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4.24  中國時報 大地運動 革命啟動 環島千里步道 開拔 王超群/台北報導

「未來台灣人會以一條眾志成城的千里自然步道為傲,而不再以人工的一○一大樓自豪!」民間發動的「環島千里步道」運動昨日正式啟動,呼籲社會有計畫發掘徒步者、自行車可輕鬆自在移動的路徑,親近青翠蓊鬱的林野山地,進而讓美景地區排除汽、機車通行,回歸到以人為本的路權。

去年五月,社區大學催生者、退休的台大數學系教授黃武雄寫下《夢想幾年後台灣出現一條環島千里步道》,文章在網路上流傳,激起連串迴響。今年三月,黃武雄決定找共同發起人,積極推動。在作家小野和荒野協會創辦人徐仁修允諾下,這項黃武雄視為「大地運動」的革命昨日啟動。參與發動單位跨教育、生態、環保、社區等領域、社團共二百多人,全省各地社區大學也積極投入。

喚起全民觀照自我 社會重建

黃武雄說,文章發表後,他經常面對各方詢問:「可能嗎?」但他要問:「是誰讓我們不可能!」解嚴以來,台灣缺少社會重建、文化重建過程,坐視政治人物爭權的結果,導致今天台灣人的集體苦悶。

黃武雄近來全力撰寫數學書籍,但體認此運動正好是社會共同需求的結合點,「當物質文明和資本主義將人們身體城市化,生活步調被擺佈,連表達愛心都被商人操弄,指導人們如何過母親節、情人節」時,發起運動喚起全民回到自然,觀照自我,唾棄被資本主義商業文明主宰的生活型態,有自覺的台灣人才能翻轉局面!

就在黃武雄構思成熟前不久,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師生從花蓮壽豐歷經四天三夜縱谷浪遊,步行八十公里,沿途踏遍產業道路、田埂、堤防、農地、省道、舊鐵道、河床各種地形。領導老師蔡建福說,「因為走得很慢,慢到可以聽到心跳、腳步聲,也可以和同伴、村婦互動,這是異於以往的親密關係,與己、與他(它)都產生新意義。」

昨日蔡建福在會場播放浪遊紀錄片,引起掌聲共鳴。片中一位研究生淡淡地說:「走在大橋上,我用生命向大卡車爭得一公尺的人行空間。」在台九線省道,這群年輕人向空中高喊:「真是太快樂了!」但喊聲被往來呼嘯而過的汽機車噪音淹沒,一行人對著鏡頭苦笑。

一步一印 串起與土地的情感

小野不願以「華視總經理」身分與會,他說,華視公共化後,更令他覺得參與這項活動的時機恰好,將全程追蹤「環島千里步道」運動進程。

「就當做夢吧!」探查一段風光宜人或有人文故事的山路、古道或小徑,遠離喧囂,再接龍成為環島千里步道,透過群體力量促使政府保護,避免進一步開發。黃武雄說,發展周延的公共論述,與步道沿線地主對話尋求雙贏,引入新價值觀,討論經濟開發和生態人文的矛盾,討論人和自然相處的問題。

徐仁修表示,「路走得愈少的人,愈沒有耐性。」成長在超音速時代的孩童,沒有與土地連繫的情感,也就沒有鄉愁。沒有鄉愁、欠缺大自然銘記的成人則心理脆弱,不堪一擊。




2006.04.24  中國時報 千里步道 打造適人環境 黃武雄 夢想千里 步向自然 王超群/人物側寫

「一個數學工作者必須先是一個人,然後才是一個數學家。」掀起國內第一波教改熱潮的台大數學系退休教授、一手催生社區大學和環島千里步道運動的黃武雄說,他投入教改、社大和千里步道,主要目標是建構台灣公民社會,透過集體力量達到公益目標。

黃武雄是數學家,也寫出不少深具人文素養的文章。他說,走在台北市文山一帶山區,目睹群山綠意如何演變成今日的景況,感觸良深。曾是教改參與者,黃武雄慨嘆台灣的大人不瞭解孩子,才用大人的方式處理孩子的學習,「大人不相信小孩,菁英不信賴人民」,他感受到社會大眾深深的無力感。

指向正面的力量 效果驚人

黃武雄不願以善惡區分人性,寧可用真假界定事實。他認為,營造妥適的環境,正向的力量就會被激發出來,人在正面的場域中集合力量,達成正面目標的效果將令人吃驚!

