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宣稱,政治主要是操縱權力和輿論,道德在其中無容身之地,這樣說真是大錯特錯。政治權謀其實不是真正的政治。個人也許靠玩弄權謀可以輕易當上總理,但他的成功也就是到此為止,因為他不可能改變這個社會……真正的政治-我唯一願意投身的政治-就是服務於周圍的人,服務於社會。政治最深的根基是道德,因為這是一種責任。」

這是捷克民主化後第一任總統哈維爾在任職不久後寫的文章。在初冬的紐約,我坐在台下聽哈維爾和柯林頓兩位前任總統對談新興民主的挑戰。哈維爾的身體十分虛弱,不比柯林頓的談笑風生。但是人們是來看他的,是來看一個劇作家、一個異議分子、一個政治人物、一個偉大的公民。

原本從政治菁英到一般民眾都相信,政治不過是權力鬥爭與利益交換的同義詞,於是哈維爾提出一種「反政治的政治」,要以道德和良心作為政治的出發點和歸宿點,並相信這是對抗極權體制的唯一武器。在捷克民主化後,「我們從前的政權是被生命、被思想、被人類的尊嚴推翻的。」他如此說。

我親愛的朋友們,這不也是台灣人民的故事嗎?台灣的民主化歷程不就是公理、正義、良心這些價值,讓人們願意牽著手一步步越過那些鐵疾黎與水柱,能夠對抗統治者在選舉中的欺騙與買票,並戳破教科書和媒體的謊言嗎?尤其,在那個獨裁者用謊言、恐懼和經濟利益來統治的時代,偉大的異議者-不論左右統獨-犧牲了生命與青春,只為了讓他們追求的真理可以孤寂地發光。支持他們追求真理的無懼勇氣,不就是道德的力量?

犬儒主義者和現實主義者或許會質疑,道德在反抗獨裁的過程中比較容易彰顯,但在一個已經民主化的體制中,政治人物終究只會在權力迷宮中盲目雙眼,而道德畢竟是只能是供人膜拜的古化石罷了。但,我們對政治的想像真的只能如此嗎?

或許,我們很難如哈維爾般期待政治是追求真理之路。但是即使在一個正常化的民主體制中,堅信政治可以是為了追尋人群更好的生活,可以是在權力競逐外留給良知一些空間,可以是透過公共政策來確保社會正義、平等與自由等價值,卻絕非烏托邦的妄想。而這就是政治中的道德。

且讓我們再次記得哈維爾的提醒:「我相信如果不同時建設一個人性的、道德的、智慧的和文化的國家,那麼我們將無從建立一個法治的民主國家。我們所能想像最好的民主機構,如果不是由某種人性的和社會價值所支撐,就不能保證其正當性、自由及人權。」

在這個黑暗的時代,這當然是一個偉大的政治夢想。然而,喜歡搖滾樂的哈維爾或許會唱著約翰藍儂最有名的歌詞:「你可以說我是夢想者,但我不是唯一的人。」

今年將是台灣選舉立委和決定各黨總統候選人的一年,但有人願意一起和哈維爾合唱這句歌詞嗎?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112007012600287,0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