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1.12  中國時報 沒錢誰敢生子 貧窮誰能談教育 韓國棟/調查採訪

前言:一年二十萬元的幼稚園花費,很貴嗎?對都會家庭而言,如此的支出,只是基本;知道一個孩子從出生到小學畢業要花多少嗎?二百五十萬!這不是神話,而是都會雙薪家庭的現實壓力。在少子化的趨勢下,小學空教室愈來愈多,政府應利用小學校園增設更多公立幼稚園和托兒所,提供平價的教育機會,並平衡貧富不均的教育條件,年輕夫妻才敢生小孩。否則,台灣少子化趨勢將更為嚴重。而窮人的孩子,將永難有出頭的機會。

姜先生的獨生女目前就讀一所雙語幼稚園,一學期註冊費二萬四千元,一年共四萬八千元,加上每月的月繳費用一萬二千元,一年共十四萬四千元;因為夫妻都是上班族,晚上七點才能接小孩,幼稚園六點就放學,多留在幼稚園一個小時的鐘點費是一百元。一年下來的花費約廿萬元。

廿萬元,在都會區的雙語幼稚園,算「正常」花費,高社經背景的貴族幼兒園,一年的費用可達到卅萬元。

在台灣,小孩的教育費已昂貴到愈來愈多都會區的年輕夫婦視生小孩為「奢想」。今年初新婚的魏小姐,本身就是一所私立幼稚園的老師,她清楚養育一個小孩要花多少時間精力和金錢,因此她說現在夫妻倆要將褲袋勒緊些,多存些錢之後再生小孩。

「我喜歡小孩,我要生小孩,而且我不要小孩輸在起跑點,我要讓孩子受好的幼教,一年花卅萬是值得的。幸運的是,我們沒有房貸壓力,只要節省些,很快就能存到孩子所需的教育經費。」魏小姐說,雖然公立幼稚園每年的花費只要四萬元左右,但幼教是基礎,關係孩子一生前途,雖然便宜很多,但她不放心公立幼稚園的教育品質。

夫妻倆都在私人公司上班的張先生說,兩人的年薪加起來雖然超過百萬,但每月房貸約一萬五,生活支出三、四萬,一年保險費用約七萬,再加上所得稅、車子的稅金,每年還要安排一次國外旅遊,存得了多少錢?但若現在的工作能像公教人員一樣穩定,不會有失業的風險,退休後又有相當的保障,他會考慮生小孩,否則生了小孩,除了龐大的教育支出外,一旦發生中年失業,全家人怎麼辦?「壓力太大,我現在還不敢生!」張先生說。

受教權不平等 窮人難翻身

這是很多都會區年輕夫妻的心聲,更是政府多年來忽視幼教、無法提供充分而均質的幼教所產生的弔詭現象,也成為都會區出生率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

上智、下愚是天生的不平等,無法改變;但教育機會均等,則是政府無法推卸的責任。政府口口聲聲說要縮短城鄉教育差距,但其忽視幼教的作為,卻深化了教育的貧富差距,有錢人的孩子可以接受高品質的幼教,窮人的孩子可能公幼都讀不起。教育原本是社會階層流動、窮人翻身的機會,現在卻逐漸扮演起階級保障的藩籬。

我們的義務教育從國小開始,六歲之前的教育,政府放手民間辦理,呈現高度多「元」現象。一般民眾統稱的「幼稚園」,除了向教育局立案的幼稚園之外,還包括向社會局立案的托兒所及向教育局立案的兒童美語補習班,甚至還有些是未立案的。他們掛的招牌,有「幼稚園」,也有「幼兒園」及「兒童美語學校」等。這些「幼稚園」的教學內容五花八們,有傳統的,有蒙特梭立的;有不教英語的、有雙語的、還有全美語的。花費最便宜的是公立的每年約四萬元,最貴的超過卅萬元。

中華民國幼教聯合會總會長黃麗珠表示,目前全國立案的幼稚園大概有一千七、八百所,立案的托兒所約五千所。人數少的只有十幾名幼童,多的數百人。因為少子化、再加上經濟不景氣,去年就關掉五百多家私立幼稚園和托兒所,今年可能更慘。

公私立幼稚園的比例約三比七。因為公幼招生人數有限,多半要抽籤,而且是從五歲(大班)開始抽,若抽完還有餘額,再接著抽四歲(中班),然後三歲(小班)。四歲的機會很小,三歲更小。

楊小姐四歲的孩子進不了公幼,她十分不解的說,現在少子化嚴重,各國小附設的幼稚園為什麼不多開設幾班,讓想進公幼的小朋友都有機會就讀?