感嘆山野美麗崩潰,商業機制、經濟開發比獨裁政治更可怕,因為找不到反抗的對象,每個人都被捲在其中難以自拔。黃武雄說,只有人的反思,共同塑造環境,以達到公共性。

黃武雄最愛和徐仁修散步山林中,聽徐仁修講大自然的互動、聽他噘起嘴發出五色鳥的叫聲,和鳥說話。

黃武雄的父親修習德國文學,父親從不打罵孩子,完全尊重人,對他影響殊深。他認為,數學充滿抽象、想像,在腦中構思數學結構,這是看不到、摸不著的抽象。因此,不少數學家、物理學家不相信權威,也不相信權力應如此運行。

不迷信權威 展現社會關懷

黃武雄說,很多數學家對社會都有很深的關懷,因為他們能在較高層次思考問題。「浸淫於數學,使我洞悉抽象的深層意義,明白抽象與現象兩者糾結互動的辨證關係,進而思索抽象在人類文明中所佔的核心位置。」

他在回憶數學生活的文中提到,一九九九年為社區大學寫《經驗知識與套裝知識》、去年寫《夢想台灣出現環島千里步道》,正是長年思考脈絡下的省悟。




2006.04.24  中國時報 重建人與土地關係 呂理德/新聞分析

一項由民間自主發動的「環島千里步道」社會運動昨日正式宣布啟動,他們希望挑戰汽機車文明以及當前社會速食文化,重新建立人與土地倫理價值。

當機動車輛問世後,人與土地關係,產生了相當大的變化,第一個變化是各種水泥、柏油道路應運而生;接著下來,就是人走路的時間愈來愈少,人也開始被束縛在小小的汽機車空間,與自然土地關係愈來愈生疏,人的脾氣也因此愈沒有耐性。

以日本京都哲學大道為例,京都人知道,要成就京都的文化,一定要有步道、小橋、流水、樹木,京都哲學大道因而被走出來,也因為這一條步道創造了日本大哲學家西田幾太郎。

事實上台灣的古步道,也可以見到台灣歷史的縮影。從金山到陽明山擎天崗的魚路古道,也是數以千計的先人生活所依賴之道。

走在新竹的霞喀羅古道上,依稀可以嗅到,日本軍警與泰雅族爭戰味道;日人在這條警備道沿線總共設置了廿五個駐在所,可見泰雅族給日本人多大的壓力。

這些古步道雖然是私有土地,但地主還都會有備茶,讓路過的人休息,但後來步道被馬路取代,一切向錢看,要過馬路甚至還要留下買路費、徵收費,否則就築起障礙。冷寞成為社會代名詞,而這也是「環島千里步道」社會運動,最想要改變的,希望有一天,台灣每一寸土地,都有哲學之道、人文之道、情義之道。




2006.04.24  中國時報 英國立法保護鄉村 可為借鏡 王超群/台北報導

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教授蔡建福的英國經驗,讓推動台灣「環島千里步道」的與會者頗有感受。蔡建福指出,英國政府明令保護四十一處「特殊美麗風光保留區」,台灣應效法。

四年前,蔡建福遊歷英國中西部一處名為科茲窩地區,該區域是英國四十一處AONB(areas of outstanding natural beauty,特殊美麗風光保留區)之一,他表示,AONB不同於國家公園和都市土地,介於完全保育和開發為主的土地使用之間。

蔡建福表示,英國人對鄉村的眷戀眾所皆知,保護心靈故鄉的努力也沒偏廢。英國一九四九年就制訂鄉村法案,把鄉村視同都市以外的獨立發展個體,明白賦予鄉村主體性,有效圍堵了都市無限制擴散,保存英人引以為傲的鄉村景觀。

千禧年,英國鄉村處提出greenway(綠道)概念,提供鄉村居民及遊客安全、深具魅力、無機動車的環境,通勤、休憩和運動都可藉其完成。

蔡建福認為,花蓮正是台灣的AONB,他帶著學生進行縱谷浪遊,每一步都用走的。「環島千里步道」發起人黃武雄認為,台灣應有更多的AONB,由全民建構的千里步道就是台灣本土的greenway。



2006.04.24  中國時報 沿途停止開發 旅遊另創商機 王超群/台北報導

為籌設千里步道,首要工作是找出美景鄉間小路,推動單位指出,民眾提供的步道資訊要包括路段沿線有無替代道路、住戶多寡、路寬、走向、海拔高度等,一併提供給籌畫中心。經納入千里步道,就要管制汽、機車進出,資訊愈充實,愈有助規畫及和地方協調。

