,4066,110514+112007010700189,00.html
- Jan 12 Fri 2007 10:00
2007.01.07 中國時報 請用文明的方法愛台灣 中時社論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