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巴堤人在紀元前兩百年前,便在此地建城,掌握商集要津,以紅岩石造城,鑿屋立祠,至今仍可見建造城邦的藝術之美……

1

約旦古國,遺跡很多,雖沒有巴比倫聞名,卻也不遜色。例如與以色列相隔的死海,就有種種傳說,是文化源頭呢?還是天然奇景?海色深藍,水浪沖岩後的鹽白,直覺它的鹽鹹成分,對環境該是個負擔,但岸邊的水溪,竟然也種植出香蕉、蔬菜、番茄。哦!這是約旦河岸吧?死海是它的匯集處嗎?數千年,或數萬年沒有出口,它可是造陸運動時,部分海涯被封閉所形成的嗎?

總之,它已成為觀光景點,也有很多的文化產業,著名的浮泳,或化妝品,馳名世界。參訪者如我,稍停步望遠,看著天然新奇,風波陣陣,灰煙濛濛,人生多舛,一種不確定的動盪心情又湧上心頭。

沿路綠景點點,掙扎在岩山上,看來有點兒與尚未溶解的沙岩作歲月競賽的況味。似乎透不過氣的高原,竟然仍有人居住!水呢?食物的供應,難道要從遠處運來,除了羊群閑散覓食外,全然看不到旺盛的生機。

友人說約旦是中東產油最少之國,那麼,以什麼方式富國裕民呢?

或許此地文明,與豐富的歷史共在,當我們抵達世界文化遺產的玫瑰紅城(Petra)後,見識到約旦古國的淵源,乃是中東歷史最富有的商業都城。該地處東西交通樞紐,交易頻繁,生活富庶。早於羅馬人的那巴堤人(Nabateam)在紀元前兩百年前,便在此地建城,掌握商集要津,以紅岩石造城,鑿屋立祠,至今仍可見建造城邦的藝術之美,民生所需的設施,宗教膜拜的寺廟,以及羅馬人趕來的聚會所、雕像、劇場等等,甚至是軍事要塞,或接待旅人的場地,顯然在歲月蹉跎中模糊了稜角,也在人們記憶中逐漸忘卻,但在物化、風化的歷程上,仍然盪漾著昔日風華。

提供觀光客選用的驢子、馬群、駱駝,還有可能是那巴堤人、羅馬人的後裔,或此地的原住民,他們仍然勤奮地為客人服務。

悠悠白雲飄盪在山脊上,濛濛塵埃輕輕揚起,帶著憑弔古蹟的心緒,不知是真還是夢。若是緣起於文化工作者的機會,當亦有緣滅之時,還有第二次機遇到此嗎?無花果樹下,風沙飄忽,我拾幾粒碎石,握住的是殘殤,還是生命向晚?向我噴氣的駱駝,你說呢?

2

冷風寒切,石街行人尚稀,清晨漫步在傾斜的行道上,身為異鄉客頗多感受。

中東戰爭未曾稍歇,宗教信仰難解現實,石油資源更是血淋淋的爭奪目標,何者為強,何者示弱,非來個高下比劃,哪能信服?就在這種逐鹿中,幾世紀前的幾世紀戰爭迭起,不曾間斷,倘若能平和相望,就知道「山以虛而受,水以實而流」的道理,「爭」,徒增悲愁,也消耗清靜。

正是晨曦一抹映白壁,回教建築中的拱軒,有勤奮的麻雀啁啾,這些熟悉的鳴叫,使人想起家鄉秋收季節,麻雀跳躍醒我心,再怎樣的疲憊,踽踽在安曼街上尋個什麼的張望,頗覺孤獨苦澀。

這裡街樹倒是不少,看來不用登記號數,全都受到民眾的愛護,在這種坎坷環境中,幸運地無礙成長。它回饋給民眾的是在季節變化中,所扮演之春綠秋紅的角色,提供一份舒坦的生活環境。

冬日豔陽,晴空無雲,一架戰鬥機掠過,機尾噴出之白煙如上弦月的弧度,映現著淡紫色的彩虹,真是個清秋季節,魂魄出竅般,使人看了好生驚異。

在戰爭烽火處,誰管良辰美景?誰能讚美秋興!有的只是蕭瑟枯葉,飛揚沙塵中,醉臥沙場,求個匍匐殘生吧!

今早參訪摩西山,神跡處處,雖已殘破的教堂原地,仍然可以鑑別修道院落,包括山頂鑿井,橄欖樹青。據說聖者指向耶路撒冷,隔著死海,也能看到葛蘭高地。它的未來?

在初冬冷風裡,遊客步履答答,並不計量行程緊迫辛苦,恰似修道者從容看著塵土飛揚,或拾起一片時間的葉片,看看還有哪些可感圖象。

站在這摩西山頂上,有風,有沙,還有祈禱,為燕子!小心翼翼地記著關懷的眼神,求得平穩康寧。

3

巴林(Bahrain)這個國家,地處阿拉伯海中間。據說是中東地區最早發現石油的地方。之後,才陸續在其他國家積極開採,所以它是富有的,也是較開放的阿拉伯國家。

人口不及百萬,土地面積不大,現有一條跨海到沙烏地阿拉伯的道路,交通算來通暢。由於經濟良好,教育普及,所以文化事業相對熱絡。博物館、美術館質量均有很高的水準。除觀光客湧進觀賞外,本地居民亦習慣在美感環境中成長視覺經驗,此情況也帶動巴林的人文建設。

好比在海島上,街樹與建築的搭配,嚴格要求空間的設計;屋內亦採挑高之建造,使住家明朗舒暢;室內擺設分布,採簡單明確的色澤與家具,極具西方已開發國家風格,甚至越過物質性的信仰,朝向意象的追求。

我們一群藝術創作者,到巴林展現以台灣現代水墨畫為主軸的藝術,均強調人性的哲思與禪意,很受到此地民眾的注意。就海島性的信仰與文明,台灣更能引領出文化發展的意涵,也對巴林精神文明的肯定與開發,具有強化的作用。

當旭日東昇,水浪映晨光,開始一天的生活時,祈禱儀式莊嚴,帶動的民眾一呼百應,信仰就是此地建設的力量。

看似填土造屋,新街舊鄰,連綿不斷;加上水天一色,黛嵐風情,不知道是實況還是影像造境。尤其從薄霧中看到穿著長袍包頭巾服飾的民眾,有如人間仙境。

人靜因教養,物美受歡嘗。

雖然巴林的物質產業,未必是國際中最受注目的,然其觀光事業與文化創意不斷加深,受到回教國家的支持,巴林的民眾享有國際文明的待遇,成為調和東西方文化的地方。

比之台灣,巴林土地面積是台灣的三分之一,人口卻僅有七十餘萬。從跨海大橋直接來此度假的沙國人,數量不在少數,尤其周末或假日,沙國人會到巴林解放一下被禁錮的心結。

我們的水墨畫展覽,在駐外人員的協助下,受到熱烈歡迎,或許為巴林文化界帶來些許衝擊;只是不知一般巴林國民是否真正能欣賞水墨畫創作,了解來自台灣的藝術表現?

http://www.udn.com/2007/2/8/NEWS/READING/X5/3720300.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