最理想的步道是只供徒步者和自行車通行,籌畫中心表示,採取「弓形路線」是變通方法之一。弓形路線是指兩地間沒有替代道路時,只好讓徒步者和自行車暫時分離,徒步者走山中或海邊小徑,單車暫與汽機車合流,但路面有區隔,且假日管制汽機車。這種將人和單車在甲處分途,至乙處再會合的路線設計,可暫時解決主要路線困難。

推動單位表示,步道沿途要停止開發,可能引起地主反對聲浪,但步道所經之處有可能發展民宿、餐飲、深度旅遊、導覽等新商機。推動者會設法為地主創造雙贏,努力說服地主支持。

推動單位希望未來民眾可輕鬆揹上背包或騎單車周遊,領略美麗風光;某地借單車另地還車;有手冊告訴行者路程不久後就有小茶館歇息,真切看到、聽到一些被遺忘的景物。冊子上也有劇場、文史活動或音樂演出,沿途看不到紐澤西水泥欄、水銀燈和殺草劑荼毒後的草皮。美麗的步道一旦成形,政府更要保護千里步道沿線美景不被人為開發破壞。





2006.04.23  中國時報 回歸自然 為「文化台灣」發聲 學者催生千里步道 林志成/台北報導

因為經濟發展,台灣自然環境已被過度開發。台大數學系退休教授黃武雄、荒野保護協會創辦人徐仁修及華視總經理小野等人,共同發起「開闢千里步道,回歸內在價值」的社會運動,要藉全民一起努力,夢想幾年後台灣出現一條環島的千里步道。

「千里步道」活動今起跑,上午十時在新店女童軍活動中心報到後,黃武雄等人將說明這個計畫構想,並確立行動策略與行動期程,展開新一波社會運動。

黃武雄表示,這幾年在經濟發展下,台灣山上、海邊被人為嚴重破壞,民眾要到郊外騎腳踏車或健行,隨時都面臨汽車或機車威脅。

黃武雄舉例說,很久以前他從台大騎腳踏車到火車站要十七分鐘,現在道路開得四通八達,但汽、機車也很多,不管用什麼交通方式,從台大到火車站的時間也差不多跟他當年騎腳踏車時間一樣。他認為,台灣不需要這麼過度開發,應該留點空間道路給行人及腳踏車。

「千里步道」活動,希望台灣各地的民眾,出門去勘查一段小路徑,不管是山路、古道、產業道路或鄉道都好,條件是遠離塵囂,沿途要有不錯的自然或人文景觀。久而久之,全台灣的步道就可以連在一起,自然形成一條環島的千里步道。

黃武雄表示,當一些人聽到「千里步道」構想時,會覺得這很難達到,譬如步道沿途要停止經濟開發,地主當然反對。但他認為,當「政治台灣」的聲浪淹沒了「文化台灣」時,這活動希望可以讓「文化台灣」的訴求也發出一點聲息。




2006.04.25  中國時報 千里步道,文化台灣 李丁讚

黃武雄、徐仁修、小野三人共同發起「環島千里步道」運動,希望透過民間力量,從勘查、設計、建造、經營到管理等,除了要求政府釋出必要的財物和行政資源外,都由民間自主完成。他們希望透過這條步道的闢建,重建人與自然的倫理,讓人回歸到生命的內在價值,也嘗試藉此喚起台灣的民間力量,重建強健有力的公民社會。「千里步道」正在帶引我們,共同思考「文化台灣」和「社會台灣」的未來。

五十年來,台灣一直在經濟發展的軌道中奔跑,也獲得了可觀的成就。但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我們卻忽略了外在環境生態的保護、社會信任關係的建立、以及內在人文價值的拓展。因此,台灣人的生活品質極端低落,很多人都生活在各種型式的暴力和錯亂之中。更可悲的是,面對這種惡劣的生存環境,我們的社會卻一頭栽入「政治惡鬥」的漩渦中不能自拔。這是台灣社會/文化問題之所以愈來愈複雜難解的根源所在。