小學生送安親班 支出不減

住在國父紀念館附近的林先生說,他有二個孩子,現在一個就讀小一,一個小三。孩子讀小學之前,因為進不了公幼,所以送到私立雙語幼稚園,一個孩子一年的花費超過廿萬元。原本以為上了小學之後,孩子的教育支出即可大幅縮減,結果卻不然。他抱怨,小學一年級每周的課程,只有周二上到下午四點鐘,周一、周三、周四、周五都只上到中午十二點就放學了,夫妻兩人都是上班族,晚上七點以後才能接孩子,只好送到安親班學才藝,註冊費一學期二萬五千元,每月還要繳交一萬二千元的月費,寒暑假另外收費,每月一萬五千元,一年下來又是廿幾萬元。

他進一步指出,小三每周也有二天上到中午十二點就放學,另外三天四點放學,於是也送到安親班,註冊費同樣是每學期二萬五千元,月費少一些,九千元,再加上寒暑假的收費,一年也差不多是廿萬元。

這樣算算,林先生的孩子從出生托育開始,到滿十二歲小學畢業為止,平均每年都要花費約廿萬元。十二年,一個孩子的托育及教育費用約二百五十萬元,二個五百萬元,豈是一般上班族家庭能夠負擔的?

「台灣的家長太偉大了,自己勒緊腰帶,也要讓孩子接受好的教育!」台北市教師會政策部主任黃志宏說,經常聽到家長吐苦水,抱怨幼教花費太高、吃不消,但既然生了,只好硬撐下去。

在朝陽科大等四所大學兼任幼教課程的幼教聯合會顧問蘇傳臣說,我們公立幼稚園和國小的課程設計已跟不上社會脈動了。雙薪家庭愈來愈多,公幼四點放學,小一、小二,一周有四天中午就放學,社會這麼亂,家長怎麼放心讓孩子放學後到處亂跑?不得已,只好把孩子送到安親班。

他說,幼稚園和小學,除了教育之外,還負有照顧孩子的責任。現在的私立幼稚園完全配合家長需求,不論孩子留到多晚,都有老師照顧。在家長的壓力下,現在公幼也多提供到傍晚六點鐘的課後照顧服務。他不解的是,公幼都上全天課,小學為什麼不能?小一、小二學童一周有四天中午就放學,家長要多支出多少安親費用?政府為什麼不替家長們多想想?

「一年要廿萬元!多可怕!」全國教師會幼教委員會主委、台北市蓬萊國小附設幼稚園老師周澤芳表示,公立幼稚園一年花費僅約四萬元,而且公幼的老師都是合格教師,具有專業的幼教理念,家長沒有必要花那麼多錢讓送孩子讀私幼;她尤其反對家長送孩子去雙語或全美語幼兒園。

公幼須抽籤 亟待增班解決

周澤芳說,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教育部規定公立幼稚園不能教英語,卻又放任私立「幼教機構」教英語,坊間到處可見「幼兒美語學校」招牌,其中有些立案的是托兒所,有些是美語補習班,根本不是幼稚園。她呼籲政府嚴格取締這些掛羊頭賣狗肉的「幼兒學校」。

「提供充分優質的公立幼稚園及托兒所是政府的責任!」周澤芳說,因少子化,國小空教室愈來愈多,足以讓附設的幼稚園多增設班級,可是政府不願多花人事費用,聘請幼教老師,以致多數公幼仍要抽籤。基本的幼教問題都無法解決,「第三胎起每月補助五千元」的政策,能說服都會區雙薪夫妻努力「增產報國」嗎?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01+112006111200035,00.html



2006.11.12  中國時報 學習適應挫折 別幫孩子剪蝶蛹 本報訊

「把桌上的飯粒撿乾淨!」幼稚園老師要求一名剛吃完午飯的學童清理桌面,不料學童卻大聲喊道,「那是瑪莉亞(外傭)的事!」

在多所大學開設親職教育課程的中華民國幼教聯合會顧問蘇傳臣舉出上述實例說,父母交由外傭服侍小主人的現象愈來愈普遍,對幼教產生了衝擊。小主人吃飯有外傭餵,穿鞋有外傭繫鞋帶,一副「I am your boss」的姿態,不懂得尊重人,也欠缺生活常規,進到幼稚園,令老師困擾不已。

因為收費高,招生又不易,有些幼兒園為了討好孩子和家長,老師竟挑起外傭的工作,餵學生吃飯,幫學生穿鞋、繫鞋帶。

全國教師會幼教委員會主委、台北市蓬萊國小附設幼稚園老師周澤芳說,前些日子,蓬萊附幼就招收到一名由私立幼稚園轉來的「飯來張口」型的學童,這孩子在讀私幼時,就是老師餵飯、幫忙穿鞋,孩子哭的時候,老師就努力去哄。但公立幼稚園都是合格幼教老師,重視孩子們的生活常規,經過一段時間的教育後,這個孩子現在總算已經學會自己吃飯、穿鞋,令家長感激不已。

周澤芳說,幼稚教育最重要的就是生活常規教育,但許多家長忽略了這一點,將孩子送到雙語或美語幼稚園,反而是揠苗助長。

在一所年收費高達卅萬元的貴族幼稚園擔任幼教老師多年的黃老師說,老師餵孩子吃飯,幫孩子穿鞋是最糟糕的、也是最偷懶的教育方式。教導孩子自己吃飯、自己穿鞋、自己上洗手間、尊重他人才是最困難、最耗時的教育方式,也是孩子接受幼稚教育的主要目的,但有些家長卻忽略了這個道理。

