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年春天,人們繼續在春天的墾丁吶喊,夏天在兒童育樂中心的野台上開唱。貢寮的海洋音樂祭卻因為台北縣政府政權易主,所以一度發生戲劇化的雙胞大戰。三大搖滾音樂祭之外,也有了更多聲音出現:專業的音樂祭主辦團隊TRA走向南台灣舉辦「大港開唱」;「海洋音樂祭」的長期贊助商7-Eleven和音樂界魔人張培仁的行銷公司連續舉辦了「台客搖滾嘉年華」,以及商業企圖不「簡單」的「簡單生活節」;而在河邊草地、師大公園之後,幾個不肯放棄DIY精神的幾個年輕獨立音樂人,包括再見奈央的吉他手小V、Sorry Youth的吉他手與Emily的鼓手等人,一同組成「田鼠社」,在公部門補助加上自掏腰包的情況下,用最少的資金上山打游擊,舉辦了免費的「金瓜石山丘節」。非傳統搖滾樂的「流浪者之歌」則繼續帶領台灣認識更多世界角落。
獨立音樂:從暗流到大浪
音樂祭在台灣扮演了一個與西方音樂祭傳統很不一樣的角色──它不只是青年歡樂的天堂,也不是反叛的基地,而是獨立音樂的發電機。
在台灣,由於主流媒體(報紙、電視、電台)的盲目、主流唱片公司的自我閹割、獨立音樂商業體系的虛弱,使得獨立音樂發聲的空間相當微薄。更根本的問題是,相較於西方,台灣的獨立音樂和主流音樂存在著巨大的鴻溝──這個鴻溝不是獨立音樂創作者自己挖出來的,而是主流體制對獨立音樂的漠視,使得中間那條線如此難以跨越。因此這幾年來,僅有台北幾家live house辛苦在這個荒蕪的原野上燃燒著堅毅的火光;所以每年的搖滾音樂祭提供了重要機會,讓獨立音樂能從地下的暗流,集結成更巨大的海浪。
海浪確實已經翻湧上岸。過去幾年,這些另類音樂祭文化已經攻占廣大年輕人的夏日想像,而不再是一小群音樂黨徒的密謀革命。
另一方面,台灣音樂祭的獨立音樂革命仍然沒有顛覆主流媒體。今年野台開唱之後,筆者在媒體上刊登一篇文章〈你聽見那些激越的聲音嗎?〉,指出台灣媒體影劇版視野的狹隘,對於這樣一個已是台北夏天最熱鬧的活動,報導內容竟然不及Selina和小豬慶生的新聞。相對的,具有強大行銷能力和眾多大牌歌手的「簡單生活節」,當然可以容易攻占媒體版面。只是被媒體報導的最終還是巨星,而不是獨立音樂人。
主流與獨立的匯流/和解
人們不斷爭辯著,「海洋音樂祭」這種嘉年華式的音樂祭在多大程度上有助於獨立音樂的整體發展?而企業或主流音樂工業所操作的各種音樂祭又對獨立音樂是好是壞?
有人說,搖滾祭的大眾化,無助於獨立音樂的發展,因為許多人只是去享樂,而並未真正關注到底是誰在那邊唱歌。他們會花更多錢買紀念品,而不是台上演出樂隊的專輯。也有人相信,諸如「海洋音樂祭」這種免費音樂活動,能讓更多年輕人在享受夏日陽光與啤酒的同時,浸淫到這些平常在主流媒體無法接觸到的音樂,因而形塑他們更多元的聆聽經驗。長遠來說,這將逐漸改變台灣音樂市場的視野。
今年的「簡單生活節」無疑讓這個問題更為尖銳。在某程度上,這是同一批團隊繼年初在台中舉辦台客演唱會後的延續,而兩者都是非常成功的商業操作。不同於傳統主流商業機器的活動,他們在演出者上結合主流巨星(伍佰、李宗盛、陳奕迅)和獨立樂隊,並吸納了台灣這兩年的新青年文化力量──創意市集,並用一個生活價值(簡單生活/樂活)來包裝。
這種活動可以說是反映了搖滾樂本身和唱片工業的長久愛戀糾纏:當商業勢力看到新萌芽的音樂文化/類型/活動產生了新的商機,他們必然會開始介入收編,複製那些原生的創意。但換一個角度,這也可以說是獨立音樂過去幾年的努力,開始滲透、轉變了大型商業機制。
但流行音樂本來就是一部辯證的歷史。當獨立的、另類的聲音爆發新的能量後,他們會被主流體制給吞噬,但總是又會有新的力量不斷誕生,或者原來的戰鬥者會轉移陣地繼續戰鬥。例如,在「簡單生活節」的同時,我們也有「金瓜石山丘節」;而這種DIY的音樂節從來沒有在三大音樂祭外停止過,例如去年的「草地音樂節」。
台灣音樂祭的商業化、大眾化與做為賺錢機器的潛能,並不一定會讓這部獨立音樂發電機的電力耗盡。不管高度商業化的音樂節是會讓更多聽眾注意到獨立音樂,或只是空洞地消費音樂祭與獨立音樂,這都無所謂。人們需要不同玩樂的方式,而獨立音樂人也需要吃飯,並或許可以在這種大型商業操作中獲得另一種學習機會。樂隊和樂迷都可以高高興興地參加兩邊活動,只要不要真的以為請客吃飯就是革命就好了。
並且要記得,我們永遠都需要另一個角落,用另一種方式,開啟另一種新的想像。
為什麼人們總熱愛參加搖滾音樂祭?
從搖滾音樂祭的原型(或是迷思)的Woodstock來看,音樂祭結晶了一切搖滾樂最迷人的元素:有搖滾樂最原始迷人的本質──現場表演的光和熱,搖滾所追求的集體社群共享感,也有搖滾所標舉的另類生活方式──如幾天幾夜的無所事事或台下泥漿中的性愛狂喜。音樂祭從來不只是音樂本身,而在於被人們相信它是一種另類青年文化的體現,讓樂迷們可以逃離日常生活的異化──起碼在那短短的幾天幾夜。
搖滾音樂祭也成為台灣島這幾年最豐盛的音樂場景。只是在島嶼的音樂祭典中,歡樂取代了反叛,不論是海灘的歡樂,還是兒童樂園的歡樂。
(本文略有刪節,與誠品好讀一月、二月號合刊本同步刊出)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forprint/0,4066,11051301+112007010700269,00.html
- Jan 12 Fri 2007 09:55
2007.01.07 中國時報 ■音樂搖滾祭---獨立音樂的發電機? 張鐵志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