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上,我們距離中東不算遠,但在對她的瞭解上卻似乎距離遙遠。我們自身常有機會到比中東更遠的歐洲或美國,但我們鮮少遇到去過中東的人。

 中東近世為列強競逐之地,猶太以色列於1948年建國開始,更加深了這地區二十幾個阿拉伯國家的矛盾與衝突。超過半世紀戰爭和恐怖主義弄得流血遍地、民生凋敝,是為了甚麼?香港新聞工作者張翠容以三年的時間,從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敘利亞、伊拉克這幾個國家的現地探訪作基礎而寫下的《中東現場》﹙馬可孛羅文化,2006﹚,企圖為我們「揭開伊斯蘭世界的衝突迷霧」。

 廣大阿拉伯世界不同且複雜的面貌,國與國間的利害衝突,帝國主義的欺凌,世俗主義與伊斯蘭主義之間的鬥爭,黨派與路線的歧異,以色列人與巴勒斯坦人的爭地,…這些犖犖大者固是作者抽絲剝繭想要為讀者釐清之要務,然而那如映像般強烈的人間煉獄即景描述才是深深撞擊人心之處。

 於是我們看到流離於難民營裏的巴勒斯坦人囚徒,被鐵絲網和隔離牆拆散的親人,帶著仇恨眼神的兒童,遭美軍貧鈾彈輻射遺害的伊拉克青少年,坦克與槍兵,檢查哨與失去尊嚴的男女,屠殺平民的認定、證實與否認,人肉炸彈女孩與親情…

 我們也就看到了歷史的循環。當年猶太人針對納粹屠殺而說的「我們不會忘記,我們不會饒恕」,如今已成為巴勒斯坦人的廣告標語,用來表達他們的感受。

 別忘了老大哥在中東的角色。在她的峰火廢墟行腳之後,作者為我們追索中東動盪的另一個重要源頭美國。

 當美國認定了這個地區在戰略上對美國的利益後,積極插手中東的動作也就日益加深。這裏面還有政治經濟團體與政府利益的結合,從思想的建立,敵人的製造,代理人的扶植,到發動輿論、傳媒、外交和軍事的戰爭是如何的環環相扣。
 
 當伊拉克石油的未開採量大到成為懷璧,即使人權和美式的民主粉飾不住,即使象徵全球最後公理的聯合國都沒能通過,這戰爭仍然不能避免。1996年當伊拉克還處於美國主導的聯合國經濟制裁下時,一位美國將軍的一段話對美國的心態有極傳神的表達:

 「他們應該知道我們已擁有他們的國家,我們擁有他們的上空,規範他們如何生活,這就是美國目前偉大之處。這真是一件好事,特別是那裡有很多我們需要的石油。」

 作者在書中有一小段文字描述2003年美伊戰爭前夕媒體記者的言行。當美國指控伊拉克犯下﹙事後證明是子虛烏有﹚美國不能不攻打她的罪證﹙巨大殺傷力武器,與蓋達組織的聯繫﹚時,在巴格達的西方記者都不相信,卻無人敢直言,因為那是非常的「政治不正確」。於是記者一邊罵美國捏造罪證,回酒店發稿時,內容又是另外一套。

 這段描述是不是意味著大眾傳媒在政經意識形態等諸多因素影響下,已失去她原應有的機能了呢?是不是真實只能在小眾或口耳相傳了呢?這是揭開了一些伊斯蘭的迷霧之外,這本書為我們帶來的省思。

﹙原刊2006年3月16日 聯合報讀書人版 標題為原書副題﹚

引用:http://blog.chinatimes.com/yhchen/archive/2006/03/28/49136.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