蘇傳臣說,因為孩子生得少,太寶貝,有些家長不知不覺中做了「剪蛹的人」,不敢苛責,甚至花大筆鈔票送孩子進入一所「沒有挫折」的幼稚園就讀。

他引述一篇網路流傳的文章《教養孩子時,不要做剪蛹的人》指出,有一個人無意中看到一個蝴蝶蛹,幾天後,蛹出現一個小孔,裡面的小蝴蝶掙扎著想從小孔裡鑽出來,但隔了好久也沒有一點兒進展,於是這個人決定幫小蝴蝶一個忙,找來一把剪刀將蛹剪開,直接讓蝴蝶出來。不料,靠剪刀破繭而出的蝴蝶,身體肥腫,翅膀又細又弱,飛不起來,終其一生都只是拖著肥腫的大身體和細弱的翅膀,在地上爬行。

「愛之適足以害之。」蘇傳臣說,這個人的「善意」害了小蝴蝶,因為他不知道蝴蝶必需自己掙扎從小孔出來,才能將身體裡的體液壓進它的翅膀裡。這是大自然的奇妙設計,沒有經歷過這段掙扎歷程的蝴蝶,是飛不起來的。

挫折是生命歷程必經的歷練,如果你是家長,願意將孩子送到一所餵孩子吃飯、幫孩子穿鞋、沒有挫折教育的幼稚園嗎?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01+112006111200036,00.html



2006.11.12  中國時報 國幼班 三階段推行 本報訊

依據「二○○一年教育改革檢討與改進會議」之結論建議「幼兒教育應列入學制之正規教育」,「二○○三年全國教育發展會議」結論之建議事項亦載明「五歲幼兒應納入國民教育正規體制」。「國民教育幼兒班」計畫之推動作為國民教育向下延伸一年之準備。

「國民教育幼兒班」,簡稱為「國幼班」係專指為滿五足歲、未入國民小學就讀之學齡前幼兒所安排,符合其身心發展需要之學前教育,採非強迫、非義務、漸進免學費方式實施,並朝準義務、強迫教育目標逐步推動。

教育部分三階段推行:九十三學年度第一階段,於離島三縣(金門縣、連江縣、澎湖縣)三鄉(綠島、琉球、蘭嶼)先行辦理;九十四學年度第二階段再納入五十四個原住民鄉鎮市;九十五學年度第三階段則於評估前二階段實施成效、並視幼托整合進度及國家整體財政狀況後,研議全面辦理可行性。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01+112006111200037,00.html



2006.11.12  中國時報 教長研擬延長學童在校時間 本報訊

台灣社會,雙薪家庭愈來愈多,父母的工作時間長,小孩子的上課時間比較短,中間出現空檔,再加上都市化、社會誘惑多等因數,小孩的空檔時間愈多,問題就愈多,也愈危險。

「教育政策規畫,應順應社會需求!」教育部長杜正勝說,教育部將徵詢家長、老師及學校行政的意見,客觀理性的探討延長國小學生在校時間的可行性及可能作法。

他說,學校除了教學之外,還負有照顧學生的責任,延長國小學生在校的時間,才能彌補空檔。但他強調,延長「在校時間」不等於「延長上課」,而是安排活動或幫學生輔導課業。

杜正勝同時指出,充分提供公立幼稚園的入園機會,以照顧一般收入家庭,是政府的責任。家長有幫孩子選擇私立幼稚園的權利,但也有不被公立幼稚園拒絕的權利,如何增加公幼的入學機會,是教育部現階段全力推動的重要政策之一。

教育部常務次長吳財順進一步表示,他在國教司長任內就積極推動「國幼班」政策,希望國教能向下延伸一年,可惜教育經費不足,尚無法全面實施,但國幼班絕對是教育部重要的施政方向。

曾擔任過教育部政務次長,主管全國幼教政策,目前為台北市教育局長吳清基表示,雙薪家庭子女教育負擔重和課後照顧的問題,台北市早已注意,而且也著手一些改進措施。例如公幼四點放學後可安排課後照顧至六點鐘,國小放學後,也可以由學校辦理或委外經營課後照顧,解決雙薪家庭父母的困擾。

吳清基說,他向來反對幼稚園教英語,對於掛羊頭賣狗肉的「兒童美語學校」(其實立案的是補習班),教育局也嚴格取締,日前就有一家頗具規模的美語補習班被取締。他呼籲家長不要盲目花這些錢讓幼稚園階段的孩子去補英語,不但造成家庭的經濟壓力,揠苗助長的結果也對孩子不好。他說,台北市的國小都已附設幼稚園,但有些附幼因開設的班級不足,無法充分滿足家長的需求,教育局會設法解決增班的問題。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forprint/0,4066,110501+112006111200038,0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