因此,「千里步道」闢建,從文化的層面來看,可以讓我們放慢生活的腳步,進而與土地產生更親密的互動與接觸,重新建立人對土地與社會的情感。在文明的生活中,我們透過各種文明的設計,來克服生活中的障礙。但也因此,我們慢慢失去與自然以及社會對話的能力。以交通為例,現代人為了講求快速、方便,通常都會以最快捷、最直線的方式來通勤或旅行。從日常性的開車、到高速公路、地鐵、以致於未來的高鐵,不只沒有跟土地與自然接觸,而且,也和社會愈來愈疏離。在一個走路或騎單車的年代,我們會身歷其境地進入巷弄、街道、鄉村、城鎮、田野、山林、海濱等,我們也會碰到真實的人,並與之聊天、互動。但上了高速公路,這些村莊、城鎮、山川、田野等,都變成一個背景,遠方的城市變成一個輪廓,模糊、甚至抽象。在地鐵裡,窗外更是漆黑一片,具體而真實的社會與自然不見了。人類變成一種「抽象性」的存在──不是生活在具體的土地與人群之中。這是現代文明的根本問題。

從社會的層面來看,「千里步道」從策劃、構思、探勘、設計、闢建、經營、管理等,都由民間透過自我組織的力量而完成。在這個過程中,人群開始動員、組織、討論、溝通、協調、學習、成長。這是一個社會學習的典範機制。在威權體制的社會,台灣的民間力量受到全面性的壓制,社會不能自我組織,因此,社會長期處在一種「弱智」的狀態,政治系統也因此更能輕而易舉地宰制社會,這正是獨裁、腐敗、低能政治的社會根源。因此,台灣目前的政治亂象,根本的解決之道還是要回到社會與文化層面,催生公民社會的誕生,讓社會大眾可以透過對公共事務的參與,「做中學」,慢慢培養對公共事務的判斷能力,也提升對公共事務的參與能力,逐漸建構出更有能量的個體,更具信任的社會關係、更精彩的生活方式、更豐厚的文化價值,進而導引政治內涵與方向。

其實,「千里步道」運動正是讓我們從政治漩渦中回返到社會文化內部的契機。透過步道的籌建,以及未來的經營,民間社會的力量可以得到釋放、連結、組織,也透過對步道文化的反思,透過與台灣社會的親密接觸,一種真正從台灣土地長出來的文明價值和社會關係才能建立。這是台灣主體性的根源,讓我們從「政治台灣」回到「文化台灣」與「社會台灣」。

(作者為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教授)



2006.04.26  中國時報 獨立評論 踩出「千里步道」 莊佩璋

民國五十年代,單車是嫁妝;六十年代,機車取而代之;七十年代,汽車才夠看。台灣交通工具就這麼隨著嫁妝一起進化,八十年代,終於進步到大街小巷都停滿了汽車。

家家有車後,等於人人沒車。有人因為繞了半天才找到停車位,捨不得把車開走;有人則怕塞車,所以雖買汽車,仍騎機車。於是,台灣馬路旁邊變成永久停車位,中間則是臨時停車位,車間縫隙是僅剩的「道路」,專供機車行駛。

也因此,推動「環島千里步道」的黃武雄說:「以前,從台大騎自行車到台北火車站,花十七分鐘。現在,開車還是花十七分鐘。」

交通「進步」的荒謬,還不只如此。為了養車,大家必須更賣力工作;因為塞車,許多家庭必須提前出門,在車內邊聞廢氣,邊破口大罵不守規矩的駕駛,邊用早餐。以車代步後,缺乏運動,我們必須再花錢去健身俱樂部運動。本來以為汽車可以省力、省時,提高生活品質,結果卻是花錢受氣傷身體。

八年前,我終於覺悟,決定反璞歸真,改以單車代步。意外發現,由於不須找停車位,不怕塞車,在市區內,單車竟比汽車快。而且,因通勤來回近十五公里,自然減重十七公斤,也脫離「高血壓、高尿酸、高血脂」的三高族。

不只如此,以前開車呼嘯而過,一切都是浮光掠影,車窗外的世界是疏離、冷陌的。除了點到點,那一幢幢、硬梆梆的建築物外,與這塊土地根本沒連結。看到的,當然也只有「豬窩似的台灣」。

拋掉汽車的「刻意」,改而追求單車的「隨意」後,往往信馬由韁,大街小巷亂鑽,看到有趣的店就逛;聞香則下馬大啖小吃;累了,找間咖啡店閒坐。步調放慢,人與土地的節奏終於合拍,眼中的花草樹木也鮮活起來。這時才發覺,原來寶島之美並不輸歐洲。

「環島千里步道」,目前還像漫步在雲端,夢幻有如天際的彩虹。但,只要大家走出汽車,腳踏實地走路;熄掉引擎,踏上單車,終有一天,這彩虹似的步道會真真實實地,躺在我們面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