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筆會(International PEN)每年選在會員國的一個城市開大會。今年5月22日至28日在德國柏林開第七十二屆大會。

二十年前,筆會曾在漢堡開會。當時德國尚分裂為東德、西德。柏林圍牆戒備森嚴,來往及逃奔之間發生多少悲劇。如今腓特烈大道上的查理檢查站成為觀光地,拱門上高懸美國士兵及蘇聯大兵像,供人低回,悼念多難的時代。

今日的柏林一掃冷戰時期的陰霾。市容亮麗,路上行人表情煥發。不論在會場內外,各代表及服務人員都明朗地道早安、寒暄、交談,面上有民主及文明的自信。

今年的主辦者德國筆會,自然是使出全力要顯示統一後德國及柏林的人文氣象及旺盛的參與國際事務的意願。從柏林的市標,也是德國統一象徵的布蘭登堡門到筆會大會場地希爾頓飯店的U-Bahn地下鐵,每站人行道上都刻了筆會的印記。這樣的準備工作,令人印象深刻。

寫作,在沒有和平的世界

今年大會的主題是:「寫作,在沒有和平的世界」。這個大會不是大拜拜,因為站上去說話的人都說真話。從柏林市長的歡迎會,到由德國總統參加的開幕會,到德國總理的酒會兼記者會,人人都說真話。

國際筆會主席格洛沙(Jiri Gru胵a)說:「我們都在沒有和平的世界寫作。重要的是要使寫作自由不受侵害……使閱讀者不只讀到一種版本。真理需有多種版本,真理雖作為事物的準則應有節制,但仍可以有其多樣色彩……」

德國筆會主席約翰‧史特拉西(Johano Strasser)說:「在柏林,大家可以看到德國歷史的見證。包括德國藝術家、哲學家,及科學家的成就,和納粹的罪行……」

得過諾貝爾獎的作家鈞特‧葛拉斯(G椐nter Grass)認為戰爭與和平協定都孕育未來戰爭的因子。戰爭不一定只靠武器,也靠控制物資使一些人因依賴而沉默。飢餓也是一種戰爭……

葛拉斯說話的長度三倍於總統的致辭。在總理府的酒會裡,許多會員的發言比總理的發言長,而總理和所有人一樣站在那裡聆聽,未曾提前離席。我們在這種「細節」中感受到德國的民主果然是真的。總理一直在會場和人交談、一直到所有客人吃過點心離去。

關心第三世界

除了代表大會之外,有許多分類會議。如:關心被關在牢裡的第三世界作家的委員會會議、「婦女作家會議」、關心「被放逐的作家」的會議等等。

在會場內外,可以遇到許多越南、印尼等地出來的作家穿梭其間 。他們有的逃亡國外已數十年,迄今無法回家,談話的神情黯然。筆會畢竟是文人之會,也許未必能替他們解決問題。但他們千辛萬苦籌旅費來此開會,莫非心中傾向於相信筆會裡,為他們發聲、為他們呼籲的熱心,發聲久了也許會有些效果。

大會裡,接二連三,世界強權輕易發動波灣戰爭的語重心長的抨擊,可能是別的地方很難聽到的諍言。強權之外有這樣的勢力,符合「真理應有多樣色彩」的發言。這些地方顯示出德國人的勇敢與務實。不說謊言、不說廢話實在是很高的美德。雖然這中間也難免有些自以為是。

交遊於河上

大會也請會員出去郊遊、交遊。第一次坐船繞柏林市區一周。你要到河上去看,沿著Spree河看國會大廈、古堡、新街、柏林圍牆、市區森林,你才知道,原來柏林是另一個威尼斯。而且市區有一半的面積是綠地、樹林。這樣寸土寸金上的大手筆,恐怕是地球上獨一無二吧。

第二次到波茨坦王宮去參觀。規模當然比凡爾賽宮小,我們不禁想:王宮大,是國王的榮耀,王宮小應當是人民的福祉吧。德國人一向低調,王宮亦不過如此,但環境清淨,河流蜿蜒。會員們,邊笑邊談邊走,那是一次交遊,王宮是餘事了。

我們也自行抽空到巴洛克建築之城德勒斯登(Dresden)及大詩人歌德的第二故鄉「威瑪公國」參觀,為了買火車票、搭地鐵,煞費苦心。

柏林的地下鐵有多少種車票,沒去過的人很難想像。它有一個人只能搭六個站的票,一個人只在一小時內能用的票,一個人可以用一整天,兼能搭電車、巴士的票,有媽媽攜帶小孩的優待票。有五人至三人可以用一天或用好幾天的票……小站內沒有售票人,只有電腦售票機,你若非電腦高手,恐怕買票會有些困難。幸而德國年輕人,有見義勇為的服務精神,會過來幫忙。為何要有這麼多種票?複雜,是為了服務得更細膩周到,這中間也有觀念上社會福利分配的政策性見解。柏林市區很少見到計程車,推算其計程車的總數不到台北的十分之一。因為公共運輸方便,市民不會搭計程車。

從威瑪公國(Weimar)到柏林

「公國」之名已成歷史。它是一片樹蔭下幾條紅磚及白石路綴成的路邊小店及紀念館。歌德及席勒攜手而立的銅像聳立其間。昂首挺胸,筋骨雄健,相貌堂堂的歌德像,怎麼看都是大日耳曼民族的象徵。當年希特勒曾創造「亞利安人」神話,以正當化其優秀民族優勝劣敗的理論,據說是看了歌德像而起的念頭。但歌德的名作《浮士德》被簡約成「為享受而把靈魂賣給魔鬼的故事」,是兩百年來不白之冤。歌德塑造的浮士德,一生經歷「書齋生活」、「戀愛生活」、「政治生涯」、「追求古典美」(海倫)及「建功立業」五階段,是濃縮了從文藝復興到十九世紀幾百年間德國乃至歐洲中產階級所經歷的探索和奮鬥歷程。這個歷程,仔細看的話歷歷印刻在柏林市容,及柏林人的表情上。筆會大會中的高亢發言,亦可視為這段歷史的延續。筆會上的德國人似乎記得,從歌德的時代起德國就是歐洲的中心,也是歐洲的代言人,更是歐洲的文學大國。

http://udn.com/NEWS/READING/X5/3363752.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