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九九五年,幾個就讀於東海大學社研所的學生,在學校附近接手了一家名叫東海書苑的小書店,藉助台北唐山書店的協助,對經營書店沒有多少經驗的學生,在短短一個暑假便將書店完全改頭換面。

除了學生需要的教科書,書店裡原有的考試用書、電腦工具書以及一般勵志類書籍通通都消失了,替代的是當代思潮、台灣研究、性別討論、同志議題以及獨立的詩櫃。 更特別的是,書店保留了一個談話空間讓人隨性逗留,於是一些學生社團逐漸以此為基地,開始討論起大家共同做點什麼事情。

它是家書店,但也像圖書館,有時更像個沙龍。

另類的音樂在這個空間飄揚,某些人總要聽完了一整張唱片才願意離開。

就這樣,書苑度過了十年,那些畢了業的學生回到東海,老是不忘來書苑重溫一下自己成長的痕跡。「好多年不見!」是書苑常有的對話,在顧客與老闆之間,有著由購書、閱讀與交流所堆疊的記憶。

然而,這些年來圖書市場不斷地萎縮,網路的世界發達了,人們閱讀書籍的時間卻隨之變少。

東海書苑作為一家獨立書店,陷入了關門的危機。就在經營者心灰意冷的時候,「讀書人的工會」的經營構想卻在幾個朋友的談話中倏然興起。

「工會」的想法是一個分享的概念,即是由參加者共同承擔書店的營運開銷、共享書店資源,包括以成本價來購買書籍。

有了初步構想之後,包括書店經營者、建築師、織布工、攝影工作者,還有在鄉下推展有機農業的社區工作者等一群人,開始對外發出號召。

當訊息透過網路推介出去後,過去以來與書店結緣的老朋友們竟十分踴躍地響應。

他們有些人已不在台中,但對他們來說,書苑是成長過程的重要記憶,不管這個店搬到何處,他們都願意貢獻一點力量,讓書苑曾有的人文氣氛繼續在這個城市中散播。 另外,還有一群完全不認識書苑的人,會加入讀書人工會是基於理念的認同:不以賺錢為目的,而只是想為獨立書店尋找一條出路。這些人也散落在各個地方,有人甚至遠在國外。

重新聚合的一群愛書人,希望書店未來除了賣書,還可以舉辦各式各樣的活動,例如舉辦讀書會、教做手工書、攝拍紀錄片、開演唱會、搞創意市集等等。往前看,書店經營儼然已經是一個上百人的希望工程。

要讓台中成為一個令人驕傲的城市,需要有一個能獨立思考的書店,勝於一個努力行銷的市長。所以,支持「讀書人工會」,你不寂寞。(東海書苑網站http://www.thusbook.com/)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forprint/0,4066,11051302+112006122600495,0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