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有兩位著名的美國女性社會活動家去世,一位是女權運動拓荒人蓓蒂.傅瑞丹(Betty Friedan),一位是民權運動守護人柯莉塔.史考特.金恩(Coletta Scott King),她們都對近半世紀以來的美國社會、文化與政治產生過重大深遠的影響。

如果說一本書能夠改變歷史和時代潮流的話,傅瑞丹於一九六三年出版的《女性迷思》(The Feminine Mystique),即帶動了女權運動的興起,促成了女性社會角色的廣泛演變。據二○○○年的總計,這本書已賣了三百多萬冊,翻譯成十多種文字(包括中文),被認為是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非小說類書籍之一。

傅瑞丹是猶太人,史密斯學院畢業後拿了一筆獎學金到柏克萊加州大學唸心理學,師從心理學家艾力克森(Erik Erikson)。她那時交了一位正在讀物理博士的男朋友,這個心胸狹窄的男子很怕傅瑞丹的成就比他高,極力勸她不要唸心理學博士,傅瑞丹聽他的話,後來懊惱不已,一輩子都記得這件事。

和男友分手後,她先回到故鄉伊利諾州匹奧利亞市,然後再搬到紐約格林威治村當出版社編輯、記者,一九四七年與舞台劇導演結婚,生了三個小孩,一九六九年離婚。

傅瑞丹婚後住在紐約郊外的一棟維多利亞式豪宅裡,每天過同樣的單調日子,她在十五年的「郊外家庭主婦」的生活中,深切體會到除了做飯、洗衣、帶孩子,等丈夫下班和購物之外,做為一個女人應該還有別的更具意義的生命,不應局限於廚房、臥室、客廳和院子。傅瑞丹在複雜的心情下撰寫《女性迷思》,她把她對女性的感觸和期待寫出來,震撼了美國社會,但也有人批評她不願公開承認受到法國婦運作家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的巨大影響。波娃所說的:「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變成的」,激發了全球婦女的覺醒,明確地點出了女人要在男性主宰的文化與環境中求變,變成一個人,變的方向就是爭取女權,向男性霸權主義挑戰。不過,傅瑞丹也說過,波娃是婦運史上一個貨真價實的英雄。

傅瑞丹從郊外搬回到曼哈頓後,決定把白紙黑字化成具體行動,她下定決心成立一個具有前瞻性的婦女組織以推動女性地位與權益,這個團體就叫〈全國婦女組織〉(NOW),一九六六年成立,目前仍是全美最大、最有力量的自由派婦女組織。傅瑞丹活了八十五歲,她的婦運工作有成就也有失敗,但她對婦運的貢獻已可媲美早期的美國婦運先驅伊麗莎白.史坦敦、露西.史東和蘇珊.安東尼等人。

享年七十八歲的柯莉塔、史考特、金恩就是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金恩牧師的遺孀.柯莉塔是阿拉巴馬州人,金恩則是喬治亞州亞特蘭大人,他們在波士頓認識、結婚,當時金恩在波士頓大學讀神學博士,柯莉塔在新英格蘭音樂學院進修,想成為一個古典音樂演唱家。

從一九五五年十二月五日發動阿拉巴馬州蒙哥馬利市抵制公車行動一直到一九六八年四月四日遇刺身亡,金恩牧師以一人之力重塑了美國社會景觀,他不屬於任何黨派和團體,他也沒有任何官位,但他卻能夠創造潮流、改變歷史。在十三年的歲月中,金恩牧師可說是美國最有權力的人,他的權力並不是像政客那樣的有形權力,而是無形的道德力量,一種「沛然莫之能禦」的力量,連甘迺迪兄弟都要竊聽他的電話,濫用權力出名的聯調局長胡佛。一直在造謠說金恩牧師是共產黨同路人。

金恩死後,柯莉塔成為持續民權運動香火的不二人選。金恩生前矢志對抗三大邪惡之敵:種族主義、貧窮和戰爭,但在布希主政五年裡,更加突出了種族主義和貧窮的猖狂(卡崔娜颶風受害者九成九是黑人),以及戰爭(美國侵略伊拉克)的醜陋。

金恩夫婦育有二女二子,但子女不和,他們所主持的亞特蘭大金恩中心,經營不善,兄弟姐妹互鬥,既腐敗又無能,每人坐領高薪,只會利用父親的名聲騙吃騙喝,把金恩的演講當牟利工具。金恩夫人在丈夫死後還能高舉火炬,不僅照亮民權運動,亦使女權運動受惠,她曾擔任過全國婦女組織的常務委員。

現代美國有兩個女性象徵了政治與種族暴力的悲劇,一個是甘迺迪總統夫人買桂琳,另一個就是金恩夫人。遺憾的是,金恩夫人捲入子女爭權爭財的漩渦裡,而使她未能更加發揚光大金恩的「我有一個夢」的永恆理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guHistoryAlumni 的頭像
    FguHistoryAlumni

    佛光大學歷史學系系友會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